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合作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农业科学
    有机质分析仪检测土壤中有机质的方法研究
    2023, 43(18): 1-4.  DOI: 10.19754/j.nyyjs.20230930001
    摘要 ( )   PDF(1891KB) ( )  
    研究使用土壤有机质分析仪代替传统油浴锅消煮土壤样品检测土壤有机质含量,确定了最适消煮时间和温度为8mn、170℃。标准样品的测定值在保证值范围内,精密度和准确度符合标准要求。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20g·kg,检测下限为0.80g·kg。使用该方法条件下测得样品结果与油浴法比较,相对偏差为0.2%2.8%。有机质分析仪在检测过程中能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实验误差,具有高效、安全、环保的优,点,适合批量检测,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CP-MS法分析不同采收时期何首乌微量元素的动态变化
    2023, 43(18): 5-8.  DOI: 10.19754/j.nyyjs.20230930002
    摘要 ( )   PDF(2240KB) ( )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不同的采收时期何首乌内镁(Mg)、钾(K)、铝(A)、钙(C)、铁(Fe)、锌(Zn)、铜((Cu)7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分析不同采收时期何首乌微量元素的动态变化。每月从基地7个区中抽样何首乌,每个区各采样1个,经前处理后粉碎过筛,均匀取样,以硝酸为消解液、微波消解稀释定容后用ICP-M$法测定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分析不同采收时期何首乌微量元素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Mg、Al、K、Ca、Fe、Zm、Cu7种微量元素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7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大小排列顺序为K>Ca>Mg>A>Fe>Zn>Cu,何首乌内的K元素含量最高;7种微量元素上升跟下降的趋势不同,K、Zn的变化趋势较平稳,上升跟下降的趋势变化幅度不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可降解地膜在黄瓜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2023, 43(18): 9-12.  DOI: 10.19754/j.nyyjs.20230930003
    摘要 ( )   PDF(2487KB) ( )  
    为探究可降解地膜在黄瓜生产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于2022年3一9月在苏州市高新区福家农庄有限公司进行田间试验。处理包括常规PE地膜,PBAT、PBS和PLA3种可降解地膜。作物选择为黄瓜,在试验期内连续观测表层土壤(0~20cm)温度、湿度和EC值,并在收获期测定黄瓜茎粗、茎高、产量及土壤理化指标。结果表明,可降解地膜在试验80d后开始降解,PBAT在169d后进入大裂期。可降解地膜在5月20日以后显著降低了土壤温度,在6月2日以后降低了土壤湿度和EC值。可降解地膜处理提高了黄瓜茎粗、株高和产量。PBAT、PBS和PLA处理黄瓜产量比PE处理分别增加7.4%、2.3%和2.4%。不同覆膜处理间土壤理化性状无显著差异,但可降解地膜处理土壤全氮、碱解氨、全磷和有效磷均有一定的增加趋势,而土壤H和有机质含量有降低趋势。总之,可降解地膜有助于提高黄瓜产量,主要通过调节土壤微环境促进黄瓜生长,且PBAT地膜降解速度较快,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干旱半干旱山区不同栽培方式对藜麦农艺性状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2023, 43(18): 13-18.  DOI: 10.19754/j.nyyjs.20230930004
    摘要 ( )   PDF(1767KB) ( )  
    藜麦作为一种营养全面的新兴粮食作物,在人类膳食营养结构调整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自引进藜麦以来,在全国多个地区试种,但在种植方面没有系统性的标准和规范,本文旨在研究甘肃干旱山区地种植条件下,不同品种、不同密度、不同肥力条件下藜麦的农艺性状及产量。研究表明:在同一生长期内,相同水肥条件下,“陇藜1号”“陇藜5号”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产量最高;在同一生长期内,相同水肥条件下,密植对单株有效分枝数有显著影响,随着种植密度增加,植株不易倒伏,分枝不易折断,但产量有所下降,对其他农艺性状方面无明显影响。不同比例施肥量下,氮磷比值相似时,会影响藜麦植株的农艺性状,表现植株茎秆硬度强、干物质多、不宜倒伏,氮(N)磷(P)比例1:2时单株总分枝数最多,从产量来说,随氮(N)施肥量的增加,磷(P)比例高时,对籽实的产量有相对较高的影响,N2P2处理、N3P1处理对藜麦的增产作用最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保水剂对土壤性质及含水量的影响研究
    2023, 43(18): 19-21.  DOI: 10.19754/j.nyyjs.20230930005
    摘要 ( )   PDF(1719KB) ( )  
