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合作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农业科学
    基于UAV高光谱遥感的春小麦表型特征提取
    2024, 44(4): 1-5.  DOI: 10.19754/j.nyyjs.202402290001
    摘要 ( )   PDF(2531KB) ( )  
    表型特征是评估作物生长状况的关键指标,对作物长势的分析至关重要。本研究利用Cubert S185机载 高光谱成像仪采集了春小麦4个生长期的高光谱影像,同时测量了作物高度,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采用线性回归和多种机器学习算法,确定不同表型特征的最优反演模型,结果发现:利用播种前和不同生长期的DSM数据估算春小麦高度,实测值与预测值间的R为0.808,RMSE为0.105,较好地模拟了高度变化;对比3种机器学习回归模型,发现基于光谱指数NDSL(.,7)构建的支持向量回归(SVR)模型对LAI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R为0.723,RMSE为0.267。同样,基于光谱指数NDSL(38,710构建的XGBo0st模型在预测CCC方面也表现优异,R2为0.795,RMSE为132.811。本研究结果可为精准农业的高效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化肥减施配施钼硼钙锌微肥及腐殖酸对夏播花生产量构成和品质的影响
    2024, 44(4): 6-9.  DOI: 10.19754/j.nyyjs.202402290002
    摘要 ( )   PDF(1748KB) ( )  
    通过田间肥料肥效试验研究了化肥减施配施钼硼钙锌微肥及腐殖酸对夏播花生产量构成及品质等方面的 影响。结果表明,化肥减施配施钼硼钙锌微肥及腐殖酸对花生产量构成、光合特性、品质均有促进作用。与CK1 和CK2相比,处理A和处理B均具有显著优势,以处理A整体表现最好,其各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结果枝 数、植株绿叶数、单株果数、百果重和出仁率均好于其他处理,对植株光合能力和籽仁品质的提高也有较好的促 进作物,其肥料利用率和农学贡献率最高,产量达380.08kg·667m2。处理B在减施20%时,较CK2对各生育 时期干物质积累量、花生产量相关构成、籽仁品质、叶片光合能力方面均有更好的促进作用,减肥增效效果更 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魔芋品种花粉保藏方法研究
    2024, 44(4): 10-13.  DOI: 10.19754/j.nyyjs.202402290003
    摘要 ( )   PDF(2041KB) ( )  
    为筛选出不同魔芋品种花粉保藏的最适方法。以“花魔芋”、“白魔芋”、“安魔128”花粉为供试材料, 研究了不同保藏温度以及不同保藏时间对魔芋花粉活力以及杂交授粉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魔芋品种的 花粉随着保藏时间的延长花粉活力下降;随着保藏温度的降低花粉活力上升或维持在一定水平。“花魔芋”、“白 魔芋”、“安魔128”的花粉最适保藏条件均为-80℃,能保藏2年以上。相同保藏条件和保藏时间下不同魔芋品 种的花粉活力和授粉结实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各魔芋品种保藏后的花粉活力呈“花魔芋”<“白魔芋”<“安魔 128”的趋势。“白魔芋”花粉保藏后授粉结实率最稳定,耐储性最优。研究结果为魔芋人工辅助授粉工作提供 一定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宁夏南部山区不同降水年型对高标准梯田作物产量的影响
    2024, 44(4): 14-18.  DOI: 10.19754/j.nyyjs.202402290004
    摘要 ( )   PDF(1874KB) ( )  
    对宁南山区6个县的重点流域近20年降雨量进行统计分析,选择坡耕地、1~2年新梯田、3~5年梯田 和5年以上老梯田4种地类,对小麦、玉米、马铃薯产量进行了为期4年的跟踪监测,分析不同降水年型对坡改 梯主要作物产量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小麦产量1~2年梯田显著低于其他地类,而5年以上梯田显著高于其 他地类,偏枯年型显著低于其他降水年型,平水年型显著高于其他降水年型,且平水年型5年以上梯田小麦产量 显著最佳;玉米产量不同年限梯田显著高于坡耕地,平水年型显著高于其他降水年型;马铃薯产量偏枯年型显著 减产,平水年型马铃薯产量显著增产,且1~2年梯田马铃薯产量最高。总体来看,宁南山区1~2年梯田小麦产 量显著减产,偏枯年型小麦和马铃薯产量会显著减产,特丰年型玉米产量会显著减产。平水年型5年以上梯田小 麦产量显著增产,且各地类小麦、玉米和马铃薯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降水年型。宁夏南部山区平水年型小麦、玉 米和马铃薯会普遍丰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土壤养分管理对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
    2024, 44(4): 19-22.  DOI: 10.19754/j.nyyjs.202402290005
    摘要 ( )   PDF(1750KB) ( )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其养分状况直接影响着植物的养分吸收和利用。养分管理直接影响了作物的生 长周期和生理过程,进而对产量产生显著影响。适当的养分供给能够促使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保持良好的生长状 态,提高产量。土壤养分的管理还对作物的品质产生深远影响。不同养分含量和比例的土壤对作物的营养成分、 口感和外观等品质特征产生显著差异。因此,科学合理的土壤养分管理策略是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 为研究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对于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RISPR/Cas技术在农业育种中的应用
