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合作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过刊目录

    2025年, 第45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25-04-15
    上一期   

    农业科学
    农业工程
    林业科学
    资源环境
    园林园艺
    农业经济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农业科学
    制曲专用小麦研究进展
    2025, 45(7): 1-5.  DOI: 10.19754/j.nyyjs.20250415001
    摘要 ( )   PDF(1725KB) ( )  
    小麦作为我国名优白酒的主要制曲原料,其品质通过生料发酵方式直接影响白酒的风味与质量。随着国 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白酒品质的要求日益捉升,进一步推动了白酒企业对专 用制曲小麦需求的增长。然而,目前酒企对制曲小麦的品质评价仍以感官评价为主,缺乏对小麦制曲品质与酿造 品质之间关系的客观衔接和量化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制曲工艺的优化和白酒品质的进一步提升。本文 从小麦的外观品质、营养成分、生化酶系及微生物等特性出发,系统探讨了专用小麦品质对白酒酿造的影响机 制;同时,从品种特性、种植环境及储存条件等方面深入分析影响小麦品质的关键因素。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对 小麦品质的改良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以期为专用制曲小麦的选育及其在白酒酿造行业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 参考,助力白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茶果壳和油茶饼粕的组分分析
    2025, 45(7): 6-11.  DOI: 10.19754/j.nyyjs.20250415002
    摘要 ( )   PDF(1910KB) ( )  
    油茶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我国多数地区均有种植,但榨油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油茶壳和油茶饼粕 等废弃物,目前对这些废弃物主要是以焚烧的方式处理,会对水体、空气和生态造成污染。油茶壳和油茶饼粕含 有大量的活性成分,了解其活性组分种类和含量对高值化利用油茶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发现,油茶果壳中含有 单宁8.64%、脂质1.26%、茶皂素4.02%、黄酮5.23%、总糖15.20%、蛋白质8.61%、纤维素12.63%、半纤维 素25.26%、木质素19.07%;油茶饼粕含有单宁1.73%、脂质4.16%、茶皂素8.77%、黄酮2.11%、总糖 20.82%、蛋白质10.63%、纤维素13.86%、半纤维素14.86%、木质素21.69%,为油茶壳和油茶饼粕的高值化 利用提供基础信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引种大豆新品系适应性综合评价
    2025, 45(7): 12-16.  DOI: 10.19754/j.nyyjs.20250415003
    摘要 ( )   PDF(1707KB) ( )  
    为了筛选出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的引种大豆品种进行小面积示范推广,田间鉴定了45个引种大豆品种的 1个农艺性状,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大豆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单株粒数、单株英数、单株粒重、 底英高度、有效分枝、主茎节数、株高等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15%,受基因型和环境的影响较大;引种大豆的 各农艺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经过主成分分析,将11个指标降维为累计贡献率>85%的4个主成分,根 据4个主成分贡献率及得分构建大豆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模型:ZY=0.364ZY1+0.289ZY2+0.137ZY3+0.067ZY4, 在45个大豆品种中,GDD523、GDD494、GDD501的农艺性状综合评分较高,可将3个品种引种到贵州1600m左 右的类似生态区进行试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绿色食品安吉白茶生产技术
    2025, 45(7): 17-20.  DOI: 10.19754/j.nyyjs.20250415004
    摘要 ( )   PDF(1694KB) ( )  
    本文概述了绿色食品安吉白茶生产的产地环境、开垦与种植、土壤耕作、肥培管理、树冠管理、有害生 物防治、采摘存运、茶叶加工、包装贮运和生产档案等技术内容的要求,为绿色食品安吉白茶标准化生产提供了 技术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百香果抗黄瓜花叶病毒砧木筛选研究
    2025, 45(7): 21-24.  DOI: 10.19754/j.nyyjs.20250415005
