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合作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农业科学
    不同形态硒肥对葛根硒含量和药用成分的影响
    2024, 44(13): 1-3.  DOI: 10.19754/j.nyyjs.20240715001
    摘要 ( )   PDF(2088KB) ( )  
    为研究硒肥对葛根累积硒元素以及药用成分的影响,推进富硒药材的产业化发展。设置大田试验对富硒 葛根种植进行探讨,通过改变硒肥的类型、硒肥施用剂量等参数开展一系列精细对比试验,综合分析在低、中、 高浓度下,有机硒肥、纳米硒肥和亚硒酸钠3种硒肥对葛根中硒元素、药用成分葛根素和大豆苷元,以及葛根叶 片叶绿素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硒肥均能有效提高葛根中硒含量,可作为富硒葛根生产的有效途径。纳米硒肥 的施用在低、中、高浓度下,对葛根中药用成分葛根素和大豆苷元均起到促进作用,相比有机硒肥和亚硒酸钠, 更适合作为葛根种植的硒肥。此外,硒肥的施用提高了葛根叶片叶绿素含量,表明硒肥的施用增强了葛根对光资 源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贵州主要烟区烤烟物理特性分析及质量水平评价
    2024, 44(13): 4-8.  DOI: 10.19754/j.nyyjs.20240715002
    摘要 ( )   PDF(1763KB) ( )  
    以贵州7个主要产区(贵阳、遵义、毕节、铜仁、六盘水、兴义、安顺)2021一2023年3年栽培的3个 品种(“K326”“云烟85”“云87”)为研究对象,对其初烤烟叶的物理特性进行测定,用于评价其质量水平及 稳定性。结果发现:各地区的初烤烟叶质量均较稳定,其中遵义和铜仁地区的稳定性和质量最佳,这与上述2个 地区生产降雨丰富,光照充足,防病抗病措施到位有关。六盘水、毕节受环境等因素影响,其物理特性各指标变 异较大。本研究为监测特定地区范围内烤烟提供了示范,并保障了卷烟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辐射诱变育种在木本果树中的应用与展望
    2024, 44(13): 9-14.  DOI: 10.19754/j.nyyjs.20240715003
    摘要 ( )   PDF(1789KB) ( )  
    辐射诱变育种是一种简单、高效的育种技术,近年来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植物种质资源创制和新品种培 育等方面。本文综述了木本果树辐射诱变育种概况、诱变源的选择、材料的选用、诱变剂量的确定、突变体的鉴 定方法,提出了目前辐射诱变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路径提出了展望,以期为育种工作研究方案的设 计和重点研究内容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生物炭添加量对茶园土壤呼吸及腐殖质组分的影响
    2024, 44(13): 15-18.  DOI: 10.19754/j.nyyjs.20240715004
    摘要 ( )   PDF(2857KB) ( )  
    因化肥使用不当造成的茶园土壤酸化、茶叶品质下降等问题日益严重,本研究通过室内土壤培养试验研 究了不同生物质炭添加量对茶园土壤呼吸速率以及土壤腐殖物质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生物质炭添加量在 短期内可以降低土壤呼吸速率,减少土壤C0,的排放,在不同生物质炭添加量下,土壤呼吸速率随添加量的升高 而降低。生物质炭添加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和胡敏素碳含量,并且随着生物质炭添加量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和 胡敏素碳含量也明显增加,添加生物炭对土壤富里酸和胡敏酸碳含量并无显著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黔西北山区经果林套种大豆高效种植模式存在问题及建议
    2024, 44(13): 19-22.  DOI: 10.19754/j.nyyjs.20240715005
    摘要 ( )   PDF(1745KB) ( )  
    本文通过分析织金县“茶树+大豆”“经果林+大豆”种植技术、田间管理、应用效果等,并对种植模式 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最大限度提升大豆产能,实现以短养长,提高土地使用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风藤田间杂草种类危害特点调查及综合防治对策
    2024, 44(13): 23-25.  DOI: 10.19754/j.nyyjs.20240715006
    摘要 ( )   PDF(1733KB) ( )  
    为高效开展青风藤人工种植田间杂草防治,选择海拔跨度180~739m、土质为沙壤土或山地黄壤土的17 个人工种植示范推广基地为调查对象进行田间杂草种类及危害特点调查,结果显示,青风藤田间恶性杂草9种, 一般性杂草14种,涉及14科23属。定植后第1年6月之前地膜覆盖防治效果较好,进入高温季节之后随着地 膜老化,厢面恶性杂草逐步出现。除草剂筛选试验结果显示,定植后6月中下旬采用20%可溶液剂草铵膦2000 倍液喷雾2次,10、20d株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1.22%和82.98%,有效杀灭厢沟里各类型杂草并不产生除草剂 药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武威荒漠肉苁蓉寄主评价研究
    2024, 44(13): 26-29.  DOI: 10.19754/j.nyyjs.20240715007
    摘要 ( )   PDF(1739KB) ( )  
