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合作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农业与技术 ›› 2025, Vol. 45 ›› Issue (9): 115-118.DOI: 10.19754/j.nyyjs.20250515024

• 资源环境 • 上一篇    

秦岭东段洛河流域典型区域森林碳储量估算及影响因子分析

柯权榿 宋清坤 徐连利 宋晓焱   

  1. 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郑州450046;2.河南省地质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16; 3.自然资源部黄河流域中下游水土资源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河南郑州450016
  • 出版日期:2025-05-15 发布日期:2025-05-15
  • 作者简介:柯权榿(2001-),女,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生态修复及碳储量估算;通信作者宋晓焱(1981-),女,博士,副教授。研究 方向:环境地质、大气环境、生态固碳等。
  • 基金资助: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编号:232102320265,232102320126):河南省自然资源部省合作科技项目(项目编号:豫部省合 作2024-2)
  • Online:2025-05-15 Published:2025-05-15

摘要: 全球气候变化下我国区域生态环境设是当今的焦点问题,碳储量准确估算及影响因子分析对森林资源 科学管理有重要意义。本文以Sentinel-2影像为数据源,提取原始波段因子、植被指数因子、纹理因子等特征因 子,结合野外样地调查,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构建研究区林地碳储量反演模型,估算 典型区域碳储量及分析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卢氏、嵩县及偃师研究区碳储量分别为1382.67万t、296.67 万t以及129.32万。林地整体碳密度变化与年降雨量、城市化强度有负相关性,与平均海拔、林地利用率、土 壤碳储量有正相关性。碳储量及碳密度均随海拔变化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碳储量随坡度升高呈先增加后下降 趋势,碳密度呈上升趋势,且阴坡碳储量最大。

关键词: 秦岭东段;碳储量;碳密度;影响因子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