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合作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农业与技术 ›› 2022, Vol. 42 ›› Issue (15): 105-109.DOI: 10.19754/j.nyyjs.20220815025

• 水产科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环境DNA技术用于鱼类多样性调查的准确性初探

陈治 高天翔   

  1. 1.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崖州湾创新研究院,海南三亚572022;2.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浙江舟山316022
  • 出版日期:2022-08-14 发布日期:2022-08-15
  • 作者简介:陈治(1990-),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海洋鱼类多样性:通讯作者高天翔(1962-),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渔业生态学。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32002389);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项目(项目编号:422RC717);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启动资助项目(项目编号:RHDRC201907)
  • Online:2022-08-14 Published:2022-08-15

摘要: 本研究以青岛海底世界软骨鱼缸为调查水域,初步探究了环境DNA技术用于鱼类多样性调查的准确性,结果显示:软骨鱼缸中共纪录有25种鱼类,环境DNA技术检测出了其中的23种,表明该技术具有高物种检出率的优,点;然而,环境DNA技术也检测出了一些来源未知或/和难以注释的OTUs,暗示该技术存在样品易污染、实验过程监管困难、参考数据库不够全面、近缘鱼类难以区分等缺,点。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环境DNA技术可以作为鱼类多样性调查的辅助手段,同时该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

关键词: 环境DNA;鱼类多样性;准确性;青岛海底世界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