    2024, 44(4): 23-26.  DOI: 10.19754/j.nyyjs.202402290006
    摘要 ( )   PDF(1774KB) ( )  
    农业生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农业育种技术的提高对于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近年来飞 速发展起来的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相关核酸酶(clustered regularly iinterspers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CRISPR associated protein,CRISPR/Cas)技术作为基因编辑技术的主要手段,在农业育种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 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植物CRISPR./Cs技术在农业育种尤其是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育种中的进展,为进一步利 用CRISPR/Cas技术进行新品种培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碳目标下百色烟草农业绿色低碳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
    2024, 44(4): 27-30.  DOI: 10.19754/j.nyyjs.202402290007
    摘要 ( )   PDF(1752KB) ( )  
    为实现百色烟草“双碳”目标,提高植烟土壤质量,降低农药及肥料施用量,保护土壤生态,进而提 升烟叶质量,增加烟农效益,确保百色烟草健康绿色低碳持续发展。3年来百色烟草稳步推进土壤保育,病虫害 绿色防控,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炉和地膜回收,减药减肥等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实现节约能源,降低空气污 染,保护环境的各项措施,同时坚持源头防治,持续推进节能减排。通过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2020年以 来烟叶病虫害防治累计减少农药用量64.62[,节约防治成本3935.36万元。通过推行低碳烘烤,2023年百色市推 行密集烤房采用生物质颗粒燃料替代煤炭进行烟叶烘烤可减少C0,、C0、S0,排放量分别约为18766.22、 554.51t和39.92。生物质燃烧烤房的推广应用提升低碳精准烘烤技术,走低碳烘烤之路,有效实现“低碳烘 烤”,提升生态效益,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局面,助力烟叶生产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本研究为烟草 农业打造低碳经济和绿色发展提供新思路,以此助力烟草行业“双碳”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燕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盐碱耐性综合鉴定及评价
    2024, 44(4): 31-36.  DOI: 10.19754/j.nyyjs.202402290008
    摘要 ( )   PDF(2153KB) ( )  
    为提高盐碱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筛选燕麦耐盐碱种质及耐盐碱评价指标。本研究通过1:1(NC: NHCO3)盐碱混合液对皮燕麦“坝燕4号”和裸燕麦“白燕2号”种子萌发期及苗期进行盐碱胁迫处理,设 50mmol·L(C,)、100mmol·L(C2)、150mmol·L1(C3)200mmol·L-1(C4)4个胁迫摩尔浓度,以蒸馏 水为对照(CK),种子萌发期测定发芽势和发芽率,苗期测定根系、叶片抗氧化保护酶及渗透调节物质,利用主 成分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参试不同浓度下2个燕麦品种进行耐盐碱综合评价及耐盐碱指标筛选。结果表明, 盐碱胁迫对所测定的指标整体表现出抑制作用,同胁迫浓度下,发芽势、发芽率以及苗期根系、叶片抗氧化性 能、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白燕2号”均优于“坝燕4号”。通过主成分分析将苗期根系、叶片所测定的7个指标 转换成2个主成分,根系、叶片累积方差贡献率分别为87.956%和95.241%,对各处理耐盐碱综合评价,“白燕 2号”C2处理根系、叶片均为排序第1,“白燕2号”较“坝燕4号”具有更强的盐碱耐性;相关分析表明,根 系、叶片各指标耐盐碱系数及综合评价值间除MDA外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根系与叶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 POD耐盐碱系数以及综合评价值D间均达极显著水平(P<0.001),根系与叶片在受到盐碱胁迫时具有一定的协 调性,可共同抵御盐碱迫害。通过构建燕麦耐盐碱性鉴定评价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D=-1.78+0.30X,+0.32X2+ 0.39X+0.60X4+0.14X+0.44X。+0.21X,回归值和观测值的估计精度均在95%以上,研究中所测定的游离脯氨 酸(X)、脱氢酶(X2)、可溶性蛋白(X)、可溶性糖(X4)、SOD(X)、POD(X。)和MDA(X,)7个指标 可作为燕麦苗期耐盐碱筛选快速评价指标,可利用此回归方程快速预测燕麦种质的耐盐碱性,为燕麦种质资源耐 盐碱性鉴定及育种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果蔬中农药残留快速检测规范化操作初探
    2024, 44(4): 37-39.  DOI: 10.19754/j.nyyjs.202402290009
