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合作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农业科学
    基于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农作物病虫害应用研究现状
    2023, 43(13): 1-4.  DOI: 10.19754/j.nyyjs.20230715001
    摘要 ( )   PDF(1732KB) ( )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是智慧农业不可或缺的部分,对农业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卫星谣感技术因其高 效、经济、非破坏性等特点成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的重要手段。本文重点对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闸述,具体涉及了遥感数据获取、处理,农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方法、应用案例等,对高光 谱遥感技术在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中的优势和缺陷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难青时间对传统工艺六堡茶感官品质的影响
    2023, 43(13): 5-7.  DOI: 10.19754/j.nyyjs.20230715002
    摘要 ( )   PDF(1717KB) ( )  
    以广西群体种茶树品系华江六垌茶的1芽2叶、1芽3叶鲜叶为原料,研究不同摊青时间下的热风杀青 对传统工艺六堡茶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结合鲜叶失水率在适度摊放时间下的热风杀青工艺可以提升传统工艺六堡茶的品质;同时,根据品质分析和生产效率,摊青时间控制在4~8时,依照本试验设置的传统六堡茶加工工艺制得的干茶综合品质较优,表现为外形青褐、油润、紧结,香气清甜、纯正,汤色杏黄蜜绿、明亮,滋味醇正、甘爽,叶底黄绿明亮、芽叶完整、嫩匀肥厚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南省彩色小麦生产发展现状与对策
    2023, 43(13): 8-10.  DOI: 10.19754/j.nyyjs.20230715003
    摘要 ( )   PDF(1725KB) ( )  
    彩色小麦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矿物质及花青素等营养物质,并且彩色小麦品种与转基因没有任何关系,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医药保健作用,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本文对河南彩色小麦生产发展状况进行简述,分析当前河南省彩色小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动彩色小麦生产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玉米自交系籽粒含水量资源评价
    2023, 43(13): 11-14.  DOI: 10.19754/j.nyyjs.20230715004
    摘要 ( )   PDF(1986KB) ( )  
    本研究采用烘干减重法对514份玉米自交系的收获期籽粒含水量进行评价,旨在为低籽粒含水量玉米新品种选育提供种质资源。经分析得知,收获期籽粒含水量的具体变动区间为11.76%~38.50%,均值为26.04%,偏度、峰度的绝对值均小于1,变异系数为21.94%,重复之间、自交系之间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水平。聚类分 析发现,籽粒含水量低的类型包含80个自交系,平均为17.20%,占全部自交系的15.56%。PH4CV、A74C、A1501、A1504、A1505、豫单9953F等自交系的籽粒含水量低且综合农艺性状较好,适应于机收、高产、多抗杂交种的培育工作中。其中,A1501、A1504、A1505是本课题组利用早熟农家种与昌7-2创制的自交系,可用于低籽粒含水量的品种选育中。含水量与苞叶含水量和轴粗呈密切正向关系,而与穗轴含水量之间则有非常显著的 正向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花生品种AhmTERF1的表达分析
    2023, 43(13): 15-18.  DOI: 10.19754/j.nyyjs.20230715005
    摘要 ( )   PDF(3405KB) ( )  
    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termination factors,mTERFs)对细胞器基因转录有重要 的调控作用。AhmTERF1与花生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AhmTERF1启动子含有一段增强其表达能力的CT-rich序列。为了研究AhmTERF1启动子在不同花生品种中的差异,对不同种植地区的8个花生品种的AhmTERF1启动子进行了比对,并进一步分析AhmTERF1在不同花生品种的表达,探究AhmTERF1与花生产量的关系。结果表 明,8个花生品种中hmTERF1启动子均含有CT-ich序列,但碱基数量和个别碱基有差异。这种差异与Ah-mTERF1的表达无直接关系。AhmTERF1的表达与花生产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源水杨酸在杏鲍菇高低温胁迫中的作用
    2023, 43(13): 19-22.  DOI: 10.19754/j.nyyjs.20230715006
