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合作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农业科学
    我国核桃黑发生原因分析及未来研究展望
    2024, 44(20): 1-6.  DOI: 10.19754/j.nyyjs.20241030001
    摘要 ( )   PDF(1967KB) ( )  
    “核桃黑”是指核桃生长过程中出现的核桃果实变黑干缩直至脱落的现象,其严重影响了核桃的产量和 品质,是我国核桃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明确我国“核桃黑”的产生原因,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从不 同地区、不同核桃品种和不同环境条件3个层面进行梳理、总结,并对防治工作提出相关建议。分析结果表明, 我国“核桃黑”是病虫害,不利环境条件和管理粗放三者综合作用造成的,其中病虫害是主要因素,核桃举肢 蛾、桃蛀螟、核桃炭疽病、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单独或混合都可造成“核桃黑”。开展防治工作时应遵循预防为 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在做好栽培管理的基础上坚持病虫害同防同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咖啡副产物综合利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2024, 44(20): 7-10.  DOI: 10.19754/j.nyyjs.20241030002
    摘要 ( )   PDF(1701KB) ( )  
    咖啡生产加工过程会产生大量富含蛋白质、总糖、腾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和多酚类抗氧化成分的副产物。 目前,咖啡副产物利用率较低,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咖啡副产物资源综合 利用的研究现状,以期为咖啡副产物资源的深入挖掘和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钝化材料对镉污染农田土壤及水稻的影响
    2024, 44(20): 11-15.  DOI: 10.19754/j.nyyjs.20241030003
    摘要 ( )   PDF(2974KB) ( )  
    为验证往年科研院所土壤修复技术成果的集成应用效果,为今后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提供参考。在水稻 移栽前基施6种钝化材料,比较其对水稻土壤和籽粒重金属含量以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处理中,石 灰石粉和隆昌调理剂能够有效提高土壤pH值,降低土壤有效态Cd、Pb、As、C含量效果较为明显,能够显著 (P<0.05)降低水稻籽粒Cd含量,使水稻镉超标转化成不超标。石灰石粉和福砳有机肥具有可操作、易推广、 成本低特点,且降Cd效果较好,适宜大面积示范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声辅助提取蜡梅叶中槲皮素的工艺优化及其不同施肥方式槲皮素含量的测定
    2024, 44(20): 16-21.  DOI: 10.19754/j.nyyjs.20241030004
    摘要 ( )   PDF(3423KB) ( )  
    以蜡梅为原料,通过超声辅助法提取蜡梅叶中槲皮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液料比、超声时间和 超声功率为自变量,以蜡梅叶中槲皮素为提取率,利用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方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试验设 计和响应面分析,得到最佳的捉取工艺条件:液料比为38.35:1(mL·g),超声时间50.21min,超声功率 358.09W,捉取率0.0394%。为了便于实际操作,修正条件:液料比为38:1(mL·g),超声时间50min,超 声功率358iW,验证试验结果平均捉取率0.0390%,与模型预测值较为接近。通过对不同施肥方式处理的蜡梅 叶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定,发现施磷酸二铵的植株含量最高(0.084%),施复合肥(0.075%)和硫酸钾 (0.074%)的植株次之且含量相当,施尿素的植株(0.061%)最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墙体材料日光温室保温性能分析对比
    2024, 44(20): 22-25.  DOI: 10.19754/j.nyyjs.20241030005
    摘要 ( )   PDF(2269KB) ( )  
    为保障阿克苏地区日光溫室冬季蔬莱种植供应和提升安全越冬能力,推动设施蔬莱产业快速发展。跟踪 分析了当前阿克苏地区日光溫室3种墙体材料(新型柔性材料、砖混、土墙)的保温性能和对棚内作物生长环 境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培墙体日光温室能够较好地保持棚内相对湿度处于较低水平;砖混墙体日光溫室的棚内 相对湿度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保溫性能较差;而在夜间保溫和日间增溫性能方面表现较好的新型柔性材料墙体日 光溫室,在室外溫度较差、土地建设利用率较高的情况下,能够为棚内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具有一定的推 广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工程
    青黄贮饲料打捆覆膜一体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024, 44(20): 26-30.  DOI: 10.19754/j.nyyjs.20241030006
    摘要 ( )   PDF(3413KB) ( )  
