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合作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农业科学
    微藻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2024, 44(1): 1-4.  DOI: 10.19754/j.nyyjs.20240115001
    摘要 ( )   PDF(1769KB) ( )  
    微藻作为基因工程中遗传改造常用生物具有培养条件简单、生长速度快、光合效率高等优,点。与模式生物莱茵衣藻相比,大部分其他藻类的改造仍在起步阶段。介绍了玻璃珠法、电击法、基因枪法及农杆菌转化法等转化技术在藻类遗传转化中的应用,并对微藻藻种遗传改造的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等不同转化体系进行简要综述,为进一步促进微藻资源在基因工程中的合理利用和改造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锌对镉胁迫下青稞幼苗生长及锌镉含量的影响
    2024, 44(1): 5-8.  DOI: 10.19754/j.nyyjs.20240115002
    摘要 ( )   PDF(2464KB) ( )  
    采用土壤培养试验研究了锌(Z)对镉(Cd)胁迫下青稞幼苗生长和Zm、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d 胁迫条件下,低水平的Zm(50~100mg·kg1)能够显著提高青稞幼苗生物量,中度水平的Zm(200~300mg·kg1) 对青稞苗期生长影响不大,过量的Z加(400~500mg·kg)对青稞幼苗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随Zm水平的提高, 青稞地上部Zm含量显著上升;Zm能够显著降低青稞地上部Cd含量,但随Zm水平的提高,Cd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并在200mg·kg处理达最低,其他加Zm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土壤中添加100mg·kg的Z对低 Cd污染土壤上的青稞安全生产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被子植物种子发育的激素调控研究进展
    2024, 44(1): 9-14.  DOI: 10.19754/j.nyyjs.20240115003
    摘要 ( )   PDF(2816KB) ( )  
    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也是农作物的主要收获部分,因此种子的正常发育对于保障人类的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被子植物种子由胚、胚乳和种皮3部分组成,其发育过程受不同信号通路的调控。其中植物激素对于种子各组织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是调节种子发育的重要因素。将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和油菜素内酯4类植物激素作为重点,对其调控网络的分子机制进行梳理,综述了模式植物拟南芥及其他作物种子发育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特定基因对胚、胚乳及种皮发育的作用机理,讨论了种子发育进程的分子机制与植物育种的发展,为了解被子植物种子发育的激素调控机理及作物的品质改良和产量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揉捻工艺在白茶加工过程中的应用初探
    2024, 44(1): 15-18.  DOI: 10.19754/j.nyyjs.20240115004
    摘要 ( )   PDF(2664KB) ( )  
    为探讨在白茶传统加工工艺中加入揉捻工艺对所制白茶感官品质及主要生化成分含量的影响,本研究以 信阳群体种为原料,在不同萎凋时间下加入不同程度的揉捻工艺,进行感官品质分析和理化指标检测。结果表 明:在加入揉捻工艺后,随着揉捻程度加重游离氨基酸成分含量会升高,多酚类物质会降低。同时轻度揉捻有利于茶叶做形,叶底红带绿柔软,且感官品质较好:而过度揉捻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茶叶内含成分流失,从而破坏茶汤的滋味。总之,白茶加工过程中在萎凋适度时轻度揉捻有利于白茶品质的形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山州直播油菜肥药双减增效栽培技术
    2024, 44(1): 19-22.  DOI: 10.19754/j.nyyjs.20240115005
    摘要 ( )   PDF(1742KB) ( )  
    为解决云南省文山州油菜生产严重受制于冬春干旱,栽培中化肥农药使用效率低而导的产量低而不 稳、种植效益低等问题,通过研究制订了以稻草覆盖、播种时封闭除草、简化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的文山州油菜肥药双减增效栽培技术体系。技术应用实现每公顷生产成本投入节约18.38%,农药减量15.0%,化肥减量19.19%,增效23.27%的明显效果,达到减肥减药而又增加生产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色地膜覆盖对农业生产及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2024, 44(1): 23-26.  DOI: 10.19754/j.nyyjs.20240115006
    摘要 ( )   PDF(1729KB) ( )  
    为了探究有色地膜覆盖对作物生长发育及农业生产的影响,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了有色地膜和普通透明地膜对农业生产和作物生长发育影响。结果表明:有色地膜覆盖可以有效改善农业生产的土壤环境、光照环境,具有显著的节水效应,有效调节作物的生长周期和生长速率,调控作物生长环境和生理代谢,防止病虫害,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合理运用有色地膜覆盖技术,可以为作物提供优良的土壤水热环境,有效促进作物增产提质,持续提高旱作农业区农业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土柱栽培下不同水肥对藜麦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