    摘要 ( )   PDF(3319KB) ( )  
    本文研究了外源水杨酸在杏鲍菇高低温胁迫中的作用,测得成熟(约20)时的杏鲍菇子实体可溶性蛋 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未施加水杨酸的胁迫对照组杏鲍菇子实体的可溶性蛋白和糖的含量比正常温度对照组略高,外施水杨酸后,显著提升了可溶性蛋白和糖的含量,此外,胁迫下的整体长势均不如正常温度对照组。结果表明:外源水杨酸通过提高可溶性蛋白和糖的含量来抵抗外界环境的不适温度,缓解高温和低温胁迫对杏鲍菇子实体生长的影响,且以浓度为50g·L的外源水杨酸对杏鲍菇抵抗高温胁迫有显著促进作用,浓度为20mg·L的外 源水杨酸对杏鲍菇的耐冷性起显著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优化施氮对小麦产量及氨肥利用的影响综述
    2023, 43(13): 23-26.  DOI: 10.19754/j.nyyjs.20230715007
    摘要 ( )   PDF(1740KB) ( )  
    近年来,随着小麦产量的逐步增加,化肥使用量也逐步加大。但是过量施肥不仅导致农业生产成本上 升,还对土壤环境和小麦品质与产量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因此,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护农田耕地,有必要改进化肥施肥方式和施肥技术,加快新型化肥研发和生产,从而提升肥料利用率,实现化肥减量增效。本文 以小麦生产中用量最多的氨肥为着眼点,综述当前小麦生产中不同优化施氮措施对产量及氮肥利用的影响和未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旨在为推进小麦减氨增效提供思路和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藏自治区青稞生长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2023, 43(13): 27-31.  DOI: 10.19754/j.nyyjs.20230715008
    摘要 ( )   PDF(1763KB) ( )  
    青稞是我国西藏地区的一种主要粮食作物,被藏民广泛种植,青稞的健康生长也成为当地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青稞生长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进行查阅、整理、归纳,总结了影响青稞生长的因素,其中主要包括2个方面,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海拔、温度、水分、土壤等方面;人为因素,包括不同除草剂、秸秆覆盖等。明确各种生态因子对青稞生长的影响有利于促进西藏地区青稞经济的发展,加快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进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猕猴桃溃疡病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室内毒力测定
    2023, 43(13): 32-35.  DOI: 10.19754/j.nyyjs.20230715009
    摘要 ( )   PDF(2794KB) ( )  
    对贵阳市乌当区猕猴桃溃疡病典型发病组织进行了病原菌的鉴定及14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室内毒力 测定,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病原菌的致病性:结合病原菌P℃R特异性检测及序列分析确定猕猴桃溃疡病菌的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杆菌称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以平板菌落计数法对14种杀菌剂 进行室内毒力的测定。结果表明:抑菌作用和EC50值依次为0.3%四霉素水剂(0.0928g·L)>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1.1044mg·L1)>20%溴硝醇可湿性粉剂(2.2965mg·L)>78%波尔·锰锌(5.228mg·L)> 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16.9524mg·L-1)>80%乙蒜素水剂20.1025mg·L1)。其中4%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的EC50值在100g·L1左右,52%氯溴异氰尿酸·硫酸铜可溶粉剂、20%噻唑锌悬浮剂对猕猴桃溃疡病菌没有抑菌效果。其他5种杀菌剂的EC50值均大于300mg·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工程
    海南岛铁质砖红壤理化性质与土地整治途径
    2023, 43(13): 36-39.  DOI: 10.19754/j.nyyjs.20230715010
    摘要 ( )   PDF(1737KB) ( )  
    当前土地整治由注重新增耕地数量向质量方向转变,更加注重土地质量的提升。土地质量的提升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土地整治是提升土地质量、增加产能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海南岛北部铁质砖红壤形成的特点和土地资源禀赋特征,研究了土壤的理化性质,提出剥离影响区域土地利用的障碍因子的土地整治,结合不同深度不同层位土体组成进行土壤重组综合整治模式,同时结合工程手段提出障碍层别除与土地整治联合工艺、土体重组和肥力提升耦合工艺、生态恢复与土地整治同步实施、先行植物适宜性与农作物种植同步评 价等工艺手段。这些措施的提出对提升土地整治质量和工程技术方法具有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YOLO的玉米植株识别研究
