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合作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农业与技术 ›› 2024, Vol. 44 ›› Issue (21): 145-150.DOI: 10.19754/j.nyyjs.20241115029

• 农业经济 • 上一篇    

长江经济带农业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徐先堂 陈飞平 吴春英 李华   

  1. 1.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国林与艺术学院,江西南昌330045;2.江西农业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45; 3.江西农业大学职业师范学院,江西南昌330045
  • 出版日期:2024-11-15 发布日期:2024-11-15
  • 作者简介:徐先堂(1999-),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景观资源与农业文化遗产;通讯作者李华(1979-),女,博士,副教授。研 究方向:资源环境与农林经济管理。
  • 基金资助:
    全国自然科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21QRK002):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YG2021134);江西省教育厅 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GJJ210410):江西省基础教育研究课题(项目编号:SZUNDZH2021-1136);江西省基础教育研究课 题(项目编号:SZUNDZH2020-1138)
  • Online:2024-11-15 Published:2024-11-15

摘要: 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作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分布最密集的区域,探究遗 产在区城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成因,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为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采用AGIS分析、 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以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中地处长江经济带的87项遗产作为研究 对象,分析遗产分布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遗产呈显著性较低的均匀分布状态,省域空间分布不均 衡,特征为下游区域密集、上游区域次之、中游区域最少;遗产在经济带有4个高密度聚集区域,分别为长江三 角洲、赣皖浙边界、武陵山区和四川盆地;遗产分布重心有向中下游区域偏移的趋势,而分布范固处在动态变化 当中;高程、河流、区位、经济、人口等自然、交通、社会人文因素对遗产的分布格局和类型形成起着关键的作 用。研究揭示了遗产分布的现状问题,需从遗产保护和利用的观念、方式、方法等着手,促进其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农业文化遗产;地理信息系统;空间特征;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