    2024, 44(1): 27-31.  DOI: 10.19754/j.nyyjs.20240115007
    摘要 ( )   PDF(1749KB) ( )  
    为探索南疆冷凉区藜麦种植适宜肥水耦合和种植制度,开展了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探究了不同处 理对藜麦生育期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生育期相差6d,处理8生育期最长,达124d,其次是处 理1,为122d,处理8最短,仅为118d。从农艺性状方面看,随生育进程株高呈“S”型变化,在灌浆时期达到 峰值并趋于稳定。此外,处理9的分枝数仅次于处理7和处理6,位于第3位;穗数处理3>处理7>处理6>处理2 >处理9,位于第5位;其余5个指标均为第1位。综合上述,“伊犁早熟1号”水肥耦合最佳选择为处理9,是 生产中最优先采取的合理方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工程
    基于人工智能的肉鸡养殖信息化服务平台设计
    2024, 44(1): 32-37.  DOI: 10.19754/j.nyyjs.20240115008
    摘要 ( )   PDF(3699KB) ( )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鸡养殖行业面临着巨大的需求。受到新冠疫情和非洲猪瘟影响,人们对禽类食品安全问题更加关注。肉鸡养殖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传统养殖行业存在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制约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内鸡智慧养殖信息化服务平台,结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肉鸡养殖行业提供了信息化基础。该平台通过W端及移动端进行信息管理,提高了数据流通性,实现了养殖信息的可视化展示。大屏可视化能直观展现各类信息,便于监管部门、企业主和管理人员了解养殖场状况,提供及时响应和决策。本文能有效提高肉鸡养殖行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有利于行业的数字化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物水分高光谱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2024, 44(1): 38-44.  DOI: 10.19754/j.nyyjs.20240115009
    摘要 ( )   PDF(1800KB) ( )  
    高光谱遥感技术通过敏感波段提取作物水分信息,能够实现作物水分的准确、快速和无损监测,并具有光谱分辨率高、波段多和图谱合一等优,点,对发展现代精准农业、智慧农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在光谱数据获取、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建模过程中,都会由于环境或仪器等因素产生误差而降低模型的反演精度。为了分析高光谱遥感技术在作物水分监测的优势与潜力。本研究介绍了常见作物水分监测的几种方法,以及在水分测量的不同领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对高光谱遥感监测原理与方法进行阐述,并结合典型作物类型的具体应用进行叙 述;探讨了高光谱谣感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在作物水分监测研究的发展提出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型秸秆饲料打捆机液压系统设计
    2024, 44(1): 45-48.  DOI: 10.19754/j.nyyjs.20240115010
    摘要 ( )   PDF(2389KB) ( )  
    秸秆饲料打捆机是新兴秸秆饲料化机具之一,根据秸秆饲料物性特点,介绍了秸秆压缩理论,根据实际计算需求,选择了秸秆压缩计算公式,同时根据小型秸秆饲料打捆机压缩结构,设计了小型秸秆饲料打捆机液压系统,经过使用试验,小型秸秆饲料打捆机生产的草捆密度为198kg·3,达到行业标准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毛葱套种大豆高效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024, 44(1): 49-52.  DOI: 10.19754/j.nyyjs.20240115011
    摘要 ( )   PDF(5145KB) ( )  
    毛葱套种大豆高效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主要是利用毛葱套种大豆的高效种植模式,先期种植毛葱,后期种植大豆,毛葱种植时铺设的滴灌带可以在大豆种植时继续为大豆提供水肥供应。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及装备实现毛葱套种大豆的水分供应已达到减肥、减药的目的,可以降低毛葱套种大豆的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益,该技术符合2022年吉林省主要农作物增产增效技术的推广应用范畴,即大豆优质安全高产栽培技术,滴灌水肥药一体化高产栽培技术,复合种植栽培技术领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林业科学
    青海东部山地青杨人工林修枝技术研究
    2024, 44(1): 53-56.  DOI: 10.19754/j.nyyjs.20240115012
    摘要 ( )   PDF(2518KB) ( )  
