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合作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农业科学
    家蚕新品种桂蚕14号与桂蚕15号在柳州农村的试养初报
    2022, 42(14): 1-5.  DOI: 10.19754/j.nyyjs.20220730001
    摘要 ( )   PDF(1724KB) ( )  
    了解家蚕新品种“桂蚕14号”和“桂蚕15号”2对品种在柳州市农村饲养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等,为今后在柳州市推广应用捉供科学依据,2021年春秋两季在柳州市农村对“桂蚕14号”、“桂蚕15号”与当地主推蚕品种“两广二号”进行农村饲养比较试验,结果显示:“桂蚕14号”、“桂蚕15号”表现出孵化齐一、眠起较齐、体质较强健、食桑旺盛、对叶质适应性较好、熟蚕较齐、营茧快等特点。“桂蚕14号”雌蚕营金黄色茧,雄蚕营白色茧;“桂蚕15号”雌蚕营金黄色茧,雄蚕营绿色茧。蚕期发育经过与“两广二号”基本相同,“桂蚕15号”龄期略短;与“两广二号”相比,“桂蚕14号”的死笼率降低了3.50%,健蛹率捉高了3.50%,全茧量降低了4.13%,茧层量降低了4.93%,茧层率降低了0.17%,公斤茧颗数提高了4.55%,张种产茧量降低了0.91%,张种产值降低了1.15%;“桂蚕15号”的死笼率降低了3.60%,健蛹率提高了3.65%,全茧量提高了0.65%,茧层量降低了0.35%,茧层率降低了0.23%,公斤茧颗数降低了0.55%,张种产茧量提高了0.23%,张种产值降低了0.48%,各项主要指标表现均不同程度优于或与“两广二号”相仿,初步反映出“桂蚕14号”与“桂蚕15号”2对新品种适宜在柳州市农村春秋季饲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株高产虫草素蛹虫草栽培初探
    2022, 42(14): 6-9.  DOI: 10.19754/j.nyyjs.20220730002
    摘要 ( )   PDF(1879KB) ( )  
    本文进行了1株蛹虫草3种不同配方培养基栽培比较试验,并对其栽培所得子实体进行虫草素含量检测。试验结果表明,糙米加蚕蛹加水培养基栽培蛹虫草平均千重9.28g,平均鲜重56.76g,千湿比为16%,生物学转化率达到56.76%;糙米加水培养基栽培蛹虫草平均干重8.38g,平均鲜重53.46g,千湿比为16%,生物学转化率达到106.92%;蚕蛹培养基栽培蛹虫草平均千重8.26g,平均鲜重51.24g,千湿比为16%,生物学转化率达到102.48%。3种配方培养基栽培蛹虫草子实体虫草素含量区别不大,糙米加蚕蛹加水培养基栽培蛹虫草虫草素含量为15.63mg·g,糙米加水培养基栽培蛹虫草虫草素含量21.67mg·g,蚕蛹培养基栽培蛹虫草虫草素含量为13.76mg·g。台湾桃园虫草虫草素含量为0.34mg·g,糙米加水培养基栽培蛹虫草虫草素含量与对照组台湾桃园虫草虫草素含量相差最大为21.33g·g,大约是对照组台湾桃园虫草虫草素含量的64倍。3种配方培养基中糙米加水培养基生物学转化率更高,栽培的蛹虫草菌丝发育更早、形成原基和子实体更早、成熟更早,且糙米加水培养基栽培蛹虫草虫草素含量最高,在实际生产中使用糙米培养基可降低成本,可作为今后商品化、工厂化栽培生产蛹虫草提取虫草素的首选培养基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珍珠绣线菊叶斑病菌生物学特性及药剂敏感性试验
    2022, 42(14): 10-13.  DOI: 10.19754/j.nyyjs.20220730003
    摘要 ( )   PDF(2049KB) ( )  
    对珍珠绣线菊叶斑病病原菌进行鉴定,对其生物学特性及药剂敏感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致病菌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 ochroleuca);适合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的碳源为麦芽糖;适合菌丝生长的氨源为硝酸铵;适宜 孢子萌发的氮源为硫酸铵;pH为7更适合菌丝生长、孢子的萌发;15℃更适合菌丝生长,20~25℃更适合孢子萌发;2h:12=黑暗:光照条件下更适合菌丝的生长、孢子的萌发。结果显示,敏感性较高的药剂有氟环唑、 丙环唑、苯醚甲环唑、肟菌酯,初步筛选出不同杀菌剂可有效地控制该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玉米抗倒伏性研究进展
    2022, 42(14): 14-17.  DOI: 10.19754/j.nyyjs.20220730004
    摘要 ( )   PDF(1713KB) ( )  
    玉米倒伏不仅影响产量和品质,而且还严重影响玉米产业机械化发展,已成为制约玉米生产和育种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归纳了玉米倒伏的影响因素及危害,分析总结了玉米抗倒性的研究方法、评价指标以及玉米品种抗倒伏能力的演变,并结合自身科研实践,提出抗倒伏玉米品种的理想株型,以期为玉米的遗传改良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吉林省白城地区马铃薯复种燕麦效益分析及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2022, 42(14): 18-21.  DOI: 10.19754/j.nyyjs.20220730005
    摘要 ( )   PDF(1703KB) ( )  
    马铃薯复种燕麦是白城农科院在研的省级地方科技创新引导项目,通过“薯麦”复种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使其年均纯收益达28574元·m2,较单季种植晚熟马铃薯的纯收益提高37.09%。4月中旬开始种植早熟马铃薯,7月20日左右马铃薯收获后复种白城农科院“燕麦2号”,10月末收获燕麦饲草,实现了白城地区“马铃薯-燕麦”一年两茬作物生产,不仅实现了马铃薯早上市,稳定了市场供应,且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率,增产增收,效益显著,促进主粮作物和饲草作物的协调发展,应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茶汤滋味物质滋味表征研究进展