    摘要 ( )   PDF(1827KB) ( )  
    随着农药残留免疫胶体金检测技术的广泛应用,同时面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的新要求,强化风 险监测评估是全面实施源头治理和关口前移的重要手段。对于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来说,规范检测过程十分必 要。本文以胶体金快速检测法为例,按照果蔬中农药残留胶体金检测技术的检测流程,对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逐 一阐释,以期为提高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密性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藏青稞产业现状分析与提升策略探讨
    2024, 44(4): 40-43.  DOI: 10.19754/j.nyyjs.202402290010
    摘要 ( )   PDF(1748KB) ( )  
    随着藏族同胞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青稞正从区域性口粮作物向世界健康食源作物转变, 如何壮大发展西藏青稞产业,对西藏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西藏地区青稞生产和产业发展的实际 情况出发,对青稞产业发展中的耕地质量、品种选育、良种繁育、青稞生产、农机普及及青稞加工销售的现状与 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西藏青稞产业发展的建议与策略,以实现西藏青稞产业链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工程
    青贮收获机割台发展现状及趋势
    2024, 44(4): 44-48.  DOI: 10.19754/j.nyyjs.202402290011
    摘要 ( )   PDF(4092KB) ( )  
    随着国家粮改饲政策的推进,以及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使以收获青饲玉米为重点的青贮饲料收获机 成为国内收获机械制造企业普遍看好的市场热,点。青贮饲料收获机械的关键在于割台,本文对国内外青贮饲料作 物收获机割台现有结构型式和技术进行了分析,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用无人运输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2024, 44(4): 49-52.  DOI: 10.19754/j.nyyjs.202402290012
    摘要 ( )   PDF(1744KB) ( )  
    农用无人运输车是一种基于先进自主导航技术的机动车辆,主要用于农业生产中的物流运输、采摘、播 种、施肥、喷洒等作业。采用无人驾驶技术可实现自主导航、定位、避障、规划路径等功能。实现高效、精准的 农业作业,是农业生产的新兴模式。农用无人运输车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农业生产、农业增收有着直接的联系, 客观地增加了农业的经济效益。但目前实现农用无人运输车技术还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对农用无人运输车技术的 发展现状和趋势研究,找准关键点,精准发力推广应用农用无人运输车技术,提升我国整体农业现代化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PLC的立体花坛智能灌溉系统研究
    2024, 44(4): 53-58.  DOI: 10.19754/j.nyyjs.202402290013
    摘要 ( )   PDF(3364KB) ( )  
    当前立体花坛作为城市植物雕塑,虽采用了滴灌和微喷的灌溉方式,但其粗放的人工管控方式,存在浪 费水资源的问题。基于互联网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设计了立体花坛智能灌溉控制系统,本系统控制逻辑 原理是采集立体花坛基质土壤的湿度值,当其低于设定的湿度厥值时,控制系统自动启动灌溉程序。根据灌溉控 制需求制定4条主控制程序,实现智能化灌溉的多方需求。通过本智控系统采集的基质土壤湿度值,成为基质土 壤持水量的依据,为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提供有力的支持。按栽培基质土壤容重为0.27,湿度值在25%~50%计 算,立体造型卡盆工艺灌溉时长为3.77min,直接栽植式工艺灌溉时长为6.35min,比人工控制灌溉时长要精准, 实现节水30%以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种植科学
    生物有机肥对大棚西红柿产量效益以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2024, 44(4): 59-61.  DOI: 10.19754/j.nyyjs.202402290014
    摘要 ( )   PDF(1737KB) ( )  
    以开沟撒施,土肥混合覆土覆盖的方式,研究生物有机肥对大棚西红柿的根部调控,在此基础上,对大 棚西红柿的产量和效益以及土壤养分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生物有机肥能很好地改善大棚西红柿的植物学 性状,极显著提高西红柿产量,处理1比对照增产5.75%。在大棚西红柿上,施用此种有机肥的处理1与对照相 比,净收益可提高831.76元·667m2,投入产出比为1:2.87,增收效益显著。同时,还能显著提高土壤的肥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奎屯垦区大豆病虫害发生与绿色防控
    2024, 44(4): 62-64.  DOI: 10.19754/j.nyyjs.202402290015
    摘要 ( )   PDF(1735KB) ( )  