    为深入了解修枝方式对树木生长的具体影响,提出了一套适用于青海东部山区青杨人工林的修枝方法。 以二十年生青杨人工林作为研究样本,设计1/2、1/3修枝及不修枝(CK)3种不同的修枝强度,4种修枝方式, 3种愈合剂。经过修枝试验发现,不同的修枝强度只对胸径和高径比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而1/3修枝强度下青杨的胸径增量、树高增量和高径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并不显著,但均超过1/2修枝强度处理;伤口的愈合速度受修枝强度的影响并不明显,但修除树冠的1/3强度下,伤口的愈合速度是最快的,而在修除1/2树冠高度时,愈合速度是最慢的;伤口高度对青杨修枝伤口愈合率没有显著影响;伤口直径对其伤口的愈合速度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随着伤口直径的增加,青杨修枝的伤口愈合率逐渐降低,伤口的愈合速度与其直径呈反比关系;修枝方式对伤口愈合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从枝条基部膨大部位上部或下部平切修枝当年愈合面积高;不同愈合剂对伤口愈合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国光施奇愈合剂较石蜡、油漆愈合面积高。此研究为青海东部山地青杨人工林修枝技术提供依据且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辽宁省应用乡士树种造林绿化现状探究
    2024, 44(1): 57-60.  DOI: 10.19754/j.nyyjs.20240115013
    摘要 ( )   PDF(1726KB) ( )  
    通过调查和分区域的系统归纳,本研究分别确定了辽宁省各造林区已应用且适宜在不同林种造林绿化的 乡土树种和全部有造林绿化潜力的树种。多角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目前辽宁省在各造林区应用的适宜乡土树种 大多有较广的适宜范围,且乔木树种居多,灌木树种偏少;辽宁省东部和南部造林区应用且适宜的树种较多,中 部和西部造林区应用且适宜的树种较少;与观赏树种在村屯绿化中的应用相比,各造林区对用材树种、经济树种 和防护树种的应用相对匮乏;树种越丰富的造林区发掘出了越多的造林绿化树种,同时也有越大的树种开发潜 力,辽宁省更适宜在除辽西北低丘平原区以外的造林区探索更多适宜造林绿化的乡土树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环境
    黄河三角洲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2024, 44(1): 61-63.  DOI: 10.19754/j.nyyjs.20240115014
    摘要 ( )   PDF(1724KB) ( )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加注重精神方面的进步,在此基础上,旅游业迅速发展。在相关旅游项目的开发过程中,一些不合规、不适合当地的旅游项目也逐渐暴露出来,同时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导致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针对生态旅游开发中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生态旅游硬件设施尚不完善、旅游管理与服务不到位等问题,运用SWOT分析方法做出分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恩施州生态敏感性评价及时空演变分析
    2024, 44(1): 64-72.  DOI: 10.19754/j.nyyjs.20240115015
    摘要 ( )   PDF(11830KB) ( )  
    生态敏感性是影响生态环境重要的因素。本文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区 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和实际生态情况,选取了气温因子、PP因子、水源涵养因子、水土流失敏感性因子和石漠化 敏感性因子并结合人类活动影响,运用AHP+熵权法构建恩施州综合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并对结果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究其在2000一2020年生态敏感性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恩施州较高和高敏感性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北部,较低和低敏感性区域主要分布于中南部,在空间上呈由东北部向中南部递减趋势;恩施州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综合生态敏感性等级平均值分别为0.34、0.33、0.35、0.33、0.34,近20年恩施州综合生态敏感性呈波动起伏变化,波峰出现于2010年,生态环境恶化最严重,波谷出现于2005年和2015年,生态敏感性较低,上升趋势并不明显。恩施州综合生态敏感性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且呈波动趋势增强;在聚类分析结果中显示,研究区近20年高-高聚类和低-低聚类均有小幅度上升,说明聚类程度同样也是波动性上升,其中高-高聚类的增加仍需警惕其恶化风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松花江流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2024, 44(1): 73-76.  DOI: 10.19754/j.nyyjs.20240115016
    摘要 ( )   PDF(2394KB) ( )  
    土地利用是反映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的重要途径。研究松花江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分异,为松花江流域土地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依据。根据松花江流域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计算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耕地分布在松嫩平原中部,耕地转入主要来源是林地和草地;林地面积作为6个地类中面积最大的类型,主要分布在松花江流域西部和东部地区,林地大部分转出变为耕地和草地;草地面积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共减少6747.85k,零星分布于中部和西南部地区;水域面积先增加后减少;建设用地转入面积大于转出面积,共增加2564.34km2.2005一2020年单一土地动态度绝对值最小为林地,最大为未利用土地。2005一2020年综合土地动态度不断增加,代表土地利用程度不断增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北省沿海地区大气氮磷沉降特征分析