    肉苁蓉生长在荒漠草原及荒漠沙丘地带,具有重要的药用、经济和生态价值,武威是肉苁蓉的重要产 地,气候条件极适宜肉苁蓉生长,肉苁蓉品质高。肉苁蓉属植物外观相似,难以用肉眼鉴定品质优劣,市场上肉 苁蓉质量参差不齐,找到有效鉴定品质的方法成为肉苁蓉质量分析的重要工作。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此展开大 量研究,本文梳理了荒漠肉苁蓉寄主评价的相关资料并进行了细致闸述和分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昌市油稻稻三熟制模式实践与探讨
    2024, 44(13): 30-33.  DOI: 10.19754/j.nyyjs.20240715008
    摘要 ( )   PDF(1745KB) ( )  
    为解决南昌市发展粮油生产、保障粮油安全的现实问题,本文介绍了位于E116°08',N2899'的“油稻 稻”三熟制模式成功实践及主要技术,并就“油稻稻”三熟制模式应用技术进行了讨论,可为南昌市乃至相似 生态区域大面积成功应用该模式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型生物降解膜对烤烟的产质量影响
    2024, 44(13): 34-37.  DOI: 10.19754/j.nyyjs.20240715009
    摘要 ( )   PDF(1744KB) ( )  
    通过引用2种生特降解膜与当地常规配色膜对比试验。不同膜对生育期无明显差异,顶叶的叶长和叶宽 增加,普通花叶病、青枯病、赤星病有明显差异,从外观质量和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经济性状考虑处理A较 好,即(绿色)降解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工程
    中低产盐碱地的土体改善措施及灌溉方式研究
    2024, 44(13): 38-42.  DOI: 10.19754/j.nyyjs.20240715010
    摘要 ( )   PDF(2305KB) ( )  
    为有效提高中低产盐碱地的农作物产量,以向日葵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土体改善措施及灌溉方式对 其生长状况、产量等方面影响。结果表明:各类土体改善措施对农作物生长株高及产量均呈有利影响,并以化学 措施2的效果相对最为明显;同时,各类土体改善措施对土壤的H值和钠离子含量具有一定影响,但影响规律 存在一定差异,并以化学措施2的H值减少量相对最大,且其试验组的H值为8.37;另外,滴灌相对漫灌能 更好地节约水资源,且随滴灌量的减小,会使向日葵的株高和叶片数成熟度提前,所需成长稳定时间亦更短。通 过本文研究,一定程度上掌握了中低产盐碱地的土体改善措施效果和灌溉措施效果,为中低产盐碱地的后期生产 提供一定的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旱地改水田土壤重构与工程实践
    2024, 44(13): 43-48.  DOI: 10.19754/j.nyyjs.20240715011
    摘要 ( )   PDF(1780KB) ( )  
    将常年种植小麦、玉米等旱作物的旱地改造为种植水稻为主的水田,土壤的结构、理化性质与生物学特 性等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重构一个适宜水田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是旱地改造为水田的关键。本文在梳理土壤重 构技术的基础上,提出耕作层剥离及回填、水田土壤剖面重构、土地平整、耕作层土壤改良以及土壤健康保育等 是旱地改水田土壤重构的主要环节。结合具体案例,从田块布局优化、耕作层剥离、防渗层构筑、土层回填、田 块田面平整、耕作层土壤改良、土壤水分管理等方面对旱地改水田土壤重构技术进行了工程实践。旱地改水田土 壤重构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工程、理化、生物和农技农艺等多种措施与技术的合理配置;加强田间防 渗、土壤改良等方面研究,减少土地平整工程量,降低工程投资,使其具有可推广性可复制性是旱地改水田土壤 重构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物联网的鱼塘智能喂料控制系统设计
    2024, 44(13): 49-51.  DOI: 10.19754/j.nyyjs.20240715012
    摘要 ( )   PDF(2521KB) ( )  
    针对传统鱼塘养殖基础管理工作繁重问题,从贴近实际生产角度基于物联网技术设计了一种鱼塘智能喂 料控制系统。调研分析常见喂养鱼的生活习性、适宜水温、进食时间、喂料量等需求信息,作为设计系统重要参 数,基于STM32F103C8T6单片机对控制系统进行了硬件和软件设计,应用传感器技术实时检测鱼塘水温和水深 数据,IOT采用A724UG物联网模块通过数据流量连接访问云端实现手机APP远程控制,一旦参数达到设定阔 值及时驱动水泵和喂料电机动作。搭建实物模型并进行了控制系统效果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良好实现了远程控 制鱼塘智能喂料和水位功能,同时云平台及时显示鱼塘环境参数和工作状态信息。系统整体智能化程度较高,设 计成本低,操作简单,具有较好的社会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Matlab手扶式除草机振动分析及优化
    2024, 44(13): 52-57.  DOI: 10.19754/j.nyyjs.20240715013
    摘要 ( )   PDF(3112KB) ( )  
    手扶式除草机在丘陵山区果园使用过程中产生了强烈的振动,影响了使用农机的体验感,给操作者带来 了不适感,还会增加操作者患“白指病”的风险。基于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除草机-杂草”系统数学建模方 法。根据“除草机-杂草”构成部件及工作原理建立了5自由度振动模型,根据模型写出了系统的微分方程,利 用Ma山软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得到了系统关键振动部件的振动加速度信号的时域变化曲线,扶手组合、发 动机、汽油箱、支架、刀片的均方根分别为10.66m·s2、2.466m·s2、2.709m·s2、21.43m·s2、3.131m·s2。 数据表明扶手组合z轴的振动均方根值超过了人体适宜的10·s2,需要对设备进行优化,因此研究了扶手组合 质量与振动的关系,经过多次实验发现其扶手组合质量相对增加了0.2kg进行仿真,结果显示,扶手组合处的均 方根由原来的10.66m·s2降至6.323m·s2,扶手组合传递到人手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降低了40.6%。为除草机 类似产品设计及机械减振优化提供相关的论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宽垄沟灌冬小麦水氮施用制度优选
