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合作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农业科学
    高山植物西藏点地梅种子萌发的适应策略
    2024, 44(14): 1-4.  DOI: 10.19754/j.nyyjs.202407300001
    摘要 ( )   PDF(2242KB) ( )  
    西藏点地梅是一种高山植物,分布于高海拔复杂环境,以西藏点地梅种子为对象,研究不同温度对其种 子萌发的影响,探究西藏点地梅种子萌发的适应策略。结果表明:西藏点地梅在温度为15~25℃的发芽率均超过 90%,在20℃下的发芽率和发芽速率均达到最高;在25℃时,西藏,点地梅种子萌发的发芽势和活力指数均达到 最大;在15℃时,西藏点地梅种子萌发的发芽指数达到最大;在25℃时,西藏点地梅种子胚根及下胚轴生长最 长。因此,西藏点地梅种子萌发对高海拔复杂多变环境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这与其萌发策略中较广的分布范围 和较宽的萌发温幅相适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
    2024, 44(14): 5-9.  DOI: 10.19754/j.nyyjs.202407300002
    摘要 ( )   PDF(2098KB) ( )  
    以湖北省山区玉米品种引种提供试验数据、科学依据和筛选适宜十堰山区生态气候条件的优良玉米新品 种为目的,以华“龙玉808”等17个玉米新品种为材料、湖北省山区玉米区域试验对照种“华玉11”为对照 (CK),开展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参试17个玉米品种的产量均比CK高,增产幅度为5.71%~ 21.11%,抗逆性、抗病性好,达到《湖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引种管理办法》的引种标准;其中“大好969”“汉 飞99-9”“万德3388”“恩兴单78”不仅产量高、抗病性抗逆性强,而且农艺性状优良,可以作为十堰山区大面 积推广的储备品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参化学成分与应用的研究进展
    2024, 44(14): 10-14.  DOI: 10.19754/j.nyyjs.202407300003
    摘要 ( )   PDF(1944KB) ( )  
    人参是我国传统中药资源,又属于药食两用的新资源食品。本文综述了人参的化学成分,主要介绍了人 参中皂苷、多糖、氨基酸、挥发油、有机酸等化学成分的作用,并分析了人参在药品、保健品、食品及日用品产 业的应用现状与存在问题,指出确定人参未明确的作用机制以及加强技术创新的新品开发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要构建深层次、多方位、全方面的人参产业精深加工链条,提高人参产业的综合开发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滴灌量对酒泉市浅埋滴灌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2024, 44(14): 15-18.  DOI: 10.19754/j.nyyjs.202407300004
    摘要 ( )   PDF(1708KB) ( )  
    为确定酒泉市浅埋滴灌春小麦全生育期适宜滴灌量,在金塔县西坝镇金马村开展田间试验,探究 2100m3·hm2、2700m3·hm2、3300m3·hm2、3900m3·hm2不同滴灌量处理对春小麦品种“酒春12号”生长 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滴灌量的增加,小麦全生育期有所延长,小麦的生长和产量指标均呈现先增后降 的趋势,滴灌量超过一定范围不利于小麦株高、叶片、穗部的生长和高产的形成。综合来看,以3300m3·hm2 滴灌量下小麦的株高、叶面积指数、产量及其构成要素表现最好,为研究区浅埋滴灌春小麦的最适滴灌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优质常规稻品种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与通径分析
    2024, 44(14): 19-23.  DOI: 10.19754/j.nyyjs.202407300005
    摘要 ( )   PDF(1711KB) ( )  
    为了研究不同优质常规稻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为优质稻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应用灰色关联度 分析法、通径分析法对13个优质常规稻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个不同优质常规稻品种8个性 状间变异系数排名依次为每穗总粒数>千粒重>有效穗数>株高>穗长>产量>结实率>全生育期。灰色关联度分析 结果显示关联度排序为穗长(1.6665)>全生育期(1.6188)>有效穗数(0.8931)>株高(0.6970)>千粒重 (0.6461)>结实率(0.3167)>每穗总粒数(0.1964)。通径分析显示千粒重的直接作用最大(0.5472),而间接 通径系数为负值(-0.9301)。以上结果表明,千粒重、穗长、全生育期和有效穗数与产量相关性较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高油酸花生研究进展
    2024, 44(14): 24-26.  DOI: 10.19754/j.nyyjs.202407300006
    摘要 ( )   PDF(1696KB) ( )  
    概述了高油酸花生的特,点、发展历程,综述了我国高油酸花生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和产品开发的研究进 展,以期为高油酸花生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盈必绝实蝇浓饵剂对无花果果园桔小实蝇防治效果研究
    2024, 44(14): 27-31.  DOI: 10.19754/j.nyyjs.202407300007
    摘要 ( )   PDF(1971KB) ( )  
