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合作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农业科学
    分蘖洋葱良种繁育体系建立
    2023, 43(22): 1-3.  DOI: 10.19754/j.nyyjs.20231130001
    摘要 ( )   PDF(1678KB) ( )  
    为解决分蕖洋葱病毒病发生严重、种性退化的问题,本试验以分蘖洋葱优质种球为试材,开展分蘖洋葱冷凉地区良种繁育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吉林省东部冷凉地区敦化市进行良种繁育分蘖洋葱产量与农安县差异不显著,千物质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农安县;繁育栽培时,4月12日播种与4月19 日播种产量差异不显著,种植密度株距为10cm时产量最高,为1869.48kg·667m2;良种单个鳞茎重、分蘖数、 产量、干物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自留种。本试验初步建立并优化 了分蘖洋葱良种繁育体系,可为分蘖洋葱地方品种复壮及规模化良种繁育提供一定参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乌龙茶品种适制六堡茶品质研究
    2023, 43(22): 4-6.  DOI: 10.19754/j.nyyjs.20231130002
    摘要 ( )   PDF(1680KB) ( )  
    通过对“梅占”“鸿雁12号”“黄观音”“金牡丹”“毛蟹”“金萱”“乌牛早”共7个乌龙茶品种进行六堡茶适制性及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各供试茶树良种内含物丰富,适制六堡茶毛茶感官品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大多数良种含有花香、滋味浓厚。相对于其他供试品种,“梅占”“金牡丹”“毛蟹”“黄观音”品种制六堡茶毛茶品质较好,具有较好的六堡茶毛茶适制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甘网棚栽培研究试验初报
    2023, 43(22): 7-10.  DOI: 10.19754/j.nyyjs.20231130003
    摘要 ( )   PDF(1822KB) ( )  
    本文分别对油甘在网棚、露天2种栽培条件下的环境温湿度、花期、叶片形态、果实生长发育及果实品 质等相关指标进行调查测量。结果表明,在不同时间、天气情况下,网棚内温度始终高于露天,温差在1.7~ 3.3℃,网棚栽培对环境相对湿度的影响可达到2.6%~11.0%;网棚内油甘花期相对于露天条件下提前10~20d 左右;在网棚栽培条件下,小叶平均叶长、宽为28.86mm和10.46mm,小叶叶间距为4.98mm,均高于露天条件下的平均小叶长、宽25.66mm和9.34mm,小叶叶间距3.32mm,且相互间差异显著(p<0.05);在5一9月果实 纵横径快速增长阶段,同期测量的纵径与横径,均是网棚大于露天,且相互间差异显著(p<0.O5)或极显著(p< 0.01);成熟期,2种栽培条件下的果形、果实风味等方面接近,网棚栽培条件下的油甘果皮褐化程度较高,其 单果重、纵径与横径均略大于露天栽培,但相互间无显著差异(>0.05),网棚栽培油甘可食率为91.94%,露 天栽培为91.55%,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网棚栽培油甘可溶性固形物为9.6%,而露天栽培为10.1%, 两者之间差异显著(<0.05)。此外,本文从网棚建设、花期管理及树体修剪等方面对网棚油甘栽培技术要点进 行了总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矮化剂及摘心处理对八宝景天矮化效果初探
    2023, 43(22): 11-14.  DOI: 10.19754/j.nyyjs.20231130004
    摘要 ( )   PDF(1696KB) ( )  
    本试验以盆栽八宝景试材,用PP、CCC和B,叶面喷施处理,同时进行摘心处理,测定其对八宝景天 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B,和PP的喷施对八宝景天矮化影响作用显著,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使 叶长和叶宽缩短,茎秆变细,花期推迟。PP抑制作用优于B,和CCC,随施药浓度的升高,效果增强。2次摘心 明显抑制了株高,对叶片大小、茎粗、花序大小的抑制作用较明显,促进了八宝景天的分枝数和冠幅。综合考虑PP3(0.4g·L)结合1次摘心和B,(2g·L1)结合1次摘心处理对八宝景天形态指标影响效果最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生物量苦草对生活污水尾水的净化效果研究
    2023, 43(22): 15-18.  DOI: 10.19754/j.nyyjs.20231130005
    摘要 ( )   PDF(2936KB) ( )  
    通过设计5个不同生物量(300g、200g、150g、50g、0g)苦草处理组的室外受控实验,模拟野外条件下苦草对生活污水尾水的净化作用。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组(由高生物量到低生物量)对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93.94%、76.61%、58.12%、33.03%、-102.51%,对TN的去除率分别为90.70%、82.04%、73.62%、39.20%、-140.79%,对1P的去除率分别为95.84%、87.51%、86.12%、50.04%、-5.47%,对NH-N的去除率分别为40.33%、-6.08%、-2.76%、-39.23%、-356.35%,对叶绿素a的去除率分别为98.61%、83.12%、94.93%、54.61%、-190.13%。总体而言,苦草能显著降低生活污水尾水中的悬浮颗粒、氨磷营养盐及浮游藻类的含量,且苦草的生物量越大,净化效果越明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云烟87烤烟品种上部叶烘烤特性研究
    2023, 43(22): 19-21.  DOI: 10.19754/j.nyyjs.20231130006
    摘要 ( )   PDF(2244KB) ( )  
