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合作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农业与技术 ›› 2024, Vol. 44 ›› Issue (12): 83-86.DOI: 10.19754/j.nyyjs.20240630018

• 资源环境 • 上一篇    

基于OMI数据的中国北方臭氧柱时空特征分析

王晓红 马明浩 辛守英 焦琳琳   

  1. 1.华北理工大学可矿业工程学院,河北唐山063210;2.河北省矿区生态修复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北唐山063210: 3.河北省矿山绿色智能开采技术创新中心,河北唐山063210
  • 出版日期:2024-06-30 发布日期:2024-06-30
  • 作者简介:王晓红(1982-),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3S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通讯作者焦琳琳(1988-),女,博士,讲师。 研究方向:大气环境遥感估算及其健康效应。
  • 基金资助:
    河北省高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项目编号:BK2023010);华北理工大学博士专项经费(项目编号:BS201818);河北省自然 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项目编号:H2021209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编号:82003404)
  • Online:2024-06-30 Published:2024-06-30

摘要: 利用2005一2022年的0数据对中国北方13个省份年均总臭氧柱浓度的时空特征分布进行分析。针对 数据出现的缺失现象,通过利用克里金插值方法,进行数据的填补,进一步获取18年来中国北方年均总臭氧柱 浓度分布模型。分析得出,臭氧浓度最高值分布在东北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最低值主要集中于新疆南 部、甘肃南部、陕西南部地区。利用Theil--Sen与Mann-Kendall方法,探讨了中国北方地区l8年来年臭氧柱总 量的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年总奥氧浓度变化呈总体上升趋势,其中甘肃南部以及陕西 中南部地区臭氧显著增加,只有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地区以及黑龙江中南部部分地区呈不显著减少趋势。

关键词: 中国北方;臭氧柱;时空特征;卫星谣感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