    为了获取盈必绝实蝇浓饵剂对桔小实蝇的诱集和防治效果,本试验在无花果果园开展了2种食诱剂对桔 小实蝇的诱集效果试验和盈必绝实蝇浓饵剂对桔小实蝇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盈必绝实蝇浓饵剂的诱集效 果强于市场购买的实蝇食诱剂;盈必绝实蝇浓饵剂对桔小实蝇雌、雄两性成虫均有良好的诱集效果,平均雌雄比 为1.42:1。盈必绝实蝇浓饵剂能有效降低桔小实蝇对无花果的为害,试验期间经过7次调查,平均防治效果达 87.42%。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工程
    渝东北地区农田灌溉水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2024, 44(14): 32-36.  DOI: 10.19754/j.nyyjs.202407300008
    摘要 ( )   PDF(2436KB) ( )  
    农业灌溉是我国高度重视的领域,关系到我国农村发展,同时关乎到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本文以渝东 北地区的巫溪县、巫山县、城口县为研究对象,运用直接量测法和首尾测算法计算了其2023年的农田灌溉水有 效利用系数,得出巫山县的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最高为0.5379,城口县次之为0.4967,巫溪县最低为 0.4958,距达到全国平均水平0.576还有一定差距,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农田灌溉水影 响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对灌区农田灌溉水利用效率正贡献率较高的因素主要有当年完成节水工程投资、实际 灌溉面积比、渠道衬砌率、粮食亩均产量、当年降雨量、当年蒸散发量;负贡献高的影响因素为综合定颜。在这 些影响因素中,工程因素和管理因素所占的比重超过了自然因素。这些因素反映了灌区的管理水平和工程现状情 况,以及灌区的自然因素对农田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为此要想使渝东北地区的农田灌溉水利用效率继续提 高,就要加强对节水工程的投资、工程维护、管理投入和农户节水意识的培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控水灌溉模式对水稻群体光合特性及耗水量的影响
    2024, 44(14): 37-39.  DOI: 10.19754/j.nyyjs.202407300009
    摘要 ( )   PDF(2416KB) ( )  
    为研究不同灌溉策略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并为灌溉水分的合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田间 试验,选用水稻品种“龙粳31”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设置了3种不同的灌溉处理:常规灌溉(CG)、控制灌 溉(KG)和浅湿灌溉(QS),其中常规灌溉作为参照组,每种处理均进行了3次重复试验。研究发现:在不同 的灌溉处理下,水稻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在水稻的抽穗和开花阶段达到最高点,其中QS处理的光合速率最高, 达到21.7mol·m2·s1,相较于CG处理和KG处理分别高出0.8mol·m2·s和3.2mol·m2·s。KG处 理的水稻耗水量为367.4m3,与CG处理和QS处理相比分别节约了16.1%、8.3%。综上所述,QS处理不仅提高 了水稻在关键生长期促进了光合速率,而且耗水量适中。这些发现为水稻节水灌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参 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根区交替灌溉技术研究述评
    2024, 44(14): 40-43.  DOI: 10.19754/j.nyyjs.202407300010
    摘要 ( )   PDF(1720KB) ( )  
    高效的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既能显著节省灌水资源而且能够有效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其中,分根区 交替灌溉技术是一种通过充分利用作物根区土壤水分的节水灌溉策略。本文从提出背景、节水机理及应用效果3 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分根区交替灌溉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该技术在今后发展前景进行了简要述评,以 期为该技术的深入研究和运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土地综合整治规划设计方法与要点探讨
    2024, 44(14): 44-47.  DOI: 10.19754/j.nyyjs.202407300011
    摘要 ( )   PDF(1705KB) ( )  
    规划设计是土地综合整治实施的重要环节,是项目施工建设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项目建设的成效。随 着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不断深入,土地综合整治面临着一些新的现实要求,因此需要改进规划设 计的方法以适应新的发展需要。本文在分析了当前土地综合整治的特,点、规划设计作业流程、规划设计原则的基 础上,提出了系统性规划设计的方法,并针对面临的新要求、新形势分析了规划设计需要注意的要,点,可以为土 地综合整治的规划设计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注入式水库坝坡抗滑稳定方法分析
    2024, 44(14): 48-52.  DOI: 10.19754/j.nyyjs.202407300012
    摘要 ( )   PDF(2065KB) ( )  