    当前农业生产面临着严重的病虫害威胁,特别是奎屯垦区的大豆种植。大豆病虫害的发生不仅严重影响 大豆产量和品质,还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采取有效的绿色防控措施,成为解决该地区大豆病虫 害问题的关键。本文旨在探讨奎屯垦区大豆病虫害的发生机制以及绿色防控策略,同时,绿色防控策略的提出和 验证,将为奎屯垦区大豆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理论指导,也将为奎屯垦区的大豆种植业提供新的发展 思路和技术支持,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益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玉米顶腐病防治实验
    2024, 44(4): 65-68.  DOI: 10.19754/j.nyyjs.202402290016
    摘要 ( )   PDF(1738KB) ( )  
    本实验旨在评估不同杀菌剂对玉米顶腐病的防治效果。通过田间观察和数据统计分析,发现采用农用硫 酸链霉素和氨基寡糖素的混合物、多菌灵和氨基寡糖素的混合物以及代森锰锌和氨基寡糖素的混合物进行处理的 组别具有较高的有效率,能够显著降低玉米顶腐病的发生率。单独使用氨基寡糖素也能产生一定的防治效果。而 使用农用硫酸链霉素、多菌灵和代森锰锌等杀菌剂进行处理的组别有效率较低,需要进一步优化。对照组未采取 任何防治措施,效果最差。因此,在哈尔滨地区种植玉米时,建议采用农用硫酸链霉素和氨基寡糖素的混合物、 多菌灵和氨基寡糖素的混合物,或者单独使用氨基寡糖素进行喷洒防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环境
    基于GEE的多源数据耕地自动提取研究
    2024, 44(4): 69-73.  DOI: 10.19754/j.nyyjs.202402290017
    摘要 ( )   PDF(4129KB) ( )  
    为更好地保护耕地资源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粮食安全局面,提升耕地资源提取精度、自动化程度是 必不可少的。针对目前使用单一谣感数据进行耕地提取时存在的不足,本文以淮南市为例,基于Google Earth En- gine(GEE)平台,获取Sentinel--l和Sentinel--2图像并进行预处理利用Sentinel--l的VV、VH波段以及Sentinel-2 的NDVI、NDWI、BSI等指数。加入研究区的高程、坡度和坡向信息后,使用支持向量机(SVM)和随机森林 (℉)分类算法对影像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通过开运算的形态学处理提取耕地并做精度分析。结果表明:与 仅使用单一光谱数据相比,引入SAR数据和高程数据后,SVM算法和RF算法的总体精度(OA)分别提高了 0.06和0.16,其中RF算法精度更高,总体精度达到了0.89。此外,形态学处理可以消除一些非耕地的细小图 斑,进一步提高了耕地提取精度,总体精度达到了0.93,Kappa系数达到了0.90。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投入对公园城市建设的空间溢出效应
    2024, 44(4): 74-77.  DOI: 10.19754/j.nyyjs.202402290018
    摘要 ( )   PDF(1747KB) ( )  
    公园城市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而科技投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二者间存在内在的逻辑关 联。利用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2010一2020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公园城市建设评价体系,对东北三省各地级市 的公园城市建设水平进行测度并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利用空间自相关探究区域间的空间关联性和集聚程度,并 从区域关联的视角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测算科技投入对公园城市建设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东 北三省公园城市建设水平在空间上呈现“中心一外围”结构,4大核心城市的公园城市建设水平相对较高。 2010一2020年,东北三省各地级市的公园城市建设水平从整体上看有所提升。科技投入对公园城市建设表现出 显著的正向影响和空间溢出作用,周边地区科技投入的发展能够促进本地公园城市的建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Citespace对矿山修复研究领域的可视化分析
    2024, 44(4): 78-81.  DOI: 10.19754/j.nyyjs.202402290019
    摘要 ( )   PDF(2772KB) ( )  
    为了明确矿山修复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了2003一2023年该领域的文 献,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近20年的发文量、发文研究机构以及关键词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共纳入文献1907篇, 结果表明,我国矿山修复领域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22年发文最高;发文作者形成以张绍良、余振国、 李健、涂美义、王志强为代表的5个较大研究合作网络:研究机构形成了以中国地质大学、自然资源部、中国自 然资源经济研究院、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谣感中心为中心的6个较大合作网络;关键词 聚类及突现表明当下研究热,点为生态修复,矿山公园,绿色矿山建设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再论农家肥当代生产生态价值
    2024, 44(4): 82-85.  DOI: 10.19754/j.nyyjs.202402290020
    摘要 ( )   PDF(1750KB) ( )  