    青黄贮饲料打捆覆膜一体机是一种创新型机械设备,可实现青黄贮饲料从采集、压缩成型到自动覆膜的 一体化作业流程,能够提升斋牧养殖和农业废弃物的资源有效利用比例,在促进循环农业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彰显 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将综述国内外青黄贮饲料打捆覆膜一体机的类型和结构特,点,为相关领域研究学者 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蒙古某牧场智能喷淋降温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2024, 44(20): 31-34.  DOI: 10.19754/j.nyyjs.20241030007
    摘要 ( )   PDF(2357KB) ( )  
    夏季炎热牧场温高易引发奶牛的热应激反应,对奶牛的产奶质量及健康有很大的澎响。结合奶牛的生理 特性,捉出一种由嵌入式控制的喷淋降温系统对奶牛降溫,结合模糊PD对环境温度进行自适应溫度控制,软件 设计和硬件设计结合起来,共同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和精度。经过仿真对比模糊PD控制比传统PD控制在动态 性能方面有明显优势。经过牧场实地测试模糊PD控制下环境温度保持良好,为现代牧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和应用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物联网技术在农业捕虫设备远程监控与智能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探析
    2024, 44(20): 35-38.  DOI: 10.19754/j.nyyjs.20241030008
    摘要 ( )   PDF(1680KB) ( )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与资源压力不断加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农业发 展的迫切需求。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是响应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举措,不仅增强了农业生 产力与竞争力,更为实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旨在探讨物联网 技术在农业捕虫设备远程监控与智能管理方面的应用现状与前景,分析其在提高病虫害治理效率、减少农药使 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提出相应的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林业科学
    红皮云衫不同器官对微量元素的影响
    2024, 44(20): 39-43.  DOI: 10.19754/j.nyyjs.20241030009
    摘要 ( )   PDF(3296KB) ( )  
    为研究红皮云杉不同器官对微量元素的作用,以快速路旁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为研究对象,通 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了红皮云杉不同器官中Si、C、A1、Fe和Mg的含量,通过能谱扫描仪观测 植物各器官表面微量元素滞留状态。结果表明:红皮云杉各器官微量元素含量为树皮>树叶>土壤>树根,各元素 含量为Si>Al>Ca>Mg>Fe;红皮云杉中Fe和Mg、Si和Al、Fe和Mg的累积吸收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研究结果 显示:红皮云衫不同器官对微量元素均有一定的吸滞能力,且树皮的富集能力明显优于其他器官。在园林绿化 中,可将红皮云杉底部树枝进行修剪,以最大限度发挥树皮对微量元素的吸滞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五叶地锦硬枝扦插生根试验研究
    2024, 44(20): 44-47.  DOI: 10.19754/j.nyyjs.20241030010
    摘要 ( )   PDF(1689KB) ( )  
    以五叶地錦一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开展五叶地锦硬枝扦插生根试验,分析研究不同激素处理水平 (ABT1号生根粉100mg·L、ABT1号生根粉200mg·L、清水对照)、不同插穗粗度(<0.3cm、0.3~0.5cm、 >0.5m)和不同取穗部位(上部、中部、下部)对五叶地锦硬枝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激素处理浓 度对五叶地锦硬枝扦插的生根都有促进作用,扦插生根效果和生根率最佳的处理浓度是ABTI号生根粉20Omg·L1, 生根率可达94.37%,生根量26条,ABT1号生根粉100mg·L1浓度处理的效果次之,清水处理效果最差。在本 次育苗试验用插穗样本中,插穗粗度以0.3~0.5m的杆插生根效果和生根率最佳,生根率为92.97%,生根量 16.67条,插穗粗度>0.5m的次之,插穗粗度<0.3cm的最差;插穗剪取部位以中部枝条扦插生根效果和生根率 最佳,生根率92.5%,生根量14.33条,下部采集插穗效果次之,上部最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张掖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
    2024, 44(20): 48-51.  DOI: 10.19754/j.nyyjs.20241030011
    摘要 ( )   PDF(2397KB) ( )  
    为探索张掖市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固碳释氧、防风固沙、调节气候4项生态服务功能物质量和价值 量,基于张掖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相关权咸机构公布和统计年鉴数据,采用降水储存量法、蒸散模型、质量平 衡原理、修正风蚀方程对张掖市2020年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气候调节、固碳释氧、防风固沙4项功能物质 量进行核算,并通过影子工程法、替代成本法、恢复成本法对其价值量进行核算,结果表明:张掖市森林生态系 统服务功能价值为265294.47万元,其中固碳释氧功能贡献的价值最大;张掖市六县区中肃南县森林生态系统服 务功能价值量最大,占张掖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78.6%:张掖市六县区中高台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能 力价值最低,建议通过增加造林面积,实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提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南地区筇竹经营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024, 44(20): 52-56.  DOI: 10.19754/j.nyyjs.20241030012