    2022, 42(14): 22-25.  DOI: 10.19754/j.nyyjs.20220730006
    摘要 ( )   PDF(1716KB) ( )  
    茶作为饮料,茶汤滋味是评价茶叶品质的重要指标,通常采用最为直观、高效的感官审评进行品质鉴定。但因茶汤滋味构成及人体感知复杂,所以对茶汤滋味进行感官评价存在一定局限性。本文综述了茶汤滋味物质呈味特性、滋味物质间交互作用和味觉特性研究进展,分析了滋味物质对茶汤品质的影响,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促进茶汤滋味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无机肥配施对玉米品质及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
    2022, 42(14): 26-28.  DOI: 10.19754/j.nyyjs.20220730007
    摘要 ( )   PDF(2169KB) ( )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春玉米产量、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等的影响。试验于2021年4一9月在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四柏树村进行,供试作物为春玉米,半覆膜种植。设对照(A)、传统施肥(B)、单施有机肥(C)、有机无机肥配施70%无机肥加30%有机肥(D)、50%无机肥加50%有机肥(E)5个处理,在每个生育期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微生物碳氨等指标,玉米成熟后测定玉米产量及籽粒品质。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均增加春玉米产量,B处理产量为12.79t·hm2,D处理产量为13.82t·hm2,E处理产量为13.18t·m2,分别较A处理高72.31%、64.34%,B处理高8.05%、3.04%。D、E处理均有利于提高春玉米品质、增加土壤微生物碳氨含量,其中D处理微生物碳氮含量均最高。可见,陕北风沙草滩区,30%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 是适宜的施肥方式,可通过调控土壤微生物区系,增加作物产量,提高作物品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足迹视角下哈尔滨市玉米生产用水分析
    2022, 42(14): 29-33.  DOI: 10.19754/j.nyyjs.20220730008
    摘要 ( )   PDF(2494KB) ( )  
    为分析哈尔滨市玉米生产用水状况,运用水足迹理论计算哈尔滨市2005一2015年的玉米水足迹。2005一2015年哈尔滨市玉米绿水足迹、蓝水足迹、灰水足迹和总水足迹总体呈下降趋势。2007年玉米总水足迹达到最高(680.6m3·t1),2012年达到最低(454.7m3·t1),总水足迹以每10a减少127.3m3·t1的趋势变化,水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哈尔滨市玉米水足迹效益总体以每10a下降49803/万元的趋势变化,玉米生产过程中水资源利用效率逐年提高,其值在2954.71~7390.26m3/万元浮动,平均值为4822.31m3/万元;2005一2015年哈尔滨市蓝水足迹亏损整体呈下降趋势,2007年蓝水足迹亏损增加到研究期最大值(2013·t1),玉米生产灌溉用水短缺最为严重。2012年达到最小值(-24.4m·t),灌溉水量达到过剩状态;研究期内有9a蓝水足迹比例高于50%,说明哈尔滨市玉米种植灌溉水资源占比较大,玉米生长较依赖灌水资源,2012年、2013年降水量较大,灌水资源较小,导致蓝水足迹比例较小;本研究的目的是在水足迹框架下综合评价玉米生产用水效率并为哈尔滨市玉米生产用水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入侵植物牛膝菊研究进展
    2022, 42(14): 34-37.  DOI: 10.19754/j.nyyjs.20220730009
    摘要 ( )   PDF(1725KB) ( )  
    入侵植物牛膝菊入侵能力强,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危害较大。对于牛膝菊的入侵机制及其防治和开发利用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本文从牛膝菊的生物学特性、入侵机制、防治和应用等方面对其进行系统的综述,以期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结果表明:牛膝菊入侵性强原因为种子产量高,繁殖能力强,易传播,发芽力强,竞争能力强,具有化感作用,环境适应性强。其防治主要有生物和化学防治2个方面,对其应用主要集中 在生物修复和药用活性等方面。后续应加强生物学特性相关研究,探寻其入侵机制,加大其防治研究,深入研究其开发与利用,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工程
    便携式牛奶计量取样器的设计与试验
    2022, 42(14): 38-40.  DOI: 10.19754/j.nyyjs.20220730010
    摘要 ( )   PDF(2393KB) ( )  