    为了解“云烟87”新品种上部叶的烘烤特性,进而提升其烘烤质量,以期为“云烟87”上部叶烘烤工艺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暗箱试验研究“云烟87”上部叶的表观变化、变色指数和失水量指标,并依据烟草行业标准比较并分析各指标的差异。结果显示,“云烟87”的失水速率快,失水量为60.23%;暗箱试验中“云烟87”的变黄、变褐速率快,变黄指数为5.22,变褐指数为2.44。本研究得出“云烟87”上部叶的易烤性较好,易变黄,容易定色,耐烤性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产特异广适绿豆新品种安黄绿2号的选育研究
    2023, 43(22): 22-25.  DOI: 10.19754/j.nyyjs.20231130007
    摘要 ( )   PDF(1691KB) ( )  
    为了选育出适应性强、产量高、抗病性好的绿豆新品种,安阳市农业科学院2007年以“安9818”为母 本,“冀绿2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统选育法,育成绿豆新品种“安黄绿2号”,2021年通过河南省农作 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编号为豫品鉴绿豆2021005。“安黄绿2号”在2019一2020年河南省绿豆新品种联合鉴定试验郑州、南阳、安阳、洛阳试验点平均产量133.96kg·667m2,比对照“郑绿8号”增产7.04%。该品种 农艺性状优良,产量突出,且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中淀粉的营养品质特性,籽粒特征明显,呈现明黄色,具有良好的利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湖州地区野菜的营养成分分析
    2023, 43(22): 26-29.  DOI: 10.19754/j.nyyjs.20231130008
    摘要 ( )   PDF(1703KB) ( )  
    为了更好开发野菜的食用及药用价值。通过评价湖州地区常见的5种野莱基本营养成分、抗氧化活性成分、氨基酸含量、矿物质成分含量以及重金属含量来全方位评价5种野菜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蔊菜和香椿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同时地具有最高的氨基酸含量;紫苏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含量最高,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比 (EAA/TAA)最高;蔊菜矿质元素总量最高为.03%;5种野菜均不存在重金属超标的情况。本研究为野菜的食用搭配、深加工、药用价值利用提供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工程
    基于Android手机的植物工厂多变量环控系统设计研究
    2023, 43(22): 30-35.  DOI: 10.19754/j.nyyjs.20231130009
    摘要 ( )   PDF(3584KB) ( )  
    随着物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植物工厂作为设施农业领域的新型种植模式,大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但 本身在环境检测和控制方面存在数据采集不完整,环境监测响应滞后等缺,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以植物工厂为研究对象,利用Arduino下位机数据采集,环境控制技术和Android手机端APP开发技术,设计了一套植物工厂多变量环控系统,实现对植物工厂多环境变量智能化管理,该系统可以通过手机APP远程检测CO2浓度,有机物挥发物浓度,温湿度、土壤湿度以及光照强度,并实现实时远程环境调控植物工厂的环境参数。通过优化植物生长环境,实现农作物的优质高产,并提升农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轻量化YOLOv5的粮食作物和杂草识别研究
    2023, 43(22): 36-40.  DOI: 10.19754/j.nyyjs.20231130010
    摘要 ( )   PDF(4214KB) ( )  
    杂草作为粮食作物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危害之一,会千扰粮食的生长并吸收农作物的养分。为实现智慧农 业发展,解决粮食作物生长过程中的杂草问题对提高农作物收成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以常见的农作物及其伴生杂草作为研究对象,将YOLOv:5模型引入到粮食作物和杂草的识别中。检测模型使用轻量级网络GhostNet替换掉特征提取网络CSPDarknet,增强模型自适应特征提取能力并减少模型参数计算量;引入CA注意力机制模块,进一步加强对检测目标的位置信息的提取能力;在Nck层的特征信息融合部分引入GSconv,平衡语义信息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检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相比于Y0L05,模型参数量减少33%,浮点运算量下降36%,平均精度均值提高1%,速度提高了46FPS。在确保准确率和检测速度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了检测效果,为在边缘设备的部署上提供了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林业科学
    祁连山煤矿区生态修复主要措施及修复效果研究
    2023, 43(22): 41-44.  DOI: 10.19754/j.nyyjs.20231130011
    摘要 ( )   PDF(2211KB) ( )  
    祁连山在生态环境整治过程中已清理退出了所有探采矿权,目前已经全面停止了探采矿等活动。肃南县马蹄煤矿自2017年开始修复治理,至本研究调查时已有7年时间,修复治理后只进行了工程验收,缺乏从科学研究的角度评价矿区生态修复主要措施及修复效果。本文通过实地调查修复治理后的肃南县马蹄煤矿,查明矿区主要的修复治理措施、植被恢复情况,客观评价矿区修复治理效果,总结经验做法,为后续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以期对祁连山废弃煤矿植被退化区修复治理提供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元谋干热河谷稀树灌草丛植被碳库分布特征