    2023, 43(13): 40-45.  DOI: 10.19754/j.nyyjs.20230715011
    摘要 ( )   PDF(2556KB) ( )  
    植株的精准识别和定位是获取植物表型信息的基础,本研究采用YOL0v5s对7种玉米数据集组合进行训练,研究了不同数据量、学习率(0.01、0.001和0.0001)和数据增强技术(增加对比度、改变亮度、水平翻转图像和图像旋转)对模型训练的影响,以通过目标检测算法达到识别玉米植株的目的。研究表明,模型精度 随数据量的增大而增加;为获得不同的数据集的最优精度,需设置不同的学习率;4种增强数据集在学习率为0.0001时,Y0L0v5模型的平均精度最高。本研究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对玉米图像进行目标检测,实现玉米目标 定位,对构建一体化的智慧农业平台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断面设计洪水分析计算
    2023, 43(13): 46-50.  DOI: 10.19754/j.nyyjs.20230715012
    摘要 ( )   PDF(2121KB) ( )  
    M断面位于策底河下游左岸一级支流涧沟河上,断面控制流域面积32.46km2,河长7.58km,比降37.75%。涧沟河流域没有水文站,石堡子河发源于六盘山西麓,流域为土石山林区,下垫面条件与涧沟河相似。石堡子河华亭站控制流域面积较小,作为参证站推算径流误差相对较小。本文选择石堡子河华亭站1975一2021年系列资料作为M断面水文分析的参证站。本文利用3种方法(水文比拟法、推理公式法、铁一院公式法)对M断面进行设计洪水分析计算,比较分析后以铁一院公式法为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林业科学
    黄土高源沟壑区温室沙棘苗木繁育技术
    2023, 43(13): 51-54.  DOI: 10.19754/j.nyyjs.20230715013
    摘要 ( )   PDF(1726KB) ( )  
    结合几年来沙棘种植繁育技术工作的实际情况,在黄土高源沟壑区采用温室繁育技术,从建立温室到苗圃准备、沙棘嫩枝扦插、育苗管理等研究了沙棘在黄土高塬沟壑区温室中嫩枝扦插育苗技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种植科学
    棉花秸秆生料露地栽培大球盖菇试验研究
    2023, 43(13): 55-57.  DOI: 10.19754/j.nyyjs.20230715014
    摘要 ( )   PDF(1725KB) ( )  
    棉花秸秆生料露地栽培大球盖菇试验是指直接利用棉花秸秆生料露地栽培大球盖菇,栽培废菌渣作为有机肥用于还田,改良农田土壤的生态循环栽培试验。为了更好地利用棉花秸秆资源,本试验利用试验地棉花、玉米芯和稻草等农作物秸秆,作为大球盖菇露地培养生料,采用5种栽培料处理方式,研究含不同秸秆培养料配方 对大球盖菇菌丝的生长及出菇情况,初步掌握秸秆栽培大球盖菇基料配比和栽培模式技术要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武威冷凉灌区日光温室红提葡萄无公害高效延后栽培技术
    2023, 43(13): 58-62.  DOI: 10.19754/j.nyyjs.20230715015
    摘要 ( )   PDF(1741KB) ( )  
    武威冷凉灌区具有发展日光温室红提葡萄独特的高寒冷凉气候,该区域日光温室红提葡萄不仅果实品优良,而且可以错峰上市,经济效益显著。但在实际生产中仍然存在叶片黄化、土壤板结、病虫害危害严重、整形修剪不规范、花果精细化管理不够、水肥管理不精准、产量较低、果品品质不佳等问题。因此,在试验示范的 基础上,从标准化建园、温湿度管理、树体管理、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武威冷凉灌区日光温室红提葡萄无公害高效延后栽培技术,为武威冷凉灌区日光温室红提葡萄产业无公害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支 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麦绿色生产技术与应用实践
    2023, 43(13): 63-65.  DOI: 10.19754/j.nyyjs.20230715016
    摘要 ( )   PDF(1723KB) ( )  
    本文结合多年研究结果和生产经验,总结了小麦绿色生产技术栽培过程的主要技术要点和具体应用实 践,小麦各主产区应因地制宜,推广优良品种,提高整地质量,合理节水灌溉,科学减施化肥,加强田间管理,采用绿色防控,推行清洁生产方式,减少资源消耗,产出优质农产品,降低环境污染,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 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不同灌水模式综合比较试验
    2023, 43(13): 66-70.  DOI: 10.19754/j.nyyjs.20230715017
    摘要 ( )   PDF(2142KB) ( )  
    宁夏引黄灌区每年冬春灌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资源,为此,本研究通过开展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灌水模式对春小麦出苗率、生长指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以期为春小麦生育期节水技术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滴灌技术对小麦生育期、出苗、产量均有较大的影响。其中,通过千干播湿出技术进行灌溉能显著提高小麦出苗率,相较于常规大田漫灌出苗率提高了约9%;干播湿出技术在节水2301m3·m2的情况下,植物生育期几乎没有变化,说明在减少冬灌或春灌的水分的情况下并不会影响植株正常生长。此外,干播湿出技术与滴灌技术在 产量上没有明显差异,但与常规大水漫灌相比有显著差异。综上所述,干播湿出技术具有明显的节水和提高出苗的作用,因此可在实践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铜仁地区栽培铁皮石槲农艺性状及显微特征统计研究