    以工程建设中土石坝型注入式水库为典型建筑物,依据瑞典圆孤法、简化毕肖普法和摩根斯顿-普莱斯 法3种理论方法,借助Autobank软件分别进行不同方法在不同工况条件下建筑物典型断面坝坡稳定分析,为后 续类似工程中土石坝型注入式水库坝坡抗滑稳定计算提供参考依据。根据3种不同方法下的安全系数结果进行差 异性和一致性分析,结果表明,3种方法计算的安全系数一致性程度很强,结果差异满足规范要求。在相似工程 中,可运用不同方法进行稳定分析结果验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林业科学
    黑河中游频危野生植物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
    2024, 44(14): 53-57.  DOI: 10.19754/j.nyyjs.202407300013
    摘要 ( )   PDF(2414KB) ( )  
    通过资料收集、走访调查和野外实地调查。记录到濒危野生植物20种,隶属11科16属,其中国家重 ,点保护野生植物13种,隶属8科11属,极危植物1种,易危植物3种,近危植物5种。广域分布植物3种,隶 属3科3属,占15.00%;零星分布植物6种,隶属3科4属,占30.00%;集中分布植物11种,隶属6科10属, 占55.00%。集中分布植物分布面积在0.27~3967.81hm2,面积最大的是盐生肉苁蓉(Cistanche salsa),最小的 是丝裂碱毛莨(Halerpestes filisecta),生境大都位于高山、荒漠,生境比较特殊复杂,保护难度大,濒危野生植 物资源以草本植物为主。建议对零星分布,分布面积≤50.002,千扰程度严重,用途广泛的植物资源重,点加强 其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科研研究和宣传教育。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2024, 44(14): 58-62.  DOI: 10.19754/j.nyyjs.202407300014
    摘要 ( )   PDF(1717KB) ( )  
    以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3年的植被考察数据为基础,选择了14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群落,从植 物多样性,科、属结构,植物区系,群落主要优势种及物种多样性等5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4个典 型群落共记录到374种植物,隶属于93科230属,其中杜鹃花科、蔷薇科、樟科、禾本科、壳斗科、菊科、豆 科、鳞毛蕨科等8个科植物是该区域的主要组成科,含种数均在10种以上,占总种数的37.4%;在种子植物中, 热带性质的科有35科,占种子植物科数的42.69%,热带性质的属有115属,占种子植物属数的56.09%,总体 上以热带成分为主;因热区植物组成成分复杂,各群落的优势乔木、灌木、草本组成均有较大差异,群落间物种 多样性差异明显,相比较而言,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物种多样性较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光学遥感的林地信息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2024, 44(14): 63-66.  DOI: 10.19754/j.nyyjs.202407300015
    摘要 ( )   PDF(1717KB) ( )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维持生态环境、延缓温室效应和保障物种多样性等方面起着重 要作用。传统的地类识别和林分因子的动态变化监测主要采取人工地面调查的方法,传统方法所需的成本高、工 作强度大、耗时长且精度不能满足需求,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林业部门在森林资源管理和林业监督执法的难度,这 对我国在新时代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遥感技术已逐步成为森林资源调查监测中最便捷 高效的技术手段之一。本文针对近几年谣感技术在地物识别,尤其是在林地信息提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 述,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种植科学
    百香果不同种植密度和整枝方式对产量与效益的影响
    2024, 44(14): 67-69.  DOI: 10.19754/j.nyyjs.202407300016
    摘要 ( )   PDF(1693KB) ( )  
    本试验以“钦蜜9号”黄金百香果为研究对象,设置2种种植密度:220株·667m2、300株·667m2, 分别采用单主蔓和双主蔓2种整枝方式,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整枝方式对百香果生育期、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 响。结果表明:220株·667m2的双主蔓整枝方式下百香果盛花期和果实采摘期最长,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 220株·667m2的单主蔓整枝方式下果实单果重最高、大果和中果占比最高,可以为百香果栽培生产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南省葡萄生产成本与收益调查报告
    2024, 44(14): 70-74.  DOI: 10.19754/j.nyyjs.202407300017
    摘要 ( )   PDF(4760KB) ( )  
    对河南省50多个葡萄园区进行走访调查,结果表明:葡萄生产成本与栽培模式、栽培品种、管理技术 等紧密相关,种植收益受从业人员年龄和认知水平、耕种方式、生产定位等因素影响。文中深入分析了葡萄生产 成本的构成和影响葡萄收益的因素,并提出了葡萄高效生产管理的建议,以期为河南葡萄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 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碳酸钠与激动素复合处理对竹叶花椒种子萌发影响
    2024, 44(14): 75-79.  DOI: 10.19754/j.nyyjs.202407300018
