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技术 ›› 2022, Vol. 42 ›› Issue (16): 75-77.DOI: 10.19754/j.nyyjs.20220830019
丁天元 马舒乐 张永鹏
出版日期:
2022-08-31
发布日期:
2022-08-30
作者简介:
丁天元(1997-),男,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蚯蚓堆肥和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研究。
基金资助:
Online:
2022-08-31
Published:
2022-08-30
摘要: 蚯蚓抗氧化酶系是保护蚯蚓免受脂质过氧化影响的主要防御系统,可以作为评价外源性因子对蚯蚓毒性指标。当有外源性因子破坏蚯蚓体内氧化还原平衡时,抗氧化酶系统中SOD、CAT、POD、GST-Px酶的含量就会产生变化。本文综述了蚯蚓抗氧化酶系与土壤中重金属、农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农药环境因子对蚯蚓毒性作用,阐述了部分重金属、农药对蚯蚓体内各酶活性的变化情况。
中图分类号:
. 土壤重金属农药对蚯蚓毒性的研究进展[J]. 农业与技术, 2022, 42(16): 75-77.
[1]李德金,高宏生,张丽,等.污染胁迫下的蚯蚓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6,36(01):44-50. [2]宁玉翠.镉胁迫下蚯蚓(Eisenia fetida)氧化应激反应及解毒机制研究[D].哈尔滨:东北工业大学,2019. [3]Xie X,Qian Y,Wu Y X,et al.Effects of decabromodiphenyl e-ther (BDE-209)on the avoidance response,survival,growth andreproduction of earthworms Eisenia fetida)[J].Ecotoxicologyand Environmental Safety,2013,90:21-27. [4]张聪,王志新,刘新会,等.河北黄壤中铅和铬(I)对赤子爱胜蚓的毒性效应[J].环境化学,2021,40(06):1683-1690. [5]李莹,李小艳,周垂帆.铜污染条件下生物炭对蚯蚓的生态毒理效应[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27(05):1226-1232. [6]唐浩,刘钊钊,李银生,等.土壤汞污染胁迫对蚯蚓体内几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7,35(03):17-23,30. [7]陈旭,李春江,范志云,等.纳米铁对蚯蚓蛋白质含量和抗氧化酶系的影响[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6,39(11):26-30. [8]丁龙,李冬冬,汪承润,等.土壤镉诱导赤子爱胜蚓的氧化损伤、防御反应及其致毒阈值[J].环境化学,2014,33(07):1115-1122 [9]李泽姣,崔岩山,蔡晓琳,等.土壤铬污染对赤子爱胜蚓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2020,37(01):20-26. [10]梁玉俊,田红莲,张建聪.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粮食种植土壤中6种农药的残留量[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22,58(03):341-345. [11]卜元卿,单正军,智勇,等.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暴露下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的生理损伤[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3,29(06):749-754. [12]张榜军,张佳乐,陈联国.2,4-D对赤子爱胜蚓抗氧化系统和基因表达的影响[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9(05):89-95. [13]王冰洁,姜蕾,潘波,等.草甘膦对蚯蚓体内抗氧化酶和AChE酶活性的影响[J].热带作物学报,2019,40(09):1804-1809. [14]魏凌霄,刁晓平,张钦洲.氨磺乐灵对蚯蚓抗氧化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7(02):148-153. [15]姜锦林,单正军,周军英,等.常用农药对赤子爱胜蚓急性毒性和抗氧化酶系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36(03):466-473. [16]刘修园,赵海刚,陈志厚,等.氟虫双酰胺对蚯蚓的生化毒性与细胞毒性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17,12(04):293-301. [17]纪占华,安婧,肖明月,等.土壤四环素污染对蚯蚓生长发育、抗氧化防御系统及基因表达的毒性效应[J].生态学杂志,2014,33(10):2767-2774. [18]苏连水,杨桂玲,吴声敢,等.三唑磷和氯氟氰菊酯对蚯蚓的联合毒性效应[J].生态毒理学报,2016,11(03):294-301. [19]李远伟,王应军,高鹏,等.稀土元素镧-铜胁迫下蚯蚓的抗氧化防御反应[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4,14(04):316-323. [20]徐冬梅,饶桂维.铜-毒死蜱对蚯蚓的联合毒性效应[J].应用生态学报,2016,27(09):3029-3034. |
[1] | . 山地城市群城市洪涝韧性时空格局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7): 78-85. |
[2] | . 汉江流域生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7): 86-92. |
[3] | . 科尔沁左翼中旗土地沙化时空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7): 93-97. |
[4] | . 人工湿地在乌梁素海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7): 101-105. |
[5] | . 东北地区积雪典型年的大气环流综合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54-61. |
[6] | . 龙溪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62-68. |
[7] | . Cd污染对艾纳香根际土壤因子及微生物种群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69-74. |
[8] | . 区域三生系统同发展水平评价及障碍因素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75-80. |
[9] | . 乡村振兴中水文地质调查与利用[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81-85. |
[10] | . 基于深度学习的宏观风资源评估与风电场选址[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86-90. |
[11] | . 基于GIS的藏东南泥石流灾害风险预警系统研发[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91-96. |
[12] | . 容县耕地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5): 92-97. |
[13] | . 辽宁省农作物秸秆基料化利用现状与对策[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5): 98-100. |
[14] | . 新发展阶段视角下的干旱地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思考[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5): 101-106. |
[15] | . 一株产电菌的产电性能及低温沼气发酵过程微生物群落特征[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5): 107-111.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