    为了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吸水能力,促进保水剂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和应用。采用田间试验法,以不使用保水剂为对照(CK),研究了4种保水剂使用量(150kg·hm2210kg·hm2270kg·hm2330kg·hm2)对土壤物理性质和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保水剂使用量处理下,330kg·m2处理第5天、第10天、第15天的土壤含水量均最高,较CK分别提高了17.8%、43.4%、110.9%,土壤总孔隙度(59.2%)、土壤液相(46.3%)、毛管持水量(46.3%)、有效水量(37.0%)均最高,土壤固相(41.1%)、土壤容重(1.11g·cm3)均最低,与CK差异显著。结果表明,使用保水剂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含水量、液相比重和气相比重,有效降低土壤的总孔隙度和土壤容重,较优的土壤保水剂使用量为330kg·m2。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蚯蚓肥对榆林沙质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及玉米生长状况的影响
    2023, 43(18): 22-26.  DOI: 10.19754/j.nyyjs.20230930006
    摘要 ( )   PDF(1736KB) ( )  
    为评价蚯蚓肥对陕北沙质盐碱地土壤改良效应,本文通过野外大田试验方法,动态观测施蚯蚓肥0.0·667m2(CK)、0.6t·667m-2(T1)、1.2t·667m-2(T2)、3t·667m-2(T3)、4.2t·667m2(T4)和5.4t·667m2(T5) 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及玉米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蚯蚓肥有效改善了沙质盐碱地土壤的物理与化学性 质,与CK相比,T5处理的土壤容重降幅比最大(10%),土壤有效磷、水解氨随着施肥量的增加逐渐增大,其 中T3处理的土壤有机质较CK增加了34.11%,T5处理的土壤水解氮、速效钾、有效磷,与CK相比分别增加了 208.8%、37.61%、和463.44%;蚯蚓肥的施用显著提高了玉米农艺性状,与CK相比,T3、T4处理千物质分别增加了50.06%和49.61%,T3处理千粒重、玉米产量分别为增加了47.91%和72.72%;主成分分析得出,T3和T5处理改良盐碱地的综合得分为1.27和1.9,其大小排序为T5>T3>T4>T1>T2>CK。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适宜机械化采收的甘蓝品种筛选
    2023, 43(18): 27-30.  DOI: 10.19754/j.nyyjs.20230930007
    摘要 ( )   PDF(1712KB) ( )  
    我国是甘蓝生产大国,但目前对于甘蓝的收获主要还是依赖于人工收获,大大影响甘蓝收获的效率,从而严重制约着我国甘蓝产业的发展。为筛选出适宜机械化栽培的甘蓝品种,本文通过田间试验,测试机械性能和效率以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以促进当地甘蓝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推动甘蓝产业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提供参考。试验以“春喜甘蓝”为对照CK,试种3个品种讲行比较,试验品种分别为T1“丸美甘蓝”,T2“中甘21”, T3“春喜绿球”,分析比较不同品种的生长期、植株性状、产量及采收指标等。结果表明,T3“春喜甘蓝”各方 面植株形状表面优秀,产量最高,机械收割损伤率也最低,并且收获速率最快。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鲜食大豆不同品种不同地点镉含量差异研究
    2023, 43(18): 31-33.  DOI: 10.19754/j.nyyjs.20230930008
    摘要 ( )   PDF(1861KB) ( )  
    为研究鲜食大豆籽粒镉(Cd)含量的差异及品种效应、地,点效应,本试验对福建省莆田市5个地,点种植的4个鲜食大豆品种的Cd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鲜食大豆在不同试点的Cd含量变异范围较大,地,点效应、品种效应、地,点和品种的互作效应对鲜食大豆Cd含量产生极显著影响。品种效应占总效应比例 最高,为51.41%,说明品种差异是引起Cd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地,点效应次之,选择适宜的品种和种植地,点是 降低鲜食大豆Cd含量最有效的途径。据分析结果,“兴化豆5号”在莆田市北磨地区的Cd含量最低,在生产上 可优先选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强度地膜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减量增效作用探析
    2023, 43(18): 34-37.  DOI: 10.19754/j.nyyjs.20230930009
    摘要 ( )   PDF(1961KB) ( )  
    近年来,农用地膜年投入量保持在1.40×10~1.50×10。新疆各类作物覆盖面积已超过3.33×10hm2, 年地膜使用量约0.30×10°t。其中,棉花地膜覆盖率达到100%,棉田地膜覆盖约占新疆地膜使用量的60%四。 鉴于新疆经济作物覆盖的地膜栽培技术现状,存在使用后回收再利用困难,现有的加厚地膜技术路径示范推广并不是减量增效、控制新疆土壤白色污染的最佳途径,以“加快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和废弃资源利用”为指导,坚 持“科学利用、合理减量”的基本原则,通过田间试验,数据调查统计分析,旨在提高新疆棉花产量和质量, 解决农田白色污染治理难问题,提高回收残膜的附加值,引导农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灰霉病处理红颜草莓果实后相关抗病转录因子的表达量分析
