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技术 ›› 2023, Vol. 43 ›› Issue (16): 18-21.DOI: 10.19754/j.nyyjs.20230830005
张智超 陈灿辉 王宏越
出版日期:
2023-08-30
发布日期:
2023-08-30
作者简介:
张智超(1978-),女,本科,副高。研究方向:食药用菌发酵及栽培;陈灿辉(1980-),男,大专,高级工。研究方向:食
药用菌发酵及栽培;王宏越(1989-)女,硕士,中级。研究方向:食药用菌发酵及栽培。
基金资助:
Online:
2023-08-30
Published:
2023-08-30
摘要: 灵芝栽培作为食药用菌能够进行人工栽培后,生产面积逐步扩大,而其连作困难,对土壤肥力要求高,且容易富集重金属离子的特性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项目组采用秸秆完全代替土壤进行灵芝棚栽实验,其主要目的就是利用秸秆中丰富的营养为灵芝提供养分的同时,将秸秆转化为土壤肥料,减少对土壤肥力的降低程度,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力度。
中图分类号:
. 探索综合利用秸秆进行灵芝栽培方法[J]. 农业与技术, 2023, 43(16): 18-21.
[1]李林,郭红艳,孙晓杰,等.利用大豆秸杆和玉米秸秆栽培灵芝[J].食用菌学报,2021,28(04):15-19. [2]陈宜,谢晟,李胜杰,等.棉花秸秆栽培灵芝的品种与配方筛选试验[J].中国食用菌,2016,35(04):47-49,53. [3]农作物秸秆栽培灵芝试验效果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1):145-147. [4]全艳玲,邬惠彤,邵贺,等.灵芝袋装栽培物料配方的筛选[J].贵州农业科学,2018,46(10):112-114. [5]卫军,李晓,刘凤珠.灵芝液体发酵条件优化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8(02):18-21. [6]杨德,周明,高虹,等.灵芝液体发酵培养基筛选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536-18538. [7]夏志兰,喻桃生,周连玉,等.灵芝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J].微生物学杂志,2007,27(02):10-15. [8]陈霞,伞迦楠,赵嘉鑫,等.一种灵芝栽培方法[P].吉林:CN110115196A,2019-08-13. [9]吴有军.一种灵芝栽培用的土壤增效剂[P].贵州:CN10829177A,2018-12-04. [10]鹿傲飞,王玉斌.黑龙江省玉米秸杆资源时空分布特征与资源化利用模式构建[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3,39(01):16-20,119. [11]李景玉,赖宪明,李达,等.吉林西部地区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研究进展[J].农业与技术,2023,43(01):1-5. [12]李毓茜,王梦雨.秸秆栽培食用菌的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6(08):88-89,198. [13]彭秀科,高淑敏,李洁.利用青海产不同农作物秸秆栽培金针菇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143-19145. |
[1] | . 地形约束下的地块级水稻分层提取方法[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7): 1-8. |
[2] | . 生物炭对砷污染土壤中青稞生长及砷积累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7): 14-19. |
[3] | . 甘南高原春油菜种子存放年限对发芽特性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7): 20-23. |
[4] | . 宁夏番茄地田间杂草携带主要病毒检测及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7): 24-29. |
[5] | . 微生物肥料在番茄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7): 30-33. |
[6] | . 全生物降解地膜在加工番茄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7): 34-37. |
[7] | . 黔西北山区稻鸭共作绿色高效技术集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1-4. |
[8] | . 遵义地区中药材质量安全研究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5-8. |
[9] | . 花生油的感官评定[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5): 5-8. |
[10] | . 水热裂解有机肥对沙化土壤改良和植物生长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5): 9-13. |
[11] | . 节水控盐条件下不同膜下滴灌施肥量对景电灌区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5): 14-16. |
[12] | . 秸秆还田和灌既制度对黑龙江省高粱产量及耗水规律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5): 17-20. |
[13] | . 施用不同种类有机物料对土壤物理结构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5): 21-25. |
[14] | . 探讨乳化剂对复合凝聚法形成微囊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5): 26-31. |
[15] | . 天然植物色素的提取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前景[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5): 32-36.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