    2023, 43(22): 45-48.  DOI: 10.19754/j.nyyjs.20231130012
    摘要 ( )   PDF(2204KB) ( )  
    稀树灌草丛作为中国干热河谷地区特殊的植被类型,其碳储量一直缺乏必要的研究。以元谋干热河谷稀 树灌草丛植物资源为研究对象,利用样地调查法探讨了该区稀树灌草丛植物中的碳储量。结果显示,元谋稀树灌草丛植被的总碳储量为6.86t·hm2,其中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各层次的碳储量为1.88t·hm-2、2.14t·hm2、 2.84t·m2,分别占到总碳储量27.41%、31.20%、41.39%,说明元谋稀树灌草丛具有较高的碳汇能力。结果 为稀树灌草丛碳循环及碳汇功能研究提供了基础,同时也为干热河谷植被的保育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种植科学
    安康地区魔芋主要虫害及其综合防治方法
    2023, 43(22): 49-52.  DOI: 10.19754/j.nyyjs.20231130013
    摘要 ( )   PDF(2965KB) ( )  
    为系统揭示魔芋害虫的为害,整理近年来生产上发现的魔芋主要害虫种类及其为害状、形态特征和发生 规律。并从农业、物理、化学以及生物4个方面阐述魔芋虫害的防治方法,以期为大田魔芋健康生产提供技术指 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蒙古扁桃育苗繁育试验及幼苗管理技术探究
    2023, 43(22): 53-56.  DOI: 10.19754/j.nyyjs.20231130014
    摘要 ( )   PDF(1687KB) ( )  
    随着蒙古扁桃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及天然更新需求,系统解决其育苗技术成为解决种苗短缺,满足生产需要的核心工作内容。为了提高蒙古扁桃育苗效率和苗木质量,满足甘肃省林业生态建设对蒙古扁桃苗木繁育技术提出的更高要求,在多年研究和实践基础上,总结了可操作性强、先进实用的蒙古扁桃育苗技术,将使蒙古扁桃育苗生产标准化、规范化,提高蒙古扁桃苗木的品质、质量和造林成活率,在加强甘肃省土壤沙化、盐碱化严重地区水土保持和绿化改造中,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通过连续5年对引进栽植的蒙古扁桃物候及抗性的观测记录,同时对种子进行处理播种育苗,对新出幼苗进行移栽和管理,观察其试验过程中的表现状况,探讨蒙古扁桃播种育苗及管理技术和过程中生长影响和变现。结果表明:其抗病虫危害、抗寒性、耐热性和耐盐碱性强,适宜在引种地进行绿化种植。人工采集调制的种子,春季进行播种育苗试验获得了成功,同时对幼苗进行移植管理,并达到了预期效果,适宜于大面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蒙古口蘑菌种培养基的筛选研究
    2023, 43(22): 57-61.  DOI: 10.19754/j.nyyjs.20231130015
    摘要 ( )   PDF(3606KB) ( )  
    蒙古口蘑是我国北方特有的珍稀野生食用菌,优质菌种的研发是人工栽培的前提。本文以锡林郭勒地区 野生蒙古口蘑为研究对象,筛选适合蒙古口蘑菌丝生长的固体、液体及栽培种培养基。结果表明,通过菌丝干质量对3种固体培养基进行筛选比较,确定改良PDA为最优固体培养基,培养32d后其菌丝千质量达0.19±0.3g;以菌丝体生物量和菌丝球长度为指标对4种液体培养基进行比较研究,确定液体培养基B的菌丝生物量与菌丝球长度均为最大,分别为6.19±0.12g·L1与4.77±0.35c;通过筛选评价小麦、玉米、高梁3种栽培种培养基, 确定高粱培养基为最优栽培种培养基,菌丝吃料深度为11.36±0.72cm。通过对蒙古口蘑菌种进行分离培养和培养基的筛选研究,为后续人工栽培提供优质菌种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环境
    鄂尔多斯高原风蚀气候侵蚀力时空演变
    2023, 43(22): 62-67.  DOI: 10.19754/j.nyyjs.20231130016
    摘要 ( )   PDF(5152KB) ( )  
    基于20个气象站的观测,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式计算鄂尔多斯高原腹地鄂尔多斯市的风蚀气候因子 指数值(C值),分析风蚀气候侵蚀力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值介于4.1~56.2,均值为 21.8。在空间分布上,风蚀气候侵蚀力整体是以东胜站为中心分别向正北、西北和西南减小。东胜站相较于其他站,点属于高值区,C值可达30.7。乌审旗站以南和鄂托克前旗站以西的区域是大范围的低值区,C值低至15.6。C值的季节规律变化明显,整体上春季C值最大,夏季次之,秋季最小。C值月际尺度变化规律明显,呈先增后减趋势,最大C值出现在4一5月。Mann-Kendall(M-K)检验结果显示,鄂尔多斯高原的风力侵蚀C值以2004年为起始,点开始讲入下降阶段,下降趋势十分显著。植被覆盖与风蚀气候侵蚀力的敏感度系数存在显著空间异质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多元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的滇西北地区土地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2023, 43(22): 68-72.  DOI: 10.19754/j.nyyjs.20231130017
    摘要 ( )   PDF(1714KB) ( )  
    科学地确定补偿标准是落实生态补偿的前提,对解决受偿地区的生态经济问题,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 域公平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滇西北区域为例,采用固碳释氧模型、水土流失方程、水量平衡方程等方法评估了该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运用生态补偿计量模型测算生态补偿颜度,从而确定了该区域生态补偿标准和生态补偿优先级。结果表明:2020年滇西北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高达920.12亿元,为同年GDP总量的1.93倍,实施生态补偿极为迫切:核算得出2020年的生态补偿标准为95.94亿元,落实生态补偿将有力促进当地发展;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和福贡县2个区域是典型的生态输出地,应优先得到补偿。本研究结果与以往的基于单位价值当量的补偿模式相比,量化了不同地区的生态补偿标准,以期为今后滇西北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运行及补偿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城市都市区近郊农村宅基地改革路径探析
