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合作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农业与技术 ›› 2024, Vol. 44 ›› Issue (5): 1-4.DOI: 10.19754/j.nyyjs.202403150001

• 农业科学 •    下一篇

山东省夏玉米密植产量提升的分析

郑洪兵 赵洪梅   

  1. 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33; 2.山东省临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德州251500
  • 出版日期:2024-03-15 发布日期:2024-03-15
  • 作者简介:郑洪兵(1980-),男,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农作制度与种植制度;通讯作者赵洪梅(1978-),女,本科,农艺师。 研究方向: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应用,指导实施农业技术推广等。
  • 基金资助: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种植方式优化及作物丰产高效机制”(项目编号:2016YD0300204)
  • Online:2024-03-15 Published:2024-03-15

摘要: 玉米种植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玉米的产量,因此分析不同种植密度提升玉米产量的机制具有重要意 义。夏玉米是临邑县主要经济农作物,为确保夏玉米产量应采取增加栽培密度,并做好配套田间管理措施。本文 分析了种植密度对山东省夏玉米千物质积累、产量和倒伏的影响,得出了密植条件下夏玉米产量提升机制,即在 6.00~8.25×104株·m2密度范围内,群体千物质积累量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通过增加穗数增多而增加了夏玉 米产量,而且夏玉米未发生倒伏。提出在临邑县从事夏玉米生产时,推荐密度为8.25×104株·m2,施氮量为 360kg·m2。通过合理密植、配施化肥、化控等农艺措施能够实现夏玉米高产,为相关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山东省;夏玉米;种植密度;千物质;产量;倒伏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