    摘要 ( )   PDF(1700KB) ( )  
    中国是世界上竹子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竹种类型多,竹林面积大,均居世界产竹国首位。筇竹作为国家 三级保护珍稀濒危竹种,为我国西南地区特有,本文通过简要概述西南地区筇竹林的经营现状以及分析影响其生 长的因素、产业发展情况、发展建议,以期为筇竹产业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辽宁省草原植被生长状况简析
    2024, 44(20): 57-60.  DOI: 10.19754/j.nyyjs.20241030013
    摘要 ( )   PDF(1689KB) ( )  
    受2023年辽宁省主要草原区降水量较上年偏少影响,全省草原植被长势差于上年同期,返青期、盛期、 枯黄期较上年推迟。草原植被平均高度、产草量较上年有所下降。2023年全省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值为67.35%, 草原生态水平为良,保持基本稳定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种植科学
    湘西山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研究
    2024, 44(20): 61-66.  DOI: 10.19754/j.nyyjs.20241030014
    摘要 ( )   PDF(1722KB) ( )  
    湘西山区旱土资源丰富,是玉米、大豆优势种植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保障国家粮油 安全、稳步提升大豆产能和自给率的重要举措。为了进一步研究湘西山区的适宜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模式配比,探 索在复合种植模式下对玉米、大豆的性状、产量、产值的影响和规律,通过玉米大豆不同种植模式试验开展研 究。结果表明,玉米在不同带状间作模式下产量降低,2:3模式玉米单产最高,玉米性状均表现出穗位高降低、 穗长变短、秃尖变长、穗粗变小、穗粒数减少、百粒重降低的规律性变化;大豆在不同带状间作模式下产量降 低,4:6模式大豆单产最高,大豆的主茎节数、有效分枝、单株结英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等性状 呈现下降趋势,而株高、底英高度呈现上升趋势。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比单作玉米的产值明显增加,4:6模式经 济效益最高,在玉米种植区发展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模式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凋落物对植物幼苗更新的影响综述
    2024, 44(20): 67-71.  DOI: 10.19754/j.nyyjs.20241030015
    摘要 ( )   PDF(1901KB) ( )  
    凋落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植被与土壤的关系纽带。在空间尺度上,由于气象、水文等 环境条件,及植物种类变化较大,调落物的积累规律有所不同。幼苗阶段是植物生活史的关键阶段,幼苗更新对 于植物种群的定居、建立和扩展至关重要。调落物对植物幼苗更新既有正面积极的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不同物 种对凋落物覆盖的响应也有差异。凋落物对植物幼苗更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种子萌发、幼苗存活和幼苗生长等方 面。一定量的凋落物覆盖可以保护种子避免受到太阳暴晒和风蚀的影响,降低地表温度波动,保持土壤水分,从 而有利于种子萌发、幼苗出土和生长;然而,过厚的调落物会对种子和幼苗产生机械阻碍作用,影响其正常萌发 和生长。凋落物分解后释放的有机质和营养物质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幼苗的生长;调落物分解过程中产 生大量化感物质,如多酚类物质、单宁酸、挥发性有机物质等,影响周固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也通过影响土 壤酸碱度、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群落等,间接影响植物幼苗的更新过程。未来应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中调落物对植物 更新的影响研究,剖析野外环境调落物覆盖下植物更新生长的变化规律,为植被生态恢复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环境
    基于复杂网络的洞庭湖区生态系统服务空间评价
    2024, 44(20): 72-76.  DOI: 10.19754/j.nyyjs.20241030016
    摘要 ( )   PDF(3802KB) ( )  
