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合作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农业科学
    不同百香果品种对茎基腐病的抗性鉴定及防御酶活性研究
    2022, 42(20): 1-6.  DOI: 10.19754/j.nyyjs.20221030001
    摘要 ( )   PDF(3824KB) ( )  
    为了探明6种供试百香果品种抗茎基腐病等级,摸清百香果抗茎基腐病与防御酶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百香果不同品种抗病机理。本试验通过对不同百香果品种进行活体接种,并在接种后不同时期观测取样,调查病斑生长情况;统计接种病菌对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生长影响;测量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5种防御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叶片病斑扩展最小为黄果品种,其次是紫果品种,最大为绿皮品种,感病指数分别为“黔黄1号”<“芭乐味黄金果”<“贵寒1号”<“台农1号”<“紫香1号”<“绿皮荔枝味百香果”;接种茎基腐病菌能显著影响百香果的生长,影响最大为绿皮品种,其次为紫果品种,最小为黄果品种;接种病菌后叶片中5种防御酶活性均呈上升趋势,防御酶活性最高是黄果品种,其次是紫果品种,最后是绿皮品种。POD、CAT、SOD防御酶活性在黄果品种接种病菌7d后出现峰值,而紫果品种及绿皮品种在14d出现峰值,而PP0、PAL2种酶活性都在接种14d后出现峰值。防御酶活性强弱或出现峰值时间早晚与抗病性具有一定相关性,抗病越强则植株防御酶活性则越强,并且有的酶出现峰值的时间越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立地类型对千金鹅耳枥生长因子影响研究
    2022, 42(20): 7-10.  DOI: 10.19754/j.nyyjs.20221030002
    摘要 ( )   PDF(2014KB) ( )  
    适宜的生态环境可提高千金鹅耳枥的生长品质,为掌握千金鹅耳枥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长状况,结合项目开展了不同立地类型对千金鹅耳枥生长情况的调查研究,旨在为千金鹅耳枥人工培育过程中选择适宜的立地条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选取3种不同立地类型的典型样地,种植相同品种的千金鹅耳枥,通过对不同样地千金鹅耳枥的叶绿素含量、生长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立地类型千金鹅耳枥种群生长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在分析适宜千金鹅耳枥生长的立地条件基础上,为千金鹅耳枥的人工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适合莆田市栽培的淀粉型甘薯品种筛选比较试验
    2022, 42(20): 11-15.  DOI: 10.19754/j.nyyjs.20221030003
    摘要 ( )   PDF(1731KB) ( )  
    为筛选出适宜莆田市种植的优质淀粉型甘薯新品种,选用“红金薯2号”、“福宁薯28号”、“福宁薯30号”、“泉薯27”、“金薯43”、“莆薯25”为试验材料,以“广薯87”为对照,在莆田市秀屿区东庄镇西温村进 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生态环境条件和栽培条件下,6个参试品种中,“福宁薯28号”、“金薯43”表现出鲜薯产量、淀粉产量、商品薯率高的特点,适合提取淀粉或工业加工等,可作为莆田市主栽品种扩大示范、推广种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杀菌剂对马铃薯黑痣病防效及安全性
    2022, 42(20): 16-18.  DOI: 10.19754/j.nyyjs.20221030004
    摘要 ( )   PDF(1709KB) ( )  
    为筛选出对马铃薯黑痣病有较好防治效果和对马铃薯生长安全的药剂,通过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要求,在吉林省龙井市进行田间试验,测定5种药剂对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药剂平均防效50.6%~69.2%,商品率64.2%~70.5%,产量1756.4~1830.5kg·667m2,增产率0.8%~5.1%,马铃薯产值平均增加24.0~196.4元·667m2,增效.5%~12.0%。其中,325g·L1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在使用剂量内防效最好,平均防效为69.2%;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产量最高,平均产量1830.5kg·667m2,,商品率最好,平均商品率70.5%。5种药剂在使用剂量内均对马铃薯黑痣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马铃薯安全性良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营养元素缺乏对苜蓿幼苗生长的影响
    2022, 42(20): 19-24.  DOI: 10.19754/j.nyyjs.20221030005
    摘要 ( )   PDF(2223KB) ( )  