    2023, 43(13): 71-75.  DOI: 10.19754/j.nyyjs.20230715018
    摘要 ( )   PDF(4147KB) ( )  
    测定铜仁市不同区县栽培铁皮石斛农艺性状及显微特征相关数据,并分析不同居群铁皮石斛的主要农艺 性状和显微性状特征,为铜仁地区铁皮石斛的种质资源评价及栽培技术奠定基础。利用直尺及游标卡尺测定并记录铁皮石斛样本的外观农艺性状,包括叶片数、茎节数、茎的高度、叶片长度、叶片宽度、节距、直径、叶形指数、叶面积、叶斑,点、叶形状、叶颜色、茎形状、茎斑,点、茎颜色等,并运用显微镜测定铁皮石斛茎的横切面及药材粉末的显微特征,并利用SPSS26.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分析、方差统计分析及聚类分析。外观农艺性状中,叶片数、茎高、叶片宽、叶形指数4个指标的显著性大,显微结构特征中淀粉粒、针晶束及硅质 块在不同产地铁皮石斛样本中差异较大。而不同产地中,石阡县、思南县、德江县、松桃县所栽培的铁皮石斛差异大,可作为后期铁皮石斛进一步研究产地。铜仁市不同区县栽培铁皮石斛在外观农艺性状和显微结构特征中存 在差异,可为地区铁皮石斛的栽培及种质评价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北川塬灌区芦笋定植初期行间套种鲜食蚕豆栽培技术
    2023, 43(13): 76-79.  DOI: 10.19754/j.nyyjs.20230715019
    摘要 ( )   PDF(1728KB) ( )  
    芦笋是天门冬科天门冬属多年生植物,享有“蔬菜之王”的美誉,被列为“世界十大蔬菜之首”,我国西北川源灌区土地辽阔、肥沃,光、热、水资源充沛,灌溉方便,种植芦笋具有病虫害较少的优势;蚕豆作为西北地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适宜进行轮茬倒茬和间套作,具有生物固氨、培肥土壤的作用。在西北川塬灌区采用芦笋种植初期行间套种鲜食蚕豆技术,可利用芦笋行间闲置的土地和光照,也可利用蚕豆根瘤菌固氯作用,提高土壤氮素含量,改良土壤结构,减少杂草滋生,降低除草成本,提高种植效益,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本文主要介绍了西北川塬灌区芦笋定植初期行间套种鲜食蚕豆技术,以期为实现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环境
    不同电子受体反硝化除磷效果研究进展
    2023, 43(13): 80-84.  DOI: 10.19754/j.nyyjs.20230715020
    摘要 ( )   PDF(1760KB) ( )  
    同传统的脱氨除磷工艺相比,反硝化除磷(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DPR)工艺凭借其碳源利用 率高、曝气量需求小以及污泥产量小等优,点脱颖而出,引起了学术界的重点关注,各专家学者对其展开了深入研 究。本文从反硝化除磷的作用机理出发,综合论述反硝化除磷过程中菌群种类、电子受体及其影响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目前多工艺耦合的脱氮除磷的新工艺进行介绍,综合考虑其相关影响因素,对反硝化除磷的未来发展进 行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北省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分析
    2023, 43(13): 85-88.  DOI: 10.19754/j.nyyjs.20230715021
    摘要 ( )   PDF(2211KB) ( )  
    对河北省2016一2020年环境空气、地表水、声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省环境空气平均优良天数增加49d,河流I~Ⅲ类断面比例增至63.25%,同比升高8.71百分点;劣V类水质断面比例降至3.01%,同比降低5.47百分点;全省功能区噪声监测昼间好于夜间,点次达标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 也存在0污染呈上升趋势,水生态修复存在不足,噪声污染多元化等问题,为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供增加了难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种不同方法检测土壤中重金属汞的对比分析研究
    2023, 43(13): 89-92.  DOI: 10.19754/j.nyyjs.20230715022
    摘要 ( )   PDF(1738KB) ( )  
    比较原子荧光法和ICP-MS法检测土壤中汞元素的检出限、准确度和精密度。原子荧光法采取1:1稀 王水沸水水浴法对土壤进行前处理,ICP-MS法采取微波消解方法进行前处理,并使用内标h校正基体效应。通过比较原子荧光法和ICP-MS法发现,2种检测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6和0.9990,检出限分别为 0.0004mg·kg和0.0008mg·kg,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93%~6.19%、4.12%~10.10%,原子荧光法略优于CP-MS法。2种方法检测土壤标准品,测定值均在标准范围内,准确度高。用2种方法检测20份土壤样本,汞 元素含量均未超标。2种方法均可用于土壤中汞元素的检测,对农用地土壤中汞元素的污染风险监测起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热解温度生物炭对土壤和菜心生长的影响