    2023, 43(18): 38-41.  DOI: 10.19754/j.nyyjs.20230930010
    摘要 ( )   PDF(2530KB) ( )  
    本试验选取了“红颜”草莓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实作为材料,灰霉病菌处理草莓果实后,提取草莓果实 NA,检测灰霉病处理草莓果实后相关抗病转录因子的表达量。结果发现,不同发育阶段的草莓果实灰霉病发病 时间和发病状态不同。对4个抗病相关转录因子表达量分析表明,灰霉病侵染后,基因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上 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内生菌抗菌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2023, 43(18): 42-45.  DOI: 10.19754/j.nyyjs.20230930011
    摘要 ( )   PDF(1739KB) ( )  
    植物内生菌是当前研究较为广泛的一种新型的微生物资源,能够产生十分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近年 来,随着人们对植物内生菌的认识逐渐加深,发现某些通过内生菌途径产生的新化合物在抗氧化、抗癌、抗病毒、抗菌及其他方面有较高的活性。本文简单介绍了植物内生菌的发展历程、种类及其分离方法,重点阐述了近几年植物内生菌在抗菌活性物质方面的研究进展。简述了植物内生菌的其他药用价值研究和在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工程
    农机滑动轴承材料性能要求及发展前景
    2023, 43(18): 46-49.  DOI: 10.19754/j.nyyjs.20230930012
    摘要 ( )   PDF(1715KB) ( )  
    农机滑动轴承是农业机械中一种重要零件,用于支撑轴及轴类零件,以减少摩擦和磨损。随着农机设备的现代化和高效化,对滑动轴承的性能要求逐渐提高,理想的滑动轴承材料应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良好的耐磨性,较强的耐腐蚀性,高导热性及重量轻等优良性能,以提高农机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寿命。本文综述了农机滑动轴承材料的性能要求,总结了滑动轴承材料的发展现状,并展望了农机滑动轴承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向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一田一码建设思路与应用设计
    2023, 43(18): 50-53.  DOI: 10.19754/j.nyyjs.20230930013
    摘要 ( )   PDF(2806KB) ( )  
    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管理难、追溯难、监测难、反馈难、考评难、监管难等问题,本文以数字化赋能推动管理创新,重点围绕高标准农田上图入库和项目全过程监管需要,提出“融业务、定编码、治数据、谋应用”的建设思路,探索运用“农田码”贯穿农田建设的任务下达、任务分解、项目中报、进度跟踪、竣工收、后期管护、成效分析的全周期流程,开展面向农田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一田一码”应用总体设计,有效保障农田建设有据可查,全程监控,精准管理,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林业科学
    基于海陆统筹的辽河全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2023, 43(18): 54-56.  DOI: 10.19754/j.nyyjs.20230930014
    摘要 ( )   PDF(1710KB) ( )  
    以辽河全流域为研究范围,运用陆海统筹思维,保护辽河全流域湿地、森林和草原等生态系统,开展水鸟栖息地恢复,黑嘴鸥繁殖地恢复,辽河刀鲚洄游水系连通等栖息地恢复措施,西太平洋斑海豹种群保护,野大豆和白刺原生境保护,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建设,丹顶鹤野化等旗舰物种保育措施,有效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辽河全流域生态功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种植科学
    道地药材礼县大黄主要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要点
    2023, 43(18): 57-60.  DOI: 10.19754/j.nyyjs.20230930015
    摘要 ( )   PDF(1720KB) ( )  
