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合作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农业与技术 ›› 2023, Vol. 43 ›› Issue (5): 143-147.DOI: 10.19754/j.nyyjs.20230315034

• 农业经济 • 上一篇    下一篇

农地制度与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

旷爱萍 王东晓   

  1.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 出版日期:2023-03-15 发布日期:2023-03-15
  • 作者简介:旷爱萍(1970-),女,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王东晓(1997-),男,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农 业高质量发展。
  • 基金资助: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中国成立以来生态环境治理思想演进逻辑研究”(项目编号:22AKS017);2022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广西石漠化区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2KY0863):2021年度广西高 校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项目“以低碳带动绿色转型:广西农业碳减排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2KSDC08)
  • Online:2023-03-15 Published:2023-03-15

摘要: 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农业农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产力一生产方式一生产关系”范式分析了农地制度对我国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以及两者之间的具体影响机制,并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地制度变迁和农业发展的历史视角进行了简要考 察。指出在我国现行农地制度下农业高质量发展面临规模化、合作化、市场化、绿色化水平低等困境。并从农地制度的视角提出应该完善农地流转制度、创新农业经营合作方式等对策,破解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农地制 度约束。

关键词: 农地制度;农业高质量发展;农地产权制度;农业生产方式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