    2023, 43(22): 73-79.  DOI: 10.19754/j.nyyjs.20231130018
    摘要 ( )   PDF(3755KB) ( )  
    大城市都市区近郊村庄基于区位优势而受到城镇化的辐射力度及吸引力较强,村庄容易受到大城市的技 术更新、人才引进等扶持,也容易造成村庄人口流失严重,年龄构成不均衡,闲置宅基地增多等困境。研究以句容市村庄调查为例,指出大城市都市区村庄要充分利用大城市反哺资源,深化宅基地改苹,集约节约土地资源,同时要合理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盘活闲置宅基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提升村庄活力,促进乡村振兴,并据此探析都市区近郊农村宅基地改革路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土壤磷素研究进展
    2023, 43(22): 80-83.  DOI: 10.19754/j.nyyjs.20231130019
    摘要 ( )   PDF(1848KB) ( )  
    水溶性磷肥在施入土壤后容易被固定,通常当季磷肥利用率仅为10%~25%。磷肥的持续大量施用,使 得磷在耕地中积累的环境风险持续升高。基于此,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了土壤磷素累积的现状及危 害,总结了土壤磷素的分级形态、固定机制和高效利用技术。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畜牧科学
    湖羊的生产性能研究进展
    2023, 43(22): 84-87.  DOI: 10.19754/j.nyyjs.20231130020
    摘要 ( )   PDF(1705KB) ( )  
    湖羊作为我国特有的乳肉兼用型绵羊品种,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发育快,性成熟早,产羔率高的优良品 性,深受全国各地广大养殖户的青睐,推广前景十分喜人,现已成为全国各地肉羊养殖的主要选择品种。为提高湖羊养殖效益,本文主要对湖羊生产性能,包括泌乳性能,皮毛性能,产肉性能,繁殖性能,营养需求等进行综述,为推广湖羊养殖提供理论数据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园林园艺
    空间叙事理论下开封双龙巷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策略研究
    2023, 43(22): 88-92.  DOI: 10.19754/j.nyyjs.20231130021
    摘要 ( )   PDF(2324KB) ( )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更新进程中的重要组成空间,是留存城市记忆,展现街区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窗 口。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历史文化街区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包括空间特色缺失同质化严重,空间记忆与地方文化价值大量遗失,缺少对街区内空间场景氛围的营造等问题。本文以双龙巷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针对街区事件类型和空间特色,引入空间叙事理论,探索历史文化街区叙事资源与物质空间结合的可能性,提出相适应的保护和更新策略,展现叙事空间在历史文化遗产中的价值和作用,以促进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织补理论下滇越铁路宜良站遗址空间特征及格局建构
    2023, 43(22): 93-99.  DOI: 10.19754/j.nyyjs.20231130022
    摘要 ( )   PDF(6049KB) ( )  
    滇越铁路是我国第一条国际铁路,拥有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资源,在2018年被纳入我国第一批工业遗 产保护名录。宜良站作为滇越铁路的一线大站,见证了铁路的兴衰演变和城市的更新发展,但目前面临功能丧 失、历史文脉淡化以及被城市发展边缘化等问题。为了传承历史文化,推进城市更新,促进历史文化遗产和城市的共生,本文立足于织补理论,运用空间分析法,对宜良站遗址空间街区的建筑肌理、生态景观、业态分布、交通脉络进行分析;结合街区的实际情况,以宜良站为核心,历史老街为主要骨架,其余历史遗存点为连接点的特征,对站点周边建筑风貌、生态景观、服务业态、交通流线进行系统性缝合和织补,运用“突出”和“嵌入”手段,保护与延续宜良站历史文化街区的文脉,将铁路遗产保护和历史街区更新融于一体,营造丰富多彩的多元生活场景,为城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乡村建设中的园林景观应用
    2023, 43(22): 100-102.  DOI: 10.19754/j.nyyjs.20231130023
    摘要 ( )   PDF(1678KB) ( )  
    园林景观在当前乡村建设发展中非常重要,只有将乡村建设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促 进生态环境的发展。乡村建设必须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美好乡村建设为主要载体,尽可能保留乡村的原有风貌,推动乡村建设中园林景观的有效应用。本文通过对乡村建设中园林景观应用原则进行了解,针对当前乡村建设中园林景观应用的意义进行了深入分析,以大兴区的园林景观建设为落脚,点,结合自身工作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做好乡村建设中园林应用质量提升建议,更好地为我国的新乡村建设发展提供有效的建议和帮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景观要素对城市公园微气候的影响研究
