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技术 ›› 2022, Vol. 42 ›› Issue (3): 126-131.DOI: 10.19754/j.nyyjs.20220228034
闫永琴杨关露
出版日期:
2022-02-22
发布日期:
2022-02-22
作者简介:
闫永琴(1973-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增长与发展、人力资本理论与实践。
基金资助:
Online:
2022-02-22
Published:
2022-02-22
摘要: 本文回顾了我国建国以来农村经济制度改革与创新,制度供给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农村经济制度变革主体从政府主导逐渐走向“政府+市场”的综合格局,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城乡二元化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如何开发利用农村的人、财、物资源,需要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户籍制度、农村金 融制度、农业保险制度一同发力,化解制度供求矛盾,全面释放农村经济发展巨大活力。
中图分类号:
.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制度供给与演进逻辑[J]. 农业与技术, 2022, 42(3): 126-131.
[1]高帆、中国农村经济改革40年:实施逻辑与发展趋向[J]、求是学刊。201845(05):11-21、181. [2]罗从清农村金融需求结构演变与新时期金融资源配置取向[J1.经济体制改革2010(05):99-102. [3] 徐婷婷,荣幸.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变迁与创新-历史进程、成就及经验[J1.农业经济问题,2018(12):38-50 [4]吴旋,罗建文、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户籍制度变革的历史逻辑与未来展望11.宁夏社会科学2019(05):20-27 [5]黄英君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历史演进:政府职责与制度变迁的视角[J1.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06):174-181. [6] 赵爽。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变迁:历程、规律与趋势[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95(02):43-52 [7]许经勇。我国农村经济制度的历史脉络与发展趋势[J].国家治理,2019(24):41-48 [8]贺娟我国农业保险参保现状及应对措施--基于行为经济学视角[J].保险研究,2020(11):19-31. [9]吴本健、毛宁,郭利华“双重排斥”下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地区的普惠效应[11.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1):94-100,190. |
[1] | . 武陵山民族地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调研及其政策建议[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7): 153-159. |
[2] | . 基于土地流转规模下冬小麦丰产增效管理技术模式及策略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7): 160-164. |
[3] |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吉林省农机装备现代化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7): 165-168. |
[4] | . 数字赋能生态农业的耦合协调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7): 169-173. |
[5] | . 棉农绿色种植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7): 174-177. |
[6] | . 粮食主产区农田水利供给质量与粮食生产效率耦合调关系[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123-127. |
[7] | . 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时空演化及耦合协调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128-135. |
[8] | . 农村医疗保险防止农村家庭返贫成效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136-139. |
[9] | . 边疆民族地区生态振兴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实践探索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140-144. |
[10] | . 贵州省主要农作物比较优势分析及对策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145-149. |
[11] | . 农旅产业融合研究综述[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150-154. |
[12] | . 湖南粮食产业链韧性的指标体系构建与综合测度[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155-159. |
[13] | . 牧民资产结构视角下牧区信贷与保险衔接机制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160-163. |
[14] | . 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路径探讨[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167-170. |
[15] | . 乡村数字经济农业绿色发展与产业兴旺[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5): 132-137.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