    2024, 44(13): 58-60.  DOI: 10.19754/j.nyyjs.20240715014
    摘要 ( )   PDF(2322KB) ( )  
    针对河南省冬小麦水氨施用制度不合理的问题。本研究以“济麦22”为研究对象,设定3个灌水下限, 60%田间持水量(W1)、70%田间持水量(W2)、80%田间持水量(W3),3个施氮量水平,120kg·m2(N1)、 220kg·hm2(N2)、320kg·hm2(N3),研究不同水氮施用制度对宽垄沟灌下水氮利用效率和产量及构成因子 的影响,并建立回归模型进行优选。研究表明,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以及产量受灌水下限、施氮量 和两因子交互作用影响极显著(p<0.01),宽垄沟灌冬小麦最佳灌水施氮区间是390.26~410.63mm、209.67~ 241.94kg·hm-2。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林业科学
    祁连山浅山区林缘交错带不同修复模式植被恢复调查
    2024, 44(13): 61-64.  DOI: 10.19754/j.nyyjs.20240715015
    摘要 ( )   PDF(1749KB) ( )  
    本研究对祁连山北麓浅山区林缘交错带的5种不同生态修复模式进行了综合评估。通过2023年8月实 地调查,详细记录了关键生态指标,包括物种多样性、密度、盖度和高度。研究发现,不同修复模式对植被恢复 有显著影响,黑刺灌木林模式在物种多样性上表现最为优异,而二白杨乔木林模式在植被高度和盖度上最为突 出。研究区共记录了12科18属23种植物,其中禾本科的冰草在所有样地中出现频率最高。此外,土壤含水量 被确认为影响植被生长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为祁连山乃至其他生态敏感区域的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提供了重要的 科学依据和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RF及Sentinel-2昆明市主城区植被分布与生长状况评估
    2024, 44(13): 65-70.  DOI: 10.19754/j.nyyjs.20240715016
    摘要 ( )   PDF(4091KB) ( )  
    城市植被的生长状况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及生物多样性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2019年、2024 年Sentinel--2BL2A产品,结合NDVI、S2REP及PCA前5个波段利用随机森林分类方法得到2019一2024年昆明 市主城区植被分布图,利用SNAP软件反演FAPAR、FCOVER、LAI、LAI_CW、LAL_CAB5种植被生物物理量, 以植被分布范围为掩膜图层,对昆明市主城区2019一2024年植被生长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基于多特征融 合的随机森林分类模型结果可靠,分类精度为93.78%、94.23%;2019一2024年主城区植被覆盖度明显提升,从 38.93%增加至44.60%,植被生长状况良好且呈现向好趋势发展;各区植被覆盖度、生长状况及发展情况均为盘 龙区>西山区>五华区>官渡区>呈贡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环境
    基于因子分析法探究土壤理化性质对抗剪性能的影响
    2024, 44(13): 71-76.  DOI: 10.19754/j.nyyjs.20240715017
    摘要 ( )   PDF(2098KB) ( )  
    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水土流失的机理和治理始终是研究热点。本研究从土 壤理化性质入手,探索土壤稳定性的影响机制。以剑川双河水库流域为研究区域,从测定的48个土壤理化指标 中筛选出14个与土壤抗剪性能显著相关的指标,再对筛选出来的理化指标进行因子分析,进一步探索其对土壤 抗剪性能的影响强弱。研究表明,理化性质指标中,粉粒、砂粒等物理性质和PH、TOC、B、Cd、Cr、Cu、S、 T、Y等化学性质与抗剪性能都具有显著相关性;因子分析得出的4个理化性质公因子可以很好的解释14个影 响理化指标的信息;本研究筛选出的理化指标中,对抗剪性能的影响重要性由大到小的排序为:Cd>砂粒>Y>Cu >S>PH>Sc>Cr>低频质量磁率>Ba>TOC>Sn>Ti>粉粒。本研究成果可为土壤稳定机制的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和方法 参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松花江流域生态效应研究
    2024, 44(13): 77-80.  DOI: 10.19754/j.nyyjs.20240715018
    摘要 ( )   PDF(2252KB) ( )  