    针对目前牛奶加工过程中计量和取样方法效率低、准确率低、受技术贸易壁垒制约等问题,课题组设计了一款便携式牛奶计量取样器。该设备主要由前处理模块、计量模块、取样模块和控制模块构成,通过2次分流完成计量和取样工作。通过3D打印技术制造关键零部件并进行样机试制,于河北省畜牧业协会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Ⅲ)中心对样机预设功能验证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课题组所设计的便携式牛奶计量取样器具有良好的计量和取样功能,经10组随机性试验,计量功能平均误差为4.2%,取样功能平均误差为3.4%,满足设计要求,可为牛奶计量取样加工装置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浅谈区域农田水利现代化水平的评价研究
    2022, 42(14): 41-44.  DOI: 10.19754/j.nyyjs.20220730011
    摘要 ( )   PDF(1713KB) ( )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本文通过了解农业水利现代化的内涵,主要概述农田水利现代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并加以分析、总结并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渠首除险加固方案比选分析
    2022, 42(14): 45-48.  DOI: 10.19754/j.nyyjs.20220730012
    摘要 ( )   PDF(1705KB) ( )  
    本文以拜安干渠拦河枢纽除险加固工程为例,从地形地质条件、枢纽工程布置形式、工程施工、运行管理和工程投资等5方面进行综合比选分析。在工程布置方面,闸揠结合式引水渠首的溢流侧堰较长,洪水过水断面大,单宽流量小,可减少对水闸下游的冲刷影响;在引水方面,虽然在上游段会有泥沙淤积的现象出现,但在溢流堰设置有3孔泄洪冲砂闸,在大流量时冲砂,引水道前不会有泥沙淤积现象,可保证引水质量;在施工方 面,闸揠结合方案,主体建筑物布置相对松散,施工场地开阔,施工工艺相对简单;在工程运行方面,其泄洪的灵活程度是最高的,特别能适应山溪性河流,在汛期发生的陡涨陡落洪水,通过侧堰形式也能够安全泄洪,保障工程安全。因此本次除险加固选用闸堰结合式引水渠首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林业科学
    甘肃省两部门调查下林地对比研究分析
    2022, 42(14): 49-52.  DOI: 10.19754/j.nyyjs.20220730013
    摘要 ( )   PDF(2980KB) ( )  
    为探究两部门调查下甘肃省林地地类的对比情况及其原因。本文采用甘肃省2019年森林督查暨林地资源管理“一张图”年度更新数据和甘肃省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林地数据,在数据预处理的基础上,利用A心GIS软件的空间叠加分析功能,对两部门调查的林地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建立2次调查林地地类对应关系表。2次调查由于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全省林地地类分类有一定差异性,通过认定标准、灌木林地、乔木林地、国有林场、调查比例尺及林业工程的实施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差异原因分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环境
    十三五时期黔南州土地整治项目时空分异特征分析
    2022, 42(14): 53-58.  DOI: 10.19754/j.nyyjs.20220730014
    摘要 ( )   PDF(5020KB) ( )  
    开展十三五期间黔南州土地整治项目的时空分异研究,对把握其空间格局、发展态势以及为未来贵州省层面土地整治战略顶层设计和宏观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2016一2020年已验收的土地整治项目数据,采用变异系数法、核密度法和重心模型法,探讨十三五期间黔南州土地整治项目的时空分异特征。研究表明:黔南州土地整治项目的总体格局主要呈现中部、北部较高,东南部较低的特点;十三五期间土地整治项目的绝对规 模差异逐步加大,但在2020年开始逐步减小;研究期间内黔南州土地整治的重心点多落在都匀市、贵定县、平塘县。建议未来黔南州应继续挖掘三都县等低水平区的土地整治潜力,对于平塘县等高水平项目区则以优化地块形状和规模、提升耕地质量为关键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时期土地整治研究方向及存在问题
    2022, 42(14): 59-62.  DOI: 10.19754/j.nyyjs.20220730015
    摘要 ( )   PDF(1717KB) ( )  
    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然而,在全国土地资源二调到三调10间,我国耕地面积大幅减少,耕地质量总体偏低,并且生态环境破坏现状严重。因此,必须以生态文明建设的契机,加强对土地资源的整治和科技攻关。近年来,土地整治工程作为补充耕地数量和提升土地质量的重要手段,被行业专家所认可,其对于落实藏粮于地国家战略、严守1.2亿m耕地红线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资料查询及工程实践积累,总结了新时期土地整治工程的内涵及研究方向,阐明了目前土地整治工程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期为我国土地整治工程行业的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富平县大气蒸发量数据预测研究
    2022, 42(14): 63-66.  DOI: 10.19754/j.nyyjs.20220730016