    2023, 43(22): 103-106.  DOI: 10.19754/j.nyyjs.20231130024
    摘要 ( )   PDF(1694KB) ( )  
    不同景观要素在园林微气候设计中发挥着不同的改善作用。多项研究已经证明,城市绿地能够显著减轻 城市热岛效应,而作为城市绿地的核心部分,城市公园始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收集整理近15年部分 国内外风景园林学者与专家在不同景观要素对城市公园微气候的影响作用的研究,通过对历史研究文献的搜集和总结,归纳出影响城市公园微气候效应的影响因素,填补现有研究的空白,为未来城市公园微气候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
    省际农业用水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3, 43(22): 107-110.  DOI: 10.19754/j.nyyjs.20231130025
    摘要 ( )   PDF(2036KB) ( )  
    为提升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本研究利用莫兰指数、LSA指数、机器学习等方法,对全国的农业用水 效率时空演变规律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全国的农业用水效率整体上呈增长态势;农业用水效率具有较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四川、重庆、湖北、河南、山西等地为高-高聚集,新疆、广东等地为低-低聚集;当灌溉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超过50%时,应当进一步提高其比重,对农业用水效率的影响相对较小;对于R&D投入资金小于50亿元时应大力增加投入力度,能促进农业用水效率提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村村委会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的路径研究
    2023, 43(22): 111-114.  DOI: 10.19754/j.nyyjs.20231130026
    摘要 ( )   PDF(1684KB) ( )  
    乡村振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力发展农村产业是振兴乡村的坚实支撑。在推动农 村产业发展过程中,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农村村委会,对发展乡村产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宁夏灵武市东塔镇为例,分析了农村村委会在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路径和对策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黑龙江省蔬菜市场价格比较及原因分析
    2023, 43(22): 115-118.  DOI: 10.19754/j.nyyjs.20231130027
    摘要 ( )   PDF(1685KB) ( )  
    近年来,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蔬菜价格牵动着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切身利 益。本研究以黑龙江省4级市场的蔬菜价格为研究对象,分析各级市场价格年度和月度变化趋势,初步明确黑龙 江省蔬菜市场价格差异及变化趋势。并对蔬菜价格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黑龙江省蔬菜生产现状及发展优势,为黑龙江省蔬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吉林省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2023, 43(22): 119-121.  DOI: 10.19754/j.nyyjs.20231130028
    摘要 ( )   PDF(2196KB) ( )  
    在农业转型升级关键时期,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吉林农业产业不断转换新动能,加速转型升级。农业高 新技术企业作为实现现代化农业的领跑者,其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快慢。本文基于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高新技术企业统计数据,横向对比分析2018一2022年吉林省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在数量、营业收入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并对吉林省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等方面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农业高企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现实依据及实践路径研究
    2023, 43(22): 122-128.  DOI: 10.19754/j.nyyjs.20231130029
    摘要 ( )   PDF(2769KB) ( )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新时代,我国“三农”工作发展已取得巨大成就,但 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过程中仍然存在不足。因此,要通过不断加强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夯实农业 强国建设的安全根基,构建农业强国建设的发展平台,激发农业强国建设的主体动力等路径,从而实现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转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太行山区乡村地域类型识别及振兴路径研究
