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合作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农业科学
    不同药剂对马铃薯微型薯疮痂病的防治效果
    2024, 44(9): 1-4.  DOI: 10.19754/j.nyyjs.202405150001
    摘要 ( )   PDF(1684KB) ( )  
    为了筛选吉林省地区防治马铃薯微型薯疮痂病的药剂,以“吉薯1号”和“吉科6号”品种作为试险 材料,以吉林省地区马铃薯疮痂病菌S.cabie的ACCC41289为接种菌株,采用防治效果较好的4种药剂进行对 比试险。结采显示,本试险选用的4种药剂,对马铃薯疮痂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采,嘧茵酯悬浮剂和解淀粉芽孢 杆菌可湿性粉剂效采最佳,可降低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同时能够增加微型著的产量和粒数,进而实现种著合格率 的提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色地膜覆盖技术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
    2024, 44(9): 5-8.  DOI: 10.19754/j.nyyjs.202405150002
    摘要 ( )   PDF(1708KB) ( )  
    为促进干旱和半干旱农业地区高效节水用水和作物高产稳产,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有色地膜。采用文 献分析法,基于对地膜覆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国内外关于有色地膜的应用情况,并讨论有色 地膜对土壤水热环境、杂草,以及农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品质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色地膜可以通 过太阳光谱的吸收、反射等方式,促进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从而达到提高农作物品质及产量的目的。因此在选 择不同颜色地膜时,应针对当地气候条件和被覆盖作物生长发育特点,选择适合有色地膜,为作物生长发育和增 产提供优良的水热环境,持续提高旱作农业区农业生产效率。不同种类、不同功能有色地膜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应 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为农业生产技术创新提供更多创新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品系藜麦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对产量的影响
    2024, 44(9): 9-15.  DOI: 10.19754/j.nyyjs.202405150003
    摘要 ( )   PDF(1817KB) ( )  
    为筛选氮高效且高产的藜麦新品系,本试验选取10个藜麦品系,对其形态指标及干物质和氨素积累量 进行测定,分析比较不同品系藜麦的产量构成因子、干物质和氨素积累转运特征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各品系形态指标间差异显著,株高155.5~264.87cm,茎粗14.22~21.69mm,平均分枝数50个,品系Y-958的 产量最大,为2593.9外g·m2;各品系的千物质积累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呈现增加的趋势,各品系间差异显著 (p<0.05),高产品系的千物质转移量最大为1216.65kg·m2,干物质转移率最大为11.7%,显著高于低产品 系,但是其干物质转移对籽粒的贡献率却低于低产品系,为47.24%;各品系的氮素积累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呈 现增加趋势,各品系间差异显著(p<0.05),高产品系的氮素收获指数最大为1.25%,显著高于低产品系,氩素 转移率最小为4.81%,显著低于低产品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秋海棠种子表皮微纹饰研究
    2024, 44(9): 16-18.  DOI: 10.19754/j.nyyjs.202405150004
    摘要 ( )   PDF(2731KB) ( )  
    秋海棠属(Begonia)植物为多年生观赏草本植物,观赏价值很高。本研究以6种观赏秋海棠种子为研 究对象,采用扫描电镜对6种秋海棠种子表皮微纹饰进行观察,以期为秋海棠属植物的分类、种质资源保育和良 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6种秋海棠种子表皮均呈宽粗的网脊形,网眼形状有差异,呈现四边形、五边 形、不规则形:表皮雕刻的微纹饰多样性高,有直线形条纹、波浪形条纹、人字纹、棒状点纹等;微纹饰丰富度 有差异,最丰富的是莲叶秋海棠(Begonia nelumbiifolia),最少的是独牛秋海棠(Begonia henryi),能够据此反映 不同种之间的差别。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临界萃取甘草黄酮工艺研究及主要成分分析
    2024, 44(9): 19-22.  DOI: 10.19754/j.nyyjs.202405150005
    摘要 ( )   PDF(2052KB) ( )  