    摘要 ( )   PDF(2232KB) ( )  
    大气蒸发量对于农业生产和水文工作非常重要,准确掌握蒸发量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对水资源利用有现实意义。在实际观测工作中,往往由于高温、暴雨等异常天气或设备维护不到位等问题导致蒸发量数据缺测,出现缺测时常规的处理方法是采用指标还原内插法估算蒸发量,但是该方法并未考虑影响蒸发量的实际因素,并不能准确对蒸发量进行估计。基于此问题,提出应用支持向量机进行蒸发量数据预测的方法,该方法以包括气 压、太阳辐射、温度和湿度在内的气象数据作为输入变量,以蒸发量数据作为输出变量,利用支持向量机对训练样本进行训练后,建立二者之间的关系模型,利用模型对预测样本进行预测,以预测结果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来评价模型的预测准确度。为了提高预测准确度,建立模型前应用粒子群算法对支持向量机的内置参数进行了优化。以中国陕西省富平县2016年度气象数据和蒸发量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对提出的预测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应用支持向量机建立的气象数据与蒸发量数据的关系模型对预测样本进行预测后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小于10%,达到高精度预测要求。证明了此方法在蒸发量数据预测问题上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田镉污染与安全利用修复治理试验研究
    2022, 42(14): 67-73.  DOI: 10.19754/j.nyyjs.20220730017
    摘要 ( )   PDF(2068KB) ( )  
    本文以江西某项目为例,对该项目对农田镉污染修复治理效果进行评价,同时通过该项目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试验,对农田镉污染修复治理的不同产品、使用方式及配用方式进行研究,发现商业化产品土壤调理剂1与叶面阻控剂1配合使用能使水稻中Cd污染的降镉率达到91.33%,为今后农田镉污染修复治理产业化应用提供较好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草甸湿地土壤种子库与土壤动物对高原鼠免干扰的响应研究进展
    2022, 42(14): 74-76.  DOI: 10.19754/j.nyyjs.20220730018
    摘要 ( )   PDF(1706KB) ( )  
    作为草地生态系统向湿地生态系统过渡的生态系统类型,草甸湿地的植被种类和覆盖度明显低于湿地生态系统,对于全球气候变化极为敏感,是我国高海拔寒冷地区最为典型、最为脆弱的生态系统。因此,草甸湿地生态功能的保持和提升已成为横断山区、青藏高原等高寒地区生态保护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大量研究表明,鼠害是草甸湿地逆向演潜的主导因子之一。迄今为止,国内外关于高原鼠兔的研究多集中于通过降低高原鼠 兔的种群密度来调控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然而,土壤种子库和土壤动物作为生态系统中主要的生物因子,两者的种群结构对于草甸湿地生态功能保持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草甸湿地土壤种子库与土壤动物对高原鼠免干扰的响应研究进展,并对鼠免干扰对草甸湿地干扰这一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饮马河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2022, 42(14): 77-80.  DOI: 10.19754/j.nyyjs.20220730019
    摘要 ( )   PDF(2868KB) ( )  
    饮马河作为吉林省中部的重要河流,在吉林省人民日常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在饮马河流域选取了15个断面,根据2012一2021年的水质监测资料,参照地表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河流历史监测资料确定溶解氧(DO)、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高锰酸盐指数(CODMN)、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N)、总磷(ZP)、总氮(ZN)7个评价指标,对饮马河流域15个断面水质进行综合评价,针对饮马河的水质状况进行特征分析,辨析其污染源,并根据结论提出建设性的治理对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下的安阳农业面源污染研究及防控
    2022, 42(14): 81-84.  DOI: 10.19754/j.nyyjs.20220730020
    摘要 ( )   PDF(1713KB) ( )  
    农业面源污染引发的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土壤流失、温室气体排放和粮食安全问题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相结合,推进有机肥生产利用的生态循环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模式,可以更有效地实现农业生产“提升农业生产效益、降低资源浪费和治理生态环境污染”的目标,为生态农业发展、环境保护、乡村振兴等作出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宝塔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2022, 42(14): 85-89.  DOI: 10.19754/j.nyyjs.20220730021