    2023, 43(13): 93-97.  DOI: 10.19754/j.nyyjs.20230715023
    摘要 ( )   PDF(4014KB) ( )  
    生物炭是在高温缺氧环境下产生的细碎富碳物质,被广泛用于固碳和土壤改良。将在300℃、500℃和 700℃温度下制备的生物炭分别添加到土壤中并种植菜心,培养结束后测定土壤性质和菜心生长特征。结果表明,生物炭添加对土壤H、有机碳、碱解氨、速效磷和速效钾有明显的提高作用,且随着热解温度的提高而提高; 500℃和700℃生物炭添加显著提高菜心生物量,但300℃生物炭添加对菜心生物量无显著提高作用。总的来说,500℃和700℃生物炭添加对土壤和菜心生长有明显的改良促进作用,在实际生产中可作为参考进行生物炭制备 和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村土地整治的生态环境风险及其管控对策
    2023, 43(13): 98-102.  DOI: 10.19754/j.nyyjs.20230715024
    摘要 ( )   PDF(1748KB) ( )  
    为了明确农村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并有助于对其进行有效管控,本文阐述了农村土地整治的重要意义,探讨了由其引发的生态环境风险,提出了有关生态环境风险管控对策。实践中,农村土地整治存在生态环境影响的正负两面效应,其改变了项目区原始地貌,主要对土壤、水、植被以及生物多样性等自然环境要素 造成潜在危害,并且这些危害具有多尺度效应,也不仅仅局限于项目区。基于生态文明理念,根据农村土地整治工程特点,从环境保护法治、土地生态伦理、宏观规划管控、生态工程技术、成效监测反馈几个方面提出了有效 管控生态环境风险的对策建议。该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农村土地整治中生态环境危害的认知,提高保护意识,并对有效管控其中的生态环境风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绿色发展视角下阜康市农户采用煤改电取暖的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2023, 43(13): 103-106.  DOI: 10.19754/j.nyyjs.20230715025
    摘要 ( )   PDF(1735KB) ( )  
    “煤改电取暖”作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举措,农户作为煤改电取暖的终端应用者,其支付意愿的内在驱动机理值得研究。本文构建出农户采用煤改电取暖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利用调研数据,运用多元有序L0gs℃回归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探究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年家庭收入、产品属性、济激励、环境价值观、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对农户采用煤改电取暖的支付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性别、年龄、学历、冬季是否在农村居住,主观规范、宣传教育对农户采用煤改电取暖的支付意愿不具有显著影响。基 于以上结论,提出如下对策建议:提高煤改电取暖产品的各方面性能;政府完善应用服务体系,保障农户权益;鼓励多元主体参与,积极落实补贴政策,发展村集体经济,减轻资金压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户对环境和煤 改电取暖政策的认知水平;充分发挥村千部、党员、试,点村的辐射效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POI数据的福州城市功能区识别
    2023, 43(13): 107-112.  DOI: 10.19754/j.nyyjs.20230715026
    摘要 ( )   PDF(4369KB) ( )  
    针对如何识别城市功能区布局与分析等研究,本文以福州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域,将研究区内340209 条POI数据重分类为6大类。建立GS网格,选取缓冲区面积比重作为重分类数据的权重因子,通过频数密度分析实现福州市功能区的识别,分别生成福州市单一功能区和混合功能区单元图,以核密度分析法、标准差椭圆模型和信息熵验证城市功能区的集聚区域和功能混合度。结果表明,应用频数密度分析能快速有效地识别城市功能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畜牧科学
    多潘立酮在猪张气便秘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2023, 43(13): 113-116.  DOI: 10.19754/j.nyyjs.20230715027
    摘要 ( )   PDF(1730KB) ( )  
    猪胀气便秘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多潘立酮作为一种胃肠促动力药 物,在人类胃肠疾病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药理特性。然而,其在猪胀气便秘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和探索。本文分析了目前常用的猪胀气便秘治疗方案及其局限性,并探讨了多潘立酮可能在该领域的应用潜 力。多潘立酮具有增加胃肠道蠕动和张力的功效,促进胃排空和肠道运动,并能抑制恶心和呕吐。然而,目前尚缺乏针对多潘立酮在猪胀气便秘治疗中的具体应用方案和治疗效果的研究数据。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多潘立酮 的药物剂量、给药途径、疗程和疗效评估等,以探索其在猪胀气便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此外,在治疗猪胀气便秘时,还需综合考虑饲料质量、饲养管理和环境条件等因素,以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产科学
