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合作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农业科学
    玉米田养鹅养鸡模式下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2022, 42(21): 1-3.  DOI: 10.19754/j.nyyjs.20221115001
    摘要 ( )   PDF(1891KB) ( )  
    试验对不同生产方式下的玉米产量构成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制定“玉米田养鹅养鸡”模式下的玉米增产策略。结果表明:RGC-EC处理间玉米穗长、穗轴粗、行粒重和穗粒重在统计学上差异显著(P<0.05);RGC-EC处理秃尖长与穗粒重相关系数比CK低0.233,且呈不显著负相关关系,RGC-EC处理明显降低了穗行数和百粒重的回归系数;RGC-CE处理是百粒重通过行粒数对产量的正向间接作用最大(间接通径系数为0.226),CK处理也是百粒重通过行粒数对产量的正向间接作用最大(间接通径系数为0.475)。因此,RGC-CE处理下的玉米产量构成因子的作用发生变化,今后应在继续提高行粒数的基础上,重点通过降低玉米秃尖长和提高玉米百粒重的遗传力来增加玉米产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VP1参与植物生长及调控研究进展
    2022, 42(21): 4-7.  DOI: 10.19754/j.nyyjs.20221115002
    摘要 ( )   PDF(1792KB) ( )  
    无机焦磷酸酶基因(AVP1)编码一个定位在液泡膜上,调控细胞质H和生长素转运的无机焦磷酸酶(H-PPse),并参与响应旱胁迫、盐胁迫,跨膜电化学梯度的维持,叶片发育等多种生理过程。本文通过对AVP1发挥生理功能及其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手段利用该基因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花青素糯玉米新品种黑糯1号的选育
    2022, 42(21): 8-11.  DOI: 10.19754/j.nyyjs.20221115003
    摘要 ( )   PDF(2086KB) ( )  
    花青素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高花青素玉米逐渐成为特用玉米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黑糯1号”是富含高花青素的黑糯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以黑色糯玉米自交系“GSHN1”为母本,白色糯玉米自交系“NC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其花青素总量为1.59×103mg·kg。“黑糯1号”于2022年7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川审玉20223003;该品种区试2平均鲜穗产量830.1kg·667m2,品质品尝评分86.8分,品质测试支链淀粉含量98.06%,糯质型;生育期短,株型半紧凑,果穗排列端,满尖性好,黑紫色籽粒,穗轴深紫色,颜色乌黑发亮,是天然膳食的保健佳品,市场前景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麦芽期抗旱性表型鉴定与分析
    2022, 42(21): 12-16.  DOI: 10.19754/j.nyyjs.20221115004
    摘要 ( )   PDF(1779KB) ( )  
    本试验以42个抗旱性不同的小麦品种为材料,利用20%PEG-6000溶液模拟千旱胁迫,测定了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株高、下胚轴长等指标,通过方差分析、耐旱系数值、隶属函数对实验材料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PEG处理后的各指标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通过各指标的耐旱系数值可以看出,“天民180”的各项指标在PEG胁迫下明显高于其余指标,这说明耐旱系数值可以直观的显示各指标的抗旱性。而通过抗旱性综合评价,初步筛选出7种高度抗旱型品种,分别为“天民180”、“泉麦890”、“新麦36”、“济麦21”、“天民380”、“陕垦81”、“新麦38”。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枇杷研究进展
    2022, 42(21): 17-20.  DOI: 10.19754/j.nyyjs.20221115005
    摘要 ( )   PDF(1758KB) ( )  
    地批杷有食用、药用和观赏价值,极具开发潜力。针对地批杷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发现和拓宽地批杷的潜在价值,促进地批杷的开发与利用。使用文献综述法和演绎分析法,从资源分布、生物学特性、栽培繁 育、逆境适应性等方面对地批杷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地批杷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以扦插繁殖方式为主,抗旱性强,较耐阴,较耐水淹,可抗重金属污染。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地批杷医药成分提取和有效性研究,将地批杷繁育与经济价值开发相结合,以期为地批杷的推广和更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缓释氮肥在晚播小麦上的使用效果比较
    2022, 42(21): 21-24.  DOI: 10.19754/j.nyyjs.20221115006
    摘要 ( )   PDF(1937KB) ( )  
    试验设置了不同缓释肥田间试验,探究3种缓释肥对晚播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缓释肥影响了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其中,汉枫缓释肥和定制缓释肥处理较缓释尿素处理土壤有机质、碱解氨、有 效磷含量均有所增加,速效钾则表现为不增加或增加不明显;不同缓释肥对植物体内氮、磷、钾含量的影响与土壤表现基本一致;小麦产量表现为,在施氨水平较低(240kg·m2)时,3种缓释肥处理产量相差不大,在施 氮水平较高(270kg·m2)时,汉枫缓释肥处理产量最高,缓释尿素处理和定制缓释肥处理产量持平;氮积累量为汉枫缓释肥处理>定制缓释肥处理>缓释尿素处理;其最终结果是,在适宜的施氯量水平下,汉枫缓释肥处 理氨肥利用率最高,为57.3%,其次是定制缓释肥处理,为44.4%,缓释尿素处理氯肥利用率最小,只有35.6%。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番木瓜提取物抗肿瘤效用研究进展
