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合作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农业科学
    西藏高原典型区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变化特征与预测研究
    2025, 45(3): 1-6.  DOI: 10.19754/j.nyyjs.20250215001
    摘要 ( )   PDF(3614KB) ( )  
    西藏高原是我国重要农牧生产区,该区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的准确估算是区域灌溉水资源调度 和水文气象研究的重要基础,但目前对西藏高原区ET,变化特征、主导气象因子与高效估算方法研究还不多见。 本文以西藏高原区当雄、译当和林芝站,点51年(1970一2020年)逐日气象数据为基础,采用气候倾向率和偏相 关分析方法,分析了各站,点ET,时空变化规律和影响ET,的主导气象因子,并基于支持向量机模型(SVM)构建 了西藏高原区ET,少参数估算模型。结采表明:当雄、泽当和林芝站点年内ET,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ET,峰值出 现在7月,最小值出现在12月。当雄、泽当和林芝站,点逐年ET,呈明显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11.9mm·10a、 -49.5mm·10a和-17.9mm·10a。偏相关分析发现,平均温度与ET,的相关性最大,偏相关系数为0.841;日 照时数与ET,的相关性次之,偏相关系数为0.722;相对湿度与T,的相关性最小,偏相关系数为-0.134。支持 向量机预测结果表明,ET,计算值和预测值具有较好的吻合度,SVM模型训练阶段的RMSE、MAE和R分别为 0.366、0.282mm·d和0.896,验证阶段的RSE、MAE和R2分别为0.394、0.309mm·d和0.783。本文构建 的融合支持向量机算法的ET。少参数估算模型可以较好地估算西藏高原典型区ET,值,研究结果可为高海拔区作 物需水量高效估算,捉高灌区灌溉决策效率捉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乙酰化青风藤半纤维素的制备工艺优化
    2025, 45(3): 7-11.  DOI: 10.19754/j.nyyjs.20250215002
    摘要 ( )   PDF(2131KB) ( )  
    青风藤废渣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生物质资源,经提取利用后的废渣中仍有20%的半纤维素残留。本文通过 单因素实验研究了乙酸酐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乙酰化青风藤半纤维素的制取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优化 实验,确定了乙酰化青风藤半纤维素最佳反应条件为乙酸酐用量为11.60%、反应时间为4.6、反应温度为 56℃,该工艺条件下乙酰化半纤维素的取代度达到了最优值,此时DS值为1.91±0.03%。研究结果为乙酰化青 风藤半纤维素制备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麦转录因子TaMYB60-4A生物信息学及功能分析
    2025, 45(3): 12-16.  DOI: 10.19754/j.nyyjs.20250215003
    摘要 ( )   PDF(2768KB) ( )  
    小麦作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通过研究小麦TYB60-4A 基因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探究,对于深入了解小麦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响应的调控机制,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有参考意义。TMYB60-4A编码区长度为918bp,编码305个氨基酸。TaMYB60-4A的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含有 分生组织表达元件,光响应元件,与脱落酸、茉莉酸甲酯、赤露素、生长素等激素相关的应答元件等。TMYB60 -4A为酸性氨基酸,亚细胞定位于细胞核上,属于亲水性蛋白。通过进化树分析表明,TMYB60与黑小麦的亲 缘关系最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西走廊临泽小枣根蘗繁殖特性
    2025, 45(3): 17-21.  DOI: 10.19754/j.nyyjs.20250215004
    摘要 ( )   PDF(2335KB) ( )  
    通过对不同树龄临泽小枣根蘖情况调查,分析其生长、分布结构及根蘖繁殖特征。结果表明:临泽小枣 母株所萌生的根蘖苗数量的分布结构呈单峰型,单位母株萌生根蘖苗数23~30株所占的比例最高;龄级和Ⅱ 龄级的比例共占总根蘖苗的70%以上;根蘖苗集中分布于母树周围60.00~200.00cm,占所有根蘖苗的85.63%; 不同树龄的临泽小枣根蘖苗平均高度、平均基径差异显著,随树龄增大而减小。萌生根蘖苗的根系在土壤中分布 的平均深度为22.31±4.89cm,分布于10.0-30.0cm土层中的根系萌蘖数较多,埋土深10.0~30.0m根系萌生的 根蘖苗占总数的77.67%,母根粗度在10.00~20.00mm,萌生的根蘖苗数量最多,占挖根调查的根蘖苗总数的 46.86%。临泽小枣根蘖繁殖具有独特的生态适应性,对种群延续及种质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铃薯延薯4号试管薯工厂化生产技术研究