    摘要 ( )   PDF(2585KB) ( )  
    竹叶花椒是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但因其种子存在休眠,自然繁殖率极低,故探索促进其萌发的方法 意义重大。本实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选取不同的碳酸钠脱脂时间、不同的培养温度、不同的激动素浸泡浓度和 浸种时间4个因素,设置4个水平,通过16组实验处理,研究不同因素复合处理对竹叶花椒发芽指标的影响。 结果表明:16种不同的处理与对照相比较在发芽指标方面均有明显的提升,其中处理7用2.5%碳酸钠脱脂处理 12小、50g·L1的激动素浸种处理48h以及在恒温25℃的培养条件下处理竹叶花椒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活力 指数、发芽指数、萌发时带、发芽持续天数和物质转化率均表现较好。本研究结果可以为今后竹叶花椒种子高效 萌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采收时间白及果实特性及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024, 44(14): 80-83.  DOI: 10.19754/j.nyyjs.202407300019
    摘要 ( )   PDF(2857KB) ( )  
    为了掌握白及果实的最佳采收期,对比了不同采收时间白及果实特性,分别以新鲜种子和千燥种子为材 料,研究不同采收时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白及果实鲜重在8月15日左右达到最高,随后逐渐减轻, 干重在8月15日之后逐渐稳定,果实的大小从8月5日之后差异不大。成熟的新鲜种子和干燥种子在播种后均 可以正常萌发,新鲜种子的萌发率和萌发时间均优于干燥种子,但二者的最佳采收时间不同,使用新鲜种子播种 最佳采收期在8月25日左右,使用干燥种子播种最佳采收期在9月5日以后,且在果实不发霉开裂的情况下越 晚越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环境
    滦河口北戴河海岸线及生物栖息地变化特征分析
    2024, 44(14): 84-87.  DOI: 10.19754/j.nyyjs.202407300020
    摘要 ( )   PDF(1997KB) ( )  
    掌握海岸线及生物栖息地的变化情况,有助于指导地方政府部门加强对海岸带的监管和综合治理。本文 基于Landsat系列卫星谣感影像及外业踏勘数据,分析了2016一2021年滦河口-北戴河海岸线长度及生物栖息地 面积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16一2021年,滦河口-北戴河自然岸线长度增加了7790.9m,人工岸线长度减少 了3946m,变化率分别为10.1%、-5.2%。自然湿地中砂石海滩和河口水域的面积分别增加了57.79hm2、 219.38m2,变化率分别为9.6%、39.1%。其他3种类型(岩石性海岸、盐水沼泽、浅海海域)变化较小或未变 化。人工湿地的养殖塘面积减少了474.29h2,变化率为-6.1%,减少的养殖塘主要位于滦河口北岸和七里海西 岸,非湿地的各种类型基本维持不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探讨陕西米脂县高西沟村水土防治的研究
    2024, 44(14): 88-93.  DOI: 10.19754/j.nyyjs.202407300021
    摘要 ( )   PDF(1734KB) ( )  
    本文对黄土高原流域的基本地理情况和防治措施展开系统分析,整理和总结高西沟村的治理模式,包括 沟坡兼治、科学利用土地、打造生态农业、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等。基于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从自然地 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分析治理的必要性。基于前述之综合治理模式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提出一系列治理模 式并总结新的思路,为黄土高原生态治理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祁连山国家公园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2024, 44(14): 94-98.  DOI: 10.19754/j.nyyjs.202407300022
    摘要 ( )   PDF(3387KB) ( )  
    根据1995一2022年甘肃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的地面气象综合观测场的气温观测资 料,对其年最高气温、年最低气温和年平均气温进行变化趋势和突变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近28年来,年最高 气温均值为28.4℃,年最高气温以-0.309℃·10a的趋势降温,降温趋势比较平缓,年最高气温的突变点发生 在2009年。年最低气温均值为-24.7℃,年最低气温以-0.706℃·10a的趋势降温,降温趋势比较明显,年最 低气温的突变点发生在2009年。年平均气温均值为1.7℃,年均气温以0.114℃·10a的趋势升温,升温趋势比 较平缓,年平均气温的突变点发生在2012年。建议深入研究气温的变化趋势,提高应对气温变化的应急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喀斯特地区县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实践
    2024, 44(14): 99-104.  DOI: 10.19754/j.nyyjs.202407300023
    摘要 ( )   PDF(4237KB) ( )  
