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技术 ›› 2025, Vol. 45 ›› Issue (4): 22-25.DOI: 10.19754/j.nyyjs.20250228004
• 农业科学 • 上一篇
沈小钟 薛静 张建烽
出版日期:
2025-02-28
发布日期:
2025-02-28
作者简介:
沈小钟(1981-),男,硕士,副教授,副主任中药师。研究方向:中药资源保护与开发;通信作者张建烽(1981-),男,硕
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药物分析与中药分析。
基金资助:
Online:
2025-02-28
Published:
2025-02-28
摘要: 采用PLC法獎立雷公藤中雷酚内酯、雷公藤春成、雷公藤次碱、雷公藤红素、雷公藤吉碱和去甲泽拉 木醛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利用所建立的含量方法测定16批不同产地的雷公藤药材中6个成分含量。采用BEH? C18色谱柱1.7m,2.1mm×100mm,以5mmol·L1KH2P0,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以0.5mL·min流速进行梯 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4m,柱溫为35℃;采用聚类分析法对不同批次雷公藤样品中所测定的6个成分含量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所建立的PLC方法对雷公藤中待测定的6种成分分离度良好,各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 关系良好(R2=1.000)。所建方法粉密度、重现性和稳定性的SD值均小于1%,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9.27%~ 107.60%,RSD值均小0.93%。16批不同产地的雷公藤样品中所测的6种成分含量差异较大。聚类分析结果表 明,采自广西桂林的样品与其他地区样品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说明该产地的雷公藤药材质量相对较好。本文所建 立的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雷公藤药材的质量控制。不同产地雷公藤药材的质量差异较大,采收 于广西、云南等地的雷公藤药材质量优于广东、四川等地,利用所建立的成分分析方法可用于筛选优质的药材资 源。
中图分类号:
.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雷公藤中几种成分的含量[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4): 22-25.
[1]胡攀勇,李振麟,濮社班,等。雷公藤研究进展[J].中国野 生植物资源,2013,32(02):1-7. [2]陈昕,涂育合,洪伟,等.不同地理种源雷公藤生长适宜性评 价[J].福建林学院学报,2011,31(01):1-7. [3]Wang X-D,Jia W,Gao W-Y,et al.Terpene alkaloids from Tripterygium wilfordiiJ.J Asian Nat Prod Res,2005,7 (5): 755-759. [4]间建功,王一竹,吴先富,等.雷公藤中倍半菇生物碱类化学 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2022,53(07):1933-1938. [5]薛璟,贾晓斌,谭晓斌,等.雷公藤化学成分及其毒性研究进 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05):726-733. [6]Zhang Y,Mao X,Li W,et al.Tripterygium wilfordii:An inspir- ing resource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 treatment [J].Med Res Rev, 2021,41(03):1337-1374. [7]Jin T,Wu D,Liu X-M,et al.Intra-articular delivery of celastrol by hollow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for pH-sensitive anti-in- flammatory therapy against knee osteoarthritis[J.J Nanobiotechn- 0l0gy,2020,18:1-15. [8]刘莉,闫君,舒积成,等.雷公藤生物碱类成分及其药理活性 研究进展[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9,31(12):2170-2181. [9]Guo J-M,Huang Y-K,Lei X-L,et al.Reproductive Systemic Toxicity and Mechanism of Glucosides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GTW)[J].Ann Clin Lab Sci,2019,49 (1)36-49. [10]张鑫。雷公藤制剂毒副作用及减毒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 药学杂志,2013,48(22):1897-1901. [11]向明,张程亮。雷公藤免疫抑制作用研究进展[J].中草药, 2005,36(03):458-561. [12]阙慧卿,钱丽萍,邓思珊,等.雷公藤倍半菇的研究进展 [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5):16-18. [13]吴春敏.雷公藤化学成分与多组分含量测定研究[D].上海: 第二军医大学,2010. [14]胡廷松.广西药用植物栽培科研、生产概况[J].广西卫生, 1979(05):12-13. |
[1] | . 番茄果实品质栽培调控研究进展[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4): 1-6. |
[2] | . 加拿大一枝黄花浅色木质素制取工艺优化及其表征[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4): 7-12. |
[3] | . 幼园甜樱桃不同树形光能截获率果实产量和生产效率的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4): 13-21. |
[4] | . 乙酰化青风藤半纤维素的制备工艺优化[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3): 7-11. |
[5] | . 马铃薯延薯4号试管薯工厂化生产技术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3): 22-25. |
[6] | . 不同的叶面肥和喷雾频率对达芋6号雾化栽培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3): 34-37. |
[7] | . 南方油菜高精度冰冻低温灾害评估模型的构建及验证[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3): 38-43. |
[8] | . 黑水虻虫砂脱硫菌的分离与活性测定[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3): 44-48. |
[9] | . 福建烟区烟蚜茧蜂寄主种类调查[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3): 49-52. |
[10] | . 国内施用硅肥对水稻产量影响的Mta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2): 1-6. |
[11] | . miRNA在大豆生长发育及逆境响应中的调控作用[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2): 7-11. |
[12] | . 全生物降解地膜在太湖地区鲜食玉米种植中的应用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2): 12-16. |
[13] | .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子莲花部观赏性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2): 17-20. |
[14] | . 不同配方复合肥施用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2): 26-30. |
[15] | . 低糖玉米须雪梨复合果酱的研发及在货架期预测中的应用[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2): 31-34.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