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合作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农业科学
    亚麻育种新技术研究进展
    2025, 45(13): 1-5.  DOI: 10.19754/j.nyyjs.20250715001
    摘要 ( )   PDF(1717KB) ( )  
    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是一种主要用于纤雏和油料重要的多用途作物,种植历史长达60O0~ 8000年,但我国亚麻育种历史只有短短的70年左右。为了应对亚麻多用途市场及气候变化,更好更快地选育优 质、高产、抗逆品种,本文对亚麻单倍体育种、亚麻基因克隆、转基因、基因编辑、雄性不育的利用以及杂交种 的培育等新技术取得进展进行了总结,为适应新形势调整亚麻育种策略和目标,加强新技术应用,快速选育出适 应多用途的市场需要和气候变化的新品种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保鲜剂对油麦菜保鲜效果的影响
    2025, 45(13): 6-13.  DOI: 10.19754/j.nyyjs.20250715002
    摘要 ( )   PDF(4243KB) ( )  
    以油麦菜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壳聚糖、葡甘露聚糖、抗坏血酸钠、柠檬酸和植酸5种保鲜剂溶液对油 麦莱进行保鲜处理,以储藏期间的维生素C含量、叶绿素含量及失重率作为测定指标,研究不同保鲜剂对油麦 莱保鲜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比较单一保鲜剂对油麦莱保鲜效采的影响,得出保鲜效采较为明显的最适浓 度,通过正交试验比较不同复配的保鲜剂对油麦莱保鲜效采的影响并得出最佳复配组合。结采表明:最佳复配组 合为1.50%壳聚糖加1.00%葡甘露聚糖加1.00%异抗坏血酸钠加0.40%植酸。该复配组合能够显著降低油麦莱 在储藏期间的营养损失,尤其对是减少雏生素C、叶绿素等营养成分的损失,使失重率达到最小,从而极大延长 油麦莱的保鲜期和货架寿命。该研究为绿叶蔬莱的绿色保鲜技术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粉煤灰对玉米幼苗生长性状的影响研究
    2025, 45(13): 14-18.  DOI: 10.19754/j.nyyjs.20250715003
    摘要 ( )   PDF(2866KB) ( )  
    粉煤灰因其特性,可以改善土壤品质,促进植物生长。将不同添加比例的粉煤灰(CK组,0g粉煤灰; F组,8g肥料;A4组,4g粉煤灰;A4F组,4g粉煤灰加8g肥料;A7组,7g粉煤灰;A7F组,7g粉煤灰加8g 肥料)与等量的土壤混合后种植玉米,记录不同实验组的生长状况,探究不同添加比例粉煤灰对玉米幼苗生长 状况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施用粉煤灰能够促进玉米幼苗株高和茎固的生长,能增加玉米幼苗的叶绿素含量, 保持叶绿素含量的稳定,并且还能提高玉米幼苗的根系活力;粉煤灰与复合肥混合施用促进株高增加效果比单独 施用复合肥和单独施用粉煤灰的效果更好,且玉米幼苗的株高、茎固的增长以及玉米幼苗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 与粉煤灰添加量呈正相关。另外,粉煤灰的加入能增加玉米幼苗的鲜重和千重,而粉煤灰与复合肥混合施用的效 采更佳,且玉米幼苗的鲜重和干重与粉煤灰施入量呈正相关。粉煤灰和复合肥的加入能降低玉米幼苗的根冠比, 且玉米幼苗的根冠比与粉煤灰施入量呈负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工程
    金塔县黑河灌区实施节水改造工程建没与成效
    2025, 45(13): 19-23.  DOI: 10.19754/j.nyyjs.20250715004
    摘要 ( )   PDF(1804KB) ( )  
    为进一步解决金塔县黑河灌区安全“短板”,提高灌区内水资源利用率,文章对灌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架道拆除重建、渠道套衬、架顶加高、新建架道、架道局部整修5个措施以 及渠系建筑物改造方策,并进一步论述了渠道横纵断面确定、衬砌方案比选、架道抗冻方策等,为同类型灌区改 造提供方法借鉴及经验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于保鲜材料评价的快速测试设备设计
    2025, 45(13): 24-28.  DOI: 10.19754/j.nyyjs.20250715005
    摘要 ( )   PDF(2047KB) ( )  
    本研究构建了一套用于评估保鲜材料的快速测试装置,该装置由测试箱体、图像采集模块、栽玻片支架 等组成,通过集成图像识别等自动化测量技术,该设备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抑制区形状特征和密度特征的识 别,有效捉高了实验效率和准确性,为开发复合型生物保鲜纸配方提供了技术支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玉米浸泡液物料分离机设计与试验
    2025, 45(13): 29-32.  DOI: 10.19754/j.nyyjs.20250715006
    摘要 ( )   PDF(2897KB) ( )  
    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玉米浸泡液物料分离机,采用竖流沉淀加管式膜加超滤分离技术,通过对小试样 机关键零部件进行选型,确定了沉淀采用竖流沉淀池,预处理采用袋式过滤器,超滤采用3E-N℉O1膜,通过整 机结构设计、工作原理分析和主要技术指标确定,构建了完整的物料分离系统。对分离技术的膜性能特征、性能 优势、沉淀效果和预处理工艺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性能试验,验证了该分离机在实际应用中的效采。试验结果 表明,该分离机能够有效分离玉米浸泡液中的固体颗粒和可溶性成分,分离浸泡液回收率高达96.45%以上,具 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未来气候变化下播期改变对哈尔滨市玉米产量和需水量的影响
