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合作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农业与技术 ›› 2022, Vol. 42 ›› Issue (9): 99-102.DOI: 10.19754/j.nyyjs.20220515024

• 水产科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基于溶藻弧菌感染的合浦珠母贝转录组 数据分析AP蛋白家族的表达变化

蒋美君 钟方杰 喻达辉 张斌 严雪瑜   

  1. 1.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重点实验室/北部湾大学海洋学院,广西钦州535011; 2.软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广西软州535099
  • 出版日期:2022-05-18 发布日期:2022-05-15
  • 作者简介:蒋美君(1997-),女,硕士。研究方向:水产养殖与渔业发展;通讯作者严雪瑜(1988-),女,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 向:水产动物遗传育种。
  • 基金资助:
    2020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项目编号:2020KY10033);北部湾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项目编号:2019KYQD39)
  • Online:2022-05-18 Published:2022-05-15

摘要: 为探究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抗溶藻孤菌(Vibrio lginolyticus)感染的免疫应答机制,本研究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了合浦珠母贝凋亡抑制因子(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s,IAPs)蛋白家族中的几个关键差异表达基因在溶藻孤菌早期感染下的表达变化,发现有4个IAP蛋白家族的基因(BRC2、BRC3、BIRC4和BIRC7)在合浦珠母贝感染溶藻孤菌后基因表达变化显著,其表达量均在感染期间(0~24)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并通过基因功能分析发现IAP蛋白家族的基因主要富集到了NOD样受体信号通路(NOD--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Toll和IMD信号通路(Toll and Imd signaling pathway)、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和泛素介导的 蛋白质水解(Ubiquitin mediated proteolysis)等信号通路中。研究表明IAP蛋白家族中的BIRC2、BIRC3、BIRC4和BC7等基因参与了合浦珠母贝抗溶藻孤菌感染的免疫应答反应过程。

关键词: 合浦珠母贝;溶藻孤菌;转录组;IAP蛋白家族;基因表达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