    本文以洞庭湖区生态分布为典型范例,基于ESV生态当量因子表,计算与分析出2021年洞庭湖区生态 系统分布的利用价值,根据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类型保护的红线划定和自然保护地面积的相对分布,结合生物多样 性资源维护及功能重要性调查评价等结果,识别出洞庭湖区重要的生态源地,提取和识别出生态节点群;采用 MCR模型识别提取出生态廊道:并根据复杂网络理论分析方法,利用ucit软件对洞庭湖区生态系统服务空间 网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洞庭湖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约为人民币4140.43×10元·a,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分布 在位于常德市的石门县和桃源县、位于盖阳市的沅江市以及位于岳阳市的平江县和洞庭湖流域及周边。识别洞庭 湖区生态源地面积为12562.95km2,占洞庭湖区总土地利用面积的26.93%,生态源地的分布区域基本上与洞庭 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层次高的地区范围相吻合;同时根据生态源地识别筛选出生态节,点9个,识别生态廊道45 条,总长度为3701.48km。综合生态源地、生态节点和生态廊道,形成完整、系统的洞庭湖区生态系统服务网络 体系,利用ucit软件进行分析,整体网络稳定性较好,有利于环境保护部门维护洞庭湖区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苏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没中的难点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4, 44(20): 77-82.  DOI: 10.19754/j.nyyjs.20241030017
    摘要 ( )   PDF(1966KB) (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江苏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应充分把 握乡村发展的阶段特征、分布特征、文化特征,聚焦乡村建设在城乡关系、空间载体、产业经济、社会治理方面 的难,点问题,高起,点谋划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高质量实施乡村现代化建设行动、高层次拓宽乡村就业创业发展 空间、高标准提升乡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江苏省域空间可以因地制宜地划分为4类区域,分区引导乡村 建设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荒野保护视角下普洱市土地利用格局多情景模拟研究
    2024, 44(20): 83-91.  DOI: 10.19754/j.nyyjs.20241030018
    摘要 ( )   PDF(6088KB) ( )  
    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森林覆盖率超过67%,是典型的生态型城市及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 之一,荒野保护对于优化普洱市土地利用格局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普洱市为研究区域,运 用荒野制图方法,对研究区城的土地栅格进行荒野质量划分。结果表明,研究区或高质量的三四级荒野分别占研 究区域总面积的64.37%和14.27%。使用GoS0S-LUS模型,选取影响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自然和人为数 据作为情景模拟驱动因子,将4个等级的荒野质量作为变量进行多情景模拟,预测普洱市2030年土地利用和土 地覆盖演变结果,对比分析研究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在不同限制条件情景模拟下演变规律及特征,针对协调研究区 域内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为目的,对普洱市土地利用格局提出优化布局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在加入 荒野保护模式情景下,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发展格局将更为平衡,更能符合当前生态保护时代背景下的需要,研 究可为普洱市的生态保护和土地利用规划捉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赣江上游土地利用时空演变格局
    2024, 44(20): 92-96.  DOI: 10.19754/j.nyyjs.20241030019
    摘要 ( )   PDF(2374KB) ( )  
    城市化过程中,区域土地利用类型也会随之变化。为探究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区域土地利用状况,本研究 以赣江上游石城县为例,通过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结构差异系数及土地利用程度指数,探究石城县土地利 用结构状况;通过GS空间分析,探究石城县地类转换的空间分布情况。研究结论:2002-2022年石城县内主要 的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与耕地,土地利用结构较稳定,土地利用结构差异性系数均小于0.25,为较小差异。综 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呈现先放缓后增加的趋势。2002-2022年石城县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林地、草地、水域面 积减少;耕地、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未利用地面积变化较小;研究区域内土地利用程度指数逐年上升,说明石城 县受人为因素影响的土地面积逐年变大。在研究期内,耕地转移为林地,林地转移为耕地,林地与耕地转移为建 设用地为石城县最主要的地类变化类型,其他地类之间相互转换也较为频繁,但面积较小。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 建设用地的使用效率,保护林地、耕地,加强石城县生态系统建设,对赣江流域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InVEST-MGWR模型的粤东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研究
    2024, 44(20): 97-102.  DOI: 10.19754/j.nyyjs.20241030020