    2025, 45(3): 22-25.  DOI: 10.19754/j.nyyjs.20250215005
    摘要 ( )   PDF(1893KB) ( )  
    为研究不同培养体系、激素、白糖浓度、光处理和温度对马铃薯“延薯4号”试管薯工厂化生产的影 响,本试验以“延薯4号”为材料,筛选出适宜的培养方式、激素浓度、白糖浓度、光条件和溫度。结果表明: 在试管薯诱导过程中,固-液双层培养操作程序较液体培养简单,试管薯诱导率高,污染率低,且培养过程中, 添加90g·L白糖,选用浓度为5mg·L6-BA,黑暗处理3周,结合弱散射光照和低温22℃培养,能捉高结薯 数和大薯率,具有较大的生产潜力,更适合工厂化生产使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垦区春小麦育种材料的耐热性筛选与评价
    2025, 45(3): 26-28.  DOI: 10.19754/j.nyyjs.20250215006
    摘要 ( )   PDF(1669KB) ( )  
    春小麦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繁育耐热、耐寒、耐旱等强抗逆性的 品种用来应对极端恶劣天气,能够起到稳定小麦产量的目的。评价垦区春小麦耐热育种资源,选育抗热品种,能 从根本上解决耐热问题山,项目以垦区选育的30份育种种质资源为参试材料,搭简易棚增温热胁迫(10:00一 19:30),增温和自然2种处理,增温胁迫成熟期春小麦,并检测千粒重和产量变化。研究表明:增温热胁迫后 小麦籽粒干物质积累山,导致产量和千粒重下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稻稻谷bHH3基因的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2025, 45(3): 29-33.  DOI: 10.19754/j.nyyjs.20250215007
    摘要 ( )   PDF(4093KB) ( )  
    H转录因子是植物中第2大类转录因子家族,广泛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此外,bHLH转录因 子在植物应对逆境胁迫和参与次生代谢方面亦发挥着关键作用。为探究OsbⅡH3基因在不同水稻品种中稻谷次 生代谢产物的影响,以评估水稻稻谷品质。依据水稻全长转录组数据,本研究设计了特定的引物,并运用反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成功克隆得到了bHL3基因。将基因命名为OsbL3,并对其在“滇禾优 615”品种和“滇禾优918”品种中的表达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OsbHLH3的CDS序列长度为 642bp,编码213个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OsbB基因具有bHLH基因家族的典型特征,具有bHH保守结构 域,属于bHLH家族。实时荧光定量(qPCR)分析表明,OsbH3基因在“滇禾优615”品种中含量更高,由 此推测“滇禾优615”品种类黄酮的合成更为活跃,能够更有效地积累类黄酮等抗氧化物质。本研究为进一步探 索Osb3基因影响水稻稻谷次生代谢物,进而影响水稻品质是否受种植品种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后续 通过遗传改良和分子育种,捉高水稻稻谷中的类黄酮含量,改善稻米品质等捉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的叶面肥和喷雾频率对达芋6号雾化栽培的影响
    2025, 45(3): 34-37.  DOI: 10.19754/j.nyyjs.20250215008
    摘要 ( )   PDF(3323KB) ( )  
    本文通过施用不同的叶面肥和喷雾频率对“达芋6号”雾化栽培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磷酸 二氢钾和氨基酸复合肥作为叶面肥对“达芋6号”匍匐茎的数量和结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株高低于对照。 二者相比较,磷酸二氢钾对株高和匍匐茎数量的增加较为明显,氨基酸复合肥的处理结薯数更多。中后期采用 30s·30m更为适宜,在株高、匍匐茎、结薯方面均最好。在实践生产中,可以在生育前期采用磷酸二氢钾作 为叶面肥促进植株的生长,在后期采用氨基酸复合肥作为叶面肥来促进结薯,并配合喷雾频率来调控生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方油菜高精度冰冻低温灾害评估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2025, 45(3): 38-43.  DOI: 10.19754/j.nyyjs.20250215009
    摘要 ( )   PDF(4273KB) ( )  
    本文构建融合了气溫、冻雨和持续时间的油莱冰冻低温指标集,利用耦合了B℃冻雨参数化方案的 WRF模式,结合配料法,开发出高精度油莱冰冻低温灾害评估模型,并用2008年特大冰冻个例验证该模型的适 用性。结果显示,模型不但能够较准确地模拟2008年特大冰冻雨雪灾害中冻雨的发生范围和冻雨量,而且能够 糢拟出油莱不同生育期冰冻低溫灾害等级的时空演变特征。在冰冻发生的时段内,同一时刻油莱苗期和开花期的 灾害等级并不一致,苗期仅在1月24一29日湖北和安徽出现了2~3级灾害,而开花期在整个冰冻雨雪天气时段 于贵州、湖南、湖北和江西等地分别在不同时刻出现了2~3级冰冻低溫灾害。高精度的油菜冰冻低溫灾害等级 量化了各地区的受灾情况,远比政府灾情评估调查给出的宏观数据更加精细,这为政府进一步的灾害评估和抗灾 救灾提供了理论和量化的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黑水虻虫砂脱硫菌的分离与活性测定
    2025, 45(3): 44-48.  DOI: 10.19754/j.nyyjs.20250215010