    为探索喀斯特地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实践,以印江县为例,通过摸清印江县生态现状,结合印江县 规划目标,探讨生态修复规划思路,明确重点修复区域,划定生态修复单元,部署生态修复项目,实现国土空间 生态修复规划。本规划实践将石漠化、水土流失、低等级耕地、低效林地、低效用地和历史遗留矿山作为治理对 象纳入规划。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夏季防城港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2024, 44(14): 105-109.  DOI: 10.19754/j.nyyjs.202407300024
    摘要 ( )   PDF(3225KB) ( )  
    2021年7月,为探究防城港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内外湾群落差异,采用Ⅱ型浮游生物网垂直拖曳 的方式,对该海域15个调查站位,点进行了浮游动物类型构成、生物量等数据调查。经鉴定,这片海域浮游动物 达6大门类19种之多。内外海湾群落结构存在差异。研究结果对防城港海域水质评价和渔业资源发展有较为重 要的意义。研究夏季防城港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组成结构,可以作为保护该海域环境和渔业经济发展的参考科学依 据。根据2021年7月调查的防城港双墩海域内外湾27个站位,其中生态调查站位15个。本文将研究防城港海 域浮游动物种类的组成、丰度、生物量、优势种和群落结构等相关数据。利用等值线、群落特征参数分析了其种 类组成、多样性的差异。本次调查共发现记录浮游动物6类19个种,节肢动物门的桡足类10种,占比最高达 52.6%;毛颚动物门毛颚类2种,占10.5%;尾索动物门的被裳类2种,占10.5%;节肢动物门的莹虾类1种, 占5.3%;浮游幼虫4种,占21.1%。湾内与湾外的丰度、生物量等数据指标均有差异性存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畜牧科学
    广西林下生态养鸡的综合效益和技术要点
    2024, 44(14): 110-113.  DOI: 10.19754/j.nyyjs.202407300025
    摘要 ( )   PDF(1697KB) ( )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苹深化,林下生态养鸡模式逐渐成为促进农村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林下生态 养鸡模式注重鸡只生长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生态循环,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 赢。本文结合广西地区特性,分析林下生态养鸡结合蔗叶利用新模式的综合效益,介绍该模式的关键技术要点, 推动乡村振兴和绿色养鸡业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园林园艺
    呼伦贝尔不同区域人工种植羊草生产性能研究
    2024, 44(14): 114-117.  DOI: 10.19754/j.nyyjs.202407300026
    摘要 ( )   PDF(1701KB) ( )  
    羊草是呼伦贝尔地区乡土草种,也是畜牧业的优质牧草。在呼伦贝尔地区人工种植羊草,不仅解决了天 然草原打捆收割的羊草伴混芦苇、针茅等其他草多,纯度低,营养价值和牲畜适口性均受影响的问题,同时为修 复退化草原提供优质草种。本研究对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陈巴尔虎旗两地人工种植羊草的生物学特性、生产性 能及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试验区人工羊草鄂温克旗人工羊草株高、穗长、干草产量、抽穗率、结 实率、种子产量优于陈巴尔虎旗,粗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对比天然羊草,人工羊草的株高、穗长、穗粒数、种 子千粒重、粗蛋白含量均优于天然羊草,粗纤维含量则相反,在产量方面,不同试验区人工种植羊草千草产量达 468kg·667m2以上,高出2021年全市天然草原平均千草产量(147.29kg·667m2)2.1倍。这一结果表明人工 种植羊草适应性和高产性稳定,进一步论证了在呼伦贝尔地区人工种植羊草的可行性,为呼伦贝尔地区羊草人工 种植技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乡村振兴视角下数字金融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
    2024, 44(14): 118-123.  DOI: 10.19754/j.nyyjs.202407300027
    摘要 ( )   PDF(1734KB) ( )  
    数字金融的发展与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打破了信用藩篱,减少了交易成本,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 极大地推动了农户收入的增长。文章选取重庆市2012一2020年37个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SYS-GMM方法实证 分析数字金融、产业结构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发展数字金融和优化产业结构, 有利于提高农户收入,其效应呈显著增强趋势;产业结构优化对数字金融发展与农户增收具有中介效应;数字金 融不仅能直接增加农户收入,还能间接地优化产业结构以带动农户收入的增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乡村振兴赋能新质生产力涉农涉海类专业大学生就业的思考
    2024, 44(14): 124-128.  DOI: 10.19754/j.nyyjs.202407300028
    摘要 ( )   PDF(1714KB) ( )  