    摘要 ( )   PDF(2429KB) ( )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各种惠益,对于维持地球生命系统的平衡和人类福祉至关重 要。本研究通过对粤东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格局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了北部和中部地区在多个生态服务维度 上的优异表现,以及与南部和东部地区生态退化的鲜明对比。研究发现,高程、坡度等自然要素,地区生产总 值、人口数量等人为要素,以及景观格局要素均对生态系统服务产生显著影响。针对生态退化区域,提出了加强 植被恢复、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等生态保护和修复措施。同时,研究还强调了对于生态系统服务高值区域的持续保 护重要性,以防止生态服务的下降。本研究为粤东地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策略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黔南州刺梨生长的气候条件浅析
    2024, 44(20): 103-106.  DOI: 10.19754/j.nyyjs.20241030021
    摘要 ( )   PDF(2687KB) ( )  
    选取黔南州6个实验地,通过其近30年气象观测资料,探究黔南州刺梨生长的气候特征和灾害性天气 分布情况,为本地区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全州脱贫攻坚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黔南州年平均气溫 呈北低南高的分布特征。3一7月的甸降水量呈双峰分布,6月上旬为最高峰值,6月下旬为次大峰值。倒春寒天 气过程发生频次及平均发生天数呈北多南少的分布特征,州中部地区倒春寒次数差异明显,都匀是长顺的1.6 倍。降雹主要发生在春季,集中在3一4月,州中部一线降雹次数最多,其次为州北部,州南部相对较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呼伦贝尔市饲草饲料质量安全形势分析及对策探讨
    2024, 44(20): 107-109.  DOI: 10.19754/j.nyyjs.20241030022
    摘要 ( )   PDF(1675KB) ( )  
    随着养殖规模的持续扩张,对饲草饲料的需求量呈现出显著增长态势。近年来,饲草饲料的质量,尤其 是其所触发的食品安全隐患,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饲草饲料的安全性不仅直接关系到斋产品的品 质,而且当斋禽摄取存在安全隐患的饲草饲料后,其排泄物及可能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无形中为斋牧业的绿 色、可持续发展设置了障碍。这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将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人类自身的健康。本文旨在通过梳理 当前饲草饲料的质量安全现状,深入剖析其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就相关政策导向与实践策略展 开探讨,以期为促进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碳目标下黑龙江省稻田甲烷排放核算研究
    2024, 44(20): 110-113.  DOI: 10.19754/j.nyyjs.20241030023
    摘要 ( )   PDF(2135KB) ( )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水稻种植过程中稻田在长期水淹条件下会形成厌氧环境,从而产生甲烷排 放,稻田甲烷已成为我国农业领域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基于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分析核算了 2011一2022年全省稻田甲烷排放及其变化趋势,同时对2022年黑龙江省各市地稻田甲烷排放进行了对比分析, 为黑龙江省控制稻田甲烷放、实现农业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畜牧科学
    龙陵县草地毒害草发生及风险评估
    2024, 44(20): 114-118.  DOI: 10.19754/j.nyyjs.20241030024
    摘要 ( )   PDF(3142KB) ( )  
    为了摸清龙陵县草地上的毒害草种类,分别于2022年4月、8月和2023年10月对龙陵县毒害草进行了 3次系统调查,完成22条踏查线路,设置并调查毒害草标准地34个。首次报道龙陵县毒害草共有11科22种, 其中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鬼针草(Bidens pilosa)、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为优势种,小蓬 草(Erigeron canadensis)、委陵菜(Potentilla chinensis)为常见种。分析了这5种毒害草的发生趋势,并利用 MxE模型对其潜在生存概率进行预测,结采表明,紫茎泽兰、鬼针草和小蓬草的发生风险等级为高风险,飞 机草为中风险,委陵莱为低风险,木城彝族傈傈族乡、动糯镇、龙新乡区域为高风险地区。该研究结果对龙陵县 草原毒害草防控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园林园艺
    外来入侵植物反枝苋对园林绿地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研究
    2024, 44(20): 119-122.  DOI: 10.19754/j.nyyjs.20241030025
    摘要 ( )   PDF(2129KB) ( )  
    试验采用野外取样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对比实验,分别探讨了反枝苋在不同入侵程度下对园 林绿地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测定了土壤有机质、pH值及速效养分在不同入侵程度下的变化规律,通过实验研 究为园林绿化管理和农业生产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反枝苋入侵改变土壤酸碱性,并使土壤呈现偏碱 性;反枝苋通过影响生境土壤,从而促进土壤养分积累,反枝苋入侵后土壤铵态氨、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都有 升高趋势,在园土中反枝苋铵态氨含量中度入侵比轻度入侵铵态氨增加6.45mg·kg,速效钾含量重度入侵比中 度入侵增加100mg·kg,中度入侵比轻度入侵增加169.8mg·kg。且随着入侵程度的增加而改变,入侵程度和 土壤养分含量呈正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沙园亭景观偏好与恢复的评估研究