    植物幼苗期根系弱小、养分吸收能力差,是许多植物的营养临界期,容易导致氮、磷、钾、钙、镁、硫、铁等主要养分供不应求而影响植物早期的生长发育,最终影响产量和品质。但对首蓿苗期的缺素症表现及其生长影响的研究未见报道。为此,本研究采用温室营养液砂培法探讨了首蓿幼苗缺乏氮、磷、钾、钙、镁、硫、铁的症状表现及生长影响,旨在为首蓿生长早期营养诊断和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首蓿幼苗缺氯、缺磷 时症状出现最早,缺铁、硫、镁症状出现较迟。缺素症状整株外观表现为植株矮小,长势较弱,叶片不同程度缺绿、焦黄甚至枯死。缺素的生长影响主要表现在显著降低苗高、叶片大小、生物量和增加根冠比方面。各元素中缺氨的影响最大,缺N苗高、叶长、叶宽、生物量较对照分别降低7.68cm、0.37cm、0.3cm和11.98g,降幅分别为40.8%、39.8%、37.0%和71.06%,而根冠比较对照增加0.60,增幅高达111.1%。缺钾的影响仅次于缺氮,第3是缺磷,中微量元素的影响虽然显著,但与氨磷钾比,相对小一些。因此,种植首蓿需要施基肥或种肥或苗肥,种类主要为氨磷钾肥,特别是氨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铃薯龙葵素研究进展
    2022, 42(20): 25-28.  DOI: 10.19754/j.nyyjs.20221030006
    摘要 ( )   PDF(1720KB) ( )  
    龙葵素在茄科与百合科植物中广有分布,马铃薯的块茎中本身含有龙葵素,达到一定量后会对生物健康造成影响。对马铃薯食品产业来讲,龙葵素是有害的,而从龙葵素功能活性来讲,龙葵素对于植物病害的防治、人类药物的开发提供了一条可行性程度很高的道路。本文从食品上降低马铃薯龙葵素含量的措施,从龙葵素功能活性上论述龙葵素的化工及医药的应用。以期为控制食品中的龙葵素含重、寻找龙葵素的有效利用途径提供参 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工程
    TDR土壤水分在线监测仪器在南京地区应用研究
    2022, 42(20): 29-31.  DOI: 10.19754/j.nyyjs.20221030007
    摘要 ( )   PDF(1706KB) ( )  
    针对江苏南京地区自动墒情监测传感器选择的问题,在江苏省南京市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院内安装了NSY-TDR-1型土壤水分在线监测仪器TDR和HYRAPROBE型插针式土壤水分传感器FDR各1套,与人工取土烘千方法进行了2个月的数据对比试验。结果表明:NSY-TDR-1型土壤水分在线监测仪器TDR上报的数据合格率达到95%,符合土壤墒情监测规范要求,此仪器在江苏南京地区适应性良好,有全面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于红火蚁监测的小程序
    2022, 42(20): 32-37.  DOI: 10.19754/j.nyyjs.20221030008
    摘要 ( )   PDF(6096KB) ( )  
    准确、快速地监测红火蚁,对红火蚁的早期根除和区域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红火蚁监测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进行收集和分析数据。本文介绍“红火蚁云采集”微信小程序,该程序可用于红火蚁的发生程度调查,收集红火蚁防控的进度记录,并执行第三方监理功能、随手拍功能和云培训功能。红火蚁云采集已在全国12个省份使用,将在提升我国红火蚁监测效率和精准防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天然橡胶初加工废水处理系统启动运行情况跟踪
    2022, 42(20): 38-41.  DOI: 10.19754/j.nyyjs.20221030009
    摘要 ( )   PDF(2337KB) ( )  
    针对当前天然橡胶初加工工厂废水处理系统多采用生物处理工艺,系统运行情况受割胶季节影响较大。本文通过跟踪分析天然橡胶初加工废水处理系统从橡胶树开割前启动到开割中期正常运行时各污染指标的变化情况,摸清废水处理系统运行规律,为优化废水处理系统运行效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吉林省农网移动储能技术路线及实施方案研究
    2022, 42(20): 42-47.  DOI: 10.19754/j.nyyjs.20221030010
    摘要 ( )   PDF(1896KB) ( )  
    随着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稳步构建,以电化学储能为支撑的电力调节手段已成为发展的重要方向。分布式储能作为电化学储能的重要表现形式,伴随电池的系统成本降低,其渗透率和应用比例将得到较大程度提升。本文以农村电网为应用场景,分析了农网应用移动储能的必要性,同时研究其与传统“井井通电”建设模式的比较优势,论证了农网移动储能的可行性;从“循环利用”的角度,分析了农网移动储能的技术路线,对比了不同电池类型的项目经济效益;结合吉林省农业农村发展特点,提出农网移动储能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慧农业监测系统设计
    2022, 42(20): 48-51.  DOI: 10.19754/j.nyyjs.20221030011
    摘要 ( )   PDF(1904KB) ( )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LoRa和NB-IOT技术的智慧农业大棚监测系统。此系统主要包括MCU核心处理器模块STM32、土壤湿度传感器FC-28、温湿度传感器SHT10、光敏传感器TSL2561、二氧化碳传感器MH-Z14、LoR无线射频收发芯片SX1278、无线通信模块BC35-G。各个大棚中的多个传感器传送信息到MCU核心处理器模块再送入到LoRa模块,LoRa模块集中器将各个LoRa模块中的信息发送给STM32,经BC35-G模块入网,通过NB-IOT进行数据远程传输,通过云端软件实现多,点多参量的远程监测和控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鸡粪中温低固CSTR厌氧反应特征研究及其应用
    2022, 42(20): 52-56.  DOI: 10.19754/j.nyyjs.20221030012
    摘要 ( )   PDF(2387KB) ( )  