    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生态环境产生极大影响。根据土地利用数据分析生态效应有利于合理管理生 态资源,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松花江流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东北地区作为北半球仅有的3大黑土区之 一,研究其生态效应对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5年、2010年、2015年 和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计算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土地利用转型贡献率,并根据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划分为4个 等级,对生态效应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松花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比较稳定,呈先上升后下降趋 势;较低质量区集中在流域中部,2015一2020年较低质量区面积减少了6869m2,高质量区的分布和草地的分布 类似,2005一2020年高质量区面积共减少3504k2;生态环境改善的主要原因是退耕还林还草以及未利用土地进 行植树造林,退化的主要原因是林地和草地被开垦为耕地,林地变为未利用土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全细胞生物传感器对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检测的研究进展
    2024, 44(13): 81-85.  DOI: 10.19754/j.nyyjs.20240715019
    摘要 ( )   PDF(1913KB) ( )  
    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加速了环境中重金属积累,重金属元素如镉、砷、铅、汞等对人体具有致命毒 性,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面对重金属污染日益严峻的挑战,传统的物理化学检测方法虽然精准但检测成本 高,操作复杂,难以适应环境监测高通量大范围的需求。全细胞生物传感器作为新型生物技术检测手段,在环境 监测中展现独特优势。本文通过介绍全细胞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类别,列举了其在重金属污染中的检测应 用,旨在阐明生物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巨大潜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汾市农业面源污染空间特征定量分析
    2024, 44(13): 86-90.  DOI: 10.19754/j.nyyjs.20240715020
    摘要 ( )   PDF(2281KB) ( )  
    为全面了解临汾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分布特征,运用排污系数法,计算临汾市2021年3种主要污染 物(COD、TN、TP)的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运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分析了不同污染物对环境的贡献程度。此外, 结合聚类分析结果和临汾市地理环境特点,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21年临汾市农业面源污染排 放量分别为C0D112918.58t、TN12187.79t和TP1555.33t,排放量最大的地区是洪洞县,最小的是大宁县。3种 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分别为C0D28.23×103m3、TN60.94×103m3、TP38.33×10m3,总等标污染负荷为128.05× 1033;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可将临汾市17个县(区)行政区分为重度污染区、中度污染区和轻度污染区3类, 分类结果在空间分布上与临汾市自然地理特征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东省生态系统服务特征及生态分区优化研究
    2024, 44(13): 91-97.  DOI: 10.19754/j.nyyjs.20240715021
    摘要 ( )   PDF(4175KB) ( )  
    本研究关注广东省生态系统服务的特征分析和生态分区优化,采用InVEST模型和CASA模型,结合多 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对2018年广东省的生态系统服务进行深入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的 生态系统服务在空间上呈现显著异质性,特别是在北部的丘陵和山地地区,生态服务能力较强,而珠三角等南部 沿海平原地区则相对较弱。通过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关系分析,本研究识别了各类生态服务之间的复杂相互 作用,揭示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潜在冲突。利用“三维魔方”模型对广东省进行生态分区管控,划分 出不同类型的生态区域,如北部的重点生态保护区和南部的城市生态优化区。本研究为广东省的生态系统管理和 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类型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与对策
    2024, 44(13): 98-101.  DOI: 10.19754/j.nyyjs.20240715022
