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农牧交错区作为我国农业和斋牧业的过渡区域,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定 榆林及周边区域的农牧交错区作为研究区域,聚焦于长柄扁桃、沙棘、杜松、河北杨、沙地柏、柠条、酸枣等7 个建群植物群落,通过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系统地分析群落的特征以及各群落不同深度土 壤的理化性质。7个植物群落共有植物24科40属42种。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群落的pH和电 导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不同群落的pH和电导率与土壤深度呈正比。其中,长柄扁桃群落、沙地柏群 落的有机质含量较低,酸枣群落、河北杨群落的有机质含量较高;河北杨群落的土壤速效钾含量最高,柠条群落 的土壤碱解氨含量较高;杜松群落的土壤碱解氨含量较低,沙棘群落、杜松群落的土壤速效磷含量较高;长柄扁 桃群落的土壤速效磷含量相对较低。土壤各理化性质间基本呈正相关关系且对群落物种数有正向影响。本研究为 典型农牧交错区植物群落研究提供了数据基础,同时为典型农牧交错区不同植物群落的土壤理化性质研究提供了 理论依据。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