    摘要 ( )   PDF(2379KB) ( )  
    病毒病是百香采主要病害之一。黄瓜花叶病毒(CMV)在百香采种植园中分布广泛,严重影响百香果 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拟通过抗病性试验,嫁接亲合性以及分析病毒迁移速率,评估不同百香果品种对黄瓜花叶 病毒的抗病性,筛选抗黄瓜花叶病毒的百香果砧木。研究表明,黄果百香果品种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性以及较好的 嫁接亲和性,紫果百香果品种抗病性较差。黄果百香采中“巴西大黄金”嫁接成活率较高,抗病性强,病毒迁 移速率低,推荐为理想的砧木品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废弃物秸秆基质生产马铃薯原原种水肥调控技术研究
    2025, 45(7): 25-29.  DOI: 10.19754/j.nyyjs.20250415006
    摘要 ( )   PDF(2139KB) ( )  
    本研究将党参、黄芪秸秆发酵后按体积比与蛭石调配成马铃薯原原种育苗基质,以马铃薯品种“青薯9 号”为供试材料,设置灌水量和施肥量单因素试验,3个灌水量为W1(25%)、W2(35%)、W3(45%),以蛭 石常规水肥管理为对照,3个施肥量为F1(220kg·hm2)、F2(310kg·hm2)、F3(400kg·hm2),以不施肥 处理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水肥调控对脱毒苗成活率、植株的株高、茎粗、马铃薯原原种的产量有显著的影 响,党参和黄芪秸秆基质灌水量均为25%时脱毒苗成活率最高,党参秸秆基质达94%以上,黄芪秸秆基质达 92%以上,但与CK1的97%相比成活率还稍低;党参和黄芪秸秆基质灌水量均为45%时脱毒苗茎粗值最高,党 参秸秆基质达5.79mm,黄芪秸秆基质达5.21mm,CK1为4.01mm;党参和黄芪秸秆基质灌水量均为45%时马铃 薯原原种产量最高,党参秸秆基质总产量为654粒·1.2m2,合格薯为541粒·1.2m2,总产量比蛭石高3.2%, 合格薯比蛭石高2.3%;黄芪秸秆基质总产量为628粒·1.2m2,合格薯为564粒·1.2m2,总产量比蛭石低 0.9%,但合格薯北蛭石高6.6%;党参秸秆基质的总产量均较高,但未合格薯也较高。党参秸秆基质施加基肥撒 可富复合肥310kg·hm2时脱毒苗成活率最高,施加基肥撒可富复合肥400kg·hm2次之,黄芪秸秆基质施加基 肥撒可富复合肥220kg·hm2时脱毒苗成活率最高,但与施加基肥撒可富复合肥310kg·hm2和400kg·hm2时脱 毒苗成活率无明显差异;党参和黄芪秸秆基质施加基肥撒可富复合肥400kg·m2时马铃薯原原种产量最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MaxEnt模型的未来气候情景下垂序商陆影响因子研究
    2025, 45(7): 30-33.  DOI: 10.19754/j.nyyjs.20250415007
    摘要 ( )   PDF(2796KB) ( )  
    垂序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 L.)是一种恶性入侵植物,由于其强大的繁殖能力和适应性,成为一种 恶性杂草,对本土植物及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利用生态位模型MaxEnt与地理信息软件ArcGIS,根据 收集的垂序商陆分布,点位和环境变量预测影响其生长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5月太阳辐射(srd05)、10月降 水量(prec1(0)、1月平均气温(tavg01)是对垂序商陆生长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垂序商陆分布范园广,建议相 关月份加强果园与莱地的防范,以防止垂序商陆的进一步扩散。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贵州省主粮硒富集现状及强化策略
    2025, 45(7): 34-39.  DOI: 10.19754/j.nyyjs.20250415008
    摘要 ( )   PDF(1732KB) ( )  
    硒是人体不可或缺的“长寿因子”,日常饮食是人体获取硒元素的主要途径,粮食合理硒富集成为含硒 和富硒产品,能极大改善缺硒人群的健康状况。贵州是典型缺硒地区,本文通过分析贵州多地主粮的含硒情况, 探索影响主粮硒含量的因素,并提出合适有效的作物补硒方式,以为贵州富硒农产品生产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土壤培肥基质施用量对道地中药材党参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产量的影响
    2025, 45(7): 40-44.  DOI: 10.19754/j.nyyjs.20250415009
    摘要 ( )   PDF(3393KB) ( )  
    为探明施用土壤培肥基质后道地中药材党参土壤结构和产量变化特征和作用机制,于甘肃省定西市岷县 禾脱镇开展试验,土壤培肥基质用量为0kg·hm2、3000kg·hm2、6000kg·hm2、9000kg·hm2和12000kg·hm2,研 究了土壤培肥基质施用量对道地中药材党参土壤结构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土壤培肥基质可降低< 0.25mm粒级团聚体含量,促进大团聚体的形成,同时提升土壤团聚体稳定指数MVD和GMD,降低团聚体破碎 率PAD;与对照相比,土壤培肥基质用量为3000kg·hm2、6000kg·hm2、9000kg·hm2和12000kg·hm2党参 产量分别提高10.18%、26.09%、19.90%和16.26%。因此,综合考虑培肥土壤和产量提升,当地土壤培肥基质 适宜用量6000kg·hm2。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贵阳地区园林小菊品种综合评价