    摘要 ( )   PDF(1743KB) ( )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话题,而我国水资源短缺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实现我国水 资源的优化和配置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概述了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类型和方法技术。方法主要包 括系统动力学方法、多目标规划与决策技术、大系统分解协调理论等,类型分为灌区、区域、流域、跨流域和城 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水资源优化配置对经济的开发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观念的变 革,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研究将会呈现出更加广泛、深刻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衡阳市农业碳排放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4, 44(13): 102-108.  DOI: 10.19754/j.nyyjs.20240715023
    摘要 ( )   PDF(2451KB) ( )  
    根据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研究衡阳市农业碳排放的特征及演化趋势、分析其影响因素可以宏观 了解到衡阳市在湖南省整体发展中的作用,也可以为衡阳市作为湖南省省会副中心城市发展提供有力借鉴,对以 后农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碳排放因子测算以及LDI因素分解模型,结果表明:衡阳市2012一 2021年农业碳排放,总体是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碳排放总量从2012年的245.344万t到2018年256.023万t, 达到了峰值,到2021年降到224.9009万t,较2012年下降20.4431万t,年增长率为-0.86%,从空间上看碳排 放总量最高的是衡南县,最低的是雁峰区;从LMDI测算的总体上看,效率因素、结构因素和劳动力规模因素累 积的效应值均为负值,表明这三者对衡阳市的农业碳排放量起着抑制作用,而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因素累积的 效应值为正值,说明这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对衡阳市农业碳排放量起着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平凉市城郊型小流域不同立地条件下土壤物理性质及其持水特性分析
    2024, 44(13): 109-113.  DOI: 10.19754/j.nyyjs.20240715024
    摘要 ( )   PDF(1763KB) ( )  
    本次以平凉市城郊型小流域纸坊沟为研究对象,分半阳坡、半阴坡和沟底淤积坝地选取撂荒地、刺槐林 地以及核桃、蜜桃、葡萄、杏园地等不同方式利用农用地,研究并分析其土壤物理性质及持水特性。结果显示: 土壤容重与高程、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呈负相关,与土层深度呈正相关;土壤总孔隙度、毛管 孔隙度与土层深度呈负相关,与耕作深度呈正相关;土壤持水能力影响大小顺序为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土层厚 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产科学
    盐度对弓背青鳉行为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2024, 44(13): 114-120.  DOI: 10.19754/j.nyyjs.20240715025
    摘要 ( )   PDF(3164KB) ( )  
    研究盐度对背青鳞(Oryzias curvinotus)游泳行为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将青鳞饲养于0(L组)、15 (M组)和30(H组)盐度水体中,通过行为分析和16SDNA测序探究其游泳行为特征和肠道菌群组成结构。 M组弓背青鳞处于大运动状态时间显著低于H组。各盐度组弓背青鳞肠道的优势菌群均为变形菌门,属水平上, M组中Haloferula总丰度显著高于L组和H组(P<0.O5);不同盐度组中弓背青鳉肠道丰度(ACE指数、Chaol 指数)无显著差异,H组香农指数显著高于M组(P<0.05),L组辛普森指数显著高于M组(P<0.O5);Bta多 样性分析表明,不同盐度组弓背青鳞肠道菌群之间有一定的差异。PICRUS2功能预测表明,弓背青鳉肠道菌群 涉及6个主代谢通路,新陈代谢为最主要的功能。弓背青鳞对0~30盐度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盐度变化可引起 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结果为阐明弓背青鳉广盐性适应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弓背青鳞的进一步开发。 关键词:弓背青鳉;盐度;行为;肠道菌群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园林园艺
    我国设施农业发展转型升级中的机遇与挑战水培农业
    2024, 44(13): 121-124.  DOI: 10.19754/j.nyyjs.20240715026
    摘要 ( )   PDF(1766KB) ( )  
    水培技术作为现代化农业生产的一种高级呈现形式,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对缓 解人口增长带来的耕地不足压力和果蔬质量安全生产问题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当前我国传统农业发展现状以 及存在的问题和矛盾,通过SW0T分析模型对水培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进行概括分析,并对我国发展水培农业 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论证,由此提出了关于水培农业发展的针对性指导建议,同时指出了我国设施蔬菜水 培技术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以期能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彩叶植物在园林康养中的应用研究