    新质生产力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的“新质态”生产力,是传统生产力的“质变”与“跃升”。 近年来,涉农涉海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倾向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考研升学选择增加、“不对口”就业普遍和 “慢就业”等问题。本文以盐城工学院涉农涉海类专业为例,对涉农涉海类专业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进行实证调 研,以数据分析手段简要分析了大学生的专业认知、专业认同、就业意向及影响就业的因素,立足涉农涉海专业 特性,聚焦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涉农涉海类专业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对策思考,以期指 导相关专业学生就业适应乡村振兴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
    技术民主理论视角下乡村治理数字化的实践探索与路径探究
    2024, 44(14): 129-132.  DOI: 10.19754/j.nyyjs.202407300029
    摘要 ( )   PDF(1708KB) ( )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做出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 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方针。乡村治理数字化作为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基础性工 程,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本文以技术民主理论的核心观,点为实践基础,结合各地区进行的实践探 索,设计出乡村治理数字化的理论框架,明确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的重点领域,提出乡村治理数字化的路径选 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京津冀农村地区居民地变化研究
    2024, 44(14): 133-137.  DOI: 10.19754/j.nyyjs.202407300030
    摘要 ( )   PDF(3054KB) ( )  
    为更好地理解当代社会的居住环境,更加深入了解农村居民地的时空变化,本文利用G$空间分析技 术,基于Landsat谣感观测及多源地理信息1972一2019年30m分辨率的“京津冀”不透水面数据,系统分析 1972一2019年“京津冀”农村地区居民地分布、分类、变化情况,并对影响居民地种类变化的相关因素进行分 析。研究结论:“京津冀”地区的郊区、密集城镇、分散城镇、密集村庄的面积都呈现出缓慢、稳定的增长趋 势;北京和天津分散村庄的面积均在2000年以后停止增长,逐步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整个地区孤立的小村庄面 积持续减少。7种农村居民地在平原地区大幅度扩张,这是“京津冀”农村地区居民地共同呈现的空间特征。 GDP、三次产业GDP占比以及建筑业产值的变化趋势都与居民地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分析与经验启示
    2024, 44(14): 138-144.  DOI: 10.19754/j.nyyjs.202407300031
    摘要 ( )   PDF(2437KB) ( )  
    为实现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并解决当前面临的诸多挑战,如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户分散 经营以及农业生产资料获取困难等,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深入分析了3种典型的农业社会化 服务模式的特点,其中,“政府+”模式通过提供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政策资金扶持以及发展基础农业部门等服 务内容,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企业+”模式通过研发农业技术、收集市场信息以及提供农业托管等服务, 使农户在购买时即可受益;“合作社+”模式则通过组织自愿加入的成员,实现专业农业分工、技术与成果共享 以及风险分担,增强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和抗风险能力。这些模式共同构建了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将为我 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四省烟叶产业综合体对烟农收入的影响研究
    2024, 44(14): 145-151.  DOI: 10.19754/j.nyyjs.202407300032
    摘要 ( )   PDF(1963KB) (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生产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变,生活质量得到了 较大的提高,我国烟叶产区大多分布于高海拔的老、少、边、穷地区,烟叶生产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生活来源,在 烟叶种植区进行烟叶产业综合体建设与乡村振兴的任务相契合,也是当地进行多元化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 途径。因此,为实现农民收入增加,推进地区经济发展,构建现代化的发展体系,必须进行烟叶产业综合体建 设,发挥综合体的示范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推进实施及存在问题探讨
    2024, 44(14): 152-157.  DOI: 10.19754/j.nyyjs.202407300033
    摘要 ( )   PDF(3068KB) ( )  