    2023, 43(22): 129-132.  DOI: 10.19754/j.nyyjs.20231130030
    摘要 ( )   PDF(2535KB) ( )  
    以太行山区典型相对贫困县作为研究区,从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及人居环境3个层次构建乡村地域类型 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综合评价法评价乡村地域发展水平,并结合A℃GIS软件实现空间 化,分析易县各乡镇乡村地域发展特征,并据此划分易县乡村地域类型。结果表明:易县乡村地域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乡村地域综合发展指数中、高水平单元主要位于易县东部:低水平单元主要分布在易县西南部。将易县乡村地域类型划分为城镇核心发展型、资源集聚深化型、现代农业提升型、旅游文化保护型、生态涵养保育型,针对易县不同乡村地域类型发展区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和振兴路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辽宁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风险评价及管控策略研究
    2023, 43(22): 133-136.  DOI: 10.19754/j.nyyjs.20231130031
    摘要 ( )   PDF(1870KB) ( )  
    农业文化遗产旅游是文农旅三产提质融合的重要途径,对其开发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价具有重要现实意 义。研究通过AHP-模糊评价法建立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辽宁省农业文化遗产为例进行开发风险评价测 算。结果表明:辽宁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风险综合评价指数为3.363,处于较高风险;准则层权重依次排序为 主体风险、开发客体风险、环境风险、参与客体风险。基于上述结果提供科学合理的管控建议,降低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风险,助力其健康化、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乡村振兴下的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2023, 43(22): 137-142.  DOI: 10.19754/j.nyyjs.20231130032
    摘要 ( )   PDF(2147KB) (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由之路。 本文通过田野调研,深入许昌市各乡镇对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剖析发展现状,发现存在农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并提出完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健全农民社会保障和教育培训体系等有针对性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为促进乡村振兴和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韶关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综述
    2023, 43(22): 143-149.  DOI: 10.19754/j.nyyjs.20231130033
    摘要 ( )   PDF(2400KB) ( )  
    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产业,维持着人们基础的物质生活需要,属于传统经济行业的第一经济产业。改 革开放以来,韶关经济发展迅速,农业也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绩。然而通过相关研究与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当前韶关地区传统农业的发展已高度依赖农业与生产要素的投入且发展速度缓慢,传统农业发展带来了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给生态环境协调和农业可持续稳定发展进程带来挑战。本文在深入分析掌握了我国韶关地区区域农业现状情况与经济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关于韶关地区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及韶关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几种模式,从而得出结论与列出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本禀赋视角下阿勒泰市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影响因素研究
    2023, 43(22): 150-155.  DOI: 10.19754/j.nyyjs.20231130034
    摘要 ( )   PDF(2019KB) ( )  
    促进农民就业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也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内容,关乎整个社会的发展,做好农村 劳动力就业工作已经成为当前各地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在资本禀赋的视角下,结合实地调研数据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变量中的文化程度、技能水平,社会资本变量中的过节拜访亲友的户数,金融资本变量中的贷款总颜,自然资本变量中的距离最近乡镇的远近是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阿勒泰市要重视农村的教育和培训,增加农民的人力资本积累;要充分拓展和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发展农村劳动力金融资本,加强金融支持;加强对农村地区的自然资本的管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实现农业大省迈向农业强省的机遇与挑战