    为了优化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甘草黄酮工艺条件并对萃取浸膏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与结构鉴定。采 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甘草黄酮工艺参数,柱层析分离化合物,光谱鉴定其结构。结 果表明:超临界萃取甘草的最佳条件为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30MP,携带剂为氨水:乙醇=1:100,上样量 200g,萃取时间3h,携带剂用量为携带剂体积:甘草重量=5mL:1g。该条件下甘草萃取率为18.8%,浸膏中黄 酮含量为36.74%。并从浸膏中分离鉴定甘草西定、1-Methox yficifolinol、.草异黄烷甲3个主要化合物,其在超临 界二氧化碳中的萃取率高于传统溶剂提取。用S℉E-C02(乙醇)萃取法得到的甘草萃取物中黄酮含量高于传统 溶剂提取,该方法是一种高效的提取甘草中含2个异戊二烯基黄酮的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型害虫对不同菊花品种的为害能力比较
    2024, 44(9): 23-27.  DOI: 10.19754/j.nyyjs.202405150006
    摘要 ( )   PDF(2018KB) ( )  
    为了明确2种小型害虫(烟粉虱和蓟马)对不同菊花品种的为害能力,通过人工接种害虫和田间长期观察的方法调查5个菊花品种的烟粉虱和蓟马虫情变化,统计了 224d的虫情数据,采用虫量比值法判定烟粉虱和蓟马对不同菊花品种的为害能力差异。试验结果表明,2种小型害虫(烟粉虱和蓟马)对菊花各生长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为害现状,而对不同品种的为害能力出现显著性差异,烟粉虱为害能力强弱比较为“C8·盆”>“F·439”>“F1·45”>“F1·139”>“紫松果”,蓟马为害能力强弱比较为“F1·45”>“F1·139”>“C8·盆”>“紫松果”>“F·439”。此外,2种小型害虫(烟粉虱和蓟马)对“紫松果”品种均出现为害能力较低的情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工程
    基于频谱图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高光谱反演
    2024, 44(9): 28-32.  DOI: 10.19754/j.nyyjs.202405150007
    摘要 ( )   PDF(2759KB) ( )  
    土壤有机碳含量关乎地力强弱、生态均衡及农业的永续经营,是精细农业实践中不可或缺的指标。高光 谱定量分析技术以其高效性和成本优势成为评估该指标的首选方法。但当前研究多基于少量单一样本,且在光谱 数据处理和建模关键技术等方面,仍需突破以提高有机碳检测的准确度。为此,本研究以欧盟统计局提供的LU- CAS多种类型土壤光谱数据集作为分析对象,设计了一种基于频谱图的土壤有机碳(S0C)含量高光谱反演方 法。将土壤高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去除光谱中的噪音和冗余信息;运用小波包变换(WPT)、短时傅里叶变换 (STT)将一维光谱数据分别转换成大小为33×34和128×36的二维频谱图,提高光谱特征信息维度,以更好适 应卷积神经网络(CNN)学习结构,同时二维形式呈现了吸收率随波长变化的频率分布,可以更精确地显示不 同频率或波长上的吸收率差异;将频谱图输入构建的CNN模型进行回归预测,估测SOC含量。对比偏最小二乘 回归(PLSR)和一维卷积模型(1D-RDC)与STFT-CNN、WPT-CNN估测模型。结果表明,经小波包变换和短 时傅里叶变换后得到的频谱图能够很好体现光谱中的特征信息,配合CNN模型的特征提取和学习能力能够有效 地估测大规模土壤高光谱中SOC含量,WPT-CNN模型估测效果最优(决定系数R2,0.84;均方根误差RMSE, 11.2),STFT-CNN模型的回归预测效果次之(R2,0.77:RMSE,13.29)。因此,基于频谱图的土壤有机碳含量 高光谱反演方法对大型土壤高光谱数据集中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估测有较好的效果,可为构建智能化的土壤属性预 测技术提供参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北省梨园机械可靠性与适应性分析与展望
    2024, 44(9): 33-36.  DOI: 10.19754/j.nyyjs.202405150008
    摘要 ( )   PDF(1820KB) ( )  
    针对河北省梨园机械故障率高、故障间隔时间短和适用性差的现状,调研不同种植模式、不同生产环节 与不同地理条件的机械化现状,分析河北省梨园机械化可靠性、适应性情况,剖析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为研 发、引进、选用和使用梨园机械化提供参考和指导,对推进河北省梨产业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工环境植物工厂的应用及仿真研究现状与发展分析
    2024, 44(9): 37-40.  DOI: 10.19754/j.nyyjs.202405150009
    摘要 ( )   PDF(1874KB) ( )  
    在我国数字农业化与乡村振兴的趋势下,人工环境植物工厂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生产方式,由于其有生 产效率高、绿色健康等发展优势,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介绍了人工环境植物工厂的应用技术与CFD (计算流体力学)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展望了人工环境植物工厂的未来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厂化食用菌智能采收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
    2024, 44(9): 41-46.  DOI: 10.19754/j.nyyjs.202405150010
    摘要 ( )   PDF(3839KB) ( )  
    随着我国工厂化食用菌栽培工艺和技术的不断改进,国内食用菌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自动化、 智能化采收设备的研发和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采收环节已经成为食用菌产业能否做大做强的关键环节。本文围 绕食用菌规模化采收技术装备需求,介绍了现有的3种菌菇栽培方式以及采收特点,分析归纳了苗床种植、瓶栽 以及袋栽食用菌采收设备和装置的结构与原理,对比了各式采收装备技术的优缺点,分析了现有采收技术与装备 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食用菌智能化采收系统装备研究方向。本研究旨在为我国工厂化食用菌采收技术及装备研发 提供参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监控视频的奶牛饲料消耗状态监测与预测系统