    2025, 45(13): 33-36.  DOI: 10.19754/j.nyyjs.20250715007
    摘要 ( )   PDF(2777KB) ( )  
    未来气候的变化影响着玉米产量和作物需水量。本文基于APSM-maie模型设置2个处理M1(播期不 变)和2(播期玫变),研究2020一2080年RCP4.5和RCP8.5情境下播期改变对哈尔滨市玉米产量和需水量的 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未来气候的升高,玉米播期提前5~15d。RCP4.5和RCP8.5情境下,M1产量比M2产量 分别高2.59%和3.28%。RCP4.5和RCP8.5情境下,M1需水量比M2需水量分别少2.08%和0.41%。未来气候 变化下建议保持现有播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西省梅江灌区高效节水与现代化改造总体方案研究
    2025, 45(13): 37-41.  DOI: 10.19754/j.nyyjs.20250715008
    摘要 ( )   PDF(1702KB) ( )  
    为改善江西省梅江灌区田间配套工程困境,需进行梅江灌区高效节水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建设。本文分析 了梅江灌区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灌区规划情况:针对灌区田间工程在基础设施、运行管理及信息化等方面的问 题,提出了建设的必要性,并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论证;进一步并制定渠道修复衬砌、管道工程、高效节水及信 息化建设等技术方案,对填补田间配套工程缺口、优化区域水资源调配及增强农业综合实力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电折水四维协同的系统化治理研究
    2025, 45(13): 42-46.  DOI: 10.19754/j.nyyjs.20250715009
    摘要 ( )   PDF(1950KB) ( )  
    针对农业灌溉机并“以电折水”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静态模型误差、政策刚性失效与行为激励不足等问 题,本研究旨在通过多雏度协同治理捉升水资源管理效能,探索节水、增效与生态修复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基于 系统化治理理论,构建“数据-设备一政策一行为”四维协同框架,结合动态k值模型、弹性政策工具设计与计划 行为理论,开展技术可行性、政策合理性与行为可塑性的耦合分析。四维协同治理可以更好地提高水资源计量精 度与政策执行效率,形成技术支撑政策、政策引导行为的闭环逻辑。系统化治理框架通过数据驱动的动态建模、 设备智能化升级、弹性政策适配与行为干预协同,有效破解“以电折水”碎片化管理困境,为农业灌溉水资源 精准管控提供科学范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林业科学
    白花山桃3号在甘肃天水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2025, 45(13): 47-50.  DOI: 10.19754/j.nyyjs.20250715010
    摘要 ( )   PDF(1679KB) ( )  
    本文基于“白花山桃3号”在甘肃天水市皂郊镇的5年引种试验,系统研究其生长表现、物候期等特性 并捉出配套栽培技术。结果表明,该品种树势强健,定植第1年新梢平均生长量达65m,显著高于对照;花芽 和叶芽萌动期、开花期及果实成熟期均早于对照,落叶期晚3~5。果实、种核、种仁重量大于对照,种仁饱满 率99.5%,出仁率13.2%,品质优良。第2年结果,五年生树平均产量种核204.3kg·667m2,较对照“粉花甘 肃山桃”增产43.9%。其对炭疽病、穿孔病等高抗,对蚜虫免疫或高抗,适合在天水及生态条件相似地区推广, 兼具经济与生态价值,对当地林果业发展与生态建设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种植科学
    有机肥配施生物炭对酸枣生长特性的影响
    2025, 45(13): 51-56.  DOI: 10.19754/j.nyyjs.20250715011
    摘要 ( )   PDF(2758KB) ( )  
    榆林市地处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土壤贫瘠、盐碱化程度高及微生物活性低下等问题 导致区域生态功能退化和农业生产效率低下。酸枣(Ziziphus j山juba var..spinosa)作为药食同源的经济植物,兼具 较高的生态和药用价值。然而,受制于土壤理化条件限制,酸枣在榆林地区的人工栽培过程中普遍存在生物量 低、抗逆性差、生长缓慢等问题。传统的单一施肥方法养分利用率低,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有限,甚至可能加 剧土壤盐渍化风险,从而影响酸枣的生长产量和品质提升。因此,本研究以榆林地区酸枣为研究对象,采用有机 肥、生物炭两因素三水平3×3回归正交设计(Y加S)及分别单施有机肥(Y)和生物炭(S)共12个处理对其 根系开展田间施肥试验(CK为不施肥),探究不同施肥组合对酸枣苗生长生理特性、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研 究结果显示:在有机肥与生物炭配施处理中,Y3S2处理组合展现出最优协同效应,株高增幅达253.9%,叶绿素 含量(8月)捉升18.1%,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分别增加34.04%与51.83%,MDA含量下降31.73%,表现出 良好的生理稳定性与抗逆能力。根系发育协调,根总长、根表面积与根体积较CK分别提升32.6%、35.6%与 54.3%。该处理的优越性可能归因于有机肥在提供持续性养分的同时,生物炭优化了根际土壤的微生态环境,两 者协同促进了酸枣苗的生长与代谢平衡。本研究为榆林市酸枣优质高效栽培提供了数据支撑,同时为榆林市土壤 的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绿色食品批杷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进展及建议
