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技术 ›› 2022, Vol. 42 ›› Issue (20): 1-6.DOI: 10.19754/j.nyyjs.20221030001
• 农业科学 • 下一篇
吴应海 李安定 张丽敏 彭熙 蔡国俊 张孙健
摘要: 为了探明6种供试百香果品种抗茎基腐病等级,摸清百香果抗茎基腐病与防御酶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百香果不同品种抗病机理。本试验通过对不同百香果品种进行活体接种,并在接种后不同时期观测取样,调查病斑生长情况;统计接种病菌对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生长影响;测量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5种防御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叶片病斑扩展最小为黄果品种,其次是紫果品种,最大为绿皮品种,感病指数分别为“黔黄1号”<“芭乐味黄金果”<“贵寒1号”<“台农1号”<“紫香1号”<“绿皮荔枝味百香果”;接种茎基腐病菌能显著影响百香果的生长,影响最大为绿皮品种,其次为紫果品种,最小为黄果品种;接种病菌后叶片中5种防御酶活性均呈上升趋势,防御酶活性最高是黄果品种,其次是紫果品种,最后是绿皮品种。POD、CAT、SOD防御酶活性在黄果品种接种病菌7d后出现峰值,而紫果品种及绿皮品种在14d出现峰值,而PP0、PAL2种酶活性都在接种14d后出现峰值。防御酶活性强弱或出现峰值时间早晚与抗病性具有一定相关性,抗病越强则植株防御酶活性则越强,并且有的酶出现峰值的时间越早。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