    北方池塘节水型生态养殖模式构建
    2023, 43(13): 117-121.  DOI: 10.19754/j.nyyjs.20230715028
    摘要 ( )   PDF(2252KB) ( )  
    为探索北方池塘生态养殖模式,将投饲区微孔增氧、生物絮团技术调控水质、二龄草鱼人工免疫等多项 单一技术组装配套于同一养殖系统。选取3个池塘,放养品种和放养量完全相同,养殖期间不换水,只补充自然 耗水,5月中旬开始每10d监测1次养殖池塘氨氮、亚硝酸盐氮、水温、溶解氧、H等水化指标,并根据监测氨 氨结果向养殖池塘添加碳源,调节C比,养殖期间共添加9次碳源。试验开始和结束准确统计放养量和单位 面积产量,并随机对各种鱼取样不少于30尾,计算相关生长指标及饲料系数。结果显示,除3#池塘7月25日非 离子氨超标10.3%外,其他各项水化指标均符合《渔业水质标准》,且同一时间点所有水化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3个池塘养殖成活率均大于95.0%,出池个体平均体质量无差异(P>0.05),饲料系数1.41~1.43。 养殖期间无发病,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节水46.6%。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赤水河云南段鱼类资源现状及保护建议
    2023, 43(13): 122-126.  DOI: 10.19754/j.nyyjs.20230715029
    摘要 ( )   PDF(1773KB) ( )  
    赤水河云南段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鱼类是该流域水生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鱼类资源状况也是评判该流域水生生态环境恢复程度的重要依据。为响应禁渔政策,避免伤害鱼类资源,本文主要采取文献法和调查法收集赤水河云南段的鱼类资源数据。文献法共收集到21种鱼类;调查法收集到的是2021年更新的数据,共5目12科49属59种鱼类,其中鲤形目鱼类占比最大,为全部鱼类的74.576%;其次是鲇形目鱼类,为全部 鱼类的15.254%;再次是鲈形目,为全部鱼类的6.780%;占比最少的是合鳃鱼目和颌针鱼目,均为全部鱼类的1.695%,仅有1属1种鱼类。本文针对赤水河云南段鱼类资源保护对策的制定提出了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半滑舌鳎病害的综合免疫预防
    2023, 43(13): 127-129.  DOI: 10.19754/j.nyyjs.20230715030
    摘要 ( )   PDF(1718KB) ( )  
    半滑舌鳎是我国典型的海水养殖鱼类之一,因其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由于高密度的养殖环境导致半滑舌鳎病害频发,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严重的危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半滑舌鳎疾病的防控仍以抗生素为主,但由于抗生素的过度应用,导致其对细菌的耐药性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鱼类免疫 系统是一套严密的防御体系,也是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感染、维持机体自身稳定和组织器官正常发育不可缺少的重要机制。为有效控制病害对我国半滑舌鳎养殖业的影响,保证半滑舌鳎养殖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对半滑舌鳎 免疫生物学特征和抗病机制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园林园艺
    楠木园林应用及观赏配置探究
    2023, 43(13): 130-135.  DOI: 10.19754/j.nyyjs.20230715031
    摘要 ( )   PDF(6529KB) ( )  
    目前城市绿地中植物群落营造问题日益凸显,乡土物种楠属(Phoebe Nees)和润楠属(Machilus Nees)植物的园林应用地许能为解决城市生物多样性缺失和景观单一等问题提供一条新的思路。本文以江汉平原为例,小范围试,点,从校园绿地、道路绿地、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4种类型绿地出发,结合楠木的生物学特性,江汉平原的区位条件,植物的季相特征,提出多种植物搭配模式,既丰富了新时代植物景观,同时也为楠木的园林应 用及推广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
    乡村振兴背景下安庆市旅游扶贫模式分析及巩固策略研究
    2023, 43(13): 136-139.  DOI: 10.19754/j.nyyjs.20230715032
    摘要 ( )   PDF(1808KB) ( )  