    本文主要研究礼县大黄主要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基于大黄全生育期(播种期一收获期)内发生的不同病虫草害种类,提出了对应的绿色防控技术,旨在为道地药材礼县大黄在“十四五”期间药源生产中,进一步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加大推广应用农业防控(含抗病品种、生态调控)、物理防控、生物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推动陇南中药农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确保道地药材源头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肥料对砂姜黑土土壤速效养分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2023, 43(18): 61-64.  DOI: 10.19754/j.nyyjs.20230930016
    摘要 ( )   PDF(4315KB) ( )  
    为探究不同肥料对砂姜黑土土壤速效养分及小麦产量的影响,选用“淮麦55”为试验材料,供试肥料 为控释肥料施肥(CRF)(N:P,O:K,0为24:12:7)、含腐殖酸肥料施肥(HAF)(N:P,0,:K,0为23:13 :7)、小麦专用肥施肥(CF)(N:P,0,:K0为25:13:7)共3种肥料类型,以普通尿素(N46%)为对照,研究分析了小麦各生育期的土壤碱解氨、速效钾以及产量及产量构成。结果显示:根据不同肥料养分释放方式不同,其土壤速效养分变化不同,但都能使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上升,并且施用小麦专用肥并在拔节期追肥尿素75kg·hm2的增产效果最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环境
    华南某典型玻璃厂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与风险评估
    2023, 43(18): 65-69.  DOI: 10.19754/j.nyyjs.20230930017
    摘要 ( )   PDF(3202KB) ( )  
    为充分摸清华南某典型玻璃生产企业遗留场地的污染情况,评估其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开展了该地块土 壤污染状况调查与风险评估工作。地块环境调查结果表明,按第二类用地评价,该玻璃厂地块存在重金属和有机物复合污染,关注污染物为砷、氟化物、苯和苯并[]芘,地下水存在氟化物超过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风险 评估结果表明,土壤中砷和苯并[]芘的致癌风险均大于可接受风险水平106,砷和氟化物通过所有途径的危 害商大于1。土壤中苯并[]芘、砷和氟化物对人体健康有潜在的健康风险。地下水中关注污染物氟化物未对 暴露受体构成健康风险。综合考虑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和地块实际情况,确定本地块土壤污染物综合风险控制值分别为苯并[a]芘1.53mg·kg'、砷60mg·kg'、氟化物17026mg·kg'。建议对基于目前规划用途下 污染土壤确定管控或修复目标值并采取管控或修复措施,确保该地块未来使用人群在可接受的健康风险安全水平之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网络评价的蛇蟠岛景区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
    2023, 43(18): 70-75.  DOI: 10.19754/j.nyyjs.20230930018
    摘要 ( )   PDF(3064KB) ( )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推广,网络评价成为研究形象感知的重要手段。本文以蛇蟠 岛景区为研究对象,网络评价点评内容为数据来源,借助ROST CM6.0软件,采用网络文本分析法,以游客感 知视角探讨游客对蛇蟠岛景区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结果表明:游客对蛇蟠岛景区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可归纳为旅游景观形象,旅游服务与设施形象,旅游游览形象以及旅游认知形象4个维度。在构成上以旅游景观形象为主(旅游景观形象以自然环境与地质特色为代表),而人文景观也成为景区的助推剂。总体上呈现出“核心一次核心一边缘”3层结构,以旅游景观形象与旅游服务与设施形象为保护核心,旅游游览形象为支撑,旅游认知形象为情感表现。旅游景观形象是影响游客产生积极情绪的主要的原因,而旅游服务与设施形象、旅游游览形象是构成积极情绪的基础。消极情感产生的原因与游览时间、旅游服务与设施以及游览活动等因素有关。在旅游体验词云分析中,蛇蟠岛景区在旅游开发中显现出缺少娱乐场所,缺少服务体验,管理设施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基于以上分析,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与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哈长城市群县域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2023, 43(18): 76-81.  DOI: 10.19754/j.nyyjs.20230930019
    摘要 ( )   PDF(2690KB) ( )  
