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技术 ›› 2025, Vol. 45 ›› Issue (11): 34-38.DOI: 10.19754/j.nyyjs.20250615009
• 农业工程 • 上一篇
王中圆 徐天齐 刘赫航 聂堂哲
摘要: 目前在严峻的气候变化问题下,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玉米种植区黑龙江省需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全力 保障粮食产量安全。为此,本研究利用经过校准后的DSSAT(农业技术转移决策支持系统)模型系统,对气候 变化的效应进行了详细的模拟,对1965一2015年黑龙江玉米蒸腾蒸发量、产量、水资源利用效率WUE的时空特 征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表明,本模型对1965一2015年蒸腾蒸发量、产量的预测准确率均>90%,相对平均误 差(MSE)分别为8.27%、7.98%,证明此模型用于黑龙江玉米生产模拟是可行的。并且通过模型试验表明, 在旱作条件下,玉米蒸腾蒸发量受地域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呈“南大北小”的趋势,在0年间整个省境平均蒸 腾蒸发量由307.44mm增长到378.03mm,从而表明气候变化影响了农田水循环过程。玉米产量分布呈现“南多北 少”,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西南部。在1965一2015年,全省平均玉米产量提高到8386kg·m2。水分利用效率(UE) 作为衡量作物水分利用有效性的关键指标,在通河、安达等地区达到了2.53kg·hm2·mm、2.55kg·hm2·mm 的较高水平,省均WUE也从2.03kg·hm2·mm增长到了2.16kg·hm2·mm'。可见,尽管在气候变化的背景 下,玉米作物对于水的利用具有一定的弹性。本研究基于DSSAT模型进行分析,揭示和阐明了气候变率对于玉 米蒸散量、产量、UE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解释气候变化对玉米生产的效应,还是制定面向 气候变化应对策略方案的重要参考。通过对本文结果的分析,农业经营体以及管理部门可以更加精准地调整种植 结构、合理配置灌溉用水,从而更好地抵御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保障黑龙江省的玉米粮食安全。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