    本文以旅游资源与贫困区域耦合性为切入,点,将安庆市6县1市3区划分为4种旅游扶贫开发类型,并 针对性提出了4种旅游精准扶贫的模式。总结安庆市10年间乡村旅游扶贫过程中存在的一部分扶贫共性和旅游特性的问题。结合安庆市旅游扶贫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从“社区规划,资金支持”“因地制宜,特色规 划”“探索融合,彰显地域文化”及“加大引才,增强培训”方面出发,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为安庆市巩固乡村旅游脱贫攻坚成果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贵州省现代绿色农业发展评价研究
    2023, 43(13): 140-145.  DOI: 10.19754/j.nyyjs.20230715033
    摘要 ( )   PDF(1954KB) ( )  
    本文构建了现代绿色农业指标体系测算贵州省2011一2020年的现代绿色农业综合指数,使用层次分析 法和熵值法对贵州省现代绿色农业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对贵州省的现代绿色农业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结果表明:贵州省2011一2020年现代绿色农业发展已逐步受到政府和学界的重视,发展综合指数总体呈上 升趋势,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总体上看贵州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时期,现代绿色农业发展潜力巨大,通过丰富农业发展模式、培育新型农民、打造生态农业等方式增强农业碳汇、 降低碳源是贵州省实现现代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碳减排政策的历史流变与时代趋向
    2023, 43(13): 146-150.  DOI: 10.19754/j.nyyjs.20230715034
    摘要 ( )   PDF(1747KB) ( )  
    目前,我国正处于农业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阶段,减少农业碳排放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系统回顾了农业碳减排的历史流变,即经历了农业碳减排政策初始期,农业碳减排政策平缓期,农业碳减排政策生长期,农业碳减排政策成熟期,农业碳减排政策创新期等5个历史流变阶段;遵循着政策目标定位(从草原、森林资源到农田保护性耕作到低碳农业建设),政策环境的依赖(从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政策价值取向(从注重数量与效率优先到追求高质量)的流变逻辑。在新时代、新阶段绿色农 业发展背景下,我国农业碳减排政策内容聚焦技术供给,政策行动更加细化农业碳减排领域,政策目标重点偏向 农业碳减排交易市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影响小麦产量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
    2023, 43(13): 151-155.  DOI: 10.19754/j.nyyjs.20230715035
    摘要 ( )   PDF(2348KB) ( )  
    为深入了解我国对影响小麦产量的研究进展,选取中国知网(CK)数据库作为研究分析的数据来源, 采用文献计量法,以“影响小麦产量”为主题,对国内2010一2021年研究影响小麦产量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2000一2021年共发表影响小麦产量的研究文献6197篇,按年发文量来看,年发论文数量总体上呈现 不断增长趋势,2019年达到最高的464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有关影响小麦产量研究的发文量最多的机构, 达523篇,占比8.44%;刊登在期刊的最多,达4342篇,占比70.07%;前10篇高被引文献中,有关氯素对小 麦产量影响的发文量最多;按学科类别看,其中农作物学科的发文量最多,达5486篇,占检索文献总数的 88.5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发文量最多,达632篇,占比10.23%;国内目前研究影响小麦产量发文量最多的 来源是《麦类作物学报》,达318篇,占比5.13%。为影响小麦产量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塔畈乡茶叶溯源系统的研究
    2023, 43(13): 156-162.  DOI: 10.19754/j.nyyjs.20230715036
    摘要 ( )   PDF(4425KB) ( )  
    针对塔畈乡茶园茶品质下降、茶叶粗制滥造难辨真伪、茶叶原料不过关等问题,搭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塔畈乡茶叶溯源系统,对茶叶种植、茶叶采摘、茶叶加工、茶叶包装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管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 分析整理,以期解决茶园存在的相关问题。研究表明,塔畈乡茶叶溯源系统对茶叶生产全过程的追踪可提高茶叶 的品质、品牌影响力和茶业企业的竞争能力,并且此系统在种植环境监测、溯源信息可视化、溯源结果可视化等 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能够为茶叶品质优化及茶叶大数据分析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为建立茶叶生产优化模型和特 色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平台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层民主改善公共服务供给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2023, 43(13): 163-168.  DOI: 10.19754/j.nyyjs.20230715037