    2024, 44(9): 47-50.  DOI: 10.19754/j.nyyjs.202405150011
    摘要 ( )   PDF(3525KB) ( )  
    饲料是奶牛获得营养的主要来源,监测与预测饲料的消耗状态对于保障奶牛的健康和提高生产管理效率 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落后的监测手段,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了一套基于监控视频的饲料消耗状态监测与 预测系统。系统分为视频传输、饲料消耗状态监测、饲料消耗状态预测和可视化4个模块。其中,饲料消耗状态 监测使用语义分割网络U-Nt对饲料消耗区域与饲料残余区域进行分割,以达到监测的目的;饲料消耗预测模 块使用长短期记忆网络对饲料消耗状态进行预测:可视化模块负责将饲料消耗区域与饲料残余区域赋上不同的颜 色,并对饲料消耗状态预测值进行可视化。此外,系统支持多站,点并行监测、站点轮巡、自动截断保存监控视频 等功能。在内蒙古某牧场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稳定运行,有效提高了生产管理效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温室控制系统数据库的建立与研究
    2024, 44(9): 51-55.  DOI: 10.19754/j.nyyjs.202405150012
    摘要 ( )   PDF(3789KB) ( )  
    温室的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需要测量与控制的参数都需要进行记录,方便检索与查阅,同时为满足温 室的实时控荆,有些参数与变量要实时进行存储和及时更新,这样才能保证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实时掌握最新最准 的控制信息与被控量的变化,为实现这个目的就需要建立一个温室大棚自己的数据库。本项目针对数据库的建立 提出了一套可行的方案,可以实现在台式机上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与信息的存储、更新与调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工程水量平衡分析
    2024, 44(9): 56-61.  DOI: 10.19754/j.nyyjs.202405150013
    摘要 ( )   PDF(1733KB) ( )  
    通过对S工程的供水对象进行供需水量平衡分析,结果表明,P=85%时,D河水库供水能力19133万 m3,供水缺口7111万m3,可利用其他水源供水6362万m3,S工程建设后可收集弃水751万m3,满足水量平衡: 多年平均情况下,D河水库供水能力22911万m3,供水缺口4607万m,可利用其他水源供水3858万m,S工 程建设后可收集弃水2623万m3,满足水量平衡,保证供水对象用水安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YOLO的水稻常见害虫识别方法
    2024, 44(9): 62-67.  DOI: 10.19754/j.nyyjs.202405150014
    摘要 ( )   PDF(2610KB) ( )  
    针对害虫体积小、种类繁多,且农田环境复杂等识别难题,提出一种基于YOL05的水稻害虫识别改进 模型一YOL0-BiCa。引入BiFormer优化骨千网络,增强小目标的特征提取能力,同时精简网络结构,降低模型 复杂度;在检测头融入坐标注意力机制(Coordinate Attention,CA),其通过结合通道信息和位置信息,提高模型 的特征表达能力和性能,同时保持了轻量级和灵活性;在自建的水稻害虫数据集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Y0L0 BiCa的mAP、Precison、Recall分别为86.2%、86.4%、81.3%。较原Y0L0v5算法提高了4.5%、11.5%、2.5%。 同时也比较了SSD、Faster RCNN等目前主流的目标检测算法,结果均有较大提升。YOLO-BiCa在提高检测精度 的同时,模型参数量减少50%,有效实现了模型的轻量化与性能的平衡,为水稻害虫识别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林业科学
    揪树资源特性及在城乡绿化中的应用
    2024, 44(9): 68-70.  DOI: 10.19754/j.nyyjs.202405150015
    摘要 ( )   PDF(1681KB) ( )  
    楸树是我国特有的优质用材、药用和园林观赏树种之一,也是贵州广泛分布的乡土树种。本文对楸树的 资源分布、造林技术、应用价值以及有害生物防治、园林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并结合课题组样地试种数据和贵 阳市绿化工作实践,对楸树在城乡国土绿化中的应用提出了对应策略及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柳河彰武县高山台省级森林公园区段动植物资源调查 及综合治理工程生态影响分析
    2024, 44(9): 71-75.  DOI: 10.19754/j.nyyjs.202405150016
    摘要 ( )   PDF(1700KB) ( )  
    本文从柳河彰武县高山台省级森林公园区段综合治理工程的重要性和完成后的积极意义入手,通过对护 岸工程、河道清淤工程、河道整理及生态恢复工程进行阐述,并对工程区段进行动植物资源调查,进而分析了本 工程对评价区内动植物影响,得出结论:对柳河彰武县高山台省级森林公园段建设综合治理工程,进行一定程度 上的生态修复,虽然会对区域内动植物种群产生影响,但通过严格管理措施及后期恢复,能够将影响明显降低并 推动生态系统良性运转,明显改善河道防洪能力和河势控制能力,并有效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处理方式对吊钟花种子萌发的影响