    2024, 44(20): 123-127.  DOI: 10.19754/j.nyyjs.20241030026
    摘要 ( )   PDF(3897KB) ( )  
    城市公园有益于人类的健康和福祉,许多研究已经表明了宏观的城市公园空间与健康恢复之间的关系, 但很少有研究集中在特定的休息设施对健康的影响。本研究使用虚拟现实(VR)模拟游客坐在亭子中的场景, 63名大学生观看了9个园亭的全景图以评估景观偏好和心理恢复。结果显示,VR观看有效地促进了心理恢复。 亭子的围合程度显著影响人们在环境设施中的偏好和感知的心理恢复。回归分析显示,8个感官维度都显著影响 恢复,“文化”“自然”“晾望”“社会”“宁静”的尺度显著影响偏好;“文化”“自然”“瞭望”“社会”“宁 静”显著影响恢复。同时,为游客提供静坐、聊天、冥想、野餐和摄影的空间可能是受欢迎的。城市绿地规划管 理者可以考虑在这些休息环境中加入水体、建筑物和茂盛的植物等人们喜欢的元素。依据研究结果,VR可以用 来模拟不同的休息环境、放松和恢复,作为体验自然的替代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
    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调解治理的路径探析
    2024, 44(20): 128-131.  DOI: 10.19754/j.nyyjs.20241030027
    摘要 ( )   PDF(1694KB) ( )  
    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调解治理作为制衡乡村基层治理与社会稳定的核心保障,持续性创新基层调解治 理手段,挖掘创新基层调解制度成为乡村治理的必然选择。本文运用案例研究法,通过探析寨碧村创新调解制度 的困境动因,针对传统治理与现代法治失衡、专业调解人员匮乏、调解员法制素养不高、长效机制建设不足等问 题,提出可行的对策研究,以期为当代乡村基层调解治理捉供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熵权法的畜禽养殖业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研究
    2024, 44(20): 132-136.  DOI: 10.19754/j.nyyjs.20241030028
    摘要 ( )   PDF(1698KB) ( )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人民饮食水平逐步提高,民众对于肉类的需求日益增长,养殖业已成为国民 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取斋禽养殖业中的15家龙头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熵权法构建财务指标评价体 系。通过对财务指标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计算,确定各指标权重,根据指标权重判断各指标的影响程度,进而 为企业防范财务风险提出针对性建议。为有效防范财务风向,斋禽养殖业企业必须克服自身固有弊端,通过提升 资产利用效率,优化生产流程;建立健全应收账款周转率;向养殖业以外的领域拓展,避免单一化经营;拓宽筹 资渠道,提高偿债能力;推动数字化转型等方式增强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 其他行业蓬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电商模式创新的农产品供应链主体博弈研究
    2024, 44(20): 137-143.  DOI: 10.19754/j.nyyjs.20241030029
    摘要 ( )   PDF(2219KB) ( )  
    农产品供应链数智化已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新质生产力,正逐步形成多种创新发展模 式。以盒马鲜生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农户和电商平台为主体,构建演化博弈模型,从而揭示其利盖博弈与均衡发展 的演化规律,进而深入总结盒马生鲜发展模式的特征规律。结采表明,当农户建设盒马村时的颜外收盖大于建设 盒马村的成本与不建设盒马村的成本之差,盒马在投资农户建设盒马村时的颜外收益大于投资成本与不投资成本 之差时,农户与盒马选择相互合作所获得的收益大于其选择不合作策略所得收益,此时农户与盒马的最佳策略都 会趋向合作,但是最终能否实现合作还要考虑合作成本、超额收益、成本分担及利润分配等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黑龙江垦区农业生态化发展问题分析
    2024, 44(20): 144-147.  DOI: 10.19754/j.nyyjs.20241030030
    摘要 ( )   PDF(1983KB) ( )  
    在分析黑龙江垦区农业生态化发展现实条件的基础上,测算了农业碳排放以及农业生态效率。2015一 2019年,垦区农业碳排放量和农业生态效率呈双下降趋势,垦区完成集团化转制后,农业碳排放量显著下降, 农业生态效率明显提高,说明现代农业企业制度在保障粮食安全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提出了 粮食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良性互动,发辉现代农业企业制度和垦区科技研发优势,综合运用技术、经济和政 策措施的黑龙江垦区农业生态化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产业融合破解乡村空心化问题何以可行
    2024, 44(20): 148-152.  DOI: 10.19754/j.nyyjs.20241030031
    摘要 ( )   PDF(1712KB) ( )  
    在“五大振兴”和内蒙古自治区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要求下融合农村一二三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是 中国式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关键。本研究基于内蒙古鄂托克前旗的社会调查,探讨了产业融合在破解乡村空心化问 题上的可行性。面对空心村的人口、经济、文化空心化问题,鄂托克前旗采取了一系列创新路径。通过人才“启 航”重塑村民主体性,数字“续航”推动数字乡村发展,以及融合“巡航”实施“六次产业化”融合战略,有 效促进乡村产业的协同发展和经济持续增长,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民族地区农牧民贫困脆弱性下的返贫风险及其韧性治理长效机制