    哈长城市群是我国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提高县域绿色发展效率是哈长城市群完成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式。本文运用2014一2020年的相关数据,利用EBM、GL模型构建县域绿色发展效率指标分析哈长城市 群绿色发展效率,然后利用聚类分析探究其空间溢出效应,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出显著影响因素并在以后工作中加以利用。结果显示:哈长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但区域间差距明显;依兰县形成显著高一高聚类,木兰县和宾县形成显著低一高聚类,低一低聚类主要集中在四平市;第一产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人均GDP、财政预算支出、PM25排放量对哈长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呈显著性影响。本文在此基础上针对哈长城市群县域绿色发展效率区域差异较大情况下提出有关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万荣县土壤有机碳与有机质分布特征及其转化系数的评估
    2023, 43(18): 82-85.  DOI: 10.19754/j.nyyjs.20230930020
    摘要 ( )   PDF(2765KB) ( )  
    为揭示万荣县农田土壤有机碳(SOC)与土壤有机质(S0M)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为其实现固碳减排提供一定科学依据。采集万荣县各个乡镇共76个土样数据,绘制出万荣县S0C与S0M的空间分布图,确立S0C与SOM之间的转换系数,构建出S0C与SOM之间的回归模型,并使用决定系数(R2)、误差百分比P及一致化指标d等统计参数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万荣县SOC与SOM含量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且Van Bemmelen转化系数(0.58)已不适合该研究区耕作层土壤(R2=0.619,Pe=-12.6%,d=0.881),S0C-S0M转化系数应该为0.665(R2=0.802,Pe=-0.2%,d=0.941),可以在该地区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分析 基于样线法和红外相机技术
    2023, 43(18): 86-92.  DOI: 10.19754/j.nyyjs.20230930021
    摘要 ( )   PDF(2139KB) ( )  
    本研究对四川省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利用样线法和红外相机法进行为期1年的调查。结果 统计表明:通过样线法观察记录到12目36科103种鸟类,其中13种鸟类为本次新记录鸟类;红外相机拍摄记 录到8目18科37种,其中有5种鸟类为本次新记录鸟类。2种调查方法共记录到12目37科114种鸟类,其中 16种鸟类为新纪录。分析调查结果表明,鸟类种类数量随保护区内海拔的升高而减少。基于鸟类活动的特点, 在物种调查时,采用多种调查方法结合使用,更能获得全面和准确的调查研究结果。本次调查成果完善了白河保护区鸟类物种资料,同时也为构建完整的鸟类保护与监测体系提供参考资料和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SSPs的阿克苏河流域碳排放量趋势分析 以未来40年为例
    2023, 43(18): 93-99.  DOI: 10.19754/j.nyyjs.20230930022
    摘要 ( )   PDF(2997KB) ( )  
    以2000一2020年社会人口经济数据为基准,结合SSPs设定STIRPAT模型参数,对阿克苏河流域未来 40年碳排放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未来40年阿克苏河流域在SSP1~SSP5路径下人口数量均呈上升趋势;未来 40年阿克苏河流域在SPP1~SSP5路径下总GDP变化呈上升趋势;碳排放量整体大小排列为SSP5>SSP1、SSP2、 SSP4>SSP3。阿克苏河流域各县市需要颜外增加流域内的技术创新投入,才能在2030年完成碳达峰目标,其中 SSP1路径相对容易,且不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衡水湖不同生态区沉积物与上覆水水质相关性研究
    2023, 43(18): 100-103.  DOI: 10.19754/j.nyyjs.20230930023
    摘要 ( )   PDF(1965KB) ( )  
    为了解衡水湖上覆水水质与不同生态区沉积物的相关性,本研究对衡水湖9个样点(挺水植物区3个样 品、深水区4个样品、沉水植物区2个样品)的样品进行了检测,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衡水湖上覆 水pH值变化范围为7.96~8.67,溶解氧的变化范围为4~8.9mg·L1,总氮含量变化范围为0.73~1.79mg·L1, 总磷含量变化范围为0.064~0.14mg·L,T0C含量变化范围为12.64~17.92mg·L,氨氨含量变化范围为 0.092~0.407mg·L,C0D含量变化范围为14.9~30.56mg·L-1;衡水湖沉积物中pH平均值为7.66,沉积物中 总氨平均值为1345.3mg·kg,沉积物中总磷平均含量为495.92mg·kg,沉积物中T0C平均含量为14.92g·kg, 沉积物中氨氮平均值为243.31g·kg。衡水湖水体中总氨与沉积物中总氮呈极显著正相关,水体中总磷与沉积 物中总氨呈显著正相关,水体中总磷与沉积物中总磷呈极显著正相关,水体H与沉积物H呈极显著正相关, 水体中TOC与沉积物中TOC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说明衡水湖沉积物中营养盐的释放成为衡水湖污染的主要来源, 因此需加强对内源污染的防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探析吉林省黑土地保护及分区施策技术模式的构想
    2023, 43(18): 104-107.  DOI: 10.19754/j.nyyjs.20230930024
    摘要 ( )   PDF(1722KB) ( )  