    在中温38±2℃条件下,利用全混式厌氧CSTR反应器进行鸡粪浆料厌氧消化启动的实验室模拟,将试验分为3个阶段,即启动、达产、冲击3个阶段。逐级增加进料负荷量,研究分析各阶段影响因素。结果表明:CSTR厌氧反应器能够正常启动鸡粪浆料厌氧消化,如需厌氧反应器获得大于2.03·m3·d的容积产气率,需确保厌氧反应器沼液的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大于0.3%以上;当CSTR厌氧反应器有机负荷取3.45kg·m3·d时,CSTR厌氧反应器可在高进料有机负荷下获得鸡粪平均VS产气率0.6m3·kg1VS;当反应器有机负荷取4.6kg·m3·d时,反应器单位容积经济效益最大。CSTR厌氧反应器产生的沼气中CH,含量稳定在60%±2%。得到了其反应过程特征数据,研究鸡粪厌氧处理过程的本质。并依据鸡粪厌氧反应特征指导鸡粪中温低固厌氧CSTR厌氧反应工业设计与运行,为获得最经济进料负荷提供计算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种植科学
    湖南省稻一稻一油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2022, 42(20): 57-60.  DOI: 10.19754/j.nyyjs.20221030013
    摘要 ( )   PDF(1727KB) ( )  
    “稻一稻一油”模式对保障我国粮油安全意义重大,是湖南的主攻方向。本文从早稻种植、晚稻种植、油菜种植3个生产阶段总结“稻一稻一油”生态高效生产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机械化种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并分析其经济效益,以期为湖南“稻一稻一油”模式的推广和发展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环境
    秸秆还田及其在蔬菜生产中的应用
    2022, 42(20): 61-64.  DOI: 10.19754/j.nyyjs.20221030014
    摘要 ( )   PDF(1719KB) ( )  
    秸秆是重要的农业副产品,其露天焚烧对大气环境和气候系统产生严重影响。秸秆还田循环利用是农作物秸秆利用的重要途径,缓解资源压力的同时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本文对秸秆的产生与应用、秸秆还田与其对土壤环境的影响进行概述,并对禾本科与蔬菜作物栽培互作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以期为秸秆还田在蔬菜生产中利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稳定碳同位素技术在土壤有机碳循环中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2022, 42(20): 65-70.  DOI: 10.19754/j.nyyjs.20221030015
    摘要 ( )   PDF(1765KB) ( )  
    土壤有机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生微弱变化将影响植物-土壤-大气系统中碳循环的动态平衡变化。随着稳定碳同位素技术的不断提升,其天然丰度法、同位素脉冲标记法、稳定同位素探针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陆地生态系统有机碳循环的研究中,为土壤碳库中有机碳循环的研究提供了较为准确、全面的技术路线支撑。本文在总结稳定碳同位素概念及原理的基础上,阐述了稳定碳同位素技术在古气候构建、土壤固 碳潜力、土壤有机碳与根际微生物作用关系、光合碳在土壤中转移规律及土壤呼吸区分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及研究进展,并指出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土壤有机碳相关研究中应加强的方面与未来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阿拉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2022, 42(20): 71-75.  DOI: 10.19754/j.nyyjs.20221030016
    摘要 ( )   PDF(2267KB) ( )  
    为掌握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本研究基于阿拉善1980年、2000年、2020年3期的土地利用数据,研究该区域1980一202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阿拉善地区未利用地仍然是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占总面积的76%,其次是草地,占总面积的11%;整体来看,阿拉善土地利用变化在1980一2000年属于土地沙化增强期,2000一2020年属于土地沙化减弱 期;在整个研究期内,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服务价值量是增加的,2020年相较1980年生态服务价值量增加了10.83亿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数字技术的浙江省耕地复种指数监测研究
    2022, 42(20): 76-80.  DOI: 10.19754/j.nyyjs.20221030017
    摘要 ( )   PDF(4938KB) ( )  
    在耕作制度研究中,耕地资源利用的高低程度通常用复种指数作为重要指标来衡量,在耕地资源利用状况的评价中,复种指数也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传统的复种指数研究高度依赖于地面统计数据,大数据时代,字技术的利用大大提升了农情监测的自动化水平。本文基于遥感数据估算浙江省及各市区耕地面积,分析2010一2020年浙江省各地复种指数变化情况并提出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碱性土壤重金属污染土地安全利用建议
    2022, 42(20): 81-83.  DOI: 10.19754/j.nyyjs.20221030018
    摘要 ( )   PDF(1711KB) ( )  
    为了实现重金属污染土地的安全经济利用,本文对黄河流域豫北碱性土壤按污染的不同程度进行了详细分析,根据污染程度和类型,详述了在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和轻微污染4种类型土地上适合种植的植物或者种植模式,并结合当前形势和市场需要,分类推荐了种植不同植物、不同农作物、不同模式或者方法等,为碱性土壤重金属污染土地的安全利用、农业结构调整和乡村振兴等提供思路和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多特征融合的白鹿原地区土地利用分类研究