    2024, 44(1): 77-80.  DOI: 10.19754/j.nyyjs.20240115017
    摘要 ( )   PDF(2831KB) ( )  
    以河北省沿海地区为研究区域,分析了2011一2018年河北省沿海3市大气干湿沉降中氨、磷含量及N、P浓度年际变化趋势,估算了大气干湿沉降中的氮、磷入海通量,讨论了对近岸海域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自2014年起,除唐山市NH,-N和NO,-N浓度呈现上下波动外,秦皇岛和沧州市降水中的NO,ˉ-N和NH-N均 呈逐年下降趋势。2011一2018年沿海3市大气千沉降中的氮、磷含量基本呈现下降趋势。2018年大气千湿沉降在陆源(大气沉降、入海河流和直排海污染源)对河北省近岸海域各营养盐输入中,氨氨、硝态氯、无机氨、 总氮分别占94%、75%、83%、78%。今后应重视大气千湿沉降的污染输入作用,开展大气沉降中的污染物通量监控、预警,降低大气沉降对近岸海域的污染输入和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时空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2024, 44(1): 81-85.  DOI: 10.19754/j.nyyjs.20240115018
    摘要 ( )   PDF(2361KB) ( )  
    基于熵权一TOPSIS、耦合协调度、探索性空间分析,探究2005一2020年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协调水平、时空演变格局及其空间集聚效应,为区域绿色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研究表明:2005一2020年间,地市间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性呈现持续增强趋势,但整体以初级协调为主,存在进一步发展空间;从空间分布来看,耦合协调度具有相对集聚的空间分异特征,呈现中部>东部>西部>西南的空间分布态势,地市间差距不断缩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田土壤中的微塑料研究进展
    2024, 44(1): 86-90.  DOI: 10.19754/j.nyyjs.20240115019
    摘要 ( )   PDF(1770KB) ( )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具有颗粒小,难降解,吸附性强等特点,是农田土壤污染的一大重要来源,对农田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威胁人类健康。本文概述了农田土壤中微塑料的种类、来源、迁移、分离检测技术、生态健康风险以及微塑料污染修复手段,对未来微塑料的研究思路和重点进行了展望,以期对解决 农田微塑料污染的问题和污染防治技术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尺度氨素流动特征及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2024, 44(1): 91-94.  DOI: 10.19754/j.nyyjs.20240115020
    摘要 ( )   PDF(1768KB) ( )  
    氮素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氮素在各子系统间的流动构成了氨素循环,而氮素循环对于维护粮食安全和环境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对近年来从国家、区域(流域)、省(直辖市)、市(县)级等不同尺度下的氨素流动特征及环境效应的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并提出今后农牧生产系统氮素流动研究的重点方向,以期为后续氮素流动特征研究以及相关环境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荆门一次暴雨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024, 44(1): 95-98.  DOI: 10.19754/j.nyyjs.20240115021
    摘要 ( )   PDF(3534KB) ( )  
    2023年6月16一19日荆门出现持续性暴雨,本文分析了此次暴雨发生的环流形势、环境条件云图特征 和雷达回波等,揭示了这次暴雨的特征和成因,并分析了其对农作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强降水主要分2个阶 段,16日夜间两高之间的切变线,配合850Pa偏东气流叠加北部山区地形造成了16日夜间较强降水;17日夜 间高空槽东移,中低层有切变线与明显的急流相配合,为过程提供了动力及水汽条件,造成东部强降水。此次暴雨对荆门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水稻、玉米和黄豆受灾严重,且强降水有利于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迁入荆门,水稻“两迁”害虫发生重于近年同期,呈偏重发生态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畜牧科学
    饥饿法强制换羽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2024, 44(1): 99-101.  DOI: 10.19754/j.nyyjs.20240115022
    摘要 ( )   PDF(1874KB) ( )  
    强制换羽,又称为“人工诱导换羽”,是家禽生产中的一项成熟可靠的老技术,尤其在蛋鸡生产上最常 用,能够使产蛋率低的老龄鸡只快速进入新的一轮产蛋周期,提高产蛋率,改善蛋品质,在种鸡上也用该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提高产蛋率这方面的效果主要与换羽对象的日龄,前期产蛋率及施行换羽原因有重大关系,本文结合某鸡厂因突发禽流感的产蛋高峰鸡实施饥饿法强制换羽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分析换羽前后的指标,揭示换羽后产蛋率的变化及在防治禽流感方面的应用,为该技术的科学运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园林园艺
    湿地旅游者恢复性环境感知与游憩满意度研究
    2024, 44(1): 102-106.  DOI: 10.19754/j.nyyjs.20240115023
    摘要 ( )   PDF(1755KB) ( )  
