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技术 ›› 2024, Vol. 44 ›› Issue (16): 30-32.DOI: 10.19754/j.nyyjs.20240830007
• 农业科学 • 上一篇
李辉
出版日期:
2024-08-30
发布日期:
2024-08-30
作者简介:
李辉(1984-),女,硕士,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应用微生物学。
基金资助:
Online:
2024-08-30
Published:
2024-08-30
摘要: 为了获得耐盐碱微生物,以紫花苜蓿根际土壤和根瘤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法,对其根际土壤和 根瘤微生物多样性进行检测,以常年没有种植植物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作对照,分别从门水平上、Aph多样性 指数、Bta多样性指数和关键物种差异4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相关门属种的功能进行了简单的陈述。试 验结果表明: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空白土壤微生物的优势 菌群为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根瘤中微生物的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和蓝细菌门。根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根际土 壤中和空白土壤存在明显差异,微生物多样性显著不同于土壤样品,紫花首蓿根瘤中细菌和古菌的生物多样性较 低。根际土壤和空白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微生物多样性之间存在差异。紫花首蓿根际土壤中细菌和古菌 的生物多样性较高,由关键物种差异比较分析,紫花首蓿根际土壤和紫花首蓿根瘤中含有更多的有利于培肥固 土,促进植物生长的耐盐碱微生物,因此,紫花首蓿根际土壤和根瘤具有开发耐盐威微生物的潜力。
中图分类号:
. 紫花苜蓿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6): 30-32.
[1]张颖.时盐碱促生微生物的筛选、鉴定与应用初探[D].内蒙 古:内蒙古农业大学,2023. [2]侯晖,龚佳,谢沁宓,等.宁夏4种耐盐植物对根际土壤养分 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3,38 (04):61-73. [3]刘鑫裕,王冬梅,张泽洲,等。生物炭配施磷肥对土壤养分、 酶活性及紫花首蓿养分吸收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3,44 (07):4162-4169. [4赵雅蛟,刘晓静,吴勇,等。西北半干早区紫花首蓿一小黑麦 间作对根际土壤养分和细菌群落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 2020(05):1645-1652. [5]张乃文,韩晓增,朴勇杰,等.深翻和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群 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干早地区农业研究,2022(03):178- 185. [6]王玉珏.时盐碱功能菌株的筛选及其对羊草生长与土壤环境的 影响[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23 [7]韩志真.耐盐碱根际细菌的筛选及其对辣椒的促生与抗病作用 [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20. [8]张婷,周成,石爱丽,等。环渤海地区盐碱地土壤微生物多样 性研究[J].北方园艺,2022(23):83-89. [9]迪力热巴·阿不都肉苏力。新疆四地盐碱土壤细菌及古菌多样 性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22 [10]金慧磊,金敦,谢国俊.厌氧氨氣化微生物的快速富集及微 生物群落分析[J].给水排水,2020,56(S2):167-173. [1l]李娟,Constantine Uwaremwe,冷艳,等.节杆菌属细菌处理 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物的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7,40(10):89-97. [12]陈伟立,李娟,朱红惠,等.根际微生物调控植物根系构型 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6,36(17):5285-5297, [13]周文杰,昌德国,秦嗣军,等.植物与根际微生物相互作用关 系研究进展[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6,38(03):253-260. [14]Nosheen A,Bano A,Ullah F.Effect of 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 on root morphology of Safflower Carthamus tinctorius L.)[J].Afric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2011,10 (59): 12669-12679. [15]张典利,孟臻,亓文哲,等.植物根际促生菌的研究与应用 现状[J].世界农药,2018,40(06):37-43,50. [16]陈冬梅,柯文辉,陈兰兰,等.连作对白肋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 多样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0,21(07):1751-1758. |
[1] | . 雄蚕新品种桂蚕18号柳州实验室鉴定报告[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6): 7-9. |
[2] | . 西和半夏种茎异地扩繁技术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6): 10-12. |
[3] | . 火炬树水浸液对杂草田旋花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6): 18-25. |
[4] | . 梨园枝条粉碎覆盖对土壤及叶片养分含量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6): 26-29. |
[5] | . 植物叶片功能性状与功能性状网络的研究进展[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5): 1-6. |
[6] | . 微振动工艺对白茶品质的影响初探[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5): 12-16. |
[7] | . 衢六味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5): 17-19. |
[8] | . 延薯11号高效离体再生技术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5): 20-24. |
[9] | . 冬青属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5): 25-30. |
[10] | . 半夏HPLC特征图谱建立及其质量相关性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5): 31-34. |
[11] | . 桃花花期调控T基因家族分析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5): 35-39. |
[12] | . 不同入侵程度下紫茎泽兰对土壤养分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5): 40-42. |
[13] | . 高山植物西藏点地梅种子萌发的适应策略[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4): 1-4. |
[14] | . 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4): 5-9. |
[15] | . 不同优质常规稻品种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与通径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4): 19-23.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