    由于吉林省地理位置属于东北黑土区的中南部,其内的平原部分属于主要的粮食产区。而吉林省优越的 地理位置,也为发展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研究表明,吉林省内的黑土地土壤肥力逐渐下降,因省内各地地理位置的不同,导致各地农作物的产量差异较大。而吉林省的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和水稻,由于近年来滥用肥料的缘故,出现土地肥力降低、土壤耕层变浅等情况,对黑土地的持续利用及粮食的质量保障造成严重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黑土地保护的建议,南部稻区秸秆翻混水肥精准调控构建合理耕层;南部玉米产区坡耕地保育及产能提升协同土壤侵蚀防控的模式;中东部坡耕地玉米秸秆覆盖少(免)耕与水蚀防控模式;中部优质稻区保土增 碳与精准防治规模化;中西部玉米产区秸秆还田及减肥增效。这些技术和模式可以为黑土地的保护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园林园艺
    传统村落脆弱性研究评述与展望
    2023, 43(18): 108-113.  DOI: 10.19754/j.nyyjs.20230930025
    摘要 ( )   PDF(1760KB) ( )  
    传统村落脆弱性是当前备受关注的新兴研究领域。通过对国内外传统村落脆弱性研究文献资料的回顾与总结,深入阐述和梳理传统村落脆弱性的概念内涵、分析框架和评价方法后发现:目前学者对于传统村落脆弱性概念内涵的定义较多,尚未达成共识:其脆弱性分析框架系统性不足;评价方法虽有创新,但单一,评价指标体系也亟待完善;同时,研究尚存在重分析而轻对策,不够关注传统村落脆弱性研究的问题。未来,需要进一步扩展研究内容与方向,注重学科交叉融合;逐步完善统一传统村落脆弱性理论体系;优化传统村落脆弱性评价技术方法;提升对传统村落脆弱性扰动源的监测和预测能力,并提出相应的治理策略,以提升传统村落的适应能力,推动传统村落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流动性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地生活空间韧性重构策略研究
    2023, 43(18): 114-118.  DOI: 10.19754/j.nyyjs.20230930026
    摘要 ( )   PDF(1875KB) ( )  
    在资金流、旅游流等影响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其空间格局、建筑形式变得更加多元化。运用韧性的适应性理论,研究流动要素对乡村生活空间的影响,总结乡村生活空间原有的特征,针对生态、社会和文化等多种空间形态提出重构策略,为乡村的相关研究提供科学借鉴,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脉视角下道县田广洞村传统村落空间要素关联耦合策略探究
    2023, 43(18): 119-123.  DOI: 10.19754/j.nyyjs.20230930027
    摘要 ( )   PDF(1948KB) ( )  
    本文以文脉视角入手,通过关联耦合的方法,以传承当地传统文化为目的,重接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联系,解决当前传统村落文脉断裂导致的现代化同质性严重的问题。以道县田广洞传统村落为对象,探究其文脉类型,并通过关联耦合探讨传统村落空间要素与文脉之间的联系,找寻其内在关系,建立链接,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口市综合性公园儿童环境安全提升研究
    2023, 43(18): 124-128.  DOI: 10.19754/j.nyyjs.20230930028
    摘要 ( )   PDF(1743KB) ( )  
    在我国大力推进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的背景下,本文以提升热带地区综合公园的儿童环境安全为目标, 旨在解决现有环境中对儿童需求关注度不足,以及由此导致的环境安全问题。本文选定海口市的万绿园、白沙门公园和人民公园3个综合性公园为研究区域进行调研,调研结果显示,现有公园环境中的儿童环境安全存在环境材料安全隐患,设施设计不符合儿童的活动规律,光环境存在视觉盲区,公园中存在部分有毒和有刺的植物,互动喷泉缺少维护,儿童活动空间布局不合理等安全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环境材料使用,改善设施设计,增强光环境安全性,选取安全植物,维护喷泉设施以及调整空间布局等多元化的解决策略,以期对海口市综合性公园的儿童环境安全提升有所帮助,从而推动海口市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中街景的设计策略研究
    2023, 43(18): 129-133.  DOI: 10.19754/j.nyyjs.20230930029
    摘要 ( )   PDF(1738KB) ( )  
    “街景”作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也是居民进行思想交 流、文化渗透、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本文主要以“街景”作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为切入点,致力于回答“街景”如何成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这一核心问题,在大量的基础调研和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明确了设计原则,总结出了建立城市慢行网络交通、突破红线,统筹规划、注入多元文化,传承地域内涵、场地重置,满足城市微更新等街道景观作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设计策略,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州市越秀区口袋公园使用后评价