    摘要 ( )   PDF(2237KB) ( )  
    硫化氢是黑水蛇转化斋禽粪污及厨余垃圾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之一,会对生产环境和操作人员造成危 害。微生物处理效果好,可持续,且无二次污染。为分离适于黑水虻养殖环境的脱硫菌,本试验以N,S为基础 营养,富集、平板分离脱硫菌,并测定菌株对培养基中S2的脱除率,以及鸡粪释放H,S的去除率。结果表明, 黑水蛇虫砂分离获得5株脱硫菌菌株,其中菌株FJAT-48036和FJAT-48038属于产威杆菌属(Alcaligenes), FJAT-48037属肠球菌属(Enterococcus),FJAT-48039为亮杆菌属(Leucobacter),FJAT-48040为假苍白杆菌 (Pseudochrobactrum)。菌株FJAT-48038、FJAT-48039和FJAT-48040对S2的脱除率为62.19%-73.50%,对H2S 去除率59.34%~71.01%,显著高于菌株FJAT-48036和FJAT-48037。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福建烟区烟蚜茧蜂寄主种类调查
    2025, 45(3): 49-52.  DOI: 10.19754/j.nyyjs.20250215011
    摘要 ( )   PDF(1671KB) ( )  
    烟蚜茧蜂(Aphidius g近ensis)是一种对烟蚜具有显著防控效果的寄生蜂。研究通过在福矬省不同烟区 对烟蚜茧蜂寄主种类进行调查,并在养虫室内对烟蚜茧蜂寄生不同蚜虫的能力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桃树、茶 树、柑橘、大豆、辣椒、萝卜等作物上均采集到烟蚜茧蜂僵蚜,不同作物上采集的僵蚜中,烟蚜茧蜂所占比例不 同;室内实验进一步证实了烟蚜茧蜂除寄生烟蚜外,还能寄生萝卜蚜、甘蓝蚜、大豆蚜、橘蚜和茶蚜等蚜虫,通 过增加接蜂量可以提高寄生率,但提升幅度不大。研究表明,烟蚜茧蜂具有防治多种作物蚜虫的潜力,研究建议 在烟蚜防治工作中,提前在冬季作物上释放烟蚜茧蜂,并在田间大规模放蜂前进行蚜情调查,制定合理的放蜂 量,以提高烟蚜茧蜂防治蚜虫的效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工程
    数字化植保装备研究与应用特征
    2025, 45(3): 53-55.  DOI: 10.19754/j.nyyjs.20250215012
    摘要 ( )   PDF(1666KB) ( )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农药、化肥的精准施用可减少浪费,降低环境污染和 健康危害等风险。农药、化肥的精准施用为数字化植保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数字化植保为基础,介绍了植保 喷施主要技术、药肥一体混合技术,总结了数字化植保技术应用特征,随着数字化植保技术的不断升级,必将促 进高质量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将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YOLO算法的鸟类检测技术研究综述
    2025, 45(3): 56-62.  DOI: 10.19754/j.nyyjs.20250215013
    摘要 ( )   PDF(3712KB) ( )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持续进步,YOL0目标检测算法已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内的研究热,点。鉴于环境生 态问题的日盖严峻,鸟类识别技术对于生态环境保护、鸟类种群监测以及生物多样性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全面回顾了YOL0系列检测算法从v1至v11的发展历程及其网络结构原理,对基于YOL0的鸟类检测领域 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并归纳总结了各模型的网络结构及性能指标,为进一步验证模型效能,选取了部 分主流模型在CUB-2O0鸟类数据集上进行了性能对比实验;探讨了儿种常用于YOL0目标检测框架下的鸟类图 像数据集,这些数据集是训练和测试模型的关键资源;结合YOL0系列算法的特,点及最新文献,展望了未来在该 领域可能的研究趋势和发展方向,旨在为进一步提高鸟类检测精度和效率捉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林业科学
    柴达木梭梭林自然保护区优树选择
    2025, 45(3): 63-68.  DOI: 10.19754/j.nyyjs.20250215014
    摘要 ( )   PDF(1700KB) ( )  
    梭梭作为荒漠地区的优质固沙树种,在青海省梭梭良种选育中具有显著实践意义和指导作用。本研究以 柴达木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天然梭梭林为对象,通过林分调查确定梭梭优良林分,通过实地测量树高、 冠幅、地径等指标,进行优良林分选择。初选阶段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筛选出8株初选优树。复选阶段则以 树千圆满度、分枝角度、冠幅等8项形质指标为依据,进行综合评分,最终选定6株单因子评分高于3.5,且总 计得分高于30分的梭梭优树。这些优树的选定不仅可用于良种繁育、遗传多样性分析等研究,还将为柴达木地 区的梭梭种质资源保存和育种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对当地生态环境修复和梭梭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茶轮斑病的识别鉴定和防治的初步研究
