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合作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农业与技术 ›› 2024, Vol. 44 ›› Issue (1): 64-72.DOI: 10.19754/j.nyyjs.20240115015

• 资源环境 • 上一篇    下一篇

恩施州生态敏感性评价及时空演变分析

张奇 孙毅 陈虎 涂怡   

  1. 湖北民族大学林学园艺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 出版日期:2024-01-15 发布日期:2024-01-15
  • 作者简介:张奇(2000-),男,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水土保持动态监测与土地可持续利用;通讯作者孙毅(1981-),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水资源与水环境的研究。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71663017):湖北民族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编号:MY2017B024)
  • Online:2024-01-15 Published:2024-01-15

摘要: 生态敏感性是影响生态环境重要的因素。本文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区 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和实际生态情况,选取了气温因子、PP因子、水源涵养因子、水土流失敏感性因子和石漠化 敏感性因子并结合人类活动影响,运用AHP+熵权法构建恩施州综合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并对结果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究其在2000一2020年生态敏感性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恩施州较高和高敏感性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北部,较低和低敏感性区域主要分布于中南部,在空间上呈由东北部向中南部递减趋势;恩施州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综合生态敏感性等级平均值分别为0.34、0.33、0.35、0.33、0.34,近20年恩施州综合生态敏感性呈波动起伏变化,波峰出现于2010年,生态环境恶化最严重,波谷出现于2005年和2015年,生态敏感性较低,上升趋势并不明显。恩施州综合生态敏感性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且呈波动趋势增强;在聚类分析结果中显示,研究区近20年高-高聚类和低-低聚类均有小幅度上升,说明聚类程度同样也是波动性上升,其中高-高聚类的增加仍需警惕其恶化风险。

关键词: 恩施州;生态敏感性;AHP+熵权法;空间自相关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