    2025, 45(7): 45-50.  DOI: 10.19754/j.nyyjs.20250415010
    摘要 ( )   PDF(1714KB) ( )  
    为筛选出适宜在贵阳地区推广应用的园林小菊品种,本文以25个园林小菊品种资源为研究对象,选取 植株整体性状、观赏特性、栽培适应性3个方面14个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1套园林小菊 综合评价体系。结果显示:25个园林小菊品种分为4个等级,其中1级(分值≥2.7)有“金陵如烟”“金陵月 桂”“金陵瑰丽”等6个品种,株型优美、观赏性状优秀且适应性强,十分适合在贵阳地区进行栽培和应用;Ⅱ 级(分值2.4~<2.7)有“金陵礼花”“金陵笑靥”“金陵雨萱”等13个品种,株型良好、观赏性状优良,栽培 适应性较高,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价值;Ⅲ级(分值2.1~<2.4)有“金陵盛桂”“金陵星河”“金陵粉玉兰” 等4个品种,易倒伏、抗性较差、利用价值有限;W级(<2.1)有“金陵红袖”和“金陵红豆”2个品种,直 立性差、花期短、抗性差,不适合在贵阳地区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突变tε-LCY1基因获得高类胡萝卜素烟草新品系
    2025, 45(7): 51-54.  DOI: 10.19754/j.nyyjs.20250415011
    摘要 ( )   PDF(2539KB) ( )  
    8-LCY基因是植物类胡萝卜素含量的负调控基因,为了培育可用于烟叶生产的高类胡萝卜素烟草品种, 改善我国烟叶香气不足的缺,点,本研究从我国烤烟主栽品种“云烟87”的基因组数据库中克隆到烟草N-LCYI 基因,并从“云烟87”的EMS突变体库中筛选到1个氨基酸改变的突变体。结果表明,Nt8-LCYI基因CDS长 度为1575bp,编码524个氨基酸。Nte-LCY1蛋白与番茄8-LCY1蛋白相似性为90%,且含有番茄红素环化酶的 特征基元二核苷酸结合基序。从“云烟87”的EMS突变体库中筛选到1个N8-LCYI基因的错义突变体,该突 变体N18-LCY1基因CDS第505位的核苷酸C突变为T,其编码蛋白质第169位的亮氨酸(L)突变为苯丙氨酸 (F)。检测烟叶中类胡萝卜素表明,突变体B-胡萝卜素、紫黄质、B-隐黄质、叶黄素棕榈酸酯含量比“云烟 87”分别提高54.21%、49.07%、40.32%、32.90%,该突变体的获得为后续培育高香气烟草新品种鉴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赤霉素处理对赤芍种子生根影响的研究
    2025, 45(7): 55-58.  DOI: 10.19754/j.nyyjs.20250415012
    摘要 ( )   PDF(1695KB) ( )  
    赤芍种子具有上胚轴和下胚轴双重休眠特性。本试验通过研究不同GA3浓度处理赤芍种子的生根情况, 探索打破赤芍种子下胚抽休眠的最适GA,浓度。以空白为对照,设置GA3浓度分别为30mg·L、40mg·L、 50mg·L、60mg·L、70mg·L、80g·L、90mg·L、100mg·L-、110mg·L、120mg·L、130mg·L-1, 共12个处理。结果显示:赤露素处理能够打破赤芍种子下胚轴休眠,赤露素浓度在40~100mg·L浓度范固内 与对照相比能显著提高生根率;其中浓度为90mg·L处理的种子生根率最高为69%,经赤霉素处理的赤芍种子 生根启动时间和结束时间均提前,生根集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遥感技术的草原退化监测与预警系统构建研究
    2025, 45(7): 59-62.  DOI: 10.19754/j.nyyjs.20250415013
    摘要 ( )   PDF(1896KB) ( )  
    为了有效监测与预警草原退化问题,保障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功能,采用多源途感数据与地面调查相 结合的方法,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典型草原为例,研究了草原退化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及预警系统的开发。通过 综合植被覆盖度、土壤含水率、气候因子及人类活动强度等指标,建立了草原退化监测预警模型。研究结采表 明,该系统能够准确反映草原退化动态,有效预警干旱与超栽风险,为草原的生态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预制虎皮扣肉风味轮建立与感官特征解析
    2025, 45(7): 63-68.  DOI: 10.19754/j.nyyjs.20250415014
    摘要 ( )   PDF(1971KB) ( )  
    为了系统评价虎皮扣肉的感官品质,本研究以预制虎皮扣肉为研究对象,通过感官品评筛选描述词,构 建虎皮扣肉风味轮及感官评价体系。采用定量描述分析法(QDA)和评估适合项目法(RATA)对市售8款虎皮 扣肉产品进行感官分析,共获得142个描述词,包括涵盖视觉、味觉、触觉(质地)和嗅觉4大类。通过几何平 均值(M值)筛选出>0.15的描述词23个,包括视觉描述词5个(酱色、虎皮纹路、色泽红亮、色泽油亮、 分层清晰)、味觉描述词7个(咸甜交织、肥而不腻、酱香浓郁、纤维酥软、香料回甘、入口即化、软烂不柴)、 触觉描述词6个(外酥内糯、多汁、肉质弹性、纤维感、黏连性、油脂绵密)及嗅觉描述词5个(焦糖香、浓 郁肉香、八角茴香、酱酯香、浓郁咸香)。层次分析法确定感官权重为视觉(18%)、嗅觉(9%)、味觉 (35%)、触觉(38%),并建立百分制评分系统。本研究明确消费者对不同种类虎皮扣肉的感官认知,为虎皮扣 肉品质标准化提供理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工程