    2025, 45(3): 69-72.  DOI: 10.19754/j.nyyjs.20250215015
    摘要 ( )   PDF(2687KB) ( )  
    茶轮斑病作为一种常见的茶树病害,对茶叶产量和品质构成了严重威胁,其成因主要源于茶拟盘多毛孢 真菌的侵染,这种真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会大量繁殖,导致茶树叶片受害。因此,茶轮斑病的识别、鉴定和防 治对保障茶叶产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森林主要水文过程的研究进展
    2025, 45(3): 73-78.  DOI: 10.19754/j.nyyjs.20250215016
    摘要 ( )   PDF(1743KB) ( )  
    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通过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蒸腾,以及林地的渗透、贮蓄作用,对 降水、蒸发、径流和土壤水分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本文基于国内外在森林主要水文过程的研究现状,综述了森 林植被对降水的分配、森林土壤水分传输以及森林对径流的影响3个过程,旨在深入理解森林主要水文过程,为 水土保持、涵养水源和维护生态平衡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种植科学
    利黄连病害发生情况调查与分析
    2025, 45(3): 79-83.  DOI: 10.19754/j.nyyjs.20250215017
    摘要 ( )   PDF(3749KB) ( )  
    黄连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是利川地区的主要栽培药材之一,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其病害逐渐严重。 为了解利川黄连病害发生的情况及规律,从海拔、田地类型、种植年限、管理模式、施肥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查分 析后发现,目前利川黄连主要病虫害包括根腐病、炭疽病、日灼病、白粉病、白绢病等,几种主要病害的发病率 随定植年限的增加而升高,而管理程度越精细、化肥用量越少、有机肥料及菌肥用量越大病害发生率越低,且土 壤水分含量低的壤土、沙土病害发生率相对较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环境
    东北黑土区土地利用碳排放风险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关性研究
    2025, 45(3): 84-89.  DOI: 10.19754/j.nyyjs.20250215018
    摘要 ( )   PDF(2978KB) ( )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带来的碳排放风险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的复杂性关系, 对于促进地区低碳优化、国土空间治理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选取东北黑土区作为研究对象, 以2005一2020年4期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基于格网尺度,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探究研究区域土地 利用碳排放风险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复杂性关系。结果表明:2005一2020年东北黑土区 的土地利用碳排放风险呈现整体较高的特征,高、重度风险区数量增长15.2%,高风险区域主要分布在南部及东 南部城市群,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兴安岭林区、河流流域地区;研究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总体较高,但 呈现降低趋势,由2005年718.16×10?元下降到2020年的714.6×10?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布呈现出北部、西 部高,而中南部较低的特征;2005一2020年东北黑土区的土地利用碳排放风险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出较强 的空间负相关关系,即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碳排放风险增加会导致生态系统服务的下降,空间上相关关系较强的 区域主要在研究区域北部、中南部城市群地区,其他外固区域相关关系不明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北三省城乡融合对耕地利用转型的影响及空间效应研究
    2025, 45(3): 90-96.  DOI: 10.19754/j.nyyjs.20250215019
    摘要 ( )   PDF(2612KB) ( )  
    探讨城乡融合对耕地利用转型的影响,有助于为耕地向着更高效、绿色和集约的方向发展提供参考意 见。以东北三省的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12一2021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测度城乡融合水平和 耕地利用转型指标,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探讨城乡融合对耕地利用转型的影响及空间效应。结果表明:10年间 城乡融合水平和耕地利用转型指数都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分别上涨10.35%和12.29%;城乡融合对耕地利用转型 为正向影响,且对耕地利用隐性转型影响更大;城乡融合对耕地利用转型具有空间溢出作用,且间接效应大于直 接效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线偏振雷达在农业增雨防雹减灾作业中的应用研究
