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合作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农业科学
    蔗叶还田对蔗田土壤生态和甘蔗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2024, 44(21): 1-4.  DOI: 10.19754/j.nyyjs.20241115001
    摘要 ( )   PDF(1789KB) ( )  
    蔗叶还田作为蔗叶资源化利用中高效且低成本的一种方式,在提升蔗田土壤质量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 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蔗叶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蔗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蔗田病虫草害和 甘蔗生长发育等影响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的一些重点研究方向,如系统监测长年开展蔗叶还田对 土壤理化性质、生态效应、甘蔗单产和品质等的影响。建立蔗叶还田最优模型,加强蔗叶还田的障碍消减研究 等,以期为蔗叶还田技术的深入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保藏方法对红托竹荪菌种低温保藏效果的影响
    2024, 44(21): 5-8.  DOI: 10.19754/j.nyyjs.20241115002
    摘要 ( )   PDF(2135KB) ( )  
    研究采用4种保藏方法对红托荪菌种分别保藏90d、180d和270d的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对比菌 萌发时间、萌发率、菌丝生长率和菌丝脱氢酶活性来评价保藏方法的保藏效果。结采表明,4种红托竹菌种保藏 方法中保藏效采最好的是10%甘油保藏法,其次为蒸馏水保藏法和石蜡油保藏法,最后是白塞保藏法效果。研究 通过4种保藏方法对红托竹荪菌种进行保藏研究,探索红托竹荪菌种的较佳保藏技术,以期为红托竹荪菌种种质 资源的保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朝天椒幼胚诱导成苗的影响因子研究
    2024, 44(21): 9-15.  DOI: 10.19754/j.nyyjs.20241115003
    摘要 ( )   PDF(3878KB) ( )  
    为了解决亲缘关系较远的朝天椒杂交败育、幼胚发育后期死亡等问题,加速朝天椒育种进程,本研究以 10个不同基因型的朝天椒为试验材料,对外源激素、活性炭、低温预处理影响朝天椒幼胚诱导的影响因子以及 朝天椒组培苗生根、移栽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因型是影响朝天椒幼胚培养的因素之一,NAA比IAA 更适合朝天椒幼胚萌发,搭配低浓度的6-BA,低浓度的活性炭(4g·L),同时4℃低溫预处理2d可显著捉高 幼胚萌发率,不同基质配比也显著影响“1号朝天椒”组培苗的生根和移栽,得出朝天椒幼胚培养最佳体系为幼 胚萌发培养基为MS加30g·L蔗糖加7g·L琼脂加0.5mg·LNAA加0.5mgL6-BA,生根培养基为MS加 30g·L蔗糖加7g·L琼脂加0.5mg·LIAA,组培苗移栽基质最佳配比为泥炭土:蛭石=7:3。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广地区大蒜地方品种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
    2024, 44(21): 16-21.  DOI: 10.19754/j.nyyjs.20241115004
    摘要 ( )   PDF(2158KB) ( )  
    为了分析广东和广西地区大蒜地方品种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以及发掘具有潜在优异性状 的种质资源。本研究以广东和广西12份大蒜地方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6个数量性状和17个质量性状的调 查,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种质资源综合评价。形态统计显示,两广地区大蒜品 种表现为株型较矮,茎干和鳞茎较小,但变异类型丰富,17个质量性状共有48个变异类型,品种的变异系数为 10.03%~32.78%。品种间的相关系数为0.83~0.99,主成分为0.95~0.99,较高的相关性说明地区品种与当地 种植定向选择和饮食习惯有一定的相关性。聚类分析将大蒜分为3个类群,第I类群的鳞茎性状表现好,属于鳞 茎和青苗兼用型品种;第Ⅱ类群的地上部分指标表现优异,属于青蒜类型品种;第Ⅲ类群鳞茎变异类型丰富, 且辛辣味浓。两广地区大蒜地方品种株型较小,属于叶用型品种,其表型多样性高,类型丰富,对于南方地区的 大蒜特色地方品种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室内实验的小白菜叶绿素含量遥感估算模型研究
    2024, 44(21): 22-27.  DOI: 10.19754/j.nyyjs.20241115005
    摘要 ( )   PDF(3610KB) ( )  
    为探究不同生长阶段叶绿素含量与叶片光谱的定量关系,本文采用室内途感仿真实验的方法,探究小白 莱生长期和成熟期叶绿素含量与叶片光谱反射率之间的函数模型。通过小白莱水分胁迫实验,采用可分性度量指 标和多项式拟合的数学方法,分别构建生长期和成熟期叶绿素含量估算模型。结果表明:叶片光谱反射率与叶绿 素含量具有较强相关性,其中550m(绿光)和710加m(红光)相关性最强;叶绿素含量与光谱反射率存在一 次线性函数关系,其模型准确度在各生长阶段均达到80%。该函数模型对植被生长状况监测及估产具有一定帮 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药剂对不同生境区福寿螺灭杀效果对比