    融合VT和通道注意力的水稻病害识别技术研究
    2025, 45(7): 69-74.  DOI: 10.19754/j.nyyjs.20250415015
    摘要 ( )   PDF(3685KB) ( )  
    水稻产量和质量对农业经济、粮食安全、农民收入及生态环境至关重要,而水稻病害是影响其产量和质 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提升实际种植场景下的病害识别准确率,本文捉出了一种融合Vision Transformer和通道注 意力机制的水稻病害识别方法。收集田间拍摄的水稻病害图像,并通过翻转、旋转、缩放等数据增强手段丰富样 本多样性。针对病斑特征在图像中尺度变化大、形态复杂、局部与全局关联困难的问题,采用Vision Transformer 作为基础框架,捕捉局部特征与全局信息,并融入通道注意力机制,提升模型对重要特征的关注度。引入迁移学 习策略及学习率调度器,提升在样本不足情况下的识别精度并优化模型收敛速度。实验结采表明,本文方法识别 精度达96.93%,相比AlexNet、VGG16、Res Net50及原始Vision Transformer,准确率分别提高4.95%、4.62%、 1.91%和1.16%,且收敛速度更快,能够满足水稻病害识别需求,为其捉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泽普县农村供水工程取水口选址分析
    2025, 45(7): 75-78.  DOI: 10.19754/j.nyyjs.20250415016
    摘要 ( )   PDF(1693KB) ( )  
    通过对泽普县城乡供水现状存在问题调查及分析,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措施,初步拟定泽普县城乡供 水一体化4个地表水水源取水方案,从水源水量及水质、取水方式及场址协调、地形地质条件、主要建筑物、施 工条件、运行管理方式及工程投资7个方面进行综合比选,选定桐安乡干架作为供水水源,满足泽普县城区及各 乡镇的人斋用水、石油基地和工业园区生活用水及生产用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林业科学
    气候与竞争对兴安落叶松径向生长的影响
    2025, 45(7): 79-85.  DOI: 10.19754/j.nyyjs.20250415017
    摘要 ( )   PDF(3632KB) ( )  
    以大兴安岭地区杜香-兴安落叶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结合树木年代学,建立兴安落叶松年表。通过野 外踏查、数据模拟等方法,分析3种竞争指数、不同时间间隔累积断面积增量以及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探究竞 争与气候对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径向生长的共同作用。结果表明:采用混合效应模型拟合的胸高直径和(SDBH)与 35年的累积断面积增量之间的条件决定系数最高;兴安落叶松年轮宽度指数与生长季最高气温、生长季气温、5 月最低气溫、前1年12月降水量及前1年6月SPEI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当气候变量为定值时,累积 断面积随竞争指数的增加而减小。当竞争指数稳定时,累积断面积随气候变量的增加而增大。可见树木径向生长 受竞争和气候共同作用,相较于竞争,气候因素对兴安落叶松的树木径向生长的影响更为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寒草甸圆穗蓼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对土壤含水率的响应
    2025, 45(7): 86-89.  DOI: 10.19754/j.nyyjs.20250415018
    摘要 ( )   PDF(2379KB) ( )  
    为探讨圆穗蓼(Polygonum multiflorum)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对土壤含水率的响应,本文以藏 东南东达山高寒草甸圆穗蓼种群为研究对象,沿土壤水分梯度设置6个样地,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NSC浓 度,分祈NSC及其组分可溶性糖(SS)和淀粉(ST)浓度对土壤含水率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率的 升高,圆穗蓼根状茎、叶和花NSC、SS和ST浓度显著降低(P<0.O5);根状茎NSC、SS和ST浓度最高,但叶 NSC和SS浓度最低,花ST浓度最低;生长旺期的NSC、SS和ST浓度大于枯黄期和返青期,但返青期SSST比 值始终高于生长旺期与枯黄期。圆穗蓼通过增加NSC浓度来抵御干旱胁迫,并通过调整NSC及其组分在不同器 官的分配比例来应对土壤水分条件的变化。生长旺期较高的NSC含量有利于圆穗蓼生长繁殖,在返青期圆穗蓼 高浓度SS和快速生长相适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仙翁山国家森林公园野生种子植物区系特征
    2025, 45(7): 90-93.  DOI: 10.19754/j.nyyjs.20250415019
    摘要 ( )   PDF(1702KB) ( )  
