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合作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农业与技术 ›› 2023, Vol. 43 ›› Issue (8): 87-90.DOI: 10.19754/j.nyyjs.20230430021

• 园林园艺 • 上一篇    下一篇

河南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尚存 刘文祥 薛莹   

  1. 信阳农林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 出版日期:2023-04-30 发布日期:2023-04-30
  • 作者简介:尚存(1982-),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传统村落景观规划与设计;刘文祥(1991-),男,硕士,助教。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通讯作者薛莹(1990-),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 基金资助: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最终成果(项目编号:2022BYS038);信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1JJ039);信阳市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豫南大别山区传统村落景观与旅游环境融合创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22g006);信阳农林 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编号:20210005);信阳农林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QN2021016)
  • Online:2023-04-30 Published:2023-04-30

摘要: 传统村落作为一种文化景观,是乡村文化在空间中的物理表征。本文通过田野调查法和GS空间分析 法,探析对河南省豫南大别山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形成的基理,研究其景观表达,从而识别和提取豫南大别山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营造的评价因素。研究表明:河南省的传统村落地战空间分布不均衡,豫南地区在河南省传统村落所占数目较多,在整体空间结构上,河南省传统村落呈“多点网状布局”的空间结构发展模式;豫南大别山区传统村落分布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传统村落数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分布趋势;村落内的重要文化景观以宗祠居多,其次是戏楼,清灰色由此成为村落景观的知名文化符号,村落环境因素中突出环境因素主要为古井、古树、池塘、河道。豫南大别山区整体村落建筑保存良好,地域特征明显,具有较高的研究和保护价值。

关键词: 河南省;大别山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