    2022, 42(20): 84-90.  DOI: 10.19754/j.nyyjs.20221030019
    摘要 ( )   PDF(5669KB) ( )  
    为了更高效地进行土地利用分类,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以西安东南的白鹿原为研究区,采用具有丰富光谱信息的Sentinel-2L2A数据生成多种特征变量,通过特征优选构建多特征融合的组合分类方案,基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最小距离MinimumDistance,MD和马氏距离Mahalanobis Distance,MAD4种分类算法对比分析光谱特征和优选多特征融合分类方案在黄土台塬区土地利用分类中的精度及适用性。研究表明:优选多特征融合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分类精度,与优选多特征融合的ANN、MD和MAD相比,优选多特征融合的RF分类方案精度分别提升了10.85%、26.22%及4.55%,优选多特征融合的RF算法土地利用分类效果最佳。该方法可为黄土台源区土地资源监测、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方法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汞污染水稻-蔬菜轮作耕地安全利用效果的研究
    2022, 42(20): 91-94.  DOI: 10.19754/j.nyyjs.20221030020
    摘要 ( )   PDF(2394KB) ( )  
    选用合适土壤改良剂是修复重金属汞污染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汞污染农田上进行进行田间试验,筛选出适宜汞污染水稻-蔬菜轮作耕作的土壤改良剂。结果表明,泥炭加沸石、叶面喷施硒肥、沸石、`叶面喷施硅肥、麦饭石、泥炭加麦饭石和泥炭处理均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汞含量,可以实现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浅析煤炭扩能改造项目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措施
    2022, 42(20): 95-98.  DOI: 10.19754/j.nyyjs.20221030021
    摘要 ( )   PDF(2177KB) ( )  
    随着当今社会的迅猛发展,矿产资源的开发导致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生态破坏不仅危害人类及其生命财产安全,还会影响当地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对矿山环境治理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以神东煤炭分公司补连塔煤矿扩能改造工程为例,结合项目区自然概况特点,提出相应的水土保持工程、植物及临时措施,通过措施的有效实施,对项目区生态修复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畜牧科学
    食木白蚁肠道降解木质素及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细菌的筛选与特性研究
    2022, 42(20): 99-102.  DOI: 10.19754/j.nyyjs.20221030022
    摘要 ( )   PDF(2107KB) ( )  
    本研究从黄胸散白蚁、黑胸散白蚁、圆唇散白蚁、台湾乳白蚁4种食木白蚁肠道中筛选出了33株木质素及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降解细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为属于13个属,其中发现可高效利用木质素的 Enter-obacter sp. YC105C 和可高效利用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 Pseudomonas sp. Hu109A 2 株菌。结果表明,食木白蚁肠道内存在大量可降解木质素的共生细菌,这些细菌多数也能够降解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这对废弃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的可再生利用,以及环境有机污染物的生物治理提供了独特的微生物资源及重要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文献计量法对国内牛结核病研究情况分析
    2022, 42(20): 103-107.  DOI: 10.19754/j.nyyjs.20221030023
    摘要 ( )   PDF(3014KB) ( )  
    牛结核病是由牛分枝杆菌牛型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感染宿主非常广泛,其中奶牛最为易感,不仅影响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笔者通过从中国知网CNKI中检索有关国内牛结核病研究方面的文献,采用文献计量法进行分析,对文献的发表年度、作者、产出机构、来源期刊、资助基金、研究方向、引用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了牛结核病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天然羊草草原切根施肥改良技术研究
    2022, 42(20): 108-111.  DOI: 10.19754/j.nyyjs.20221030024
    摘要 ( )   PDF(1719KB) ( )  