    基于野外调查和文献资料整理,利用区系地理学原理,对黑龙江省仙翁山国家森林公园野生种子植物资 源及其区系特点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该地区自然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支持。结果显示:研 究区野生种子植物共70科234属424种,包括裸子植物1科4属8种,被子植物69科230属416种。该区域野 生种子植物的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其科的分布涵盖5个分布型及3个变型,温带科(8-14型)共27科 (38.57%)稍多于热带科(2-7型)(23科,32.86%);属的分布共有12个分布型和7个变型,温带地理成分占 绝对优势(176属,75.21%),尤其以北温带分布为主。仙翁山国家森林公园野生种子植物资源丰富,区系成分 复杂多样。从分布区类型看,在科、属的水平上分别占吴征镒等所划分的15种分布区类型的33.33%和80.00%; 区系温带性质较为明显,保护区科、属溫带性分布类型均高于热带性分布类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常见园林植物大叶女贞叶功能性状季节动态变化研究
    2025, 45(7): 94-97.  DOI: 10.19754/j.nyyjs.20250415020
    摘要 ( )   PDF(1903KB) ( )  
    为研究大叶女贞叶片功能性状随季节的变化规律,本研究连续4个季节对其功能性状进行测定,分析了 大叶女贞叶面积指数、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在不同季节间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大叶女贞叶 片叶干物质含量、叶面积指数、比叶面积随季节的变化差异显著。夏季叶面积指数最大(2.75),而春季叶面积 指数最小(2.05),叶面积指数表现为夏季>冬季>秋季>春季;4个季节大叶女贞比叶面积的变化范固为65.72~ 191.81cm2·g',其中较大的为春季(191.81cm2·g1),较小的为冬季(65.72cm2·g1)。4个季节的叶千物质 含量由低到高依次为冬季(0.40g)、夏季(0.39g)、秋季(0.29g)、春季(0.24g)。大叶女贞叶千物质含量冬 季>夏季>秋季>春季,其中夏季和冬季的叶干物质含量接近,且明显高于春季和秋季的叶干物质含量。本研究结 果有助于理解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大叶女贞对环境的响应和适应机制,为更好地利用大叶女贞以及其他常绿阔叶 树种提供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环境
    气候变化对我国植被碳汇的影响
    2025, 45(7): 98-102.  DOI: 10.19754/j.nyyjs.20250415021
    摘要 ( )   PDF(4256KB) ( )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PP)是描述植被活动的关键变量,对于理解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气候变化有着 重要意义。本文利用NPP数据分析了我国2000一2019年NPP的时空变化及变化趋势,利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 气候变化(蒸散发、降水、温度)对于我国NPP的影响。结采表明:2000一2019年NPP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异性, 20年年均NPP为45.0gC·m2·a;2000一2019年中国NPP呈整体显著上升的趋势,年均增速为5.4gC·m2·a; 蒸散发(ET)、降水(P)和温度(T)与我国NPP均呈现出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0.4、0.05,其中降水的 相关性最大。与以往研究相比,本文进一步量化了气候因子与NPP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气候变化对植被 动态的影响,提高了人们对我国碳吸收格局及其对碳排放和气候因子的响应的认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人为干扰下纳帕海湿地植物多样性特征及保护建议
    2025, 45(7): 103-107.  DOI: 10.19754/j.nyyjs.20250415022
    摘要 ( )   PDF(2374KB) ( )  
    纳帕海湿地开发与保护的矛盾突出。为探究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实施后其植物多样性特征,采用样方调查 和踏查法,比较分析不同人为干扰下植物多样性特征。结果显示:机制实施后,纳帕海湿地植物的种类、数量、 盖度和生物量等明显提高,物种组成丰富,以草本植物为主(29科62属88种),蕨类植物1种(满江红)。调 查到的均为草本植物,多年生最多(64种,72.73%),一年生次之(24种,27.27%),用途包括药用(32种)、 牧草或饲料(17种)、食用(6种)、观赏(4种)及其他(5种)。轻微人为千扰会增加物种数量,但生物量和 植物盖度则会下降,随着干扰的加剧,物种数量、生物量和植物盖度明显下降,受重度人为千扰的区域土壤沙化 且物种组成单一。结果表明:禁牧围封和控制人为干扰可以提高纳帕海湿地的植物多样性;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对 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显著效果,对该地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综合指标的八虎力河的河流健康评价
    2025, 45(7): 108-112.  DOI: 10.19754/j.nyyjs.20250415023