    2024, 44(21): 28-31.  DOI: 10.19754/j.nyyjs.20241115006
    摘要 ( )   PDF(1773KB) ( )  
    探索蔬莱种植区的2种水体(固定水体和流动水体)中福寿螺药剂防治的灭杀效果对比,为了获取田 间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数据,以来作为其规模化推广应用做数据支持。分别比较在3种生境的同等条件(水体、 螺数)下,获取32%烟酰苯胺硫酸盐悬浮剂和6%四聚乙醛颗粒剂对福寿螺的灭杀效果。32%烟酰苯胺硫酸盐悬 浮剂对不同生境的福寿螺的灭杀效果比较为固定水体(水池)>流动水体(水沟)>流动水体(水渠),且在固 定水体的灭杀效果接近100%,对各类大小的福寿螺的灭杀效果比较为大螺(>15g)>中螺(5~15g)>幼螺(< 5g),,且大螺的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平均总死亡率。在固定水体中32%烟酰苯胺硫酸盐悬浮剂的防治效果强于6% 四聚乙醛颗粒剂,在流动水体中32%烟酰苯胺硫酸盐悬浮剂的防治效果与6%四聚乙醛颗粒剂基本一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产地花椒药材的质量评价
    2024, 44(21): 32-35.  DOI: 10.19754/j.nyyjs.20241115007
    摘要 ( )   PDF(2034KB) ( )  
    为比较不同产地花椒药材的质量,按照《中国药典》2020版方法,对四川、陕西、山东、山西等4个 产地共10批花椒药材进行性状、显微鉴别、薄层鉴别、总灰分、挥发油含量等检测,并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 总评归一值法综合评价不同产地花椒药材的质量。10批次花椒药材的性状及显微特征符合《中国药典》2020版 描述。总灰分的测定结果为6.78%~7.78%,均值为7.55%;挥发油含量测定结果为2.50%~3.61%,平均值为 3.01%。分析结果显示产地对花椒药材的质量有显著影响。花椒药材挥发油含量最优省份为四川省,挥发油含量 均大于3.00%,且大于其他省份,综合评价四川省产地的花椒药材质量较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工程
    条耕机碎土辊仿形装置的仿真与试验
    2024, 44(21): 36-39.  DOI: 10.19754/j.nyyjs.20241115008
    摘要 ( )   PDF(3127KB) ( )  
    条耕机作为保护性耕作条耕技术模式的配套装备,能够一次性完成秸秆切断、清理、松土、合墒与碎土 镇压等多道工序。碎土镇压作为条耕机作业的最后一道工序,将直接影响条耕机的整体作业效果。本文设计了一 种具有双仿形机构的条耕机碎土镇压锟,通过SolidWorks软件中Motion运动分析模块对其作业过程进行仿真分 析,根据仿真结果可知仿形机构能够有效减少碎土辊失效时间。根据田间试验结采得出,具有仿形功能的碎土镇 压辊作业后碎土率提高了7.08%,地表平整度提高了18.42%。仿形碎土镇压辊的研制,提高了条耕机的整体作 业效采,为推进保护性耕作提供了良好的装备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UVA紫外光在植物工厂生菜生产中的适量试用研究
    2024, 44(21): 40-43.  DOI: 10.19754/j.nyyjs.20241115009
    摘要 ( )   PDF(2150KB) ( )  
    本文研究了在植物工厂中使用不同剂量的UVA紫外光对生莱的生长、品质和贮藏的影响。以白光为基 础增加不同剂量的UVA紫外光模拟太阳光,制成了植物工厂生莱光照专用的LED灯管。试验选用了意大利生莱 作为测试品种,控制植物工厂内的生长条件和采后贮藏条件,测试UVA紫外光对生莱生长、品质和贮藏的影响; 结采表明,UVA紫外光照射对生莱生生长、品质和贮藏具有剂量饱和效应,只有适量的UVA紫外光照射可以促 进生莱的生长,改善生莱品质,延晚贮藏的叶色褐变以及养分流失。这为植物工厂的光能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 据,为生莱的优质高效生产和贮藏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景影像航拍和三维航拍技术在韶关市土地储备中的应用研究
    2024, 44(21): 44-47.  DOI: 10.19754/j.nyyjs.20241115010
    摘要 ( )   PDF(1765KB) ( )  
    为研究全景影像航拍与三雏航拍技术在土地储备中的应用,以广东省韶关市为例,在对韶关市资料收集 与利用的基础上,分析全景影像航拍技术、三雏航拍技术以及各自所对应的方法与技术参数,建立全景数据 “一体化”平台,并对全景影像航拍和三维航拍技术测量土地储备的质量进行检查。研究为土地储备的分析捉供 了一定的技术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林业科学
    冀南太行山区连翘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4, 44(21): 48-52.  DOI: 10.19754/j.nyyjs.20241115011
    摘要 ( )   PDF(1897KB) ( )  
    本文对近年来冀南太行山区连翘产业发展的现状、潜在的价值和资源优势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分析,总 结了面临的发展困境,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策略。以期为推动冀南地区连翘产业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的发展 注入新活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金森女贞黄叶与绿叶的光合蒸腾特性比较分析
    2024, 44(21): 53-57.  DOI: 10.19754/j.nyyjs.20241115012
    摘要 ( )   PDF(2398KB) ( )  