    2024, 44(9): 76-78.  DOI: 10.19754/j.nyyjs.202405150017
    摘要 ( )   PDF(2168KB) ( )  
    吊钟花(Enkianthus quinqueflorus)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但吊钟花有性繁殖技术还处于研究阶段,为 探究不同处理对吊钟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完善吊钟花种子有性繁育技术体系。本研究以吊钟花种子为 研究对象,进行赤霉素浓度、培养湿度、浸种时间、浸种温度、光照时间和贮藏方式的单因素试验,探究不同处 理方式对吊钟花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50ppm浓度以下种子发芽率随赤霉素浓度升高而升高,50~1500ppm浓 度发芽率随赤霉素浓度升高而降低:湿度<65%环境下发芽率随浓度上升而增大,湿度>65%环境下发芽率随浓度 升高而下降;浸种时间0.5~h处理下发芽率随时间增大而增高,浸种时间2~5处理下发芽率随时间增大而降 低;浸种温度在4~25℃处理下,种子发芽率有微小上升,而浸种温度25~40℃条件下种子发芽率呈下降趋势; 种子的发芽率在不同光照时间处理下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种子在光照4的条件下发芽率最低,在光照 16h下发芽率最高;4℃冷藏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明显高于室温千燥、-20℃冷藏处理的种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种植科学
    大棚番茄斑潜蝇的发生与防控技术
    2024, 44(9): 79-81.  DOI: 10.19754/j.nyyjs.202405150018
    摘要 ( )   PDF(2201KB) ( )  
    随着大棚番茄生产面积的增加,番茄斑潜蝇的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严重威胁番茄的产量与品质。本文 对大棚内番茄斑潜蝇形态特征、危害程度及生活习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大棚内番茄 的安全生产与斑潜蝇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主要种子贸易国家番茄褐色皱果病毒植物检疫措施
    2024, 44(9): 82-85.  DOI: 10.19754/j.nyyjs.202405150019
    摘要 ( )   PDF(2297KB) ( )  
    番茄褐色皱果病毒Tomato brown rugose fruit virus(ToBRFV)作为新发现的植物病毒,主要为害番茄、 辣椒等农作物,2014年第1次发现以来,扩展迅速,在全世界已经广泛传播并扩散。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番茄 褐色皱果病毒在全世界的发生、扩散和危害情况,主要种子贸易国家为防止该有害生物传播所采取的检疫措施, 探讨防治和脱毒处理的建议,希望有利于控制番茄褐色皱果病毒随进出口种子传播,保护我国生态安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环境
    恩施州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分异研究
    2024, 44(9): 86-91.  DOI: 10.19754/j.nyyjs.202405150020
    摘要 ( )   PDF(3045KB) ( )  
    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进行科学评估并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对制定生态保护政策以及确保生态 安全格局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湖北省恩施州2000一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采用改进的ESV当 量因子法、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探究土地利用和ESV动态变化特征以及格网尺度下的ESV和SV变化量时空分 布格局。结果表明:2000一2020年,林地是主要地类,平均占比80%以上,耕地面积增加量最多(255.84m2), 林地面积减少量最大(-318.52hm2),建设用地增加速度最快,动态度为9.32%;20年间ESV总量保持相对稳 定态势,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ESV表现为林地>耕地>水体>草地>建设用地;ESV空间分布呈现“东南高、西北 低、局部分散”格局,减少量为0~100万元的格网面积最多,变化最剧烈的区域是恩施市城区和巴东县北部: 各时期全局Moa'sI结果说明ESV的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正向自相关性,并在时间上保持较高程度一致性, ESV高值、低值聚集特征明显:20年间ESV变化量“冷点区”和“热点区”均增加,2010一2015年ESV变化最 显著,热点区主要分布在来凤县、巴东县北部和利川市西部等区域,冷点区主要分布在恩施市中部、咸丰县西部 以及各县市城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热带亚热带植被春季光合物候始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2024, 44(9): 92-96.  DOI: 10.19754/j.nyyjs.202405150021
