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技术 ›› 2025, Vol. 45 ›› Issue (3): 155-159.DOI: 10.19754/j.nyyjs.20250215031
• 农业经济 • 上一篇
郭耀文 黄建新
出版日期:
2025-02-15
发布日期:
2025-02-15
作者简介:
郭耀文(2000-),男,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公共政策;通信作者黄建新(1968-),男,博士,副教投。研究方向:农村社
会学、社会政策。
基金资助:
Online:
2025-02-15
Published:
2025-02-15
摘要: 互联网的普及让人们变得更加依赖网络来开展各项活动,在电子商务的影响之下,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打破了地战和渠道的限制,发展农村电商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而农户是农村电子商务活动的重要参与主体,分 析农户参与农村电子商务活动的现状及其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能够更好地提高农户能动性,推动农村电商的发 展。本文拟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Probit回归分析法以及Winsorize缩尾处理法,分析农户农村电子商务 活动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户个人的技术条件、有力的政策引导以及农户自身抗风险能力都对其电 商参与意愿有着显著影响。
中图分类号:
. 农户电子商务活动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3): 155-159.
[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21)》[EB/ OL].[2022-11-16].http://www.mofcom.gov.en/article/ zvgk/gkbm可jg202211/20221103368045.sh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2022 年7月21)[EB/0L].[2022-07-21].hlp:/wvw.mofcom. gov.cn/xwfbh/20220721.shtml. [3]Lin H Y,Li R H,Hou S X,et al.Influencing factors and em- powering mechanism of paricipation in e-commerce:an empirical a- nalysis on poor households from Inner Mongolia,China [J].Alex- andria Engineering Joumal,2021,60 (1):95-105. [4]胡月莉,夏春萍,贾钺,等.社会网络视角的农户农产品电商 参与行为分析一基于湖北、山东、安徽、甘肃349份农户抽样 调查数据[J].浙江农业学报,2021,33(10):1971-1981. [5]崔丽丽,王麵静,王井泉。社会创新因素促进“淘宝村”电子 商务发展的实证分析一以浙江丽水为例[J].中国农村经 济,2014(12):50-60. [6]穆燕鸿,王杜春,迟凤敏.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农村电子商务 影响因素分析一以黑龙江省15个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为例 [J].农业技术经济,2016(08):106-118. [刀]间贝贝,赵佩佩,刘天军。信息素养对农户参与电商的影响: 基于农户内在感知的中介作用和政府推广的调节作用[J门].华 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5):54-65,193-194. [8]王奇,牛耕,赵国昌.电子商务发展与乡村振兴:中国经验 [J].世界经济,2021,44(12):55-75. [9]Qi G B,Wang H M,Zuo T.Farmers'access to intemet informa- tion:pathways,interests and cost M]/LID.Computer and computing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Boston:Springer,2008: 1155-1168. [10]张硕,乔晗,张迎晨,李卓伦.农村电商助力扶贫与乡村振 兴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管理学报,2022,19(04):624-632. [11]王辉,张国卿.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商发展的困境选择 [J].农业经济,2022(03):130-132. |
[1] | . 基于CiteSpace国内外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研究进展及展望[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3): 143-149. |
[2] | .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民族村寨旅游者行为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3): 150-154. |
[3] | . 农业机械装备产业链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 以江苏省为例[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2): 142-149. |
[4] | . 农民合作社动态能力促进农户增收机制研究 一基于LF农民合作社典型案例[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2): 150-153. |
[5] | . 探索高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创新路径 一以陕西省为例[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2): 154-157. |
[6] |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县域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以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为例[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2): 158-164. |
[7] | .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字农业技术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2): 165-172. |
[8] | .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聚落景观的保护与旅游发展研究 以湖南省常宁市中田村为例[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2): 173-176. |
[9] | . 农村宅基地转型研究进展[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 140-147. |
[10] | .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多元主体嵌入式发展实践机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 148-153. |
[11] |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闲置宅基地再利用模式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 154-158. |
[12] | . 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实践路径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 159-164. |
[13] | . 产研学闭环公益助农模式赋能乡村人才振兴[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 165-167. |
[14] | . 数字技术创新引领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24): 162-166. |
[15] | . 流动范围住房购置与农业转移人口社会融入[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24): 167-170.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