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合作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农业与技术 ›› 2025, Vol. 45 ›› Issue (11): 57-60.DOI: 10.19754/j.nyyjs.20250615014

• 林业科学 • 上一篇    

枸杞负泥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

滕玉风 张之弘 李玮涵 李晓斐 雷秀虹 张奋杰   

  1. 1.张掖市林业科学研究院,甘肃张掖734000;2.张掖市中医医院,甘肃张掖734000
  • 出版日期:2025-06-15 发布日期:2025-06-15
  • 作者简介:滕玉风(1973-),女,本科,正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果树病虫害防治、林果良种引进及栽培技术研究。
  • Online:2025-06-15 Published:2025-06-15

摘要: 枸杞负泥虫在甘肃张掖1年发生4~5代,以成虫在被害株树冠下土中越冬。第2年4月下旬成虫出垫, 出垫后的成虫开始取食、产卵,因成虫寿命和产卵期均较长,世代重叠现象明显,主要以幼虫、成虫为害枸杞叶 片、嫩芽。本研究采用田间药效试验测定了3种生物农药对枸杞负泥虫成虫、幼虫的田间防效,研究了多种生物 农药对枸杞负泥虫成虫与幼虫的毒力和田间药效差异,以期为防控枸杞负泥虫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低龄幼虫期 采用1.2%烟碱·苦参碱乳油1000倍液防治效果可达94.7%,与防效较差的4%鱼藤酮1000倍液、70%除虫菊素 原药300倍液差异显著:成虫采用1.2%烟碱·苦参碱乳油1000倍液、4%鱼藤酮1000倍液防治效果分别为 55%、52%,二者差异不显著,但均与防效较差的70%除虫菊素原药300倍液差异极显著。且各药剂对幼虫的防 效均比成虫的防效高。

关键词: 枸杞负泥虫;生物学特性;成虫和幼虫;田间药效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