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合作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农业与技术 ›› 2024, Vol. 44 ›› Issue (3): 102-108.DOI: 10.19754/j.nyyjs.202402150025

• 资源环境 • 上一篇    下一篇

北京市中心城区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研究

张瑶 张鹏   

  1. 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 出版日期:2024-02-15 发布日期:2024-02-15
  • 作者简介:张瑶(1998-),女,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城市规划与区域发展;通讯作者张脐(1983-),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研究方向:城市与区域发展。
  • 基金资助:
    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项目编号:UN-PYSCT-2017193);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 业务费项目(项目编号:2022-KYYWF-0162):哈尔滨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项目编号:XKB201815)
  • Online:2024-02-15 Published:2024-02-15

摘要: 公共开放空间是城市建设中可供居民休闲游憩的主要场所,公共开放空间的发展和建设有利于居民的身 心健康,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运用GS网络分析法,结合道路、居住人口等基础数据,构建北 京市中心城区公共开放空间的可达性网络,测度公共开放空间的可达性,并采用地理探测器探讨其影响因素。研 究表明:北京市中心城区公共开放空间分布已基本形成以旧城区为中心向外逐渐扩展的公共开放空间系统;中心 城区公共开放空间呈现出核心区较高,边缘区较低的“中心外围”空间布局特征;中心城区6个区的可达性存 在明显差异,具体排名为西城区>东城区>石景山区>朝阳区>丰台区>海淀区;中心城区公共开放空间的可达性结 果是多因子交互作用的,POI数量和建成区开发面积是主导作用因素。

关键词: 公共开放空间;网络分析;可达性;影响因素;北京市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