    2025, 45(13): 57-60.  DOI: 10.19754/j.nyyjs.20250715012
    摘要 ( )   PDF(1683KB) ( )  
    批粑作为特色小宗农产品,因其营养价值和市场需求,在消费市场具有较高价值。然而,随着市场竞争 加剧和消费者对绿色健康食品需求的持续增长,发展绿色食品批粑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路径。由于批粑的 成熟期恰逢高温多雨季节,极易遭受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因此构建科学、高效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至关重要。本 文系统分析了批粑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及其发生规律,综合评述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等技 术的应用现状,并结合绿色食品批粑的生产标准,提出了优化防控策略的建议。研究不仅为绿色食品批粑产业的 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同时对于提升区域批粑品牌竞争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的 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秋植草莓优质花芽分化前移的栽培调控技术体系构建
    2025, 45(13): 61-65.  DOI: 10.19754/j.nyyjs.20250715013
    摘要 ( )   PDF(1713KB) ( )  
    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作为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独特风味 已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在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秋植草莓可以通过精准调控花芽分化来提高产量和品质,并实 现春节提前上市,从而提高经济效盖。然而,当前生产实践中普遍存在花芽分化调控技术体系不完善、农艺措施 应用失当等问题,导致草莓品质不稳定及经济效盖受限。本研究通过集成土壤预处理、光温调控、水肥协同及化 学调控等关键技术,构建了秋栽草莓花芽分化前移的栽培调控技术体系,可使花序分化始期提前7-10d,明显提 高单株有效花序数,为设施草莓周年化生产提供了技术依据,对提高草莓产业经济效盖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环境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云南省坝区县耕地连片化演变规律
    2025, 45(13): 66-70.  DOI: 10.19754/j.nyyjs.20250715014
    摘要 ( )   PDF(2700KB) ( )  
    探索云南省坝区县麒麟区耕地格局连片化的时空分布特征,为揭示云南省坝区县耕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 和耕地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指导。利用景观格局指数法和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识别景观类型, 应用景观动态度、空间自相关探索其耕地景观格局时空演变规律。2000一2020年,麒麟区耕地面积呈现总体减 少趋势,耕地细碎化程度加深,田块空间连通性衰退,耕地基质被道路、建成区等屏障割裂,集中连片化降低。 2000一2020年研究区形态学景观格局变化明显,核心区面积占比下降37.91%,边缘区面积占比增长26.06%, 孤岛面积占比增长47.38%。研究区形态学景观类型单一动态度分别为-0.29%、-0.90%。综合景观动态度分析 表明,2000一2020年西城街道、建宁街道、寥廓街道、南宁街道、白石江街道等主城区街道景观类型变化最为 剧烈,局部自相关以高-高聚集为主;低-低聚集主要分布在沿江街道、茨营乡、越州镇等农业生产主要区域, 且低-低聚集呈现向东山镇等区域扩张的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VEST模型的哈尔滨市碳储量时空分析
    2025, 45(13): 71-76.  DOI: 10.19754/j.nyyjs.20250715015
    摘要 ( )   PDF(4897KB) ( )  
    本文利用1990一2020年哈尔滨市的土地利用数据,通过VEST模型分析碳储量的时空变化。研究发 现,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林地、草地和水域面积减少,未利用地面积显著增长;碳储量总体下降,林地和 耕地是主要碳库,单位面积碳储量分别为21857.63t·km2和18454.07t·km2: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尤其是高 碳密度与低碳密度地类的转换,是碳储量变化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为区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 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减碳增收效应研究
    2025, 45(13): 77-82.  DOI: 10.19754/j.nyyjs.20250715016