    摘要 ( )   PDF(3443KB) ( )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由于温度上升而导致我国北方和温带地区植被的春季物候的提前已经被熟知。然 而,由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植被动态不明显,其春季物候的时空分布格局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尚不清楚。本研究利 用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数据通过一元六次多项式回归、混合分段逻辑函数结合动态阈值法计算了近20年来我国 热带、亚热带春季植被光合物候(SOP)的空间格局。运用T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检验、偏 相关分析法阐明了我国热带、亚热带植被S0P的时空变化规律,揭示了SOP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 2001一2020年我国热带、亚热带植被平均S0P为第93.4天,表现为西“迟”东“早”,由低经度向高经度逐渐 提前的特征。2001一2020年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的S0P呈不显著提前趋势,以约0.456d·a1的速度提前。 S0P与温度呈负相关的像元占比79%,呈正相关的像元占比21%。S0P与降水呈负相关的像元占比56.9%,呈 正相关的像元占比43.1%。本研究对于了解和预测未来春季光合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及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 政策至关重要,可为热带、亚热带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类型草地植物多样性及土壤因子特征研究
    2024, 44(9): 97-102.  DOI: 10.19754/j.nyyjs.202405150022
    摘要 ( )   PDF(2558KB) ( )  
    以祁连山北麓3个不同类型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较样地法在主要生长季对3种草地开展群落调查, 进而分析其植物群落、多样性以及土壤化学因子等方面的特征。结采表明:3类型草原根据样方调查共有50种 植物,隶属于15科、43属,在山地草原西北针茅群落植物密度、盖度,均高于合头草型和珍珠猪毛莱型,各群 落间差异不显著,相对高度和地上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以典型草原珍珠猪毛莱型最高,荒漠草原合头草型最 低。3种类型草地shannon多样性指数(H)山地草原西北针茅型>草原珍珠猪毛莱型>荒漠草原合头草型,三者 差异不显著;溫性荒漠草原合头草型和山地草原西北针茅型均匀度指数Pielou最大,同时Simpson优势度指数、 Margalef丰富度指数差异均较为显著,以典型草原珍珠猪毛莱型Simpson优势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最高; 3种类型草地0~30m土层的土壤化学因子有着较大的变异程度,其中最大的为全氨、有机碳变异系数,其后为 成解氨、有效磷、速效钾,而全磷、pH值变异系数则更小,其原因为草原的立地类型的环境差异较大。3种不 同类型草地植物群落土壤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证实,土壤全磷、有效磷之间为极显著正相关的关系;土壤全氨、 速效钾、土壤有机碳之间为极显著正相关的关系;土壤有机磷矿、全氨、速效钾之间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H 值则与一系列肥力因子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H值越高的土壤,营养元素越不容易被释放出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监测方法研究
    2024, 44(9): 103-106.  DOI: 10.19754/j.nyyjs.202405150023
    摘要 ( )   PDF(3269KB) ( )  
    耕地是粮食安全的基础,开展耕地种粮情况动态监测事关民生福祉。本文基于无人机遥感彩像、国土变 更调查矢量图斑数据库构建训练样本,通过改进Ut模型,提出一种融合变更调查数据与深度学习的耕地“非 农化”“非粮化”监测方法。结果表明:改进的网络模型分类精度达到了93.1%,相比于传统的Fcn8s、Segnet、 Ut模型在分类精度和目视效果上具有很大的改进,图斑破碎化程度较少,地类边界清晰完整,尤其是在园地 和林地具有较高的分类精度。通过在重庆巫山县官渡镇某地无人机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确定了耕地的具体流 向,表明该方法可以应用于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捉取的实际生成工作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InVEST模型的通城县生境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评估
    2024, 44(9): 107-111.  DOI: 10.19754/j.nyyjs.202405150024
    摘要 ( )   PDF(2339KB) ( )  
    为了解通城县土地利用变化与生境质量之间的关系,为通城县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提 供基础支撑,并服务于长江中游三省“通平修”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本研究基于VEST模型对通城县2000 年、2010年及2020年3期生境质量进行了评估,运用地理探测器解析影响通城县生境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结 果表明:通城县整体生境质量处于中等水平,并呈现出轻度下降的趋势,其中隽水镇、大坪乡、石南镇的生境质 量下降最为明显;20年间,全县生境质量等级总体变动不大,在隽水镇北部、大坪乡西部地区生境质量等级有 所下降,主要因建设用地扩张引起;土地利用、人口密度和地层岩性是影响生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土地利 用与地层岩性、人口密度、年降水量的交互作用对生境质量产生了显著影响。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充分考虑 区域地质环境和气象条件,并积极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人口空间布局,可进一步改善通城县生境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速效钾和缓效钾的方法研究
