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合作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农业与技术 ›› 2024, Vol. 44 ›› Issue (9): 9-15.DOI: 10.19754/j.nyyjs.202405150003

• 农业科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不同品系藜麦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对产量的影响

王建瑞 刘瑞香 郭占斌 王树彦 高万隆 杨广源   

  1. 1.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9;2.内蒙古益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9; 3.内蒙古蒙农藜麦产业研究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4.荒漠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9
  • 出版日期:2024-05-18 发布日期:2024-05-15
  • 作者简介:王建瑞(2000-),男,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通讯作者刘瑞香(1971-),女,博士,教授,博士生 导师。研究方向:藜麦生态适应性、生态功能。
  • 基金资助: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项目“丰产、抗倒伏、中晚熟藜麦新品种选育”(项目编号:2022-农-5); 呼和浩特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项目“藜麦加工特性改良育种”(项目编号:2023-农-1);内蒙古科技厅“藜麦新品种旱作栽培及深 加工产业化示范”(项目编号:2022ZY0138)
  • Online:2024-05-18 Published:2024-05-15

摘要: 为筛选氮高效且高产的藜麦新品系,本试验选取10个藜麦品系,对其形态指标及干物质和氨素积累量 进行测定,分析比较不同品系藜麦的产量构成因子、干物质和氨素积累转运特征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各品系形态指标间差异显著,株高155.5~264.87cm,茎粗14.22~21.69mm,平均分枝数50个,品系Y-958的 产量最大,为2593.9外g·m2;各品系的千物质积累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呈现增加的趋势,各品系间差异显著 (p<0.05),高产品系的千物质转移量最大为1216.65kg·m2,干物质转移率最大为11.7%,显著高于低产品 系,但是其干物质转移对籽粒的贡献率却低于低产品系,为47.24%;各品系的氮素积累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呈 现增加趋势,各品系间差异显著(p<0.05),高产品系的氮素收获指数最大为1.25%,显著高于低产品系,氩素 转移率最小为4.81%,显著低于低产品系。

关键词: 藜麦, 干物质, 氨素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