    摘要 ( )   PDF(1771KB) ( )  
    为探究基层民主和公共服务供给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机理,本文基于江西省37户调研数据,运用 多元有序Pot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基层民主可以显著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感;公共服务供给中的 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互联网设施、文化设施可以显著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感,而医疗设施的作用效果并不显著;中 介效应表明,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村互联网设施在基层民主影响农村居民幸福感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由此,提出 要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以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交流园地
    浅谈温州瓯柑的历史价值与保护利用
    2023, 43(13): 169-171.  DOI: 10.19754/j.nyyjs.20230715038
    摘要 ( )   PDF(1724KB) ( )  
    温州瓯柑是一种特殊的水果,不仅是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还是温州的标志性名片和文化符号。在保护 瓯柑品质和地理特点的同时,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注重瓯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建立了完善的瓯柑文化传承机制 和瓯柑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瓯柑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农业和生态文化,是温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 重要的文化价值。本文是笔者在查阅有关瓯柑的文献和资料基础上,探讨了瓯柑文化遗产的起源、历史演变、文 化价值和保护利用。笔者认为,在保护瓯柑的外在表现形式的同时,更应该发掘瓯柑文化背后蕴含的朴素哲理和 功能价值。通过对温州瓯柑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传承,有助于推动瓯柑产业的发展,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温州 瓯柑农业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吉林省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研究
    2023, 43(13): 172-175.  DOI: 10.19754/j.nyyjs.20230715039
    摘要 ( )   PDF(1728KB) ( )  
    我国已进入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吉林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对2023年度吉林省农业科技发展项目进行梳理和特点分析,探讨了吉林省农业科技发展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调整或改进绩效评价管理机制、指标体系和验收方式等,以 期规范绩效评价管理工作,优化财政资金配置,促进吉林省现代农业科技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土壤养分提升措施研究进展
    2023, 43(13): 176-180.  DOI: 10.19754/j.nyyjs.20230715040
    摘要 ( )   PDF(4137KB) ( )  
    土壤养分是影响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优化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本文基于中国知网 (CNKI)与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采用VOSviewer可视化分析软件,从发文数量、期刊分布、高频 主题、国际影响力等不同维度,对2000一2022年23年间提高土壤养分领域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总结了国内外 关于土壤养分提升措施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2006年后,国内外发文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外文文献中,中 国发文数量最高,美国次之,但美国所发文献引用次数高于中国;刊载该领域论文的主要期刊有《Agronomy-Ba- sel》《Communications in Soil Science and Plant Analysis)》《生态学报》等;秸秆还田、生物炭、有机肥、微生物等 是国内常见措施研究方向,国外主要研究方向为肥料、生物炭、粪肥、丛枝菌根真菌等。不同农艺措施对土壤养 分的响应机制存在差异,建议后期融合国内外农艺措施研究进展,探索出适宜国内土壤质地的最优种植模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