    旅游者恢复性环境感知作为联结旅游体验与健康的重要桥梁,是旅游者与旅游地环境交互作用的综合性体验,尤其突显自然环境作用上。本研究借鉴R模型,以璧山观音塘湿地公园为例,构建湿地旅游者恢复性环境感知与游憩满意度的评价指标,采用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法探讨旅游者环境恢复性感知与游憩满意度对游后行为意愿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恢复性环境感知的一致性、逃逸、兼容、迷人维度对游憩满意度有显著性正向影响:旅游者对观音塘湿地公园整体比较满意,但推荐意愿一般。探析可能性原因,对该湿地公园的管理和发展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湿地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袖珍公园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路径探析
    2024, 44(1): 107-110.  DOI: 10.19754/j.nyyjs.20240115024
    摘要 ( )   PDF(1809KB) ( )  
    通过分析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与袖珍公园的典型特征,指出二者在空间场所、业态功能、构成实体要素方面相耦合关联的共同属性,以当前基于袖珍公园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发展现状为切入点,详细从注重顶层设计,拓宽空间载体;对接环境外延,利用周边资源;定位空间功能,纳入文化活动;运用景观要素,凸显文化媒介4个方面探讨了具体建设路径策略为今后基于袖珍公园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簕杜鹃在岭南盆景上的应用及花期调控技术研究
    2024, 44(1): 111-113.  DOI: 10.19754/j.nyyjs.20240115025
    摘要 ( )   PDF(1725KB) ( )  
    筋杜鹃花期长,开花量多且色彩丰富,同时也具有抗逆性强,生长迅速,容易造型等特点,是优良的观 花盆景树种。但目前大多数盆景控花方法存在劳动强度大,控制力度难掌握等缺,点,给一些观花观叶俱佳的花叶筋杜鹃的安全越冬带来隐患。针对盆景花期方面需求,笔者经过几年对筋杜鹃花期调控技术的研究和试验,探索出一套可量化生产的筋杜鹃盆景花期调控技术体系,使簕杜鹃叶片变厚、变绿,枝条节间缩短,花期延长,其观赏价值提高,具有较高的前沿性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水肥处理对吊钟花幼苗生长的影响
    2024, 44(1): 114-117.  DOI: 10.19754/j.nyyjs.20240115026
    摘要 ( )   PDF(2731KB) ( )  
    为探讨吊钟花幼苗生长与水肥处理的关系,本研究以吊钟花一年生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水肥处理 对苗高、冠幅、叶片数量、生长量、分枝数量、枯叶株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从苗高方面看,尿素处理组的长势 比复合肥处理组的长势好;尿素处理组的幼苗冠幅生长更快,3个尿素处理组的冠幅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其 中尿素5g·L的幼苗冠幅生长表现最佳;不同施肥处理下的吊钟花叶片数量差异不明显;尿素5g·L施肥处理 下,吊钟花幼苗的平均苗高、平均冠幅生长量表现优于复合肥处理组和清水组;尿素处理组幼苗的分枝数较多, 明显多于其他2种处理方式;清水处理组枯叶的幼苗最多,复合肥处理组枯叶的幼苗数最少。综上,尿素5g·L施 肥处理下,吊钟花幼苗的长势最佳,未来开展吊钟花育苗时可考虑施用尿素肥料,浓度以5g·L为宜。本研究 结果可为吊钟花合理施肥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
    农民对农村三产融合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4, 44(1): 118-122.  DOI: 10.19754/j.nyyjs.20240115027
    摘要 ( )   PDF(1874KB) ( )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背景下,农村三产融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同时,促进 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新时期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农村产业兴旺的重要手段,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以山东省为例,进而运用Pb模型实证分析,并分析三产融合对农民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 素,结果显示:农村三产融合会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从而影响农民的满意度。基于此,产业融合对农民满意度影响呈现正相关作用,提出政府应加强对三产融合的支持力度,农村企业和合作社应建立市场导向机制,农村三产融合应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以及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垦改革背景下三江平原城乡融合时空格局及驱动因素
    2024, 44(1): 123-130.  DOI: 10.19754/j.nyyjs.20240115028
    摘要 ( )   PDF(3406KB) ( )  