    摘要 ( )   PDF(2039KB) ( )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的背景下,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实现“减碳增收”捉供了重要路径。 本文以贵州省为例,通过构建农业新质生产力指标体系(采用嫡权法测度)与PCC碳排放系数法,实证分析 2012一2022年农业新质生产力对碳排放强度及农业经济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贵州省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呈 现“低速积累一加速突破一波动调整”的阶段性特征,政策驱动与技术扩散是主要推动力;农业新质生产力每 提升1%,碳排放强度降低0.212%,农业经济水平增长1.173%,验证了环境约束倒逼技术创新的“波特假说” 效应;产业结构调整存在高碳依赖与低附加值陷阱,导致环境经济悖论。基于此,研究建议强化低碳技术推广、 优化产业低碳转型协同机制、完善生态补偿与风险应对政策,以破解生态约束与结构性矛盾,推动农业绿色高质 量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安徽省潜山市土壤垂向剖面微量有益元素分布特征
    2025, 45(13): 83-86.  DOI: 10.19754/j.nyyjs.20250715017
    摘要 ( )   PDF(2768KB) ( )  
    本文在安徽省潜山市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对4类主要成土母质的11条 土壤垂向剖面微量有益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采表明:在河流冲积物母质和红色 碎屑岩类风化物母质中,绝大部分元素含量继承了基岩与土壤母质,其中如元素在红色碎屑岩类风化物母质中 的表层富集可能与人为因素有关;在深变质岩类风化物母质中,剖面微量有益元素含量在剖面5和剖面6中均继 承了基岩与土壤母质,在剖面8由于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导致元素含量变化多样;在酸性岩类风化物母质中,剖 面微量有盖元素含量均继承了基岩与土壤母质,由于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微量有盖元素B在剖面2、剖面3和剖 面4因受到人为因素影响导致含量变化多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玉米秸秆还田对冻融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2025, 45(13): 87-94.  DOI: 10.19754/j.nyyjs.20250715018
    摘要 ( )   PDF(2720KB) ( )  
    三江平原地区高强度集约化农业生产,导致耕地质量下降、农田土壤退化,而秸秆还田是改善土壤环 境、提高土壤有机质的重要途径。目前东北地区受低温、冻融等因素的影响,秸秆腐解速率缓慢,为解决秸秆还 田腐解速率低这一科学问题,本研究采集三江平原玉米土壤,利用室内季节性冻融模拟试验,明确秸秆配施菌剂 还田后土壤有机碳、土壤微生物的动态变化规律;揭示低温菌剂、土壤水分含量等因素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 不同长度秸秆经过180d的室内还田模拟,腐解率为42.38%~74.48%,其中1~2m各组秸秆腐解率为49.58%、 51.79%、68.77%与74.48%;3~4m各组秸秆腐解率为42.38%、46.22%、64.96%与67.04%,W组秸秆腐解率 显著高于CK组;不同季节秸秆腐解速率表现为夏季>冬季>春季>秋季。在同一时期内,相同的长度玉米秸秆腐 解率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而在相同的含水量下,施加菌剂的秸秆腐解率大于未施加菌剂的秸秆。秸秆还田 能够显著降低季节性冻融期三江平原土壤容重,使土壤大团聚体(2~0.25mm)含量显著减少,土壤微团聚体 (0.25~0.053mm和<0.053mm)含量显著增加,同时增加了土壤孔隙度。土壤pH值、有机质(T0C)、速效磷 和有效钾含量显著增加,但秸秆长度影响差异并不显著,表明低溫菌剂对土壤中营养元素的提高起主要作用。因 此,深入探讨秸秆配施低温促腐菌剂还田,能够揭示低温促腐菌剂作用下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生物指标变 化规律的影响,为三江平原农田全面实施秸秆还田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园林园艺
    瓜类作物白粉病基因研究进展
    2025, 45(13): 95-99.  DOI: 10.19754/j.nyyjs.20250715019
    摘要 ( )   PDF(1714KB) ( )  
    白粉病是瓜类植物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其病原菌专性寄生于活体植株之上,严重影响瓜类作物的产量与 品质。目前,传统方法对白粉病防治效果并不显著,抗真菌药物对白粉病的发生也不能起到完全抑制作用,过多 施用反而会危害环境。为解决白粉病对瓜类作物危害,对瓜类作物白粉病展开了一系列研究。本文主要对南瓜、 甜瓜、黄瓜上的白粉病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便研究者了解瓜类作物白粉病的研究现状,并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 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自然教育的益阳南县龟趣园景观设计
    2025, 45(13): 100-104.  DOI: 10.19754/j.nyyjs.20250715020
    摘要 ( )   PDF(4319KB) ( )  
    在城市化背景下,传统农业园自然教育功能薄弱、体验单一。通过整合“自然教育+趣味动物”主题, 构建入口景观区、龟岛滨水区、花园草坪区、生产养殖区、科普展示区等5大功能分区,融入寓言互动装置、无 动力设施及农耕研学活动,强化科普性与参与性;植物配置结合四季景观与感官体验。项目通过景观叙事与生态 教育结合,激活乡村资源,为自然教育理念下农业园转型提供实践范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SBE法的乡村森林景观美学质量评估及优化策略