    2025, 45(3): 97-103.  DOI: 10.19754/j.nyyjs.20250215020
    摘要 ( )   PDF(4238KB) ( )  
    本文以影响吉林省农业生产千旱、冰雹2种重要气象灾害为例,以吉林省最新布设的CINRAD/CC-D型 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在抗旱人工增雨和防雹减灾作业过程中的天气监测预警、作业条件识别为切入,点,对 2024年6月8日、6月11日长春地区雷达观测资料和增雨防雹作业资料进行针对性拓展研究,结论:传统在用 多普勒天气雷达虽然较以前天气雷达进步明显,但仍不能分辨降水粒子相态(冰相、液相或冰水混合),难以判 别降水粒子大小和形状(球形、圆锥形、椭球形),定量估测降水粉度不高(降雨、降雪),难以区分气象回波 和非气象回波(如地物杂波),回波数据质量不高(衰减影响),识别冰雹能力有限,识别龙卷能力不足;新型 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采用最新技术,具备估测降水精度较高,0℃层亮带特征显著,抗地物杂波干扰能力强, 回波数据质量高,更容易判别降雨降雪,识别冰雹能力大幅捉高,提高了识别龙卷能力;采用回波偏振参量强 度Z、差分反射率因子Zo、差分相移率Kop、相关系数印v、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L,联合探空温度T、湿度 RH、溫度露,点差T-T等参量,对影响长春地区的天气系统进行连续观测,有效识别了增雨作业条件、防雹作业 条件,通过雷达偏振参量和地面增雨、降雹情况记录,验证了新型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在抗旱增雨、防雹减 灾等为农服务中的监测预警、作业条件识别等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黔西北铅锌矿区土瓖重金属污染特征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2025, 45(3): 104-110.  DOI: 10.19754/j.nyyjs.20250215021
    摘要 ( )   PDF(3167KB) ( )  
    为研究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并评价其健康风险,以赫章县铅锌矿区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梅花 分布法采集30个农田表层土壤样,点,测定Cu、Pb、Z如、Cd、Ni的含量及其pH值,使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来评价该地区农田土壤生态风险及其健康风险。结果显示:研究区农田土壤 中C山、Pb、?m、Cd、Ni的平均含量依次为贵州表层土壤重金属背景值的6.96倍、6.69倍、6.43倍、19.01倍、5.97 倍;5种重金属的Pi均值分别为6.81、7.85、6.47、21.04和6.34,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15.99,表明处于严重污染水 平;潜在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Pb达到很强的风险水平,而C达到极强的风险水平,其余3种重金属处于轻度风 险水平;儿童和成人的总非致癌风险均值分别为6.88×10mg·kg1·d和3.11×10mg·kg·d,非致癌风 险大小排序为Pb>Cd>N>Cu>Z如;该区域农田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比较严重,尤其是Pb和Cd污染占比最大,非 致癌风险程度处于安全范固之内,C是该地区主要致癌元素,需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民族山区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路径研究
    2025, 45(3): 111-115.  DOI: 10.19754/j.nyyjs.20250215022
    摘要 ( )   PDF(1705KB) ( )  
    获取和惠盖分享指遗传资源的获取方式以及如何在遗传资源使用者(或使用国)与提供者(或提供国) 之间分享由资源利用所带来的惠益。建立健全公平公正的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盖分享机制,有助于乡村振兴, 促进民族地区生物遗传资源经济效益实现,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但我国现行惠益分享制度存在模式混 乱,缺少专门管理制度,产权保护意识淡薄问题。本研究以怒江傈傈族自治州阿克鸡为例,分析实施惠盖分享过 程中的困境,提出民族山区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路径优化建议:增加保种投入,带动贫困户参与保种工 作;加强社区民众的保护与惠益分享意识;加快惠盖分享制度的建立;加强惠益分亭机制与乡村振兴制度的衔 接。以期实现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社区生计发展的互融共赢目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畜牧科学
    马齿苋水提物不同饲喂方式对蛋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生殖激素的影响
