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合作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农业与技术 ›› 2025, Vol. 45 ›› Issue (9): 77-80.DOI: 10.19754/j.nyyjs.20250515016

• 林业科学 • 上一篇    

大兴安岭地区不同恢复年限樟子松群落特征及土壤养分

陶丹露 岳永太 秦富仓 李龙 赵恺 金玉鑫 刘川江 那日苏 金亚娟 弥宏卓   

  1. 1.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9;2.内蒙古大杨树林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呼伦贝尔165456; 3.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监测规划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9
  • 出版日期:2025-05-15 发布日期:2025-05-15
  • 作者简介:陶丹露(2000-),女,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森林生态:通信作者岳永杰(1976-),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森林生态 学、水土保持。
  • 基金资助: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项目(项目编号:2024BGS0021);内蒙古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项目(项目编号: ZB2023020802)
  • Online:2025-05-15 Published:2025-05-15

摘要: 大兴安岭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区域之一。本文以呼伦贝尔市大 兴安岭南麓退耕还林地不同恢复年限(1年、3年、5年)樟子松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樟子松植物群落特征以及 土壤全N、全P、有机C含量等指标,探究退耕演替过程中植物群落、土壤特征的变化以及相互影响。结果表 明:随退耕年限的增加,樟子松林地多年生禾本科植物种类显著增加,数量地呈现增长的趋势;与此相对应,土 壤有机C、全N、全C含量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全P和速效K含量则呈现先下降后回升的独特变化 模式;Glea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与土壤有机C、全N、全C呈显著正相关,而Sheldon指 数与土壤养分的正相关关系并不显著。随恢复年限的增加,樟子松群落特征与土壤环境显著优化且趋向稳定,生 态系统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演替趋势。

关键词: 退耕还林;退耕年限;群落特征;土壤养分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