    2025, 45(13): 105-111.  DOI: 10.19754/j.nyyjs.20250715021
    摘要 ( )   PDF(2435KB) ( )  
    为探究澎响乡村森林景观美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长沙市湘江新区曾家桥村为研究对象,基于美 景度评价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SBE)构建涵盖季相变化、光影效果、林相优良性、道路通达性、视野开 敞度、空间层次感、森林覆盖度、景观原生性作为景观评价要素的评价体系,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长沙市湘 江新区曾家桥村森林景观进行了美景度评价。研究结采显示,曾家桥村森林景观的林相优良性、道路通达性及光 影效果是影响曾家桥村森林景观美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且具有显著性(P≤0.05)。尽管季相明显性未表现出统 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但其对景观感知仍具有一定影响。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期为 乡村森林景观的建设与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生计依赖等级农户对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满意度的感知差异对比研究
    2025, 45(13): 112-116.  DOI: 10.19754/j.nyyjs.20250715022
    摘要 ( )   PDF(2516KB) ( )  
    农户作为生态系统中主要的经济活动和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的主体,探究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偏好与满 意度为科学化、可持续的政策框架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长株潭绿心为例,通过访谈与问卷调研,运用重 要性一满意度分析方法,探讨了不同类型生计依赖等级农户对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满意度的感知情况。研究结 果表明,农户认为调节服务(1=0.48)重要性最高,其次是支持服务(1=0.07)、供给服务(L=-0.01)、 文化服务(1=-0.57),此外,供给服务(S=-1.11)、文化服务(S.=0.12)、支持服务(S=0.23)、调节 服务(S。=0.36)的满意度指数依次增加;农产品生产、水资源、水源涵养、净化水体、病虫害防治和土壤肥力 6项服务的供给尚不能满足农户需求;农户生计依赖等级越高,满意度滞后于重要性的生态系统服务项数越少; 水资源供给在4类农户中均落于重,点优化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品种汕农胭脂蝴蝶兰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2025, 45(13): 117-120.  DOI: 10.19754/j.nyyjs.20250715023
    摘要 ( )   PDF(1979KB) ( )  
    “汕农胭脂”蝴蝶兰是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15年以外引P163蝴蝶兰为母本,自育汕农10139-2 蝴蝶兰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新品种,并于2024年通过广东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评定(评定编号:粤评花 20240001)。该品种生长势好,株叶型好;花瓣深紫红色、边缘有亮白点,花瓣绒质,白色药帽显眼,花色奇特 艳丽;出花性好,单株花梗1.7枝,平均花朵数为11.7朵,观赏期95d。对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与亲本比较 结果、多年多点试验结果、栽培技术要,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该品种综合亲本优点且具独特特性,适宜在广 东等地溫室大棚设施条件下种植,旨在为“汕农胭脂”蝴蝶兰的推广与应用捉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
    重庆市乡村村民幸福感评价与乡村振兴策略研究
    2025, 45(13): 121-126.  DOI: 10.19754/j.nyyjs.20250715024
    摘要 ( )   PDF(1950KB) ( )  
    建设现代化新重庆最艰巨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村民幸福感是衡量农村发展 水平的重要指标,受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尤其在重庆市这样一个最年轻的直辖市中具有更加错综复杂的影响因 素。但目前研究对重庆市村民幸福感与乡村振兴策略的关系分析较少,针对性不足。本研究旨在通过随机分层抽 样、问卷调查、语义分析法,对重庆市5个不同发展片区的村落进行村民幸福感相关研究。研究结采表明,重庆 市村民幸福感与村落发展呈正相关,各村村民幸福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经济因素是影响村民幸福感的主要因 素。基于这些差异,研究确定了影响重庆市村民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并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策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苏省农业碳排放效率和粮食安全耦合协调研究