    农家肥在中国传统农业发展中一直起关键作用,但近年来发展日益衰落。本文对农家肥遇冷的原因进行 分析,并结合现阶段国家发展战略、生产需要和科技进步的实际,挖掘和论述了农家肥在农业生产中的生态价 值,并从不同层次上提出今后农家肥的发展途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北省直排海污染源排放特征及管理对策分析
    2024, 44(4): 86-89.  DOI: 10.19754/j.nyyjs.202402290021
    摘要 ( )   PDF(2551KB) ( )  
    本文基于2013一2022年河北省直排海污染源监测数据,系统分析了河北省直排海污染源的排放特征, 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治理与管控对策。结果表明:2022年河北省实际产生外排入海污水的企业均实现每季度达 标排放;全年河北省直排海污染源污水排放总量为39131万1,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总氮>化学需 氧量>氨氮>总磷>石油类>总铅>总汞>总镉:2013一2022年直排海污染源污水排放总量整体呈明显上升趋势,其 中化学需氧量、总氮、氨氮、总磷排放总量整体呈明显下降趋势,石油类、铅、汞、六价铬、镉排放总量整体呈 明显上升趋势。建议相关管理部门因地制宜,制定并完善直排海污染源总氮、总磷地方管控标准,推动入海排污 口整治专项行动;加强入海排污口设置备案管理和动态管理台账,建立健全入海排污口动态监管体系,加强日常 执法监管,定期开展监督性监测,确保已纳入监测的直排海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沉水植物净固碳能力研究进展
    2024, 44(4): 90-95.  DOI: 10.19754/j.nyyjs.202402290022
    摘要 ( )   PDF(1949KB) ( )  
    沉水植物在调节水体C0,和02浓度的平衡,影响水体碳的“源”和“汇”的状态,提高水体生态系统 固碳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了沉水植物光合固碳以及凋落物碳排放的过程,以及影响沉水植物净 固碳能力的环境因子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出加强多个环境因子耦合对沉水植物全生命周期净固碳能力研究和自然 水体中沉水植物对水体C0,通量影响的研究,积极开展沉水植物碳储量调查研究,为提高植物和水体碳汇能力提 供参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为活动因素对长株潭地区植被变化的影响
    2024, 44(4): 96-101.  DOI: 10.19754/j.nyyjs.202402290023
    摘要 ( )   PDF(2621KB) ( )  
    DVI作为一种植被指数,该数据集合可以反映区域的植被覆盖情况变化,是区域环境指标的重要标准 之一。以250m分辨率的Mods三级网格植被数据集作为数据源,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和相关系数的方法,采 用残差分析构建长株潭地区气候-人为-植被模型方程,完成人为活动因素的剥离,探究2000一2016年人为活动 因素对长株谭地区植被覆盖变化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00一2016年,长株谭地区大部分区域植被得到显著改 善,该区域大概11.56%植被出现退化的情况;气候变化方面,长株潭地区降雨、气温呈现平稳上升的状态,变 化趋势不显著;人为活动影响方面,2000一2016年残差由负值变为正值,且残差增长趋势显著;残差为正值所 占像元百分比由2000年的9.9%增长到2016年的90.2%,说明2000一2016年人为活动因素对于长株潭地区植被 覆盖变化起到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肇庆市典型村落人居环境质量评价
    2024, 44(4): 102-106.  DOI: 10.19754/j.nyyjs.202402290024
    摘要 ( )   PDF(1877KB) ( )  
    为有效提升肇庆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 程”,采用层次分析法从自然环境、居住环境、设施建设、经济发展、社会文化5个准则层开展典型村落人居环 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人居环境质量总体评分为74.54分,总体评价为中等偏上水平,说明肇庆市在乡村振兴 战略背景下比较注重乡村人居环境营造,形成了较为宜居的环境。准则层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自然环境(79.65 分)、社会文化(75.68分)、居住环境(72.93分)、经济发展(72.26分)和设施建设(71.95分)。对象层得 分排名靠前的指标为整体风貌(C2)、气候条件(C1)、资源丰富度(C3)和文化特色(C13)。评价结果可为肇 庆市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提供科学的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变研究
    2024, 44(4): 107-112.  DOI: 10.19754/j.nyyjs.202402290025
    摘要 ( )   PDF(2276KB) ( )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V)的变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福州滨海新城为研究对象,运 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当量因子法和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对2010年、2015年、2020年3个时期土地利用和生态系 统服务价值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耕地和建设用地是福州滨海新城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但耕地在不断 减少,建设用地在不断增加,且增加的来源主要为耕地,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为未利用地>草地>建设用地>耕地 >林地>水域>园地>湿地;E$V高值和较高值密集分布在中部和东部沿海地区,ESV的发展总体呈略微向外扩散 态势,但空间格局保持相对稳定;10年间ESV的总量不断下降,单项ESV以水文调节为主,水域是贡献最多 ESV的土地利用类型;水域、耕地、林地是这10年ESV变化最主要的贡献因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畜牧科学