    摘要 ( )   PDF(3472KB) ( )  
    在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指导思想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本文选取延安市宝塔区为研究区域,基于“源地一廊道一节点”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宝塔区生态源地选取M$PA模型识别,宝塔区生态阻力面选取6项生态阻力因子,并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这6项生态阻力因子的权重,宝搭区生态廊道运用MCR模型提取、宝塔区生态节点用电路理论识别;明确宝塔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且重点区域,提出对应生态修复策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景观细碎化特征研究
    2022, 42(14): 90-94.  DOI: 10.19754/j.nyyjs.20220730022
    摘要 ( )   PDF(1742KB) ( )  
    对土地不同利用类型的细碎化水平进行分析,为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提供依据,为土地的适宜性利用提供参考。以凤城市为例,通过对研究区不同利用类型的斑块密度、平均斑块面积、边界密度、面积加权平均 形状指数、景观分割度、破碎化指数等景观指数综合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对土地不同利用类型的细碎化水平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凤城以低山丘陵为主,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其次为耕地;建筑用地细碎化程度最高,但斑块形状比较规整,而林地有较好的成片性,被分割程度小,但形状不规则,耕地较林地分割程度大,形状相对林地更为规整。通过主成分计算,综合分析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地细碎化程度,能够较好地反映研究区景观细碎化特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辽市夏季干旱对农业的影响及抗旱人工增雨个例分析
    2022, 42(14): 95-98.  DOI: 10.19754/j.nyyjs.20220730023
    摘要 ( )   PDF(2900KB) ( )  
    对通辽市2016年7月20一21日降水过程的增雨作业条件进行分析,并对作业情况进行总结。结果表明,在适合的条件下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作业,能够改善土壤墒情,降低森林草原火险等级,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西贺州酸化耕地土壤改良效果试验
    2022, 42(14): 99-103.  DOI: 10.19754/j.nyyjs.20220730024
    摘要 ( )   PDF(1733KB) ( )  
    为探究不同土壤改良剂对酸化土壤的改良效果,开展石灰、有机肥、土壤调理剂和绿肥压青不同处理对酸化水田土壤的改良效果试验,并分析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含二氧化硅、氧化钙和氧化镁的土壤调理剂(用量1500kg·hm2)的处理水稻增产效果最好,比对照处理千谷增产1269.0kg·hm2,增产率23.03%,土壤pH值增加0.12;其次是有机肥处理(施用量4500kg·hm2),比对照处理千谷增产1215.0kg·hm2,增产率22.06%,土壤pH值增加0.17;且不同改良剂对酸化土壤的改良效果均有积极影响。表明以上土壤改良剂具有较好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畜牧科学
    补硒技术在养鸡行业中的应用现状
    2022, 42(14): 104-107.  DOI: 10.19754/j.nyyjs.20220730025
    摘要 ( )   PDF(1733KB) ( )  
    硒是人和动物必需的生命微量元素,其因具有防癌抗癌、防治心血管疾病、增强机体免疫力等生物学功能而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近年来,富硒农产品的开发得到了迅速发展,如何在鸡养殖业中开展安全、稳定、高效的补硒技术已经成为行业的重点及热,点。本文综述了硒的生物学功能、硒的代谢与毒性分析、不同硒源及其水平对鸡体生化影响的指标体系构建,并进一步展望了富硒饲料的开发利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园林园艺
    无锡市旧城区口袋公园景观改造设计研究
    2022, 42(14): 108-111.  DOI: 10.19754/j.nyyjs.20220730026
    摘要 ( )   PDF(3117KB) ( )  
    城市化发展导致城市出现的用地紧张、绿化不足、环境恶化等问题,与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环境需求的矛盾突出。口袋公园灵活多样、小巧精致、便利可达的特点使其作为城市公园的良好补充,充分利用城市零散空间为居民提供健身休憩的场所,有效缓解了人地矛盾。通过调研分析场地现状情况,结合场地特征对其进行景观优化设计,分析设计特点,提出口袋公园规划设计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老年人舒适性的社区景观环境营造策略研究
    2022, 42(14): 112-116.  DOI: 10.19754/j.nyyjs.20220730027