    2025, 45(13): 127-134.  DOI: 10.19754/j.nyyjs.20250715025
    摘要 ( )   PDF(3456KB) ( )  
    选取江苏省2011一2020年13市的农业相关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和熵值法来评估江苏省农业碳排 放效率和粮食安全水平,构建模型研究农业碳排放效率与粮食安全的协调发展程度。研究结果显示:江苏省农业 碳排放效率均值在2011一2020年处于震荡上升趋势,从0.68增至0.95,增幅为39.71%;在2011年,淮安、盐 城、扬州效率较高,在2020年,除南通、连云港、宿迁外全省达到了高效率水平。粮食安全水平在2011一2020 年处于比较稳定水平,基本在0.5上下浮动;在空间分布上,苏北粮食安全水平高于苏中和苏南。江苏省农业碳 排放效率与粮食安全耦合协调情况在2011一2020年处于波动上升的过程,农业绿色减排和保障粮食安全朝着高 质量协调方向发展,苏北协调等级整体优于苏中、苏南。因此,未来江苏省应加快推广低碳农业技术,根据不同 市现状制定因地制宜的差异化策略,实现江苏省农业绿色减排与保障粮食安全的优质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合作化对农户采纳绿色生产技术行为的影响研究
    2025, 45(13): 135-138.  DOI: 10.19754/j.nyyjs.20250715026
    摘要 ( )   PDF(1698KB) ( )  
    基于黑龙江省420份农户微观调研数据,运用L0gsic模型与中介模型分析合作化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 采纳行为的影响,并分析农业技术培训对其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合作化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 影响,技术培训在合作化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中发挥重要中介作用,但是该中介作用为部分中介。据此 提出,在实践中积极推动建成合作化内部标准运营模式,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绿色生产的引导体系,完善培训管 理体系规范绿色生产,以及重视农民利盖保护,制定绿色生产补贴政策等,对于今后农业绿色生产具有重要引导 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陕西沿黄地区红枣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2025, 45(13): 139-141.  DOI: 10.19754/j.nyyjs.20250715027
    摘要 ( )   PDF(1674KB) ( )  
    陕西沿黄片区是红枣种植历史最悠久的区域之一,红枣产业是陕西沿黄片区重要的特色产业和支柱产 业。陕西省沿黄红枣区包括府谷县、神木县、佳县、吴堡县、绥德县和清涧县。红枣发展对于陕西沿黄片区来说 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生态问题、民生问题。红枣产业是沿黄片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保护生态平衡的 必要途径。因此,本文对深入了解陕西沿黄地区红枣产业现状,剖析其存在的问题,研究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 为该区域红枣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思路。不仅对于陕西沿黄片区红枣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对于其他林业产业发展同样可以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小院赋能农业绿色生产的问题及对策
    2025, 45(13): 142-147.  DOI: 10.19754/j.nyyjs.20250715028
    摘要 ( )   PDF(1839KB) ( )  
    科技小院作为高校等科研机构与农业紧密联系的实践载体,不仅能研发适合当地的绿色农业生产技术, 还有利于提升农户整体绿色农业素养,是推动农业绿色生产的重要抓手。目前,科技小院逐渐形成了可推广的农 业科技服务机制,但在赋能农业绿色生产方面仍存在不足,面临绿色观念宣传力度不够、群众认知待加强、经济 支撑不足、人才培养不完善、数字普及存短板和绿色技术未普遍运用等问题,难以实现全产业链绿色覆盖。针对 现存的问题,本文捉出整合多种资源加强宣传、培训优质绿色农业人才、农业生产标准化品牌化及提高农业数字 化等对策建议,进一步助力农业绿色转型和乡村振兴,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美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协同性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2025, 45(13): 148-152.  DOI: 10.19754/j.nyyjs.20250715029
    摘要 ( )   PDF(2059KB) ( )  