    2025, 45(3): 116-120.  DOI: 10.19754/j.nyyjs.20250215023
    摘要 ( )   PDF(1698KB) ( )  
    本试验旨在研究马齿苋水捉物不同添加方式对海兰褐蛋鸡产蛋性能、血液生化指标等的影响。选取216 只大小均一且健康的300日龄海兰褐鸡,随机分为4组(A、B、C、D),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鸡,每重 复每日喂食990g饲料。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与正常饮水;B组为日粮添加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0mg· kg马齿苋水提物,正常饮水;C组为混合添加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mg·kg马齿苋水捉物,同时每日每重 复在饮水中添加马齿苋水提物0.099g;D组为饮水添加组,在饮水中每日每重复添加马齿苋水提物0.198g,饲喂 基础日粮。保障B组、C组、D组每日每只鸡摄入22mg马齿苋水捉物。整个试验周期为49d,其中预试验7d, 正式试验42。结果表明:马齿苋水提物不同饲喂方式对蛋鸡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但B组蛋壳强度 显著高于A组(P<0.05);B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显著(P<0.05)低于A组,D组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显著(P <0.O5)低于A组;C组、D组血清中MDA含量显著低于A组(P<0.05);试验组血清中E2含量显著(P< 0.05)高于A组的同时,SH含量显著(P<0.05)低于A组。马齿苋水提物饮水添加方式能够降低鸡血清LDL 及DA含量,较为有效改善机体代谢;若考虑蛋品质量也可考虑在日粮中直接添加马齿苋水提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产科学
    第二松花江长春段渔业水域环境监测数据库软件在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统计和分析中的应用
    2025, 45(3): 121-124.  DOI: 10.19754/j.nyyjs.20250215024
    摘要 ( )   PDF(3165KB) ( )  
    渔业环境监测数据是渔业资源调查中重要的监测数据,是后续资源保护与管理、水域环境合理利用等工 作的基础。为使监测数据管理模式更加智能化、信息化,结合多年对长春市重要渔业水域环境的监测和数据统计 分析,建立第二松花江长春段渔业水域环境监测数据库软件。本文将对该软件作逐一介绍,并针对该软件作为新 的数据管理模式,对其进一步的开发和改进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园林园艺
    地方性知识视角下少数民族村寨乡土景观基因识别研究
    2025, 45(3): 125-129.  DOI: 10.19754/j.nyyjs.20250215025
    摘要 ( )   PDF(2631KB) ( )  
    少数民族传统村寨乡土景观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演变与发展,是地方情境下村民通过社会活动 进行地域特色表达和文化传承的结果。目前,关于少数民族村寨乡土景观的研究内容比较丰富,但受政策导向和 商业开发的影响,仍存在亟需拓展的空间。在此背景下,本文聚焦于云南沙溪寺登村,从地方性知识视角出发, 运用景观基因理论框架系统梳理寺登村聚落景观中蕴含的地方性知识,以景观基因理论为指导,4项识别原则为 依据,从寺登村的乡土环境、布局、文化、建筑4个方面进行识别,建立寺登村详细的识别指标体系。通过对寺 登村景观基因的识别和对各类景观因子的解析,指出景观基因对地方性知识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地方性 知识在乡土景观营造中的关键作用。旨在从地方性知识视角保护和传承寺登村的乡土景观特色,强化地域文化的 传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郊野公园复合功能策略研究
    2025, 45(3): 130-134.  DOI: 10.19754/j.nyyjs.20250215026
    摘要 ( )   PDF(2846KB) ( )  
    郊野公园作为城市与自然的连接空间,不仅提供游憩休闲,还在城乡互动和区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如何在不改变土地原有用途的基础上,通过合理规划实现多功能叠加,是郊野公园规划中的主要挑战。本文以头 屯河郊野公园为例,探讨如何在保留生产和生活功能的同时,优化土地利用效率,实现综合效益并推动可持续发 展;提出耕地、林地、草地和水域的多功能复合策略,具体措施包括通过休闲农业与景观优化推动耕地的生态、 观赏及农业效盖;在林地引入林下养殖与游憩功能,提升其生态与休闲功能;在草地和水域区域,植物和设施的 设计,丰富游客体验,提升景观的生态和观赏价值。研究表明,休闲农业项目带动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增强 了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价值;在林地和草地方面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得到加强;在草地与水域方面,进一 步提升了游客体验与生态教育功能。多功能复合功能促进了休闲农业、观光游憩与产业的有机融合,为其他郊野 公园的规划提供了参考,推动城市周边区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菊花立体干燥花制作方法研究