    一种卤制鸭锁骨制品的制备工艺
    2024, 44(4): 113-117.  DOI: 10.19754/j.nyyjs.202402290026
    摘要 ( )   PDF(2688KB) ( )  
    以鸭锁骨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卤鸭制品在加工制备过程中香辛料主效成分(辣椒、花椒、桂皮) 添加含量配比,卤制时间,闷煮时间等因素参数对卤鸭制品麻辣鲜香风味、口感等感官评价影响,获得最优生产 卤鸭制品生产加工关键技术工艺路线。结果表明:香辛料含量1.558%、卤制时间73.356min、闷煮时间18.879min时 产品感官评价分数最高,能够获得最佳口感的卤鸭制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仲叶及其提取物在动物生产中的开发利用研究
    2024, 44(4): 118-120.  DOI: 10.19754/j.nyyjs.202402290027
    摘要 ( )   PDF(1740KB) ( )  
    杜仲叶及其提取物具有资源充足、功效完善、无药物残留等优,点,是饲用替抗产品的优良原料,在动物 生产和疾病防治中被广泛应用。本文分析了杜仲叶提取物饲料添加剂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在畜禽生产和水产养殖 中的最新应用研究结果,以期为新型绿色无抗饲料添加剂的研发和科学使用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在广东某猪场的流行概况及综合性防控措施
    2024, 44(4): 121-124.  DOI: 10.19754/j.nyyjs.202402290028
    摘要 ( )   PDF(2309KB) ( )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种通过呼吸系统传播引发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文调查研究了猪传染性胸膜肺 炎在广东某养殖场发病时的流行病学概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诊断治疗措施,发现该病可引起猪只体温升 高、呼吸困难、皮肤发绀等症状而导致猪群高死亡率,导致养殖场引发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猪传染性胸膜肺 炎可通过细菌学检查、荧光抗体检测技术等做出确切诊断,并根据各场区具体发病情况,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 防控治疗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园林园艺
    基于景观基因信息链的传统村落风貌特征研究
    2024, 44(4): 125-131.  DOI: 10.19754/j.nyyjs.202402290029
    摘要 ( )   PDF(2819KB) ( )  
    传统村落风貌特征研究在近些年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一定成果,但从景观基因视角进行研究的 相对较少,基于此,本文以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八寨镇街脚村(中国第二批传统村落)为例,采用历史文献, 实地考察调研,与当地居民深入交流访谈等方法,构建了传统村落风貌景观基因信息链,并对其4要素的风貌特 征进行研究解析,结果显示:街脚村总体街巷格局保存较好,但风貌景观基因破坏度较高;街脚村风貌景观信息 元内涵丰富,但部分应加强有效传承;街脚村风貌景观信息点数量较多,分布较为密集但有部分被破坏;街脚村 风貌景观基因信息廊道保存相对完整,但建筑与路面的部分修缮破坏了其完整性;街脚村风貌景观基因信息网络 保存度相对较好,但部分建筑及局部装饰有不同程度的受损,需尽快修复。未来应加强对传统村落的针对性保 护,并对其进行多层次研究,从而更精准地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有效修复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化传承理念下乡村景观设计研究
    2024, 44(4): 132-135.  DOI: 10.19754/j.nyyjs.202402290030
    摘要 ( )   PDF(2350KB) ( )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文化传承理念为核心的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可以塑造乡村独特的文化形 象,增强乡村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对于发扬乡村传统文化以及提高乡村居民的幸福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 用实地走访调研的方法,以柏谷坞村为落脚,点,梳理现状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探讨融入文化传承理念的 乡村景观设计。为活化乡村特色文化,促进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北地区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理念
    2024, 44(4): 136-139.  DOI: 10.19754/j.nyyjs.202402290031
    摘要 ( )   PDF(1745KB) ( )  