    为探究金森女贞黄叶与绿叶光合及蒸腾生理特性差异,以三年生金森女贞(Ligustrum j加ponicum‘Howar- d’)为试验材料,采用L-68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同一植株上两种不同颜色叶片的净光合速率(A)、 气孔导度(Gsw)、蒸腾速率(E)、胞间C02浓度(C)以及计算气孔限制值(Ls)、水分利用效率(UE)等 参数,分析比较2种颜色叶片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性。结果表明:金森女贞黄叶和绿叶的A、E、Gsw、Ci日变化 均呈现双峰曲线,但峰谷值出现时间差异明显,绿叶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绿叶的光合与蒸腾能力强于 黄叶;Gsw日均值黄叶>绿叶,但气孔限制值Ls绿叶>黄叶,说明绿叶受到气孔因子限制作用更强;UE值绿叶 >黄叶,两者差异较为显著;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光合有效辐射强度(Qin)对黄叶和绿叶的A、E、Ci以 及H的相关性最强,呈显著性正相关。总体来说,金森女贞绿色叶片已经发育成熟,对外界环境变化的调控机 制相对较强,更能够适应夏季的高辐射与高温条件,这也是金森女贞在炎热夏季叶片转为绿色的一个主要原因, 同时,研究金森女贞黄叶和绿叶的光合蒸腾特性地为修剪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种植科学
    四川地区桃穿孔病发生规律与绿色防控技术
    2024, 44(21): 58-61.  DOI: 10.19754/j.nyyjs.20241115013
    摘要 ( )   PDF(1762KB) ( )  
    桃穿孔病以其高传播率和严重的破坏性,在四川桃树种植区不仅传播迅速且影响面积广泛。本文探讨了 四川地区桃穿孔病的症状识别、病原类型和发生规律,并总结了一套适合四川地区的桃穿孔病绿色防控方案。以 农业防治为基础,在建园时,优先选择抗病能力强的桃树品种,选择排水条件好、背风向阳的地块。在桃树日常 管理过程中,注重冬季清园,合理的水分管理,创造有利于桃树生长而不利于病菌生存的环境,以增强桃树抗病 能力。协调应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如对树干进行涂白保护和选用生物制剂防控桃穿孔病。在进行药剂防治 时,应根据病原类型选择合适的杀菌剂。同时根据病害发生发展情况,优先考虑选择生物农药,必要时采用化学 农药进行防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环境
    东北边境县域的城镇化格局及其驱动力
    2024, 44(21): 62-67.  DOI: 10.19754/j.nyyjs.20241115014
    摘要 ( )   PDF(2824KB) ( )  
    东北边境县域受地理位置、交通和资源禀赋等因素的制约,人口流失严重,经济发展动能不足,城镇化 进程缓慢,已成为东北振兴战略和优化城镇空间结构的一个重要障碍。本文深入分析2005一2020年东北29个边 境县域的城镇化发展格局,基于边境地区城镇化特征构建驱动力体系,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探析边境地区城镇化驱 动机制。研究发现:2005一2020年黑龙江边境县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且长期低于东北地区的平均水平,面临着 城镇化发展滞后、动力不足的困境;东北边境县的城镇化水平稍高,但大多数县域增速较慢,东宁市甚至出现负 增长;市场力、社会力对城市化进程的贡献率最大,而行政力、交通力的贡献率相对较低,各动力因素间具有显 著的增强效应,并且都是非线性的:东北边境地区的产业力和自然力、社会力和交通力的交互增强效采最明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安徽省生态系统服务与城镇化时空相关性分析
    2024, 44(21): 68-73.  DOI: 10.19754/j.nyyjs.20241115015
    摘要 ( )   PDF(2487KB) ( )  
    随着社会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均衡关系成为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探 究生态系统服务与城镇化之间的耦合协调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高水平保护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安徽 省为研究对象,通过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法核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建“4+12”的城镇化评价体系测度安 徽省综合城镇化水平,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析二者之间时空关系。研究结果:2015年和2020年安徽省生态 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为3684.12亿元和3736.89亿元,呈现上升态势,其南部城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普遍高于北 部区域;安徽省综合城镇化水平均值由2015年的0.240上升至2020年的0.398,处于上升态势,人口、经济、 社会、空间城镇化水平均有所提升;2015一2020年安徽省生态系统服务与城镇化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均值为 0.456,处于过渡阶段,各地级市生态系统服务与城镇化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均有所变化,但所处的耦合协调阶段 除宣城市外基本没有变化。研究探究生态系统服务与城镇化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有助于探析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 经济系统之间的均衡程度,为推动安徽省生态一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平凉市水土保持区划思路与成果分析评价