    通过切根、切根加微生物菌肥450kg·hm2、切根加尿素150kghm2、切根加磷酸二胺150kg·hm2,切根加复合肥 150kg·hm2等方式对呼伦贝尔退化羊草草原进行改良,在干旱的年份和季节均不能起到改良草原的效果,在降雨充沛的年份和季节,切根加施微生物菌肥效果最佳,显著提高地上生物量,切根加尿素和切根加复合肥次之,与单独切根处理地上生物量差异不显著,切根加磷酸二胺处理方式地上生物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切根加施微生物菌肥和切根加尿素在提高羊草地上生物量和羊草株丛数上表现最佳,切根加磷酸二胺次之,切根、切根加复合肥与对照在提高羊草地上生物量上差异不显著。切根与施肥均需在降雨较丰富的年份和季节进行方能起到改良退化草原的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产科学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脆肉鲩中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残留
    2022, 42(20): 112-115.  DOI: 10.19754/j.nyyjs.20221030025
    摘要 ( )   PDF(2358KB) ( )  
    建立了鱼肉中竹桃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吉他霉素、交沙霉素、螺旋霉素、替米考星、泰乐菌素共9种大环内酯类MALs抗生素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分析方法。鱼肉经乙腈水溶液提取, PRIME HLB 固相萃取柱3cc,60mg净化,用甲醇和0.1%的甲酸水溶液配比作流动相,梯度洗脱, LC-MS/MS 采用喷射流电喷雾离子源AJS ESI,正离子模式同时扫描,配合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分析,内标法定量。9种MALs 抗生素在1~100ug·L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不低于0.999;添加3组不同浓度的混标,加标回收率在79.8%~110%,相对标准偏差在4.53%~17.9%,该方法具有分析时间短、操作简单、定性准确高及检出限低等优点,满足残留分析的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园林园艺
    龙岩市龙津湖公园植物配置调查
    2022, 42(20): 116-120.  DOI: 10.19754/j.nyyjs.20221030026
    摘要 ( )   PDF(1746KB) ( )  
    植物是公园景观的重要元素,研究公园植物配置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景观、塑造城市形象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选择龙岩市龙津湖公园为调查对象,实地调查公园的水体、建筑、代表性区域等的植物种类组成,总结龙津湖公园植物配置的主要模式,并分析该公园植物配置的不足。主要研究结果:龙岩市龙津湖公园共有植物111种,分属63科97属,被子植物103种,裸子植物7种,蕨类植物1种;植物的种类组成中,乔木类37种,灌木类36种,草本及水生植物类37种,藤本类1种。龙津湖公园最常使用的植物配置模式为乔木―灌木—地被草坪、乔木一灌木、乔木一草坪3种植物结构模式。龙津湖公园植物配置存在的不足:缺乏水生植物,整体遮荫效果欠佳,绿化管理存在不足,针对上述缺陷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工业遗存空间更新创意园策略初探
    2022, 42(20): 122-125.  DOI: 10.19754/j.nyyjs.20221030027
    摘要 ( )   PDF(4564KB) ( )  
    随着社会的更新和发展,城市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许多老旧厂房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用途,在城市中留下很多工业遗存空间,,目前,以旧厂房为载体,改造成新的创意产业园已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本文以常熟绣衣服装厂为例,对老旧厂房进行更新改造创意园设计,激活场地,焕发新生,为相关探索及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双碳背景下园林设计对策研究
    2022, 42(20): 126-128.  DOI: 10.19754/j.nyyjs.20221030028
    摘要 ( )   PDF(1708KB) ( )  
    在双碳背景下,针对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从设计理念、植物配置、铺装设计、园林建筑设计、水景设计和亮化设计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弹性理念的皖南地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2022, 42(20): 129-130.  DOI: 10.19754/j.nyyjs.20221030029
    摘要 ( )   PDF(1710KB) ( )  
    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大背景下,随着“生态共保联治”这一关键内涵的提出和中国乡村复兴战略的实施,乡村发展的各个方面也呈现了复杂的动态发展特点。本文在对弹性理念和乡村景观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皖南地区乡村景观概况以及规划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皖南地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融入入性理念,并结合弹性理念从多种功能相互协调、营造弹性空间、建立弹性管理体系几方面对皖南地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提出相应的策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江心岛生态修复策略探讨