    2023, 43(18): 134-140.  DOI: 10.19754/j.nyyjs.20230930030
    摘要 ( )   PDF(3708KB) ( )  
    口袋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分布密集且灵活多样的特,点,成为市民休憩和娱乐的重要空间载体。本研究以广州市越秀区口袋公园为研究对象,选取典型实例进行详细走访调研,重点关注使用设施、绿化维护以及通达性等方面,评价其使用现状并调查使用者的满意度。调查显示,越秀区口袋公园的整体使用评价较好,但仍存在维护不足、植物景观匮乏等问题。基于调研结果,本研究总结不同类型口袋公园的设计要点,旨在为后续口袋公园的建设和更新改造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
    政府引导下社会资本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机制研究
    2023, 43(18): 141-145.  DOI: 10.19754/j.nyyjs.20230930031
    摘要 ( )   PDF(1906KB) ( )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建设行动中的关键内容,对全面推进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目 前,各地开展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几乎都由政府全力推动,难以克服资金压力带来的供给效率较低问题,社会资本参与不足已经成为农村地区面临的普遍难题。因此,为了推进多元协同治理、有效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应在厘清政府与社会资本间的引导式参与机制基础上,以政府为整治行动主导者,进一步深化与社会资本的价值契合和经济依存关系;社区组织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基层执行者,充分发挥其在社区集体愿境构建以及环境集体行动中对社会资本的纽带聚合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有林场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模式及提升
    2023, 43(18): 146-149.  DOI: 10.19754/j.nyyjs.20230930032
    摘要 ( )   PDF(1713KB) ( )  
    国有林场森林康养发展对发挥生态建设骨干作用和生态功能主力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难,点地区一山区、林区的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和构建乡村振兴发展新动能具有显著意义。通过对湖南省武陵山片区3个林 场的调研,认为存在森林资源提质改造,“茶旅+康养”融合发展,森林旅游向森林康养转型3种模式,均强调 立体林业经营特色,丰富和提升国有林场森林生态系统及景观的完整性,加强林药资源培育,构建了资源、产 业、品牌发展的坚实基础,并与代管村、扶贫村以及当地村镇的林农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剩余劳动力就业。但存在管理体制不顺,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人员结构老化和不足等问题,亟需在优化管理体制,加强人才引进,强化顶层设计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因子分析法昆明市森林公园游客满意度评价研究
    2023, 43(18): 150-153.  DOI: 10.19754/j.nyyjs.20230930033
    摘要 ( )   PDF(1721KB) ( )  
    森林公园独具优越的自然资源,优厚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基于昆明市7个森林公园450名游客的问卷数据,构建昆明市森林公园游客满意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层次分析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门票价格、娱乐设施、景区公共服务设施等因素对游客实际体验满意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影响游后满意度最关键的因素是生态旅游环境因素。目前,就昆明市森林公园而言,游客实际体验满意度影响程度严重的因素主要包括娱乐设施游、环卫公共设施、餐饮饭店和引导标志物和解说牌,依据4大因素,因地制宜对昆明市森林公园生态旅游持续发展提出科学、合理的策略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居民家庭负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3, 43(18): 154-158.  DOI: 10.19754/j.nyyjs.20230930034
    摘要 ( )   PDF(1738KB) ( )  