    2024, 44(21): 74-78.  DOI: 10.19754/j.nyyjs.20241115016
    摘要 ( )   PDF(1774KB) ( )  
    为实现市域水土保持粉准施策精准治理,平凉市水土保持工作者在国家和甘肃省水土保持区划的基础 上,深入统计分析研究市域内各片区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并按其相似性及差异性和细化到乡(镇)的原则,将 全市水土流失区划分为11个五级区,分析研究出的各分区的基本要素值及特征指标值,在黄土高原沟整丘陵地 区具有一定的借鉴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可视化叙述性偏好法的社区绿道低碳出行环境评价研究
    2024, 44(21): 79-85.  DOI: 10.19754/j.nyyjs.20241115017
    摘要 ( )   PDF(3420KB) ( )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普遍增强与社会对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日益重视,低碳交通出行模式逐渐蔚然成风, 成为大众出行选择的新常态。而社区作为人们日常出行的起,点和终,点,其出行环境对城市低碳出行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本研究以社区绿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叙述性偏好法(Stated Preference Method)进行虚拟环境行为调查, 并创新采用可视化的叙述性偏好法,旨在揭示居民低碳出行的偏好机制。研究发现,居民在出行环境中关注的因 素从高到低依次是步行道有效宽度、康体休闲设施的可用性、小交叉口的密度、是否经过公园以及行人流量的大 小。本研究为社区绿道的设计提供了基于实践的信息和建议,可为绿道环境改善提供量化依据,为促进居民的低 碳出行提供了新的行为视角和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炭对畜禽粪污堆肥中养分演化影响研究现状
    2024, 44(21): 86-89.  DOI: 10.19754/j.nyyjs.20241115018
    摘要 ( )   PDF(1779KB) ( )  
    生物炭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材料在农业、园林、环保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近年来生物炭 在堆肥过程中的应用尤为引人关注。本文通过对已有文献进行分析,总结了生物炭对堆体理化性质和养分形态、 含量影响及机理,同时提出了生物炭在堆肥领域中的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随机森林的山东省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2024, 44(21): 90-93.  DOI: 10.19754/j.nyyjs.20241115019
    摘要 ( )   PDF(2459KB) ( )  
    农业碳减排有助于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实现。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历年农业碳排放量的时间纬 度分析,得出碳排放随时间的变化趋势;采用随机森林方法分析山东省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证明单位农作物产 值、农业单位能源碳排放量、农业结构是影响山东省农业碳排放的3个最关键因素,并使用DI方法进行验 证。对农业能源消耗量、农林牧渔生产总值、农业生产总值、农作物产量、农作物播种面积、农村人口数量等因 素实施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农业能源消耗量与碳排放呈正比关系、农作物播种面积与碳排放量总体呈反比关 系、农林牧渔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农作物产量、农村人口均与碳排放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畜牧科学
    禽蛋中多种兽药残留检测研究进展
    2024, 44(21): 94-100.  DOI: 10.19754/j.nyyjs.20241115020
    摘要 ( )   PDF(1812KB) ( )  
    禽蛋因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矿物元素备受消费者的欢迎。但市售禽蛋大部分来源于集中饲养,而行业 内已有报道称,由于安全用药意识的缺乏使得养殖业中还存在兽药超剂量施用或滥用等不合理使用的现象,这些 残留在禽蛋中的药物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咸胁。当前禽蛋中兽药残留检测方法呈种类少、覆盖窄、操作繁琐 的特点。缺乏一种能够同时检测多种兽药残留,前处理简单,检出限低,绿色高效的检测方法。因此,综述了近 年来行业内较为先进的禽蛋中多兽药残留检测研究,旨在为开发一种能同时检测禽蛋中多种兽药残留检测方法提 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产科学
    宠物巴西龟的养殖方法和技巧
    2024, 44(21): 101-105.  DOI: 10.19754/j.nyyjs.20241115021
    摘要 ( )   PDF(1778KB) ( )  
