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技术 ›› 2025, Vol. 45 ›› Issue (15): 1-4.DOI: 10.19754/j.nyyjs.20250815001
• 农业科学 •
赵军 杨珍 张德 祁鑫 殷稳娜 王淑英
出版日期:
2025-08-15
发布日期:
2025-08-15
作者简介:
赵军(1989-),男,硕士,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作物育种与高产高效栽培。
基金资助:
Online:
2025-08-15
Published:
2025-08-15
摘要: 本研究选取2种不同熟期的制种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试验,开展不同熟期制种玉米母本种植 密度试验研究,以确定适宜不同熟期玉米种子的母本种植密度,提出制种玉米适密单产提升技术措施。试验结果 表明,制种玉米“郑单958”不同密度处理的测产面积穗重、测产面积产量均随着母本种植密度的增加呈逐渐增 大的变化趋势;不同密度处理的头中尾百粒重差异较大,随着母本种植密度的增加呈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产量 随着母本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密度为135000株·hm2的产量最高,达9546.15kg·hm2。制种 玉米“裕单040”不同密度处理测产面积穗重和测产面积产量整体随密度增大而降低;不同密度处理的百粒重头 中尾差异明显,但总体随种植密度增大而减小;不同密度处理的产量随着母本种植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其 中,密度为90000株·hm2的产量最高,达7727.85kg·hm2。
中图分类号:
. 不同制种母本密度对制种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5): 1-4.
[1]高延庆,罗健,高伟,等.延安不同区域春玉米密度梯度比较 试脸初探[J].基层农技推广,2025,13(02):18-25. [2]张红萍,张宏彦。乡村振兴背景下河西地区玉米制种产业发展 对策[J].甘肃农业,2021(04):41-42,56. [3]程红玉,肖占文,濮超,等.河西内陆灌区玉米制种高产高效 优化农艺措施研究[J].玉米科学,2023,31(04):108-117 [4孙宁科,赵建华,孙建好,等.河西灌区制种玉米化肥减量技术 对制种产量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1(2):193-198. [5]任正鹏,陈俊,崔明亮,等。不同制种密度对制种玉米农艺性 状和产量的影响[J].种子科技,2023(01):1-4,93. [6]丰光,李妍妍,景希强,等。玉米不同制种密度对主要农艺性 状和产量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1,19(01):109-111. [7]丰光,刘志芳,李妍妍,等.玉米茎秆时穿刺强度的倒伏遗传 研究[J].作物学报,2009,35(11):2133-2138. |
[1] | . 东北地区黑木耳常见栽培方式比较试验[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4): 9-12. |
[2] | . 盐胁迫下褪黑素引发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4): 18-22. |
[3] | . 菌根真菌缓解植物重金属胁迫研究进展[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4): 23-26. |
[4] | . 市售中药饮片黄芪DNA条形码鉴定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4): 27-31. |
[5] | . 江准地区鲜食糯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4): 32-37. |
[6] | . 不同保鲜剂对油麦菜保鲜效果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3): 6-13. |
[7] | . 粉煤灰对玉米幼苗生长性状的影响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3): 14-18. |
[8] | . 茶叶标本制作方法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2): 1-6. |
[9] | . 红茄梨与库尔勒香梨杂交后代果实若干性状遗传规律初探[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2): 7-12. |
[10] | . 超高压辅助表面活性剂工艺在废次烟叶游离茄尼醇提取中的应用[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2): 13-18. |
[11] | . 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鄂芝9号株型及产量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2): 19-22. |
[12] | . 光合细菌开发利用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2): 23-25. |
[13] | . 黄芩主要活性成分提取工艺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2): 26-30. |
[14] | . 藤仓镰刀菌生防菌的分离鉴定及室内毒力测定[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2): 37-40. |
[15] | . 光质对鲜切菊瓶插寿命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5, 45(11): 1-6.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