    2024, 44(13): 125-128.  DOI: 10.19754/j.nyyjs.20240715027
    摘要 ( )   PDF(1744KB) ( )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希望从园林景观中获取快乐,越来越注重园林康养带给人的身心愉 悦。园林景观作为园林康养的重要场所,一种自然疗愈环境,植物的搭配与体验者身心健康息息相关。彩叶植物 作为园林景观中的色彩植物,能带给体验者视觉上的冲击,产生赏心悦目的感觉。本文对植入康养理念的不同场 所中的彩叶植物进行调查,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园林景观中彩叶植物如何配置,才能让康养功能得到充分 体现,让人的身体与心理达到平衡,最终达到健康增益目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织补理论的传统村落空间保护规划研究
    2024, 44(13): 129-132.  DOI: 10.19754/j.nyyjs.20240715028
    摘要 ( )   PDF(2272KB) ( )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村落空间保护规划工作迫在眉睫。传 统村落公共空间保护规划也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产生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巨大。本文将针 对目前我国传统村落发展现状问题,引入织补理论作为传统村落风貌保护和发展的指导理论,用“织补”手法 为肇庆市鼎湖区蕉园村提出优化策略,以达到延续蕉园村独特的村庄风貌与乡村记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健康老龄化视域下社区公园康复景观发展研究
    2024, 44(13): 133-136.  DOI: 10.19754/j.nyyjs.20240715029
    摘要 ( )   PDF(1829KB) ( )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社区公园成为了老龄群体最主要的室外活动和休闲娱乐场所。合理的 康复景观设计可以促进老年人参加活动和锻炼,有利于老龄群体的身心健康。本文通过分析老龄群体的生理、心 理特征,并对宣城市社区公园康复景观和老龄群体的实际需求进行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提出宣城市社区公园康 复景观优化策略,促进康复景观的人性化发展,提升老龄群体的生命长度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
    新型职业农民数字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2024, 44(13): 137-142.  DOI: 10.19754/j.nyyjs.20240715030
    摘要 ( )   PDF(1769KB) ( )  
    数字素养在当今已是新型职业农民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数字素养对推动乡村 振兴,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实现农业数字化等有着重要意义,是新形势下对新型职业农民职业综合水平 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运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筛选出新型职业农民数字素养核心指标并确定权重,构建新型 职业农民数字素养体系,为探索新型职业农民数字素养的评价考核与提升提供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理论逻辑评估测度与实现路径
    2024, 44(13): 143-149.  DOI: 10.19754/j.nyyjs.20240715031
    摘要 ( )   PDF(1945KB) ( )  
    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是举措与目标、过程与结果、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二者相互衔接、相互促进。 在厘清南京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根据熵值法与TOPSIS方法测度南京市农业现代化水平,发现从纵向 看,南京市农业现代化水平位于高质量发展转型阶段;从横向看,南京市农业现代化水平省内领先。结合实证分 析和走访调研,认为南京农业现代化面临的困境主要是农业产业融合不足、农业生产要素制约、农业研发应用薄 弱以及绿色生态发展缓慢。建议从打造差异化农业体系、打通产业发展通道、打破技术壁垒障碍、助力绿色农业 发展以及完善政策支撑体系等方面着手推动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产品区域品牌多主体协同共建对策研究
    2024, 44(13): 150-153.  DOI: 10.19754/j.nyyjs.20240715032
    摘要 ( )   PDF(1740KB) ( )  
    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对助力农民增收、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赣南脐橙农产品区域品牌建 设为例,对区域品牌建设中存在的品牌维护难度大、建设主体组织化程度低、市场营销体系不健全等主要问题, 提出赣南脐橙区域品牌多主体协同建设对策,即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加强企业主体作用,发挥协会服务作用,为 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实践及政策制定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党建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实践探索