    2022, 42(21): 25-27.  DOI: 10.19754/j.nyyjs.20221115007
    摘要 ( )   PDF(1763KB) ( )  
    癌症是世界上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是人类延长预期寿命的重要障碍之一。尽管在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其死亡率仍未见明显降低。此外,在肿瘤治疗方面,传统疗法的毒性对耐受性和依从性构 成极大的限制,而植物及其提取物早已被用于防治人类各种疾病,且具有成本效益高、副作用低等特点。近年来,关于番木瓜果实、叶、籽等及其提取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且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的研究越来越多,在癌症的预防及治疗中也有涉及。因此,本文简述了番木瓜的形态特征、活性成分及其药用价值,并简单介绍了其在各种癌症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癌症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肽尿素在羊草上使用的研究
    2022, 42(21): 28-31.  DOI: 10.19754/j.nyyjs.20221115008
    摘要 ( )   PDF(1749KB) ( )  
    本文通过对尿铵氮肥和多肽尿素试验研究,验证多肽尿素在羊草上的应用效果,探索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施用多肽尿素能够降低羊草中的硝酸盐含量,增强羊草根系活力,提高肥料利用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回归分析的黄河三角洲湿地植被生物量研究
    2022, 42(21): 32-35.  DOI: 10.19754/j.nyyjs.20221115009
    摘要 ( )   PDF(1773KB) ( )  
    湿地植被生物量是衡量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在全球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背景下,是生态环境与遥感的研究热,点之一。针对地上生物量的估算,本文基于Landsat8遥感影像数据与湿地植被生物量实测数据对黄河三角洲保护区植被生物量的反演进行研究,建立生物量干重与波段、植被指数的一元非线性、多元线性以及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并通过可决定系数(R)、均方根误差(MSE)对模型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 利用B2、B3、NDVI、EVI为自变量达到最优估算效果,模型R2为0.72,RMSE=341.58g·m2。通过改进估算方法,提高湿地植被生物量干重估算精度,为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的维护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工程
    植物工厂育苗微环境及水肥精灌智控系统技术研究进展
    2022, 42(21): 36-39.  DOI: 10.19754/j.nyyjs.20221115010
    摘要 ( )   PDF(1947KB) ( )  
    建立植物工厂育苗微气候环境及可编程水肥混合一体化精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互联网+人工气候模拟”环境下设施育苗等所需的温度、相对湿度、人工光源模组、精量灌溉、精准施肥等要素在设施系统中的智能 控制,结合自然光照大型连栋设施系统装备,实现植物工厂育苗环境下的真实模拟,从而满足植物正常生长所需的各项环境因子可控且不受自然气候条件制约,实现设施育苗周年不间断连续生产。以期达到系统精准可控智能化、设施生产规模化、系统技术集成产业化等多功能化融为一体的植物工厂技术创新平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北省梨园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展望
    2022, 42(21): 40-46.  DOI: 10.19754/j.nyyjs.20221115011
    摘要 ( )   PDF(4525KB) ( )  
    河北省梨果产量稳居全国第1,梨产业对河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了解河北省梨园产业与机械化水平发展现状是提高河北省梨园产业化的关键。本文从梨园概况、梨果品种以及梨产业集群等角度阐述了 河北省梨园产业现状:从梨园建园与栽植环节、树下管理环节、树体管理环节以及梨果采收与加工环节等方面综述了当前河北省梨园机械化发展现状,据此提出了梨园机械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从标准化管理、农机农艺结合、产业研发等方面对河北省梨园机械化发展作出展望,为河北省梨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蔬菜大棚运输系统设计
    2022, 42(21): 47-51.  DOI: 10.19754/j.nyyjs.20221115012
    摘要 ( )   PDF(4705KB) ( )  
    现今,由于对蔬菜的大量需求,蔬菜大棚逐渐普及,但是传统的蔬菜大棚运输仅靠人力,费时费力,搬运不当还会对蔬菜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人们对大棚蔬菜的运输提出了更科技化的要求。由此,基于单片机 STC89C52 芯片、蓝牙控制、直流电机等设计一套蔬菜大棚运输系统。具体为在蔬菜大棚里面安置铁轨,设计1款在轨道上可遥控的智能运输车。利用手机 APP 操纵运输车,使其能够智能化的运输蔬菜,以此来节省人力物力,高效运输蔬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无人农场智能管控平台设计与实现
    2022, 42(21): 52-55.  DOI: 10.19754/j.nyyjs.20221115013
    摘要 ( )   PDF(3917KB) ( )  