    植物景观设计理念包括植物的品种选择、空间配置、文化特征等,其对提升居住区生态文化品位具有重 要意义。通过资料收集及实地调研等方法,分析了西北地区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现状问题,依据居住区园林植物 设计的原则及环境特征,结合景观生态规划布局理念,按照居住区植物分区设计要求分析了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 的内容,为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乡收入差距的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
    2024, 44(4): 140-145.  DOI: 10.19754/j.nyyjs.202402290032
    摘要 ( )   PDF(2640KB) ( )  
    成渝地区具有典型的“大城市+大农村”格局,城乡二元结构典型突出,探索该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时 空分异及影响因素,对于有效促进该地区城乡融合与高质量发展有借鉴意义。本文基于成渝地区2010一2020年 35个市(区县)域的城乡收入比数据,选用核密度估计、空间回归模型等方法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乡收入 差距的时空分异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对比。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成渝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636下降至 2.138,下降幅度约为18.89%;空间上表现为东西方向的“U型”和南北方向的“倒U型”分布特点;全局莫 兰指数在0.484~0.618区间上下浮动,上升幅度约为13.43%,说明成渝地区各市(区县)间的经济联系愈加紧 密;从集聚性及趋向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空间分布特点呈现为比较明显的正自相关性, 局部地区也有显著的H-H和L-L聚集特点;从空间计量模型计算结果来看,平均海拔、人口密度、城镇化率、 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以及最短通行时间等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织金县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策略分析
    2024, 44(4): 146-150.  DOI: 10.19754/j.nyyjs.202402290033
    摘要 ( )   PDF(1769KB) ( )  
    乡村振兴战略的纵深推进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林下经济作为林产业的重要组成部 分,其高质量发展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作用巨大。本文在对贵州省织金县林下经济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收集资 料的基础上,利用SWOT分析法对织金县林下经济发展进行分析,并依据当前织金县发展林下经济的优势与劣 势、机遇与威胁,提出贵州省织金县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策略及建议,具体包括加强林下经济产业基地建设,构 建多元立体林下产业模式;加强林下经济龙头企业培育,推动林下产品品牌建设;加强林下产品研发和精深加 工,以延伸林下经济产业链;加强林旅一体化建设,打造全域森林旅游康养产业,创造林下经济新增长点;强化 林业科技人才鼓励政策,巩固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历史回顾与发展展望
    2024, 44(4): 151-155.  DOI: 10.19754/j.nyyjs.202402290034
    摘要 ( )   PDF(1775KB) ( )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链条的“领头羊”,在“三农”问题的解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 文以农业龙头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聚焦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重要性和历史追溯必要性这一维度,从3个阶段分析农 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历程,认清现阶段龙头企业的发展任务,为促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针对 性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交流园地
    数字技术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向度与路径
    2024, 44(4): 156-160.  DOI: 10.19754/j.nyyjs.202402290035
    摘要 ( )   PDF(1767KB) ( )  
    数字技术与乡村文旅产业的高度耦合为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生产动力与社会机能,在方方 面面的数字渗透境态之下,乡村文旅中的产业结构、经济效益、品牌价值、治理环境迎来了模式的升级、资源的 优化以及技术的加持,打破了传统乡村文旅发展中的时空阈限。无孔不入的数字化因子为乡村文旅描暮了多元发 展的生动图景,在数字赋能的强化下已然呈现出健全且多维的发展向度,形成了创新的场景体验、虚拟的数字产 业、有效的云端治理以及地域形象的品牌建构,重塑了乡村文旅的生产场景。通过石椅村这一具有地域文旅特性 的代表性羌寨,研究乡村文旅从传统模式到数字建设的生成路径,探究数字文旅产业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实现路 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绿色优质农产品认证与品牌建设吉林省的实践与挑战