    2023, 43(22): 156-161.  DOI: 10.19754/j.nyyjs.20231130035
    摘要 ( )   PDF(2150KB) ( )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探讨了实现农业大省迈向农业强省的机遇与挑战,以及统筹兼顾机遇与挑战促 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以中国粮食大省一河南省为例,介绍了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突 出问题,并从农业发展中可能存在的政策支持、市场需求、科技创新、土地资源、人才优势和产业链优势等发展机遇入手,剖析了在此发展机遇中展现出资源紧张、环境污染、技术瓶颈、产业链不完善和金融服务不足等问题的原因与导向。针对上述问题,根据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在现有发展机遇的基础上提出了统筹协调资源配置,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优化农业产业链和拓展农村金融服务等有效对策。分析总结了统筹兼顾机遇与挑战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在实际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型升级发展中,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并长期而艰苦的努力,同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共同推动河南省农业的现代化和产业化进程,为实现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后疫情时代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组态研究
    2023, 43(22): 162-167.  DOI: 10.19754/j.nyyjs.20231130036
    摘要 ( )   PDF(2062KB) ( )  
    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也给乡村振兴带来了显著挑战。因此,本文运用模糊集定 性比较分析法,探究组态视角下不同地区乡村振兴发展背后的复杂机理,试图寻找到一种后疫情时代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权宜之计。研究表明,现阶段乡村振兴的根本落脚点仍然是生活富裕问题,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具有普适作用,产业兴旺则是实现农户生活富裕的重点,也是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交流园地
    吉林省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体系研究
    2023, 43(22): 168-171.  DOI: 10.19754/j.nyyjs.20231130037
    摘要 ( )   PDF(2139KB) ( )  
    本文围绕区域各仪器管理单位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中出现的问题,从运行情况、服务管理能力、共享效 果、评价情况4个方面完善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体系,使建立的考核体系具备学科性和多样性。最 后,根据吉林省大型仪器共享现状,提出优化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出路
    2023, 43(22): 172-175.  DOI: 10.19754/j.nyyjs.20231130038
    摘要 ( )   PDF(1695KB) ( )  
    农业人才培养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是保障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必然要求,推进人才强国战略 深入实施的现实需要和引领新时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当前我国农业人才培养在制度体系、培养模式、评价机制、资金保障等方面存在诸多现实困境。农业人才振兴应立足我国国情,以当前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指引,完善农业人才培养的法律体系,创新农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与内容,健全农业人才培养的考核与保障机制,重构农业人才培养资金的投入与监管制度,探求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业人才培养的纾解路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乡村振兴政策的内容量化评价与优化研究
    2023, 43(22): 176-180.  DOI: 10.19754/j.nyyjs.20231130039
    摘要 ( )   PDF(1703KB) ( )  
    建设壮美广西,加快推进广西乡村振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4.27”重要讲话中对广西发展工作作出的 重要指示。乡村振兴政策为全面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通过文献挖掘法收集25项 具有代表性的广西地区乡村振兴政策文本,采取文本挖掘法和内容分析法,基于PMC指数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 系对政策文本进行量化评价。研究结果发现:政策环境总体上良好,但政策效力有待优化,存在政策工具分配不均,发文机构单一,政策主体内容有待深入等问题。因此提出以细化政策目标,优化配置政策,加强部门协作等方式来提高乡村振兴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