    2024, 44(20): 153-158.  DOI: 10.19754/j.nyyjs.20241030032
    摘要 ( )   PDF(1737KB) ( )  
    民族地区农牧民贫困脆弱性下的返贫风险应通过初性方式进行治理。以四川涉藏地区为例分析认为,进 入全面乡村振兴阶段后,民族地区农牧民存在自身和外部脆弱性因素形成的返贫风险。为此,应建立健全长效帮 扶发展机制,提升农牧民发展能力,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提升农牧民收入,弱化贫困脆弱性,有效 防治返贫风险;要有效推进帮扶发展机制运行,需要构建完善常态化的监测、评估机制,监测识别农牧民自身和 外部贫困脆弱性下的返贫风险,保证有效实施针对性帮扶发展。通过返贫风险的初性治理,将有效巩固拓展脱贫 攻坚成果,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2024, 44(20): 159-164.  DOI: 10.19754/j.nyyjs.20241030033
    摘要 ( )   PDF(1731KB) ( )  
    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是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实现粮食安全和农业强国目标的重要基础。研究农村人口 老龄化对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可以有效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持续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实现农民 增收。基于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计算各省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并分解 为效率变化和技术变化,对农村人口老龄化指数回归得到以下结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能够显著提升农 业全要素生产率且主要提升的是农业技术水平,这种提升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四大 经济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不同。据此提出建议:培训农业劳动人口、引进先进技术、完善土地流转制度 和促进乡村产业融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层级化视角下洞庭山茶旅融合品牌化发展研究
    2024, 44(20): 165-170.  DOI: 10.19754/j.nyyjs.20241030034
    摘要 ( )   PDF(2292KB) ( )  
    本文从旅游产品层级结构入手、以太湖洞庭山乡村旅游为研究对象,分析碧螺春品牌价值,结合洞庭山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构建了茶旅融合洞庭山乡村旅游层级化产品体系,捉出茶产地自然环境生态与旅游产品生态 供给统一、茶产地经济产业生态与旅游消费模式统一和茶产地社会生活生态与旅游服务体系统一的3条融合捉升 路径,实现区域协同发展下的茶产业集群性质的多功能复合型旅游形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交流园地
    国内外森林步道研究进展分析
    2024, 44(20): 171-174.  DOI: 10.19754/j.nyyjs.20241030035
    摘要 ( )   PDF(2163KB) ( )  
    森林公园是进行娱乐、体育运动和其他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在缓解游憩者压力、解除疲劳等促进健康 水平方面有积极作用四。森林步道是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2018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一2022年)》文件,文件内容指出要在贫困地区进一步建设国家 森林步道)。2019年,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当中,明确指出将“森林步道”纳入林业建设范 畴,推动森林步道建设发展[。本文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从客观的角度对国内外森林步道的相关研究 进行梳理,基于CiteSpace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对2004一2023年森林步道研究相关文献进行量化分析,揭示森林 步道领域的研究现状,帮助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南省农产品地理标志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2024, 44(20): 175-180.  DOI: 10.19754/j.nyyjs.20241030036
    摘要 ( )   PDF(1726KB) ( )  
    打造一批重点地理标志农产品,有助于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为更好地推动河南省 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有必要对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此研究以河南省13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为 研究对象,运用地理集中指数探析其空间分别特征,再运用定量(皮尔逊相关法)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河南省农产品地理标志类型不均衡,种植业类占绝大多数。河南省各类农产品地理 标志的地理集中指数均大于23.43,呈较为集中的分布特征。在影响河南省农产品地理标志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中,农业人口数量、三产生产总值、农业机械总动力等社会经济因素,以及自然环境因素、政府因素、文化因素 等起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