    2024, 44(9): 112-114.  DOI: 10.19754/j.nyyjs.202405150025
    摘要 ( )   PDF(1681KB) ( )  
    本文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土壤中速效钾和缓效钾的测定进行研究,在对样品粒径选择和前处理条件优 化的基础上,得出该测定方法对于速效钾和缓效钾的检出限分别为1.5g·kg、2.0mg·kg,粉密度相对标准 偏差范固为1.8%~6.7%。该方法精密度高,准确性强,检测效率高,适合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畜牧科学
    当前牛产业发展形势及对策建议
    2024, 44(9): 115-118.  DOI: 10.19754/j.nyyjs.202405150026
    摘要 ( )   PDF(1694KB) ( )  
    吉林西部地区斋牧业较为发达,是当地农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当前牛产业发展面临复杂的现实因素与 外部市场环境,为保证牛产业能够健康持续高效发展,提振养殖行业信心,度过产业发展低谷,多方举措提高养 殖经济效盖,有些问题还需要尽快解决。本文固绕吉林西部地区牛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措施建议展开综 述,以期对区域产业发展有现实参考意义,促进牛产业发展摆脱瓶颈,打开新局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产科学
    蟹稻共生绿色高效种养技术浅析
    2024, 44(9): 119-122.  DOI: 10.19754/j.nyyjs.202405150027
    摘要 ( )   PDF(1686KB) ( )  
    蟹稻共生是一种水稻田养殖河蟹生态、立体的绿色高效种养模式,为了挖抵稻田潜力,当地运用田间工 程、河蟹养殖、水稻绿色高效栽培等技术,取得了“蟹稻共赢,一地双收”的效果。蟹稻田平均增加效益1.53 万元·hm2,推广面积300hm2,增加经济效益459万元,蟹田米、稻田蟹,畅销北方市场,是农业提质增效的 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园林园艺
    公园设计中无障碍环境建设标准规范对比分析
    2024, 44(9): 123-127.  DOI: 10.19754/j.nyyjs.202405150028
    摘要 ( )   PDF(1698KB) ( )  
    公园是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公共空间和绿地系统,其无障碍环境建设对于推动国家和社会文明进步至 关重要。为满足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平等享受公园绿地的福祉,利用文本分析法,对比分析中日公园在出入 口、园路、卫生间等方面无障碍规范要求,讨论其在规范中细节设计、安全考量、表述形式等方面差异,并从完 善性、细致性、创新性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景观基因的豫西传统村落景观特征研究
    2024, 44(9): 128-131.  DOI: 10.19754/j.nyyjs.202405150029
    摘要 ( )   PDF(2527KB) ( )  
    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是当前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之一,景观基因是研究、传承和发扬传统村落文化的 新理念。基于景观基因理论,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渑池县赵坡头村的景观基因进行解析和识别,绘制了景 观基因图谱,分析了其特征价值。研究结果有助于渑池县赵坡头村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开展,也有助于中原地区 美丽乡村建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AMD模型的乡村联村联景规划设计
    2024, 44(9): 132-135.  DOI: 10.19754/j.nyyjs.202405150030
    摘要 ( )   PDF(2974KB) ( )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受到近邻村庄的作用,面临发展的机遇与资源竞争要素胁迫的挑 战。本文运用实地调研、层次分析,深入分析村庄之间的互动发展关系,归纳总结融合发展的效应,并基于问题 导向,构建以乡村旅游为核心的“联村联景”AD发展模型,捉出以“村村共生”“村村共享”“村村共赢”为 目标的乡村空间与景观优化方向;进而以溆浦县溪口、黑岩、联合、银湖4村为例,从乡村生态、生活、生产空 间的结构、功能、景观层面提出“联村联景”的规划设计措施,为乡村发展提供相关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接骨木生理性枯斑病发生机制与防治策略
    2024, 44(9): 136-140.  DOI: 10.19754/j.nyyjs.202405150031
    摘要 ( )   PDF(2255KB) ( )  
    接骨木作为园林景观的常见植物,因其较高的观赏价值和适应性被广泛利用。在进行人工栽培时,叶片 常发生异常干枯斑与病虫害等问题,影响观赏效果。本文综合概括了接骨木资源概况以及在园林绿化中的重要 性,重,点探讨了接骨木病虫害防治策略,并对接骨木生理性枯斑病的发病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病害可 能与机械伤口、外部胁迫导致的自我防御机制有关。加强接骨木病虫害的研究和防治工作,有助于保持接骨木的 正常生理活动和提高相应的景观质量,促进园林绿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园林观赏植物高效益配置模式构建