    2025, 45(3): 135-138.  DOI: 10.19754/j.nyyjs.20250215027
    摘要 ( )   PDF(1669KB) ( )  
    菊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以新鲜菊花“黄石公”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甘油 溶液浸泡,与不同条件微波干燥方法相结合,对菊花立体干燥花制作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甘油浓度为 30%,处理时间为1h,处理温度为60℃时,微波火力高火(P100),加热时间为1.5min,加热1次时,制作的菊 花立体干燥花花瓣无卷边,无明显干缩,干燥均匀,花瓣完整,舒展,有光泽,粘连较少效果最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桃套袋栽培技术对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2025, 45(3): 139-142.  DOI: 10.19754/j.nyyjs.20250215028
    摘要 ( )   PDF(1678KB) ( )  
    近年来,随着桃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受到广泛关注,桃的种植面积逐渐提高,套袋栽培技术在桃种植 上的应用也逐渐增多,此种栽培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防治采实的病害、鸟害等,降低果实表面的农药残留量, 采实套袋还可以影响果皮花青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合成,从而改善采皮色泽。因此,通过研究桃套袋栽培 技术,分析桃套袋栽培技术的实际应用,以期为桃的栽培技术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
    基于CiteSpace国内外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研究进展及展望
    2025, 45(3): 143-149.  DOI: 10.19754/j.nyyjs.20250215029
    摘要 ( )   PDF(3529KB) ( )  
    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研究一直受国内外学者长期关注,梳理农户土地利用的行为分类、影响因素、行为后 果和行为调控的研究进展,为深化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研究基于CiteSpace软件对CNKI和 W0S数据库共1736篇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国内相关研究发文量下降趋势明显,国外呈稳定上 升态势;国内学者侧重分析各类因素对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影响,国外学者则热衷探究行为所产生的后采;国内研 究主题可划分为“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影响因素”和“政策响应”,国外研究主题涵盖“土地可持续利用行为” “行为影响因素”和“政策引导”。未来应结合政策、经济和环境现状加强对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研究,因地制宜 提出农户行为引导策略,对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民族村寨旅游者行为研究
    2025, 45(3): 150-154.  DOI: 10.19754/j.nyyjs.20250215030
    摘要 ( )   PDF(1693KB) ( )  
    为了解民族村寨旅游者行为特征以捉升旅游者体验质量及旅游目的地吸引力,论文通过采用文本分析法 分析西江千户苗寨旅游者行为与体验特征。研究发现:苗族文化体验、认知是重要出游动机,出游群体以家庭与 朋友结伴组合为主,出游集中在节假日及署假等时间段,旅游者在住宿、饮食及观赏体验的选择中偏好能呈现民 族文化特色与地方性的民宿、长桌宴、苗装旅拍等文化类体验项目。景区商业化、交通不便以及物价较高等现象 是民族村寨旅游者的消极感知,点。民族村寨景区在发展中应更加重视旅游者的地方性文化的感知质量,加强民族 文化特色的旅游体验项目、民族文化体验场域营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户电子商务活动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5, 45(3): 155-159.  DOI: 10.19754/j.nyyjs.20250215031
    摘要 ( )   PDF(1708KB) ( )  
    互联网的普及让人们变得更加依赖网络来开展各项活动,在电子商务的影响之下,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打破了地战和渠道的限制,发展农村电商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而农户是农村电子商务活动的重要参与主体,分 析农户参与农村电子商务活动的现状及其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能够更好地提高农户能动性,推动农村电商的发 展。本文拟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Probit回归分析法以及Winsorize缩尾处理法,分析农户农村电子商务 活动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户个人的技术条件、有力的政策引导以及农户自身抗风险能力都对其电 商参与意愿有着显著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黑龙江省城镇化与耕地利用生态效率耦合协调时空分析