    摘要 ( )   PDF(2210KB) ( )  
    江河湖泊是生态系统与国土空间的重要构成要素,为经济社会发展给予了关键支撑,所具备的资源、生 态以及经济功能都是无可替代的。为贯彻落实河湖健康评价,依据《关于开展河湖健康评价工作的通知》《黑龙 江省河湖健康评价技术指南(试行)》,开展桦南县八虎力河的河流健康评价工作,以便清楚了解该河流的真实 健康情况。本次采用综合指标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八虎力河进行河流健康评价,计算八虎力河健康得分,获取河流 健康状况。评价结果显示:2项指标处于非常健康状态,4项指标处于健康状态,2项指标处于亚健康状态项, 水体连通性处于不健康状态,防洪指标处于劣汰状态。综合评估表明,八虎力河处于健康河流状态。建议从恢复 岸带植被、水生物资源与栖息地的保护、治理污水和开展防洪工程等方面来治理河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黄河流域夏玉米根系带水质模型应用分析
    2025, 45(7): 113-116.  DOI: 10.19754/j.nyyjs.20250415024
    摘要 ( )   PDF(2483KB) ( )  
    夏玉米是黄河流域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为适应新时代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保障黄河流域粮食安 全,利用根系带水质模型(八WQM2)对黄河流域夏玉米生长发育进行模拟分析。基于2年的夏玉米田间试验, 利用实测数据对RZ八WQM2进行应用分析。研究结果显示,ZWQM2对土壤硝态氯、作物产量、生物量和含氨量 的模拟效果较好,土壤硝态氦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RISE值在0.064~3.412mg·kg,平均相对误差 MRE值变化范园为12.57%~45.01%,标准均方根误差NRMSE处于9.94%~27.23%。RZWQM2可以较好地应用 于黄河流域夏玉米作物生长研究,为黄河流域夏玉米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尔沁沙地榆树林下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变化特征
    2025, 45(7): 117-121.  DOI: 10.19754/j.nyyjs.20250415025
    摘要 ( )   PDF(4816KB) ( )  
    本文以科尔沁沙地榆树疏林草原土壤为研究对象,将采样,点设置为与榆树基部距离(样环)、采样方位 (主风向和垂直主风向),测定不同采样,点的土壤理化指标,分析样环和采样方位对土壤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0~20m土层,与榆树不同距离显著影响了土壤pH值、电导率、有机碳、全氨、全磷、全钾、硝态氨和速效 磷;不同采样方位显著影响了电导率、全磷、硝态氨和速效磷;二者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电导率、容重、孔隙 度、有机碳、全磷、硝态氨和速效磷。20~50m土层,与榆树不同距离显著影响了电导率、有机碳、全氨、铵态 氯、硝态氮和速效磷;不同采样方位显著影响了电导率、全磷、硝态氨和速效磷;二者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电 导率、有机碳、全氨、硝态氨和速效磷。从各个土壤理化指标与样环、方位、土层的相关性可以看出,样环和土 层与有机碳、全氨、全钾、硝态氨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典型农牧交错区不同植物群落特征及土壤特性研究
    2025, 45(7): 122-127.  DOI: 10.19754/j.nyyjs.20250415026
    摘要 ( )   PDF(2751KB) ( )  
    农牧交错区作为我国农业和斋牧业的过渡区域,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定 榆林及周边区域的农牧交错区作为研究区域,聚焦于长柄扁桃、沙棘、杜松、河北杨、沙地柏、柠条、酸枣等7 个建群植物群落,通过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系统地分析群落的特征以及各群落不同深度土 壤的理化性质。7个植物群落共有植物24科40属42种。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群落的pH和电 导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不同群落的pH和电导率与土壤深度呈正比。其中,长柄扁桃群落、沙地柏群 落的有机质含量较低,酸枣群落、河北杨群落的有机质含量较高;河北杨群落的土壤速效钾含量最高,柠条群落 的土壤碱解氨含量较高;杜松群落的土壤碱解氨含量较低,沙棘群落、杜松群落的土壤速效磷含量较高;长柄扁 桃群落的土壤速效磷含量相对较低。土壤各理化性质间基本呈正相关关系且对群落物种数有正向影响。本研究为 典型农牧交错区植物群落研究提供了数据基础,同时为典型农牧交错区不同植物群落的土壤理化性质研究提供了 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研糙度设备在风蚀地表微地貌监测中的应用
    2025, 45(7): 128-131.  DOI: 10.19754/j.nyyjs.20250415027
    摘要 ( )   PDF(3469KB) ( )  