    2024, 44(9): 141-144.  DOI: 10.19754/j.nyyjs.202405150032
    摘要 ( )   PDF(1998KB) ( )  
    为了提高生态景观布局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将分形理论作为指导理论,在其驱动下构建园林观赏植物高 效益配置模式。以GS平台作为技术支撑进行生态景观布局仿真,将结构规划、雏数计算、物种配置作为中介, 实现功能分区层次性、植物配置生态化、植物多样性设计的园林观赏植物配置,达到局部生态景观元素与空间整 体自相似统一。在生态景观配置实践中,该方法实现了完整的植物群落配置方案;从植物配置的分形维数结果可 知,观赏植物配置后的园林空间生态化优势明显。总体而言,分形理论驱动下的园林观赏植物高效益配置模式可 以更好地实现生态化建设目标,提升了园林观赏植物配置的多样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
    21世纪以来国内资本下乡的研究热点与未来展望
    2024, 44(9): 145-151.  DOI: 10.19754/j.nyyjs.202405150033
    摘要 ( )   PDF(3123KB) ( )  
    资本下乡是解决农村资金短缺的有效措施,为进一步厘清国内关于资本下乡领域的研究脉络及发展趋 势,让资本大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以期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对2000一2022年CSSCI 和北大核心收录的1820篇资本下乡领域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梳理。从整体趋势上看,国内资本下乡领域的研究 经历了3个价段,年发文量呈现先增长后波浪起伏的变化趋势,并于2015年达到顶峰;高产作者以贺雪峰、张 晓山和涂圣伟等10位为代表,还未形成完备成熟的合作网络;资本下乡相关领域的研究机构以各高校的院系和 研究中心为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国内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农 村发展研究所是业内发表论文最多的3家机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工商资本、土地流转、乡村振兴、城镇化和家 庭农场5个方面;资本下乡、乡村振兴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构成了国内资本下乡领域的研究热,点。未来资本下 乡研究领域在聚焦乡村振兴、乡村融合和三资等研究热,点的同时还需强化资本下乡领域的跨学科交叉和学术合作 交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型职业农民创业韧性评价研究
    2024, 44(9): 152-156.  DOI: 10.19754/j.nyyjs.202405150034
    摘要 ( )   PDF(1723KB) ( )  
    创业初性是提升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客观、科学地评价新型职业农民创业韧性对于我国新型职业农民 创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新型职业农民和创业韧性相关文献为基础,从睿智力、自信力和恢复力 3个方面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创业韧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河北省为样本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 新型职业农民创业韧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新型职业农民创业整体韧性处于“一般”的状态。最后,提 出了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创业韧性提升的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乡村振兴战略下元宇宙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2024, 44(9): 157-162.  DOI: 10.19754/j.nyyjs.202405150035
    摘要 ( )   PDF(1734KB) ( )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部署,旨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农民生活水 平,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在数字化和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元宇宙的出现为农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元宇宙是多 种新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所构建虚拟的数字空间能够实现现实世界的数字化模拟。元宇宙具有自身沉浸性、虚 实相融性、技术复合性等特征,可以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捉供新的赋能方式。现阶段,大数据技术辅助农业科学决 策、区块链技术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盖、数字孪生技术建构农业可信产品成为元宇 宙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可能性。在未来,需要在基础设施、制度建设、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共同发力, 为农业发展提供新的保障条件和动力源泉,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与捉高社会效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乡村振兴下数字金融对农村人才流入与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