    摘要 ( )   PDF(2534KB) ( )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国家形成了“9073”的养老格局,社区景观环境成为老年人行为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本文立足于老年人舒适性,探讨社区景观环境的营造策略。通过对样本地区社区景观环境和老年人行为活动的调研,分析老年人在社区景观环境中的需求,研究社区景观环境现状与老年人需求之间的矛盾,提出毗邻记忆共建、功能多元集成、配套设施完善、视觉景观提升的营造策略,旨在为老年人舒适性的社区景观环境营造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公园绿地节水灌溉制度的解析
    2022, 42(14): 117-120.  DOI: 10.19754/j.nyyjs.20220730028
    摘要 ( )   PDF(1720KB) ( )  
    为实现公园绿地节水灌溉目标及最佳的景观效果,在公园绿地养护过程中提出合理的灌溉制度,促使灌溉工作标准化。本文以颐和园耕织图景区为例,对景区土壤状况、植物配置、灌溉设施等进行分析,建立合理的灌溉制度,为北京地区公园绿地节水灌溉制度的建立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西清凉山国家森林公园功能布局与生态旅游规划探讨
    2022, 42(14): 121-124.  DOI: 10.19754/j.nyyjs.20220730029
    摘要 ( )   PDF(1712KB) ( )  
    根据江西清凉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资源特色,确定公园的定位是以森林、山岳、水体等自然景观为主,以人文景观和其它自然景观为辅,融生态探险、自然览胜、科普教育、科学考察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公园。按照开发需求,森林公园可划分为葫芦鹰景区、瀑布群景区、清凉河景区、望仙峰景区、清凉山景区5个景观功能区,对其每个功能区的位置、面积、规划思路、建设项目等进行规划,提出了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线路的具体组织形 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式园林在现代景观中的传承与发展
    2022, 42(14): 125-127.  DOI: 10.19754/j.nyyjs.20220730030
    摘要 ( )   PDF(1702KB) ( )  
    针对中式园林的传承以及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明确新中式园林能够将传统园林景观的优势与现代景观的需求更好地融合,形成了中国文化特色的景观风格。以中式住宅项目为例,从景观空间塑造、植物造景、传统色彩运用以及传统文化特号等多方面进行阐述,表明新中式园林在当下景观发展过程中能够继承传统中式古典园林的精华,创造更具文化特色的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频危植物扇脉杓兰原生境土壤养分含量研究
    2022, 42(14): 128-131.  DOI: 10.19754/j.nyyjs.20220730031
    摘要 ( )   PDF(1709KB) ( )  
    为探究扇脉杓兰原生境土壤中养分含量特征,特对其着生土壤进行检测,旨在为扇脉杓兰原始生境恢复、仿生境打造、栽培繁育等保育工作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测定水平距扇脉杓兰植株15cm、垂直深0~15cm处土壤中的有机物、H、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通过分析数据体现扇脉杓兰着生土壤的养分含量相关指标。通过检测得出结论:扇脉杓兰原生境土壤分层pH值4.32~6.06,有机质33.87~179.10g·kg,全氮含量1.71~8.31g·kg,全磷0.271~1.203g·kg1,全钾9.18~20.37g·kg,碱解氮143497mg·kg1,有效磷在0.4~1.2mg·kg,速效钾在50~270mg·kg'。得出扇脉杓兰原生境土壤为酸性土壤,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和全氨含量较高,磷含量和钾含量较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
    广东农垦剑麻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2022, 42(14): 132-135.  DOI: 10.19754/j.nyyjs.20220730032
    摘要 ( )   PDF(2362KB) ( )  
    本文从农业生产、纤维加工、纤维制品生产等方面对广东农垦剑麻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广东农垦当前剑麻产业发展存在农业生产短板明显,工、农业生产矛盾突出,工业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并从加大改革力度、加强产业技术攻关、加强产品市场开发能力建设、争取政策资金支持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为下一步广东农垦制定剑麻产业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湘西自治州森林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2022, 42(14): 136-138.  DOI: 10.19754/j.nyyjs.20220730033
    摘要 ( )   PDF(1699KB) ( )  