    研究沙区地表微地貌特征可为风蚀监测、评价及制定科学的管理对策提供参考。基于自发研制的野外便 携式地表糙度设备对沙区5种不同地表(流动沙丘、聚乳酸纤雏沙障障格、聚乙烯沙障障格、采收后的辣椒田、 采收后的马铃薯田)的微地貌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5种不同地表的糙度值存在着明显差异,依次为采收后的 马铃薯田(1.129)>采收后的辣椒田(1.015)>聚乳酸纤维沙障障格(1.013)>聚乙烯沙障障格(1.008)>流 动沙丘(1.O04)。地表糙度设备能快速高效地测量地表微地貌,测量精度满足研究需求,而且该设备取材方便、 成本低廉、组装方便。设备的研发为今后开展风蚀监测相关研究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研发同类设备奠定了较好 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园林园艺
    茄果类蔬菜萜类化合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2025, 45(7): 132-136.  DOI: 10.19754/j.nyyjs.20250415028
    摘要 ( )   PDF(1730KB) ( )  
    茄果类蔬莱是重要的园艺作物。花类化合物在果蔬的风味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在植物防御和生 物技术应用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价值。本文系统综述了花类化合物的分类及生物学功能,阐述了番茄、辣椒和茄 子中的主要挥发性萜类化合物。同时,探讨了遗传、环境、生物和外源激素等多种因素对花类化合物合成的影 响。针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展望,以期为全面解析茄果类蔬莱萜类化合物的合成调控机制,以及茄 果类蔬莱风味品质改良与萜类化合物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协同理论的城市边缘地带城村景融合发展研究
    2025, 45(7): 137-143.  DOI: 10.19754/j.nyyjs.20250415029
    摘要 ( )   PDF(1867KB) ( )  
    本研究基于协同理论,选取昆明城区东北部城市边缘地带作为研究对象,将该地区划分为城市、乡村、 景区3个子系统;运用耦合协同度模型、GS空间分析法等方法,构建了子系统的耦合指标体系,测算了该地区 2023年城市子系统、乡村子系统及景区子系统的耦合协同发展状况。研究结果显示,该区域3个子系统均处于 低度协同发展状态,整体处于中度协同状态。并提出了多维度的协同发展策略,以促进该城市边缘地带的协调发 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秦皇岛市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5, 45(7): 144-147.  DOI: 10.19754/j.nyyjs.20250415030
    摘要 ( )   PDF(1702KB) ( )  
    随着经济发展,环境绿化和家庭花卉需求不断增加,花卉苗木产业具有较大市场潜力,是促进农民增收 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之一。本研究立足于秦皇岛,就其花卉苗木产业的整体发展情况、典型发展大户进行 了深入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秦皇岛市花卉苗木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科技支撑、提高生产 设施化水平、加强品牌建设,以及多举措振兴绿化苗木市场的建议,以期助力花卉苗木产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降解膜在草莓上的应用
    2025, 45(7): 148-151.  DOI: 10.19754/j.nyyjs.20250415031
    摘要 ( )   PDF(1692KB) ( )  
    为解决农用地膜残留污染土壤问题,根据不同降解膜的降解速率,在草莓设施栽培模式下,分析4种不 同降解膜(苏州德捷膜、山东天壮环保膜、上海弘睿生物膜、南通龙达生物膜)在草莓上的施用效采。结果表 明:4种不同类型的降解农膜在宿迁地区均可以满足草莓生长需要,与对照(CK)聚乙烯PE膜相比,地下10m土 壤温度降低0.04%~0.97%,含水量降低0.81%~2.46%,产量减少0.47%~1.41%,不影响草莓物候期,对草莓 增温保墒和经济产量影响较小。4种降解膜中,处理1苏州德捷膜材料科技有限公司(PBAT改性材料+秸秆粉+ PPC聚碳酸亚丙酯+PLA聚乳酸)降解膜增溫保墒综合效果较好,可大面积示范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景观体验与游憩行为的校园景观建设优化策略
    2025, 45(7): 152-154.  DOI: 10.19754/j.nyyjs.20250415032
    摘要 ( )   PDF(1683KB) ( )  
    校园景观是校园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环境的好坏,直接澎响师生在校的生活和学习。高质量 的校园环境,可以给师生营造浓厚的学习、生活氛围,更好地发挥校园景观的生态性、文化性、教育性等功能。 本文基于师生在校的景观体验与游憩行为影响,指出校园景观中现存的不足,并从生态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 境等方面,提出优化校园景观的建议和策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
    粮食主产区农业韧性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5, 45(7): 155-161.  DOI: 10.19754/j.nyyjs.20250415033