    2024, 44(13): 154-157.  DOI: 10.19754/j.nyyjs.20240715033
    摘要 ( )   PDF(1753KB) ( )  
    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带领农民共同富裕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重大意 义。石家庄元氏县全梅吕村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平台,通过“党建引领+书记带头”“土地流转+统一管理” “多方筹资+集体经营”“产业升级+村民参与”“财务管理+积分治理”的方式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充分发挥 党建引领作用,有效带动了农业规模经营,走出了一条党建强、产业兴、农民富的基层党建新路子,呈现出经济 放益、乡村治理效能的综合提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经济助力畜牧业降碳减排研究
    2024, 44(13): 158-163.  DOI: 10.19754/j.nyyjs.20240715034
    摘要 ( )   PDF(1783KB) ( )  
    为实现畜牧业养殖低碳可持续发展,探究数字经济对畜牧业养殖碳排放的影响。基于2014一2021年黄 河流域9个省份畜牧业数据,运用碳排放因子法测算碳排放强度,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及缩尾法进行实证分析。研 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显著降低了畜牧业碳排放强度,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畜牧业的碳减排 效应在牧区、农牧区更为显著。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对策建议:加快基础通信设施建设,建设统一的畜牧业 数据平台,推动数字经济与畜牧业发展相融合;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区域的畜牧业特性,制定相应的碳减排政 策;健全畜牧业生态补偿机制,推动畜牧业绿色低碳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大数据的乡村旅游治理路径研究
    2024, 44(13): 164-167.  DOI: 10.19754/j.nyyjs.20240715035
    摘要 ( )   PDF(1869KB) ( )  
    近年来,大数据技术凭借着其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为乡村旅游问题治理提供了新的技术解决方案,成 为推动我国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技术要素。文章立足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总结了当前乡村旅游存在着诸如 发展理念落后、数字化基础设施薄弱、乡土文化失守、人才队伍不全等问题,从国家、社会、产业、个体4个层 面提出了基于大数据的乡村旅游治理路径,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促进技术广泛普及应用,数据驱动文化保护传 承,构建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搭建乡村大数据服务平台4条治理对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保险+信贷模式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2024, 44(13): 168-175.  DOI: 10.19754/j.nyyjs.20240715036
    摘要 ( )   PDF(1991KB) ( )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农业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的直接体现,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具有关键作用。利用 2010-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探究农业“保险+信贷”模式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从全国整体来看,农业“保险+信贷”模式正向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技术效率的提升成为实现农业全 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关键路径。从区域异质性来看,西部地区的农业“保险+信贷”模式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 显著的正向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交流园地
    萱草的利用价值应用现状和市场前景分析
    2024, 44(13): 176-180.  DOI: 10.19754/j.nyyjs.20240715037
    摘要 ( )   PDF(1775KB) ( )  
    本文主要介绍了萱草在我国的栽培历史、资源和分布概况以及利用价值。分析了萱草在我国的生产应用 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对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和十九大报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解读,对萱草的市场前景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