    发展森林旅游有利于践行“两山理论”、促进林业高质量发展和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湘西自治州森林旅游发展存在服务体系不能满足内外部需求、内生动力不足、森林旅游与其他相关产业融合需深入等问题,并提出了系列建议,为推动湘西自治州森林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棉花产业链发展现状及展望
    2022, 42(14): 139-142.  DOI: 10.19754/j.nyyjs.20220730034
    摘要 ( )   PDF(2402KB) ( )  
    在我国国际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农业科技技术全面普及的背景下,棉花产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上升势态。作为我国种植业产业链跨度最大的经济作物之一,棉花的商品率极高,在提高我国社会经济实力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受到棉花种植模式、品牌培育、清洁生产、统防统治、贸易依存度、产业安全性、规模经济、产业组织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棉花产业的竞争能力难以快速提升,严重制约了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对我国目前棉花产业链实际发展现状展开详细分析,从多元化角度入手,对产业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妥善解决。在此基础上,对棉花产业的未来发展进行科学预测,以期实现棉花产业健康、稳定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比中外发展现状分析中国农业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 42(14): 143-146.  DOI: 10.19754/j.nyyjs.20220730035
    摘要 ( )   PDF(1719KB) ( )  
    如今农业科技发展迅速,传统农业已经不适配当代农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迫在眉睫。确保农业稳定向好发展,必须平稳推动农业标准化发展,利用飞速发展的农业科技、逐步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以及相关配套服务,形成一套高质量水准的农业行业标准,实现农业标准化的高质量发展,进而实现现代化农业。本文通过将日本、英国、德国农业标准化的发展经验与国内农业标准化发展较好的黑龙江、山东、浙江省份进行对比,总结了目前阻碍农业标准化发展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通过多种方式发展农业标准化,最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社会网络与劳动力外流
    2022, 42(14): 147-153.  DOI: 10.19754/j.nyyjs.20220730036
    摘要 ( )   PDF(1901KB) ( )  
    利用江西省“百村千户”2018年调查数据,基于Tobt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对劳动力外流的影响效应,并从收入和人情消费角度出发,探究了交通基础设施对不同特征劳动力外流影响的异质性,最后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了社会网络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对劳动力外流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社会网络在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对劳动力外流影响中发挥了中介作用;相较于高收入和高人情消费家庭,交通基础设施对低收入和低人情消费家庭劳动力外流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商直接投资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2022, 42(14): 154-157.  DOI: 10.19754/j.nyyjs.20220730037
    摘要 ( )   PDF(1711KB) ( )  
    本文利用2008一2018年我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在较为全面地使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指数基础上,采用两步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农业GTFP的效应。研究结果发现,FDI对农业GTFP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从长期来看,呈现出正U型特征,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后期FDI对农业GTFP将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山东省农产品贸易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2022, 42(14): 158-162.  DOI: 10.19754/j.nyyjs.20220730038
    摘要 ( )   PDF(2069KB) ( )  