    随着我国物联网技术、卫星导航系统、农业遥感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北斗三号组网成功后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而发展的农机自动导航技术在国内成为热门应用,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无人农场,本文通过对上海市嘉定无人农场的实践,系统地阐述了无人农场智能管控平台的架构及模块功能,以期能为无人农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代化联合测绘技术在农村建设用地拆旧复垦项目中的应用研究
    2022, 42(21): 56-60.  DOI: 10.19754/j.nyyjs.20221115014
    摘要 ( )   PDF(4190KB) ( )  
    本文介绍了农村建设用地拆旧复垦项目的技术流程和测绘要求,以肇庆市高要区活道镇农村建设用地拆旧复垦项目为例,归纳总结了新测绘技术在项目中的应用及优势,为今后推进土地整治项目测绘提供实践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林业科学
    木兰林区草原鼢鼠综合防治措施实践与探析
    2022, 42(21): 61-64.  DOI: 10.19754/j.nyyjs.20221115015
    摘要 ( )   PDF(1751KB) ( )  
    草原鼠是林区最主要的害鼠种类之一,严重威胁了森林资源和草地植被的安全。为了有效保护造林成果,2本文在总结草原鼠危害特点的基础上,对几种主要防治措施进行实践,经过经验总结和优劣对比分析,提出了草原鼠有效综合防治的建议,以期为木兰围场国有林场草原原鼠的有效防治提供帮助,进而巩固木兰围场国有林场造林成果,大大促进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种植科学
    柚主要病害及综合防控技术
    2022, 42(21): 65-68.  DOI: 10.19754/j.nyyjs.20221115016
    摘要 ( )   PDF(1759KB) ( )  
    柚是我国南方地区重点栽培的果树,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近年来,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受各种病害为害也日趋严重,影响到了果实的产量和品质,对柚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构成了威胁。本文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柚主要病害的病原菌、田间症状、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措施等,为柚主要病害综合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保障我国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气候变化条件下宁南山区旱地胡麻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对发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2022, 42(21): 69-72.  DOI: 10.19754/j.nyyjs.20221115017
    摘要 ( )   PDF(2708KB) ( )  
    为揭示宁南山区旱地胡麻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利用1991—2020年固原国家农业气象一级观测站的旱地胡麻土壤水分观测记录报表、生育状况观测记录报表,结合同期气象资料,分析旱地胡麻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对发育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胡麻全生育期内,土壤含水百分率(0~50cm)平均值为14.1%,其中,出苗期(播种—出苗)为15.2%,以轻度干旱为主,个别年份会出现严重干旱。营养生长期为14.1%,以轻度干旱为主,占比减小,干旱、严重干旱占比进一步增加。生殖生长期为13.1%,以干旱为主,出现严重干旱的频率达到16.5%。土壤水分状况对胡麻发育期具有显著影响,出苗期、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的土壤湿度增加1%,其历经时间变化值分别为-0.47d、1.29d、0.28d。土壤水分状况是地地胡麻产量的决定因素,表现为正相关,出苗期、、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的土壤湿度增加1%,其产量的变化值分别为 113kg· hm2、83kg· hm2、10kg·hm2。近年来春季土壤底墙有所改善,春季降水有所增多,是旱地胡麻出苗期(播种—出苗)):缩短,营养生长期(出苗一开花)延长,测产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吉林省食用百合大花卷丹优质高产的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
    2022, 42(21): 73-75.  DOI: 10.19754/j.nyyjs.20221115018
    摘要 ( )   PDF(1749KB) ( )  
    大花卷丹属于长白山区野生百合品种之一,目前野生种源持续减少,作为新开发的食用百合品种因其口感甜糯被称为长白山甜百合,由于人工栽培配套技术不完善、病虫害防治用药不当等因素导致长白山甜百合产量低、品质差。该研究通过优化栽培技术、完善病虫害防治技术、平衡土壤水肥技术,以机械为载体与常规技术相结合,以德惠市良种场村种植用地为平台,构建长白山甜百合高产增效安全综合栽培技术体系,从而降低其种植成本,增加推广种植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环境
    基于突变理论的松花江流域洪灾社会脆弱性评价与分析
    2022, 42(21): 76-80.  DOI: 10.19754/j.nyyjs.20221115019
    摘要 ( )   PDF(3234KB) ( )  