    在农垦改革的背景下,开展利用农垦空间和地方空间综合考量县域尺度下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对典型地 域的城乡融合发展展开实证研究。以三江平原农垦地区作为研究案例,运用熵值法计算2011一2020年城乡融合 发展指数,探究其时空格局演化特征;并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城乡融合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2011一2020年,三江平原垦区城乡融合水平总体上阶段性、波动性较强,研究期内经历了2次先增后降,再稳步 增长的变化历程;三江平原垦区各县市城乡融合综合水平呈现出“东低-中高-西低”,由中间高水平区不断辐射 两边低水平区的空间特征。从多元回归模型结果来看,农垦区域发展和城镇发展水平的影响力仍占据相对核心地 位:垦区逐步实现现代化农业体系,城乡人口动态化平衡发展,促进三江平原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城乡产业结构、城乡收入水平对城乡融合水平的影响强度均有所增强,但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较低,三江平原 地区受到政策支持,产业结构、城乡收入差距得到优化后均衡化发展,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作用较弱。随着农 村居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融合发展需求还需在多视角下展开分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区支持农业情境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思考及实践进路探索
    2024, 44(1): 131-134.  DOI: 10.19754/j.nyyjs.20240115029
    摘要 ( )   PDF(1741KB) ( )  
    社区支持农业模式是探索构建农业生产者与社区消费者的利益共同体,共同面对农业生产可能产生的自 然或市场风险,共同分享农产品及衍生服务等收益的新型农业生产互助经营合作方式,也是有效解决合作社产销问题,有效建立食品安全信任度的一个重要经营模式。本文从CSA模式农业发展情况、发展优势及市场需求等方面出发,提出了社区支持农业情境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思考及实践进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村内置金融合作社中政府职能定位研究
    2024, 44(1): 135-138.  DOI: 10.19754/j.nyyjs.20240115030
    摘要 ( )   PDF(1735KB) ( )  
    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力量。农村内置金融合作社激活农村内生发展动力,有效解决农民融资难问题,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有利于实现乡村共同富裕。以河南信阳郝堂村为例,政府兼具引导、监督和间接参与角色,帮助农村致富脱贫,但制度供给不足,风险管控缺乏力度,人才供给能力较弱等问题仍然存在。未来合作社发展需优化政府引导,强化政府监督,深化政府间接参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乡村振兴背景下湘鄂渝黔接壤区乡村旅游扶贫效应居民感知评价及对策研究
    2024, 44(1): 139-145.  DOI: 10.19754/j.nyyjs.20240115031
    摘要 ( )   PDF(1786KB) ( )  
    乡村旅游在我国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乡村旅游扶贫效益评价对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同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以湘鄂渝黔接壤区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为案例地,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形式,对乡村旅游扶贫效应的居民感知进行了调查和评价。研究发现: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的村民对乡村旅游发展持支持态度,且主观参与意愿强烈;村民对乡村旅游的经济和社会文化效应的正向感知明显,而对其负向感知不敏感;村民对乡村旅游环境效应的负向感知明显;村民对乡村旅游扶贫政策的不了解,特别是对利益分配不均衡的感知影响了其对乡村旅游扶贫的满意度。建议当地政府实施精准帮扶提高居民参与乡村旅游的能力,健全乡村旅游管理体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加大乡村旅游特色产品的开发,从而继续发挥乡村旅游的带动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区块链赋能西藏农业粮食供应链优化研究
    2024, 44(1): 146-152.  DOI: 10.19754/j.nyyjs.20240115032
    摘要 ( )   PDF(2209KB) ( )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西藏农业粮食供应链的稳定亟需新兴信息技术作为支撑。通过扎根理论编码发现, 西藏粮食供应链存在粮食种植基础薄弱,农业数字化进程慢,农户个体观念固化,粮食结构短缺品质低,供应链 信息整合不足,粮食交易市场不稳定等缺陷;进一步发现,区块链具有的特性能够赋能其全链智能监控,链上信 息保障,链上管理扁平化3条优化路径。探讨区块链与西藏粮食供应链的契合,有利于自治区粮食供给稳定和促 进农业发展,对西藏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边疆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技培训与风险偏好对农户采纳绿色农业技术行为的影响
    2024, 44(1): 153-157.  DOI: 10.19754/j.nyyjs.20240115033
    摘要 ( )   PDF(1762KB) ( )  
    本文基于江苏省382份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探究农技培训、风险偏好对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技培训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行为;农户风险偏好在5%的水平上显著负向影响其绿色农业技术采纳行为;农技培训在风险偏好和农户绿色技术采纳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此外,控制变量中,农户是否为村千部、文化程度及耕地经营面积均正向显著影响农户绿色农业技术的采纳。本文采用替换核心变量法及工具变量法对数据结果进行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估计结果具有稳健性且不存在严重的内生性问题。进行异质性检验,发现耕地经营规模较大的农户更倾向采纳绿色农业技术。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开展多元化农技培训活动,增强农户绿色农业技术认知程度;增加种植补贴,完善 农业保险制度,降低农户采纳农业技术风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乡村振兴视角下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机制探究