    农业作为RCEP领域下的敏感地带,牵动国之根本。山东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其农产品贸易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备受关注。因此,本文基于OLS回归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检验、ADF检验、EG检验、ECM模型及格兰杰因果检验,证实积极推进山东省农产品贸易有利于拉动农业经济增长,并且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促进作用强于进口。本文对山东省农产品贸易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为增强其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提出针对性对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交流园地
    四川省高校协同创意农业发展的路径探索
    2022, 42(14): 163-166.  DOI: 10.19754/j.nyyjs.20220730039
    摘要 ( )   PDF(1708KB) ( )  
    党十九大报告提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础与重点,而发展创意农业无疑是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一种新兴生产方式,其成功探索必然会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由于高校与地方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四川省借助创意振兴农业产业,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需要与高校协同发展,实现多元共治,从而组织力量为创意农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专业人才,进一步带动四川省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农产品溯源系统架构研究
    2022, 42(14): 167-169.  DOI: 10.19754/j.nyyjs.20220730040
    摘要 ( )   PDF(2453KB) ( )  
    高可信的农产品溯源,可以有效保障农产品的质量,提升消费者的信心,同时有助于健康农业生态的构建。传统的溯源模型存在着信任缺陷。本文基于区块链技术,结合农产品的整个供应链的特点构建了可信的农产品溯源系统架构,并基于构建的体系架构,运用超级账本方式,搭建溯源模型,对农产品(橘子)溯源信息进行验证,并得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土壤肥料学在线课程建设研究
    2022, 42(14): 170-173.  DOI: 10.19754/j.nyyjs.20220730041
    摘要 ( )   PDF(1843KB) ( )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在线课程已成为教育的一种新的形式,为课程教学改苹提供了支撑。本文以土壤肥料学为例,结合课程特点,探讨了土壤肥料学在线课程建设的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分析了课程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期为进一步开展相关工作以及教学改苹提供思路与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苏省涉农高职教育助力长三角农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策略研究
    2022, 42(14): 174-177.  DOI: 10.19754/j.nyyjs.20220730042
    摘要 ( )   PDF(1708KB) ( )  
    长三角涉农高职院校众多,办学历史悠久,专业特色鲜明。但是,分散的涉农职业教育资源导致单个院校影响力不足,难以支撑长三角农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江苏省农业规模较大,涉农高职院校众多,涉农高职教育发展对长三角农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影响较大,所以研究江苏省涉农高职教育对长三角农业高质量一体化的影响尤为必要。当前,关于长三角农业高质量一体化的研究不多,制约了长三角涉农高职教育一体化进程。本文在 辨析长三角农业高质量一体化内涵的基础上,研究江苏省涉农高职教育对长三角农业高质量一体化的影响,提出促进江苏省涉农高职教育助力长三角农业高质量一体化的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探索新时代工匠精神视域下涉农类专业实践技能培育途径
    2022, 42(14): 178-180.  DOI: 10.19754/j.nyyjs.20220730043
    摘要 ( )   PDF(1701KB) ( )  
    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要求是在产教融合的基础上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侧重于实践技能的培养。黄冈市地处大别山苹命老区,农业资源丰富,根据当地产业特色和地域环境特点,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现代农业技术、园林技术、畜牧兽医、动物医学等涉农类专业,各专业在实践技能培育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创新,合理设置实践技能训练项目,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