    巴西龟作为广受欢迎的宠物龟之一,因其易于饲养、活泼可爱而备受喜爱。然而,许多初学者在养殖过 程中常因缺乏正确的养殖知识而导致巴西龟的健康问题。本文旨在详细探讨巴西龟的养殖技巧,包括住所选择、 水质管理、温度控制、光照需求、饮食管理、疾病防治等多个方面,并提供具体的数据支持和操作建议,以期为 养殖者提供科学、实用的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园林园艺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贵州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4, 44(21): 106-112.  DOI: 10.19754/j.nyyjs.20241115022
    摘要 ( )   PDF(4356KB) ( )  
    传统村落作为中华文化宝库的重要部分,具有不可替代性。贵州省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孕育着大量 的传统村落,收录了种类繁多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村落聚集的精神纽带。以贵州省6个批次共计 77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借助最邻近指数法、核密度分析法、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究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 征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传统村落的空间数量分布极不平衡;分布类型为随机分布;分布聚集特征 差异明显;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少数民族人口比重等文化遗产因子是影响贵州省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主导因 子,生态环境类因子次之,社会和经济发展类因子的影响力相对较小;各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均呈现非线性增强或 双因子增强趋势。因此,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异质性是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文化遗产因素是传统村落空间 格局形成的精神核心,生态环境因素、社会和经济发展因素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具有基础约束、建设保障及 发展推动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化生态视角下浙北水乡古镇景观变迁解析
    2024, 44(21): 113-115.  DOI: 10.19754/j.nyyjs.20241115023
    摘要 ( )   PDF(1750KB) ( )  
    浙北水乡古镇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生产活动之间的联系与融合促进着浙北水乡古镇的演变,形成了独特的 文化遗产。文化生态学中提出,文化和自然环境,它们是一个相互依存的系统,文化是一个在变迁中不断适应环 境的过程。因此,本文将基于文化生态的视角,以浙北水乡古镇的建筑为例,基于“自然-社会-经济一人居”四 要素来分析浙北水乡古镇景观的变迁过程,以龙门古镇来具体分析景观布局变化和文化景观的变迁,从而丰富浙 北水乡古镇的研究内容,探索浙北水乡古镇的保护和传承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社交媒体数据的长株潭绿心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
    2024, 44(21): 116-121.  DOI: 10.19754/j.nyyjs.20241115024
    摘要 ( )   PDF(2501KB) ( )  
    生态系统服务是城市绿心的重要服务功能,对城市绿心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的准确评估,可以有 效促进管理者和使用者正确认识和保护自然资产,本文以长株潭绿心石燕湖风景区为例,通过分析社交媒体上的 文本数据进行评价并提出积极的优化策略,结果表明:“玻璃桥”“体验”“风景”“好玩”“刺激”等为核心高 频词,游客对石燕湖的生命维持和精神价值给予高度评价,为93.5%和92.9%;负面评价主要集中在固有价值; 通过PA模型,社会价值被划分为4个象限:优秀区(美学价值、精神价值)、补充区(休闲娱乐、经济价值、 固有价值)、不足区(文化价值、教育价值、生物多样性)和潜力区(健康疗养、生命维持),对其分别提出优 化策略。本研究不仅为石燕湖风景区的管理和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其他城市绿心区的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 值的评估和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传承与发展视域下传统村落民宿设计研究
    2024, 44(21): 122-127.  DOI: 10.19754/j.nyyjs.20241115025
    摘要 ( )   PDF(6311KB) ( )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取得实质性进展,传统村落民宿亦随 之蓬勃发展。本文针对当下传统村落民宿建设的符号化、同质化现象及相关研究现状,基于江畔古村历史文化, 从设计学与建筑学视角,结合传承与发展理念,着重探讨设计学层面的传统村落民宿发展模式与实践方法,以江 畔浮潭庐宅为载体,总结提出“品牌化发展模式”“集群化整体设计”“体验化空间营造”“乡土化营造技艺” 四大设计方法,打造地域特色民宿集群,传承发展乡村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聚落式民宿集群”模式体现 了设计在传统村落民宿发展模式、乡村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文化传承发展的核心作用与价值,促进传统村落民宿 的可持续发展,亦为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路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州扶胥古运河景观基础设施再造设计