    2022, 42(20): 132-135.  DOI: 10.19754/j.nyyjs.20221030030
    摘要 ( )   PDF(2037KB) ( )  
    受城市建设热潮以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背景影响,城市江心岛生态修复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城市江心岛的基本概述、生态修复的基本内涵以及城市江心岛现存的生态问题出发,结合城市江心岛生态修复的核心原则,探索出城市江心岛生态修复具体的3项策略:立足江心岛本底尺度,构建完整生态安全框架;立足生态平衡,构筑健康稳定的江心岛空间;立足景观生态修复,重建“原生态+景观”多样性稳定性模式。以期为系统解决城市江心岛生态修复需求并应对城市江心岛区域规划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湿地公园游客游憩偏好特征调查与研究
    2022, 42(20): 136-140.  DOI: 10.19754/j.nyyjs.20221030031
    摘要 ( )   PDF(2561KB) ( )  
    湿地公园是城市居民开展室外游憩主题活动的重要场地之一,研究游客游憩行为对湿地公园的发展规划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以斗南湿地和王宫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选用问卷调查和样本访谈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湿地公园内游客的基本属性、游憩空间利用特征、出游目的及影响公园游客游憩偏好的主要因素,从而了解城市居民对于湿地公园的游憩偏好特征与游憩需求,以为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管理发展、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游憩环境的改善提出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
    空巢小农绿色农业生产价值困境与出路
    2022, 42(20): 141-144.  DOI: 10.19754/j.nyyjs.20221030032
    摘要 ( )   PDF(1727KB) ( )  
    绿色农业生产是推动质量兴农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路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推进,青壮年进进务工、t中老年留守乡村的“半工半耕”家计模式逐渐显现,留守乡村的空巢小农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重要主体。在强调生态文明的新时代背景下,空巢小农参与绿绿农业生产对发挥空巢小农农技优势,防止空巢小农边缘化,缓解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等具有重要价值,但空巢小农在进行农业绿色生产时有其独特困境所在,精准识别这些困境并探寻空巢小农进行绿色农业生产的出路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治理的推进实践及未来展望
    2022, 42(20): 145-149.  DOI: 10.19754/j.nyyjs.20221030033
    摘要 ( )   PDF(1730KB) ( )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基层治理的重要载体,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亟需提升乡村治理的效能。通过对124份政府工作报告的梳理,借鉴文本分析方法,本文总结出各地推进乡村治理的顶层设计逻辑,并结合各地乡村治理的推进实践,指出乡村治理未来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户对于互联网平台的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2, 42(20): 150-153.  DOI: 10.19754/j.nyyjs.20221030034
    摘要 ( )   PDF(1720KB) ( )  
    随着互联网进入农业领域,各类互联网平台纷纷建立,但在实践中许许平台遭遇运营困境甚至倒闭。要解决该问题,深刻了解农户对于平台的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是其中关键。因此,本文从平台的知晓状况、使用意愿、使用范围、使用原因4个方面,分析了农户对于农资、农服和销售平台的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目前农户对于农资和农服平台的知晓程度较低;由于购买习惯、风险因素以及缺乏相应的技能,目前农户对于平台的使用意愿并不高;农技服务、化肥和农药是农户通过农服和农资平台购买较多的服务和产品,而水果是农户通过平台销售最多的农产品;方便、价格低和种类多是农户使用平台的主要原因。基于以上结论,围绕如何提升农户的使用意愿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乡村振兴下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探讨
    2022, 42(20): 154-157.  DOI: 10.19754/j.nyyjs.20221030035
    摘要 ( )   PDF(1720KB) ( )  
    农业产业变革依靠政府强力推行,但这种自上而下地推行农业产业化,在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现实问题。本文在分析农业产业化与传统小农经济经营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农业产业发展新路径,即新时代小农经济。新时代小农经济可以有效规避传统小农经济简单再生产的落后的生产方式,也可以在传统小农经济变革成大产业的乡村经济中起到缓冲作用,可以规避“小农户”对抗“大市场”的风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土地改革历程与现状分析