    家庭负债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对家庭金融决策改进、促进国家经济平稳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 2018年CFPS数据运用Probit、Tobit模型检验居民家庭是否持有负债及其负债程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学历、健康程度、家庭人口规模、家庭总收入和房产会显著增加家庭选择负债的可能性,其中房产对家庭选择持有 负债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金融资产对居民家庭资产负债率呈现显著负向影响:家庭户主特征变量对家庭负债选 择和程度均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乡村振兴视角下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路径探析
    2023, 43(18): 159-162.  DOI: 10.19754/j.nyyjs.20230930035
    摘要 ( )   PDF(1726KB) ( )  
    红色文旅产业的发展是革命老区旅游业提质增效促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之一。河 源市作为广东省内的革命老区之一,目前其红色文旅产业发展面临着红色资源利用开发程度不足,红色文旅项目单一,产业从业人员不足,城市红色文旅名片知名度低以及红色文旅招商引资项目稀缺等困境。本文基于现实困境,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源市红色文旅产业发展路径:合理开发利用红色资源,深挖文旅项目红色文化内涵;启动多项“红色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拟定象征性的“红色标签”;推进当地高校文创产业学院的 建设;创新与完善招商引资机制,建设独具地方特色的红色文旅产业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户心理契约对与物流企业合作意愿提升的影响研究
    2023, 43(18): 163-168.  DOI: 10.19754/j.nyyjs.20230930036
    摘要 ( )   PDF(1749KB) ( )  
    本文从心理契约理论视角,基于关系型心理契约和平衡型心理契约,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s QCA)探究了山区农户与物流企业合作影响因素的组合作用路径,通过调查与分析得出了提高农户和物流企业合作的五条组合路径,其中信任、责任、沟通、利益、政府服务是同时存在于5条路径中的关键性因素。为提高农户和物流企业合作度,应该夯实农户和物流企业合作的信任桥梁,落实农户和物流企业合作中双方的责任,加强农户和物流企业双方的沟通交流,保证农户和物流企业合作中双方利益的相对对等,颁布相关扶持政策,从而促 成山区农户与物流企业的合作,为其他地区的山区农户与物流企业合作提供现实的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经济时代新农人数字素养培育路径研究
    2023, 43(18): 169-172.  DOI: 10.19754/j.nyyjs.20230930037
    摘要 ( )   PDF(1732KB) ( )  
    随着数字经济上升为一种新经济形态,“三农”转型又面临着数字技术新要求。现提出加强新农人数字 素养,不仅有助于农民新群体高素养的培育理论研究,还会强化传统式农业的高质量转型以及逐步着力扎实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步伐。伴随着“三农”的转型,现提出提升新农人数字素养水平,加强培育的新要求。本文通过 查阅相关文献,探究新农人数字素养内涵、价值与培育路径。本文认为,高校助推新农人数字素养专业培育,政府赋能新农人素养培育政策环境和充分发挥新农人自身数字素养带动示范效应是新农人数字素养培育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双评价的阜蒙县土地综合整治潜力研究
    2023, 43(18): 173-176.  DOI: 10.19754/j.nyyjs.20230930038
    摘要 ( )   PDF(3611KB) ( )  
    “双评价”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基础和前提,目前普遍应用于“三区三线”划定和主体功能区确定等方面,且主要以省市级国土空间规划应用为主,县级“双评价”成果的应用则相对不足。本文以阜蒙县为例,结合“双评价”成果,从农用地整治潜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和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3个维度分析县域 土地综合整治潜力,以期为国土空间规划综合整治方面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交流园地
    数字新媒体时代江西茶文化品牌塑造与传播策略研究
    2023, 43(18): 177-180.  DOI: 10.19754/j.nyyjs.20230930039
    摘要 ( )   PDF(1722KB) ( )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数字新媒体的兴起,传统的文化品牌建设和产品传播方式正经历巨大的变苹。在数字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平台已成为重要的文化品牌建设和产品推广渠道之一。江西是中国重要的茶叶产区,拥有悠久而丰富的茶文化底蕴,并深深融入当地社会。尽管江西茶文化具备独特的特色和潜力,但在品牌建设方面存在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因此,利用数字新媒体技术来塑造与传播江西茶文化,使其更好地吸引目标受众,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将变得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