    2024, 44(21): 128-135.  DOI: 10.19754/j.nyyjs.20241115026
    摘要 ( )   PDF(6604KB) ( )  
    古运河作为城市传统景观基础设施的关键部分,与城市发展紧密相连,见证了城市的兴衰,并与居民生 活紧密相关。如今,随着我国城市工业化和经济的迅猛发展,扶胥古运河等古运河的发展遭遇衰退,生态环境受 损,文化价值逐渐消逝。以广州黄埔扶胥古运河为例,其在经济、功能和文脉上均显示出深厚的底蕴。面对城市 化快速进程所造成的运河文化淡化以及运河场域失衡问题,本文利用文脉修复、生态文明、以人为本的设计原 则,通过对城市传统景观基础设施进行再造设计,对扶胥古运河的生产功能进行复合构建,以及周边的人文生 活、生态的修复,以此缝合城市古运河廊道景观基础设施空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三维绿量的肇庆城市公园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2024, 44(21): 136-140.  DOI: 10.19754/j.nyyjs.20241115027
    摘要 ( )   PDF(1772KB) ( )  
    植物群落三维绿量的测算是城市公园绿地生态功能研究和环境效益评价的基本前提,也是表征城市植被 生态效益的综合指标。本文以肇庆长者公园、星湖湿地公园和东湖公园为研究对象,以肇庆城市生态规划建设为 背景,借助具体指标计算公式进行三维绿量测量,以得到的数据为基础数据源来分祈肇庆城市公园的植物多样性 并讨论其生态效益与生态价值,以期为改善肇庆城市公园的生态环境和后续可持续化规划建设及维护管理等方面 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构建符合肇庆本土城市绿地特点的植物群落结构与植物类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百色市园博园景观植物多样性调查与分析
    2024, 44(21): 141-144.  DOI: 10.19754/j.nyyjs.20241115028
    摘要 ( )   PDF(3826KB) ( )  
    通过实地踏查结合统计学分析方法对百色市园博园的园林景观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分析,以 期为园博园乃至百色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规划和理设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百色市园博园景观植物计有67 科141属168种,其中被子植物58科132属159种,裸子植物4科4属4种,蕨类植物5科5属5种。乔木68 种、灌木43种、草本54种、藤本3种。园博园植物多样性不高,本地乡土植物较少,地域风貌特色不够明显, 景观植物配置也有不合理之处。最后针对园博园景观植物配置及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关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
    长江经济带农业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2024, 44(21): 145-150.  DOI: 10.19754/j.nyyjs.20241115029
    摘要 ( )   PDF(3132KB) ( )  
    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作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分布最密集的区域,探究遗 产在区城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成因,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为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采用AGIS分析、 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以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中地处长江经济带的87项遗产作为研究 对象,分析遗产分布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遗产呈显著性较低的均匀分布状态,省域空间分布不均 衡,特征为下游区域密集、上游区域次之、中游区域最少;遗产在经济带有4个高密度聚集区域,分别为长江三 角洲、赣皖浙边界、武陵山区和四川盆地;遗产分布重心有向中下游区域偏移的趋势,而分布范固处在动态变化 当中;高程、河流、区位、经济、人口等自然、交通、社会人文因素对遗产的分布格局和类型形成起着关键的作 用。研究揭示了遗产分布的现状问题,需从遗产保护和利用的观念、方式、方法等着手,促进其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要素禀赋视角下脱贫地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2024, 44(21): 151-155.  DOI: 10.19754/j.nyyjs.20241115030
    摘要 ( )   PDF(1772KB) ( )  