    灾害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社会的热点问题,在气候变化和经济发展对区区防灾减灾提出新要求的背景下,为了便于该地区的洪灾风险量化管理的进行,对松花江流域的脆弱性进行研究。本文以灾害位置模型理论与应急管理周期理论为基础,应用突变级数法延伸后的突变级数法构建评价模型,准确地对松花江流域28个地级市的人口脆弱性、经济脆弱性以及防灾脆弱性3方面进行分析,进而对洪灾总体脆弱性进行评价与探究。研究结果表明:松花江流域整体属于中等偏高水平,中值区与中高值区交错分布于整个研究区,低值区和中低值区主要以省会城市及其附近区域为主。从总体的洪灾脆弱性来看,人类社会和社会结构的存在可以很大程度地影响生活区域的脆弱性高低,防洪设施的建设、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和政府机构的重视都能够极大程度降低区域洪灾脆弱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2022, 42(21): 81-84.  DOI: 10.19754/j.nyyjs.20221115020
    摘要 ( )   PDF(1766KB) ( )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相比于雾霾等显而易见的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更加隐蔽,难以引起人们的关注与重视。本文查阅了诸多相关文献资料,梳理了我国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现状。综合 分析成因、危害性,以及目前严峻的形势状况,并给出了相应的检测治理方法。以期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防治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汉中市三生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2022, 42(21): 85-88.  DOI: 10.19754/j.nyyjs.20221115021
    摘要 ( )   PDF(2356KB) ( )  
    本文选取汉中市为研究对象,以汉中市三生空间的分类理论为依据,从国土空间数量、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动态分析汉中市国土空间结构的演变。结果表明:在2000—2018年期间汉中市三生空间面积中,农业生产用地、草地生态用地和林地生态用地面积占比皆超过了90%,但是总体上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从2000川2018年汉中市18a 国土空间转移特征来看,农业生产空间的变化比较明显;生活空间主要是转入面积比较多,转出面积很少;林地生态空间是草地生态空间、农业生产空间增加的主要来源。因此,在汉中市经济发展的快速阶段,要加强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生态系统的持续改善,从而实现汉中市经济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浅谈土地整理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2022, 42(21): 89-92.  DOI: 10.19754/j.nyyjs.20221115022
    摘要 ( )   PDF(1758KB) ( )  
    土地整理在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和增加土地收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土地整治工作进一步扩大,随之而来产生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引起各方学者的激烈讨论,如何科学地对土地整理所带来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评价是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分析了土地整理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通过分析现有3种评价生态服务价值方法的优缺点,构建适合土地整理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的科学方法和技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回归模型在降水量空间分布格局中的应用
    2022, 42(21): 93-96.  DOI: 10.19754/j.nyyjs.20221115023
    摘要 ( )   PDF(2155KB) ( )  
    降水作为气候变化的基本要素之一,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基于甘肃省各气象台站降水数据,利用 MATLAB 对经纬度、海拔、.年平均蒸发量与年平均降水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相关程度。在相关程度的基础上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计算F统计量和t统计量对回归方程显著性和回归参数显著性进行了检验。对不同因素对降水量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甘肃省年平均降水量的拟合方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萤火虫优化算法耦合人工神经网络的膨胀土胀缩量预测
    2022, 42(21): 97-101.  DOI: 10.19754/j.nyyjs.20221115024
    摘要 ( )   PDF(2291KB) ( )  
    为了提高膨胀土胀缩量预测的精度,本文耦合萤火虫算法优化和BP神经网络对膨胀土胀缩量进行多因子预测。选用蒙脱石含量、液限、塑性指数、含水量、干密度、粘粒含量、上覆压力等7个膨胀变形量指标作为BP神经网络输入参数;利用萤火虫算法全局寻优的特点优化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与阈值;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比分析本文模型与传统BP 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萤火虫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膨胀土胀缩量的预测精度高于传统神经网络,该模型可以应用于膨胀土胀缩量预测领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宿州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现状及建议
    2022, 42(21): 102-105.  DOI: 10.19754/j.nyyjs.20221115025
    摘要 ( )   PDF(1761KB) ( )  