    摘要 ( )   PDF(2358KB) ( )  
    提升粮食主产区农业韧性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鉴初性理论建构了粮食主产区农 业韧性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17一2022年我国粮食主产区统计数据,测度了其农业韧性水平的时空演化特 征,并分析了影响农业韧性水平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农业初性水平时序整体呈上升趋势,2022 年粮食主产区农业韧性水平综合评价值较2017年相比增长8.3%;农业初性空间异质性显著,韧性水平最低的辽 宁省与最高的山东省相比差距接近3倍;阻碍农业韧性水平提升的因素主要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户农 业固定资产投资、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和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因此,应统筹推动粮食主产区农业韧性协调发展,增 强农户农业投入能力与积极性,坚持农业生产发展与生态治理并重以提升粮食主产区农业韧性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因子分析的河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效果研究
    2025, 45(7): 162-169.  DOI: 10.19754/j.nyyjs.20250415034
    摘要 ( )   PDF(2168KB) ( )  
    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方式,对于河北省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升级具有特殊意义。本 文基于2023年河北省农村统计年鉴相关数据,选取农业产业化经营率、农民参与度、农副产品转化率等13项反 映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时间序列指标,通过因子分析法分别从产业化发展和市场化发展2个层面对河北省农业产业 化经营效果进行评价研究,得到河北省2008一2022年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水平状况。结果表明:农业产业化经 营水平在2008一2022年间稳步上升,近年来趋于平稳,特别是龙头企业的市场影响及农副产品的加工生产适应 市场需求对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效采起到了显著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扎根理论的农户闲置宅基地再利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2025, 45(7): 170-176.  DOI: 10.19754/j.nyyjs.20250415035
    摘要 ( )   PDF(1888KB) ( )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农村闲置宅基地再利用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当前我国的 农村闲置宅基地再利用现状面临严峻挑战。本文以研究花瑶乡农户闲置宅基地影响因素为目的,通过扎根理论和 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进行结合分析,分析出影响花瑶乡农户宅基地再利用意愿影响因素的逻辑关系,通过提出提 升当地就业水平和质量、探索多种开发模式、提升村落环境、完善相关政策的建议,以提高农户宅基地再利用意 愿,这些措施不仅可以为相关部门捉供政策参考,也可为具有同样条件的地区捉供一定的农村宅基地再利用发展 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效果及动因
    2025, 45(7): 177-180.  DOI: 10.19754/j.nyyjs.20250415036
    摘要 ( )   PDF(1703KB) ( )  
    近年来,作为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新兴产物,数字金融在优化农村金融供给的同时,还能够更好地服 务于乡村振兴。本文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对数字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前沿研究成果进行综述,通过梳理数字金融的 发展现状及赋能乡村振兴的具体效果,总结出数字金融能够从5个层面对乡村振兴产生驱动作用,即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生活富裕、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并从缓解信息不对称、突破时空局限和简化交易流程3条路径阐释 数字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剖析现有文献存在的不足,未来研究可以从数字鸿沟下数字技术对金融赋能 乡村振兴的马太效应和深化区域差异化的数字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策略方面展开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