    2024, 44(9): 163-168.  DOI: 10.19754/j.nyyjs.202405150036
    摘要 ( )   PDF(1718KB) (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随着数字金融快速发展,为乡村振兴 战略的实施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证2个层面验证数字金融信息化创新对农村人才流入和收入增长 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金融信息创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数字金融信息化创新可以生产出便捷、低门槛 的数字金融产品,降低金融服务门槛,促进农村居民创新创业,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村人才流入,同时拓宽农 村居民资源配置的渠道,进而增加居民收入;进一步拓展分析发现,数字金融信息化创新对于农村人才流入和收 入增长的影响程度也会因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数字化程度、城镇化率而表现出明显差异。因此,推动乡村振 兴要和当地经济科技发展协同并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跨境电商赋能十堰土特产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
    2024, 44(9): 169-172.  DOI: 10.19754/j.nyyjs.202405150037
    摘要 ( )   PDF(1991KB) ( )  
    为了全面推进我国乡村振兴,2023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央一号文件,鼓励支持发展农 产品电商产业。新时期背景下十揠需要抢占发展先机,提升未来农产品跨境出口总额。为此,通过分析近年来十 堰土特产出口贸易及跨境出口电商运营现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关高质量发展策略:政府层面,打 造土特产跨境出口电商全产业链发展,帮助中小型农户企业解决跨境电商瓶颈,支持高校建设跨境电商创新创业 孵化基地;企业层面,学握跨境消费者市场需求,提升土特产的技术和质量标准,积极探索跨境电商合作新模 式。坚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推动十堰电商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鄂西北山区特色农业农产品优势,让 更多精品热销的十堰土特产走出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交流园地
    安徽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赋能乡村阅读新推进
    2024, 44(9): 173-176.  DOI: 10.19754/j.nyyjs.202405150038
    摘要 ( )   PDF(1690KB) ( )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作为中央办公厅《“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对于拓展 城乡阅读活动的新边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释了深化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在叠加乡村阅读空间,突破农村单 一阅读活动运营主体,营造沉浸式阅读场景方面对于乡村阅读活动推广的关键作用。梳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背景 下我国乡村阅读战略规划的相关部署,以及安徽省部分地区乡村阅读推广活动的发展概况,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气象环境条件和LSSVM的水稻病虫害预测研究
    2024, 44(9): 177-180.  DOI: 10.19754/j.nyyjs.202405150039
    摘要 ( )   PDF(1690KB) ( )  
    水稻病虫害的准确预测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至关重要。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气象环 境条件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水稻病虫害预测模型。通过对2019一2021年全国范固内的气象数据 和水稻病虫害发生率数据的分析,本研究选取了温度、湿度、降雨量和风速作为主要的气象影响因素,构建了相 应的数据集。利用LSSVM模型的非线性拟合能力,并结合粒子群优化(PS0)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建立 了1个高效的预测模型。模型的预测结果通过与传统的回归分析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进行比较, 显示出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评价指标显示,LSSVM模型在稻瘟病、稻飞虱和稻螟的发生率预测上均取 得了良好的性能,均方误差(SE)和决定系数(R2)分别为0.008、0.88,0.010、0.86,0.012、0.84。本研 究的模型为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提供了科学的决策支持,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