    为加强农膜回收体系建设,有效防控“白色污染”,摸清宿州市农膜回收利用现状,通过深入田间地头,采取现场调研、座谈交流、召开专题会议等方式,尤其是针对砀山县覆膜大镇程庄镇、桥区覆膜大镇大营镇进行了重点考察,探讨如何进一步推进工作开展,建立完善可推广的农膜回收利用体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GIS 的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研究
    2022, 42(21): 106-108.  DOI: 10.19754/j.nyyjs.20221115026
    摘要 ( )   PDF(1747KB) ( )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是加强耕地保护、实施土地整治、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本文基于国家下发的清远市清新区耕地后备资源底图图斑,采取限制性因子分析法,对清新区耕地后备资源进行调查评价。研究得出清新区宜耕后备土地资源的数量类型、空间分布和主要限制因素,提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建议,为促进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畜牧科学
    香菇多糖的免疫调节机制及其在畜禽养殖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2, 42(21): 109-112.  DOI: 10.19754/j.nyyjs.20221115027
    摘要 ( )   PDF(1855KB) ( )  
    香菇多糖(Lentinan, LNT),是在香菇子实体中分离提取的活性成分,具有免疫增虽效果,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和抗细菌等生物学功能,本文综述了香菇多糖的结构、理化性质和免疫调节机理,以及在畜禽养殖生产中的应用研究等方面,以期为香菇多糖在畜禽养殖生产中的开发应用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园林园艺
    西安市悬铃木球果飞絮控制技术的研究
    2022, 42(21): 113-117.  DOI: 10.19754/j.nyyjs.20221115028
    摘要 ( )   PDF(3465KB) ( )  
    悬铃木因具有良好的遮荫性及较高的生态效益,被作为行道树广泛应用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悬铃木作为西安市城市绿化建设的骨干树种,尤其是处于青壮年期的大树,每年春夏季开花结实季节形成的“芽衣絮”“花粉”、大量的球果飞絮一度引起市民的强烈反感及大量的投诉。鉴于此,本文在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以及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选用悬铃木抑制剂“悬铃散”,在悬铃木密集区域适时适量实施喷洒试验,采用生理指标测定法,通过观察统计、测定生理指标及电镜观察分析,归纳出出安市悬铃木球果飘絮的具体时间段及抑制剂防治的关键技术,并提出结论及思考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传统农耕文化景观构成要素探析
    2022, 42(21): 118-121.  DOI: 10.19754/j.nyyjs.20221115029
    摘要 ( )   PDF(1920KB) ( )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大力提倡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农耕文化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现如今对农耕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农耕文化的媒介之一——-传统农耕文化景观为研究对象,对农耕文化进行阐述并对其特点进行了分类,得出农耕文化具有有向地域性和纵向延续性的特点;梳理现存传统农耕文化景观,并提取了形成传统农耕文化景观的土地利用形式、水资源利用、地方性特色植物群落以及建筑与聚落4种景观构成要素;为传统农耕文化景观提供设计思路,提炼——延续——象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层次分析法对发展生态旅游的景观策略
    2022, 42(21): 122-126.  DOI: 10.19754/j.nyyjs.20221115030
    摘要 ( )   PDF(2248KB) ( )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的发展和建设受到国家的重视,沿江村提出“生态村”的发展理念,发展生态旅游的策略。本文为探索符合沿江村发展生态村的景观规划,基于沿江村实地调研获悉资料及实际发展需求,采用层次分析法从自然、人文、农业、聚落4个目标层以及15个评价指标构建乡村景观评价体系。对沿江村进行综合评价,其中自然性景观权重最高(0.4598),农业性景观权重最低(0.0856)。根据评分结果,基于发展现状,提出相应景观优化策略及设计侧重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
    文化基因视角下大理白族乡村文化保护传承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2022, 42(21): 127-131.  DOI: 10.19754/j.nyyjs.20221115031
    摘要 ( )   PDF(2227KB) ( )  
    文化性是乡村旅游的一个根本属性。多乡村文化保护传承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和灵魂。大理白族拥有灿烂悠久的民族文化,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之一。近年来,随着大理白族乡村旅游的飞速发展,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在不断影响和冲击着乡村文化,使得白族乡村文化保护传承出现危机。基于文化基因的视角,解析、识别和提炼大理白族乡村文化基因,构建文化基因谱系图,总结乡村旅游中白族乡村文化基因保护传承的困境,提出保育文化基因、修复文化基因和续接文化基因的路径,以期促进大理白族乡村文化保护传承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CiteSpace 的红色旅游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2022, 42(21): 132-137.  DOI: 10.19754/j.nyyjs.20221115032