    2022, 42(20): 158-161.  DOI: 10.19754/j.nyyjs.20221030036
    摘要 ( )   PDF(1714KB) ( )  
    土地改革是各界十分关注的议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土地改革方面进行了重大探索与实践,这也对我国初期的乡村治理起到了一定作用。基于学术界对土改不同方面及不同视角的研究。我国针对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所实行的土地政策与规划也各不相同。目前我国为进一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正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田园综合体建设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
    2022, 42(20): 162-165.  DOI: 10.19754/j.nyyjs.20221030037
    摘要 ( )   PDF(1726KB) ( )  
    通过对田园综合体5大建设模块与乡村振兴“二十字”总要求的分析,梳理田园综合体建设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认为田园综合体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细化乡村资源实现产业兴旺;践行“两山理论”实现生态宜居;运用经济利益产生的集体约束力促进乡风文明;平台高效运转诉求推动构建乡村治理体系实现治理有效;产生聚合效应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生活富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乡村社会治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2022, 42(20): 166-171.  DOI: 10.19754/j.nyyjs.20221030038
    摘要 ( )   PDF(1756KB) (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传统的社会“管理”转变为社会“治理”,对农村社会的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农村不仅在历史上与城市存在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在当代社会治理领域面临的问题也与城市有所不同。当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为弥合城乡发展差距、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条件。广大农村地区可以依托计算机网络平台,构建与现代技术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数字乡村生态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以电子治理为基本特征的中国农村社会治理体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时代促进兵团十二师西山农牧场职工多元增收研究
    2022, 42(20): 172-176.  DOI: 10.19754/j.nyyjs.20221030039
    摘要 ( )   PDF(1734KB) ( )  
    目前,新疆兵团进行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及国资国企改革,第十二师西山农牧场地处乌鲁木齐城郊,虽然在自身优势上职工社会保障水平相对完善,但仍然面临产业结构单一、水资源短缺、土地贫瘠、产业规模较小、主导产业不优不强,,引领产业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短缺等突出问题,制约了农场职工增收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兵团十二师西山农牧场职工增收,让职工过上富足的生活,是当前面对国际国内疫情新阶段下完整准确贯彻落实党中央一号文件、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最终落脚点,通过深入调研、数据分析,充分认识促进职工持续增收的关键性和重要性,增强职工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交流园地
    地理标志产品致力于乡村振兴的路径分析
    2022, 42(20): 177-180.  DOI: 10.19754/j.nyyjs.20221030040
    摘要 ( )   PDF(1724KB) ( )  
    地理标志产品的发展作为实现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当前在运用和管理地理标志上还存在着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如多重保护制度下的机制不够健全、地理标志适用主体以及大众的保护意识较低、监管存在短板等。本文以广广12种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产品为出发点,分析了当前地理标志制度适用过程中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以意大利、欧盟和日本在地理标志保护措施上的有益经验为切入点,从制度的完善、发展的区位优势和健全产业协会的角度对地理标志致力于乡村振兴提出了完善的路径,以期实现地理标志产品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不断提升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效益,发挥地理标志产品在致力于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