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合作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农业与技术 ›› 2022, Vol. 42 ›› Issue (6): 66-69.DOI: 10.19754/j.nyyjs.20220330016

• 林业科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红锥幼林不同施肥模式效果初探

杨晓慧 叶龙华 廖焕琴   

  1. 广东省森林培育与保护利用重点试验室/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广东广州510520
  • 出版日期:2022-04-05 发布日期:2022-04-02
  • 作者简介:杨晓慧(1982-)女博、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用材树种抗病育种及高效栽培:通讯作者叶龙华(1988-),男,硕十 林业工程师。研究方向:珍贵树种高效培育技术。
  • 基金资助:
    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项目“优良乡一阔叶树种红锥大径级无节材高效培育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8KICX007)
  • Online:2022-04-05 Published:2022-04-02

摘要: 为提升红锥大径级无节材的培育效率,降低营林成本,为我国华南地区红锥的栽培提供有效指导,本研究对比了3种不同施肥方式对红锥幼龄期生长的影响,评选了适合红锥幼林培育的施肥措施。通过研究中对株高、胸径、林地保存率、分枝数量等指标显示,不同施肥处理试验地中的植株出现了明显的生长差异,且不同处理之间的生长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增加,浩林早期生长量。保存率的差异并不明显,但造林31个月后的调查数据显示不同处理间的株高,胸径和保存率均出现了显著差异(n<0.05):综合考虑施用成本和施用后的生长情况认为施用挪威var复合肥1500作为其肥并在诰林后第3年施用相同肥料150o的处理兼顾了生长量和经济性、造林43个月后,此施肥措施下平均株高较对照提升了23.7%,平均胸径提升了20.6%,林地保存率提升了9.5个百分点,且施肥后单株生长较为强壮,分枝数量提升了109.9%,平均分枝角度也降低了3.50,可以更好地改善冠形、进行光合作用。综合分析得出,本试验中施用150基肥并在造林第3年春季追肥150g是最理想的施肥措施,可以对华南地区珍贵树种红锥造林和抚育技术的改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红锥:幼林:施肥:生长量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