    摘要 ( )   PDF(3232KB) ( )  
    2004—2021年国内红色旅游研究近 20a的相关文献为数据来源,基于 CiteSpace 5.8. R2 可视化分析软件,绘制国内红色旅游研究的知识图谱,展示红色旅游研究现状、热点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结论表明:我国红色旅游研究发文量大致经过3个时期,持续发展期、平稳发展期、高质量发展期。研究作者与研究机构大多比较分散,合作研究较少,且都集中在红色资源较丰富的地区。红色旅游的研究主题多样,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对红色文化的研究、文化传承、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地区的资源开发与保护。红色旅游研究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性,近年来研究热点转向乡村振兴、文旅融合以及探讨如何使红色资源变成一个城市的独特记忆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类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评估研究
    2022, 42(21): 138-141.  DOI: 10.19754/j.nyyjs.20221115033
    摘要 ( )   PDF(1973KB) ( )  
    本文通过建立农业类类市公司信用风险指标体系,选取2020年48家农林牧渔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通过标准化和 SMOTE 过采样处理,利用决策树、随机森林和 XGBoost 3 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农业类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评估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3种算法的准确率均在90%以上,者都能有效评估农业类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其中基于 XGBoost 算法的农业类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评估模型是最好的,准确率高达97.62%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乡融合背景下农户农用地流转意愿研究
    2022, 42(21): 142-145.  DOI: 10.19754/j.nyyjs.20221115034
    摘要 ( )   PDF(1773KB) ( )  
    基于上海市远郊农户农用地流转现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旨在探索提高农户农用地流转意愿途径推进超大城市远郊农用地流转和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以超大城市远郊奉贤区问卷调查数据,选取农用地总面积、家庭务农为业人数、文化程度、参保类型等11个自变量,构建 Logistic 模型分析变量对远郊农户农用地流转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对农用地流转呈正向显著影响的主要因素有参保保型、文化程度、人均耕地面积、职业类型,其中参保类型在1%统计水平下显著,文化程度、人均耕地面积、职业类型均在5%统计水平下显著。对农用地流转呈负向显著影响的主要因素有健康状况、667m2平均收入,其中健康状况在5%统计水平下显著,667m2平均收入在5%统计水平下显著。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明确农用地流转管理者职责,规范农用地流转管理行为,探索多元化农用地流转模式,提高农户农用地政策法律法规意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天津市提升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主要做法问题及对策
    2022, 42(21): 146-149.  DOI: 10.19754/j.nyyjs.20221115035
    摘要 ( )   PDF(1762KB) ( )  
    提升内生动力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本文在系统分析天津市激发、提升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主要做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6个方面的对策措施:强化顶层设计,科学编制制《天津市提升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规划》;创新农民培训机制,增强农民自我能力;紧紧围绕农民需求,设计乡村发展政策,安排乡村发展项目;加强农村组织化建设;完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发展的政策,密切农业企业与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植根于乡村资源禀赋,实施“就地转换”战略,延长优势资源开发的产业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耦合协调发展时空演化分析
    2022, 42(21): 150-155.  DOI: 10.19754/j.nyyjs.20221115036
    摘要 ( )   PDF(2423KB) ( )  
    促进城乡耦合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2大战略,进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着力点。基于西北5省份2010-2020年城乡发展指标数据,运用耦合测度模型和空间马尔可夫链理论,对西北5省份的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程度及其在时间、空间上的演化特征进行探究。结果发现,近10a来西北5省份乡村和城镇发展态势良好,协调发展的耦合程度也在稳步提升;耦合协调程度在时间上的动态演进呈现维持原有状态稳定性的特征,实现大跨度的跃迁可能性较小;在空间上,耦合协调等级对邻近地区有溢出效应,且不同等级的协调度表现出的溢出效应也有所不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乡村康养产业发展路径探究