    2025, 45(3): 160-165.  DOI: 10.19754/j.nyyjs.20250215032
    摘要 ( )   PDF(2666KB) ( )  
    耕地生态利用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黑龙江省12个 地级市2012一2022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和熵值法分别测算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和新型城镇化综合 指数,并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相对发展度模型探究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黑龙江 省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整体水平高,区域差异小:新型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年均增长率为2.53%,呈现“西南 高,东北低”的格局;新型城镇化与耕地利用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均值为0.753,但仍未达到优质 协调阶段;新型城镇化水平长期滞后于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水平。未来黑龙江省应该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有 序推进城镇化建设,推动新型城镇化与耕地生态利用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共同富裕背景下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多元主体价值共创机制研究
    2025, 45(3): 166-170.  DOI: 10.19754/j.nyyjs.20250215033
    摘要 ( )   PDF(1690KB) ( )  
    推动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多元主体实现价值共创共享对于捉升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水平和实现共同 富裕都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共同富裕背景下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多元主体价值共创的理论机理,然后针对 价值共创的意识薄弱、信任缺失、效果难以评价、利盖连接薄弱等主要问题提出共同富裕背景下地理标志农产品 品牌多元主体价值共创的机制,即激励机制、信任机制、评价机制和利盖协调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智技术构建智慧农业应用场景现实困境及对策研究
    2025, 45(3): 171-173.  DOI: 10.19754/j.nyyjs.20250215034
    摘要 ( )   PDF(1671KB) ( )  
    智慧农业作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新业态,是推动我国高质量的重要内容。数智技术的应用为智慧农业的发 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实现农业规模化、智能化、高效化,极大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湖南省蘑蘑哒作为 智慧农业5G示范典型,其数智技术发展虽取得一定效果,但也面临着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受限、缺乏数智 技术人才以及智能车间建设成本较高,规模扩展缓慢等困境。为此,捉出应优化顶层设计,构建协同推进新局 面;培养技术人才,构建跨学科交又融合新机制;加大资源投入,构建智慧农业新体系等举措来实现数智技术助 力智慧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交流园地
    基于citespace的川渝传统聚落的研究主题演变及发展趋势综述
    2025, 45(3): 174-180.  DOI: 10.19754/j.nyyjs.20250215035
    摘要 ( )   PDF(3891KB) ( )  
    通过系统梳理近20年川渝地区传统聚落研究的既有成果,运用文献计量学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对研 究现状进行深度剖析,提取各时期的核心主题词,构建了川渝地区传统聚落研究主题的知识图谱,精准概括各阶 段的研究主题特征,并依据时间脉络和发文主题划分研究阶段,将其归纳为初步探索期、蓬勃发展期和稳定拓展 期。尽管大量、高质量的研究出现的时间与全国范围的同类研究相比相对较晚,但其研究的发展速度却异常迅 速,通过借助相对成熟的理论框架与方法,整合多学科理论体系,在既有的研究基石之上进行了创新性拓展、补 充与深化,从而构建出契合地域特性的传统聚落理论研究框架,实现了从传统理论研究到系统定量研究的快速转 型。最后从研究视角的多元创新、跨学科研究理论的构建、研究方法的优化应用3个方面对川渝地区的传统聚落 研究提出前瞻性建议,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与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