    乡村产业关乎民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根基与引擎。为探究当前脱贫地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 实困境,本文从要素禀赋视角出发,以台江县施洞镇为例,对当前脱贫地区乡村产业要素禀赋现状进行分析。研 究发现,施洞镇乡村产业要素禀赋呈现出人口外流加速、劳动力素质提升缓慢、群众参与度低;资本投入持续性 不足、乡村产业融资国难;文旅资源丰富;科技创新水平薄弱;制度供给体系不完善;城乡收入差距依然巨大等 现状。为此本文提出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劳动力质量;激发农村群众参与度;提升资本投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 体系;多维度提高产业科技水平;完善乡村产业制度供给体系;充分发挥文旅优势,加快缩小城乡差距等乡村产 业优化路径,以期为脱贫地区实现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支柱型区域概念下河南省县域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研究
    2024, 44(21): 156-160.  DOI: 10.19754/j.nyyjs.20241115031
    摘要 ( )   PDF(2018KB) ( )  
    采用马尔科夫链、人口加权马尔科夫链、经济加权马尔科夫链和基于支柱型区域概念的空间马尔科夫链 等方法,分析河南省县域经济增长的趋同俱乐部空间分布及演变趋势,得出:河南省县域存在低水平、中低水 平、中等水平、中高水平及高水平5个趋同俱乐部。其中,低水平和高水平趋同俱乐部最为稳定;低水平县域分 布在豫东和豫南地区,发展依赖劳动力,高水平县域集中分布在中北部地区,发展依靠经济优势;以支柱型县域 为邻时,各水平县域经济发展均表现出积极态势。最后捉出:加强区域适配政策支持、助力趋同县域发展转型、 支持支柱型区域高质量发展等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吉林省农村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4, 44(21): 161-166.  DOI: 10.19754/j.nyyjs.20241115032
    摘要 ( )   PDF(1789KB) ( )  
    本文采用吉林省9个市(州)的343份调查数据,利用二元L0gsc回归模型对吉林省农村老年人医疗 保健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影响吉林省农村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的因素包括文化程度、子女 数量、月收入情况、居住情况、患慢性病种类(P<0.05),其中文化程度高、子女数量多、月收入较高、夫妇独 居以及患慢性病对农村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影响较大,并从加咖强农村健康养老服务基础建设、健全农村医疗 保障体系、大力引进先进项目,吸引人才回流、大力实施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医药生态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2024, 44(21): 167-170.  DOI: 10.19754/j.nyyjs.20241115033
    摘要 ( )   PDF(1763KB) ( )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党的二十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发展乡村产业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根基。中 医药产业,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在资源型贫困村的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如 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利用生态资源推行中药材种植,优化生产区域布局和产品结构,发展 中医药产业,破解产业发展矛盾,形成生态可持续发展、产业转型、社会经济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总结在生态资 源型乡村发展中医药产业的可行性,为中医药产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重要引擎作用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交流园地
    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传统村落活化发展路径选择研究
    2024, 44(21): 171-175.  DOI: 10.19754/j.nyyjs.20241115034
    摘要 ( )   PDF(1780KB) ( )  
    传统村落是中国传统农耕文明传承发展的物质载体,同时也沉淀了不同地域与民族的精神与文化。研究 传统村落的活化发展就是要在保护的基础上,适度盘活资源,激发活力,促进传统村落整体环境得到改善和发 展。基于有机更新理论,以大理市古生村为研究对象,对其在生态系统、空间肌理、文化资源、视觉体验及旅游 资源等方面的改造与延续进行调研分析,研究传统村落的活化发展路径,以期对洱海流域传统村落的可持续良性 循环发展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OBE教育理念建立生态修复技术植物学数据库的研究
    2024, 44(21): 176-180.  DOI: 10.19754/j.nyyjs.20241115035
    摘要 ( )   PDF(3739KB) ( )  
    植物生态修复是植物应用的重要专业领域,但是一直未有系统研究出现。本文通过对植物治理污染和植 物生态修复技术课程教学过程和结果的研究,论述了植物生态修复的优势,并建立了修复污染物质的对应的植物 数据库。植物生态修复教学内容设计以及修复植物数据库的建立,对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