    2022, 42(21): 156-159.  DOI: 10.19754/j.nyyjs.20221115037
    摘要 ( )   PDF(1752KB) ( )  
    发展乡村康养产业是保障全民健康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根本途径。当前我国的乡村康养产业呈现萌芽后迅速发展的态势,但仍存在缺乏国土空间规划支撑、产业用地供需矛盾突出、国土空间品质不高、资金投入积极性不高等困境。基于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保障产业用地供给,统筹全要素系统治理,释放政策红利,拓宽投融资渠道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乡村康养产业发展的助推器。针对乡村康养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难点和困境,提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乡村康养产业发展的路径和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乡村畜牧业转型中的政府工具选择与应用
    2022, 42(21): 160-165.  DOI: 10.19754/j.nyyjs.20221115038
    摘要 ( )   PDF(1796KB) ( )  
    乡村振兴很大程度上源自于乡村产业的驱动,推动乡村产业转型、构建绿色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亦是大势所趋。生猪产业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农副副品中的头部产业,也是事关老百姓“菜篮子”的民生产业。发展生猪养殖业,需要在练内功的基础上借助外力破解制约产业发展中的各类因素。从关系上看,政府工具与农村生猪产业形成了相互促进与单向反哺的良性循环;政府工具从政策优化、经济引入、人力调动等方面助力破解当前农村生猪产业发展的困境;生猪产业发展则通过反馈政策落地情况、发挥产业造血功能、凝聚农村人力资源等行动来验证和优化政府工具的效能。基于此,在乡村畜牧业转型中选择与应用政府工具对乡村振兴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SR模型应用于农村环境审计的研究
    2022, 42(21): 166-169.  DOI: 10.19754/j.nyyjs.20221115039
    摘要 ( )   PDF(1886KB) ( )  
    随着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2022年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乡村振兴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农村环境审计作为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工具,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由于城市与农村的不均衡发展,农村环境治理现阶段还处于爬坡过坎、不进则退的瓶颈期,亟需开展农村环境审计以提升农村环境治理的科学性、精准性。本文从环境全流程治理的视角出发,对 PSR 模型应用于农村环境审计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家审计的“免疫”功能,进一步研究农村环境治理过程中审计所发挥的作用机制,从而构建农村环境审计的新路径,旨在促进乡村生态振兴政策的落实,为审计在乡村生态振兴中的运用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交流园地
    农民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三维路径
    2022, 42(21): 170-173.  DOI: 10.19754/j.nyyjs.20221115040
    摘要 ( )   PDF(1770KB) ( )  
    农民大学生是为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要而培育的高素质在村人才,务农爱农学农是其重要特征和职业特色。提升农民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既需要社会各界提供资源支持、高校开展创新教育,为农民提供帮助;更需要农民自身利用现存的教育条件,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素养,积累管理经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自身就业并带动农业农村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职业教育赋能吉林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究
    2022, 42(21): 174-176.  DOI: 10.19754/j.nyyjs.20221115041
    摘要 ( )   PDF(1748KB) ( )  
    乡村振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职业教育的区域特性可以有效助力乡村振兴。本文分析了吉林省乡村振兴、职业教育现状,指出了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困境。同时,给出了职业教育赋能吉林省乡村振兴的路径,对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提出了改革与创新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触媒理论的坪山村环境更新设计策略研究
    2022, 42(21): 177-180.  DOI: 10.19754/j.nyyjs.20221115042
    摘要 ( )   PDF(1756KB) ( )  
    本研究通过对触媒理论的基本原理及主要内容进行研究,分析触媒理论引入传统村落环境更新的可行性,通过乡村实践案例的梳理论证触媒理论在传统村落更新中的指导作用,为坪山村环境更新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按照“选取触媒载体—注入活性因子引导触媒效应”的基本思路和框架提出坪山村的环境更新策略。通过挖掘村落的优势资源与现实问题,以物质形式触媒载体为切入点,分别以建筑单体、公共空间、农业景观空间为触媒载体进行触媒因子优化,从而达到村落物质环境和空间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