    2024, 44(1): 158-161.  DOI: 10.19754/j.nyyjs.20240115034
    摘要 ( )   PDF(1740KB) ( )  
    乡村振兴以产业兴旺为基础,乡村产业兴旺基于农村在工业时代不被定价而长期沉淀的生产资源的活 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生态产品是人类生存的根本,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是解 决生态文明建设及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中国广大的农业农村地区,蕴含着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生态产品。乡村振 兴背景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理念成为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推动乡村内生发展,满足人民对优 美生态环境需求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构建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下市场、企业、消费者等共同参与的生态 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从而为破解生态价值实现难题提供理论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LSTM的红枣期货价格预测方法
    2024, 44(1): 162-165.  DOI: 10.19754/j.nyyjs.20240115035
    摘要 ( )   PDF(2441KB) ( )  
    红枣干果期货在郑州商品交易所的上市交易,为新疆南疆红枣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开展红枣期货价 格预测研究,可为新疆红枣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利用红枣期货历年交易价格数据,研究了基于长 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价格预测模型。为获得更佳的价格预测性能,模型开展了不同时间窗口参数的对比实 验。实验结果表明,窗口期为20的LSTM模型价格模型其预测效果最好;价格预测模型被应用于当年的红枣期 货价格预测,亦对价格变化能够起到较好的指示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安徽省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水平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4, 44(1): 166-170.  DOI: 10.19754/j.nyyjs.20240115036
    摘要 ( )   PDF(1743KB) ( )  
    本文基于安徽省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从经济、文化、心 理、社会关系4个维度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水平进行评价,分析安徽省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现状及其差异,并探讨个体特征、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等方面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安微省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在各维度上存在差异;个人特征和生存状况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水平产生部分显著影响,心理状况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水平起完全显著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交流园地
    生物种业实验室的建设与探索
    2024, 44(1): 171-175.  DOI: 10.19754/j.nyyjs.20240115037
    摘要 ( )   PDF(1947KB) ( )  
    国家级实验室平台是科研创新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主力军。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和种业振兴行动的战略 需求,给建设国家级生物种业实验室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剖析岳麓山实验室建设的背景,结合国家重点 农业实验室建设存在的困境,提出以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为导向开展科研攻关,以改革种业创新体制机制激活 科技贡献潜能,以“三螺旋计划”为内核的引智和培智平台,以开放共享为理念灵活统筹科技资源,以深入国 际合作为路径推动知识和技术创新等建议,为农业类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胡萝卜饮料加工研究进展
    2024, 44(1): 176-180.  DOI: 10.19754/j.nyyjs.20240115038
    摘要 ( )   PDF(1758KB) ( )  
    本文介绍了胡萝卜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综述了胡萝卜及其复合饮料的加工技术进展,提出了我国胡萝卜饮料未来深加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