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合作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农业与技术 ›› 2023, Vol. 43 ›› Issue (21): 18-26.DOI: 10.19754/j.nyyjs.20321115005

• 农业科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水肥耦合对垄作沟灌小麦-玉米土壤水氮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李源   

  1.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郑州450046
  • 出版日期:2023-11-15 发布日期:2023-11-15
  • 作者简介:李源(1997-),男,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农业水土与环境。
  • Online:2023-11-15 Published:2023-11-15

摘要: 水、氮含量不仅影响作物水肥利用效率、品质和产量,而且过量灌水和施肥会导致农业面源污染。垄作 沟灌作为一种新型节水节肥的种植方式,亟需为其高产提供合理的水肥使用制度。因此,本研究主要针对冬小麦-夏玉米连作情况开展不同水肥处理条件下土壤水、氮分布及产量试验分析,试验结合当地农民施肥量习惯制定3个施氨水平(120kg·hm2、220kg·hm2和320kg·hm2)并设置3个灌水方案(水分下限为60%0、70%0、 80%0,0为土壤田间持水率),建立2个影响因素9种处理的水肥处理方案,其中小麦、玉米种子分别选用“济 麦22”和“DHA757”。试验结果表明:随施氮量水平的增加,能明显提升小麦-玉米0~120cm土层中硝态氮、 铵态氨含量,其中0~60cm土层中硝态氨和0~20cm铵态氮含量提升较其他土层提升明显,而对小麦-玉米各生育期0~60m含水率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制约作用;水分控制下限的变动对小麦-玉米生长周期内的水分和氨素分布有显著影响,随土壤水分控制下限提高生育期内0~120m土层含水率均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其中分布影响主要集中在0~60m土层;随水分控制下限的增加,小麦-玉米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都增加了几次,但小麦-玉米全生育期内均未发生严重的硝态氯深层渗漏现象。经过一轮小麦一玉米轮作试验表明,在水肥互向作用的影响下,水分控制下限80%0,和施氮量220kg·hm2小麦、玉米产量最住,分别为7328.79kg·hm2、12723.243kg·hm2。

关键词: 氮素分布;土壤含水率分布;垄作沟灌;小麦-玉米;水肥耦合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