    当前正值“十四五”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的关键时期,对第一阶段(2018一2022年)乡村振兴战略 规划实施推进情况进行总结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尤为重要。文章以湖南省$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为 例,利用网络问卷发放回收方式获得乡村振兴实施民意调查结果,通过实地走访、资料收集等手段获得乡村振兴 实施调查资料并进行总结和分析,对现阶段的乡村振兴实施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西桑蚕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2024, 44(14): 158-161.  DOI: 10.19754/j.nyyjs.202407300034
    摘要 ( )   PDF(1702KB) ( )  
    在农业、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形势下,广西百色市靖西市和河池市宜州区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是 一种新型产业模式。本文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研究桑蚕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义、路径、现状、思路、机制和展 望,激发百色市和河池市等地桑蚕产业发展的新活力和新思路,有效地提高桑蚕产业综合效益,增强农业现代 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吉林省乡村振兴中的文旅产业机遇与桃战
    2024, 44(14): 162-165.  DOI: 10.19754/j.nyyjs.202407300035
    摘要 ( )   PDF(1697KB) ( )  
    本文概述了吉林省乡村振兴的背景与意义,分析了文旅产业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并探讨了冰雪经济与农 业经济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讨论了吉林省文旅产业发展中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促进吉林省文旅产业与乡村振 兴互动发展的策略建议,旨在为吉林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在乡村振兴中的文旅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 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交流园地
    植物DNA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2024, 44(14): 166-170.  DOI: 10.19754/j.nyyjs.202407300036
    摘要 ( )   PDF(1739KB) ( )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植物DNA提取技术在植物科学研究、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法医物证学 等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方法如CTAB法、SDS法和高盐低H法,虽然在提取效率和纯度方面取得 了一定的成功,但存在操作繁琐、耗时长、试剂对人体有害等问题。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研究者开发了一系列快 速、高效的提取方法,如微针贴片法、纤维素滤纸法、EZ-D法和碱裂解法。这些方法在提高提取速度和纯度的 同时,减少了对环境和操作人员的影响。本文总结了植物DNA提取的传统方法和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快速提取新 技术的优缺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资源昆虫白星花金龟研究热点与前沿趋势
    2024, 44(14): 171-177.  DOI: 10.19754/j.nyyjs.202407300037
    摘要 ( )   PDF(2998KB) ( )  
    为从整体上把握我国对于白星花金龟的研究情况,探索其潜在价值,本研究利用文献计量工具CiteSpace 和VOSviewer对2001一2023年白星花金龟的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关于白星花金龟研究的文 献发表量总体呈波动上升的年度变化趋势,具有研究价值;国内相关研究整体上趋于成熟,核心作者群已初步成 形,但学者间尚未形成有效的合作交流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对 白星花金龟研究的核心力量,但各研究机构间的融合性不足,合作有待加强;白星花金龟幼虫的资源化利用是目 前该研究领域的热,点,包括农业有机废弃物对幼虫生物学特性影响、幼虫肠道微生物筛选以及幼虫虫粪有机肥等 方面,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未来白星花金龟的生长发育特性研究、对农业有机废弃物的转 化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还会继续深入,具有较大的拓展空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吉林省农业科技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2024, 44(14): 178-180.  DOI: 10.19754/j.nyyjs.202407300038
    摘要 ( )   PDF(1692KB) ( )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对于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化发展具 有重要支撑作用。本文针对吉林省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农业科技人才高质 量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吉林省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