    2024, 44(4): 161-164.  DOI: 10.19754/j.nyyjs.202402290036
    摘要 ( )   PDF(1746KB) ( )  
    绿色优质农产品认证是当前农业领域的热,点话题,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吉林省绿色优质农产品认证与品牌建设的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该过程中所面 临的挑战和问题。研究发现,吉林省在推进绿色优质农产品认证与品牌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着 市场认可度不高,标准体系不完善,品牌建设难度大等挑战。本文结合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提出了针对吉林省 绿色优质农产品认证与品牌建设的改进建议,包括加强标准化建设,提升品牌知名度,加强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措 施。本研究可以为吉林省绿色优质农产品认证与品牌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促进农产品质量提升和农 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佳木斯市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4, 44(4): 165-168.  DOI: 10.19754/j.nyyjs.202402290037
    摘要 ( )   PDF(1745KB) ( )  
    为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发挥佳木斯市的资源优势,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推动佳木斯市旅游品 牌建设,本研究从地区的生态旅游资源、环境、发展状况、开发利用条件等主要方面出发,分析了佳木斯市发展 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并且运用SW0T分析法,归纳分析佳木斯市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从发 挥优势、弥补劣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等方面进行组合匹配,尝试提出符合本市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探索区域高质量持续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苏景观类农业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问题研究
    2024, 44(4): 169-173.  DOI: 10.19754/j.nyyjs.202402290038
    摘要 ( )   PDF(2932KB) ( )  
    江苏兴化垛田是我国乃至全球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其由自然条件与人类农业活动共同构建形成的景 观,在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中有着独特优势。通过对垛田自然景观、生产景观、聚落景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景 观组成的总结,在分析融合发展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从借助独有的特性和优势进行更好地探索与利用 的方向上,提出垛田景观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策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渔业发展历程视角下渤海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024, 44(4): 174-177.  DOI: 10.19754/j.nyyjs.202402290039
    摘要 ( )   PDF(1761KB) ( )  
    我国是渔业大国,渔业资源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丰富且优质的动物蛋白,而且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渤 海渔业资源丰富,是众多渔业生物的产卵场、育幼场、索饵场和越冬场,素有“黄渤海渔业摇篮”的美称。本 文通过分析1998年、2006一2008年以及2022年对渤海地区底拖网调查数据,总结了渤海渔业生物的数量分布、 种类组成和结构特征。同时结合不同时期我国渔业的研究成果和治理措施,可知经过数百年我国的渔业结构仍在 发生变化,渔业资源依旧在逐渐衰退。因此,渔业资源的恢复和可持续利用需多措并举、统筹兼顾,是一项长期 的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
    2024, 44(4): 178-180.  DOI: 10.19754/j.nyyjs.202402290040
    摘要 ( )   PDF(1735KB) ( )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机械设备的应用不仅是评估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指标,也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的重要因素。在注重农业适用性和普及性的同时,必须特别关注农业机械化的效果提升。农业机械化不仅是现代 农业的标志和基础,更是农村农业发展的驱动力。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仅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也是为了 确保农村农业全面进步。农业的分配模式和科技发展是农业机械化的关键影响因素。深入分析农业机械化应用普 及中的问题,提出改善建议,以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