    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现代农业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农业科技推广是加速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式。 AGL模式以适应、目标达到、整合和维持模式作为行动系统存在的4个功能性前提条件,有利于体系整体功能 效应最大化的实现。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应通过经济支持奠基适应功能、政治权威实现目标达到功能、法律规范 承担整合功能、价值文化雏持潜在模式,建立一个多元均衡、协同性强的稳定系统。本文尝试运用帕森斯AGL 理论作为分析框架,探讨美国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农业推广“三位一体”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为当代我国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经验,完善并改进传统农业科技推广结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理标志农产品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2025, 45(13): 153-157.  DOI: 10.19754/j.nyyjs.20250715030
    摘要 ( )   PDF(1694KB) ( )  
    地理标志农产品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是推动农产品产业链的延伸、提升价值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 增收的重要路径。地理标志农产品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品牌价值,乡村旅游则提供了展示和推广的平台,两者 在资源共享、品牌联动和经济效益提升等方面形成了紧密的相互关系。然而,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困国 难,包括政策支持体系不健全、产业链条不完整、市场推广与品牌建设不足、基础设施与服务能力薄弱等问题。 本文从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优化产业链协同发展、加强社会资本与社区参与等方面提出地理标志农产品与乡村旅 游融合发展策略,以期在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助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捉供借鉴 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食物观视角下新乡多元食物供给体系运行现状及优化路径研究
    2025, 45(13): 158-161.  DOI: 10.19754/j.nyyjs.20250715031
    摘要 ( )   PDF(1846KB) ( )  
    “大食物观”发展理念源于我国粮食供给与居民食物需求结构之间的矛后,旨在通过构建多元、协调的 食物生产与消费体系,确保食物供给的多元化和稳定性。本文基于“大食物观”视角,立足新乡多元食物供给 体系的运行现状,总结了当前新乡多元食物供给体系存在主食摄入结构单一、种植结构多元化不强、本地食品产 业市场占有率不高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加强多元食物理念宣传、发挥补贴政策激励优势、积极迎合多元消费需 求、完善农业冷链物流体系等优化路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交流园地
    新疆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棉花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025, 45(13): 162-165.  DOI: 10.19754/j.nyyjs.20250715032
    摘要 ( )   PDF(1683KB) ( )  
    随着“三农”与乡村振兴工作的大力推进,棉花产业在不断机械化、科技化,甚至智能化发展,棉花 产业发展不仅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对区域经济发展还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棉花是新疆以及第 三师图木舒克市重要的种植经济作物,更是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本文主要综述近期第三师棉花产业发展现状、主 栽品种、当前应用栽培技术、播种面积、产量、棉花种植遇到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情况等,旨在为进一步推进棉 花种植业高质高效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南省月季高质量生态化发展模式分析
    2025, 45(13): 166-169.  DOI: 10.19754/j.nyyjs.20250715033
    摘要 ( )   PDF(1687KB) ( )  
    月季(Rosa hybrida)作为国际上极为流行的花卉之一,以其独特的自然花期和强大的适应性,被誉为 “花中皇后”。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和月季的重要栽培区,其月季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然而,面对全球花卉市场 的激烈竞争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迫切需求,河南省月季产业亟需转型升级。本文通过深入剖析河南省月季产业的现 状,分析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高质量生态化发展的新模式,旨在为河南省月季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 支撑与实践指导,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政策研究
    2025, 45(13): 170-174.  DOI: 10.19754/j.nyyjs.20250715034
    摘要 ( )   PDF(1931KB) ( )  
    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政策对推动设施农业前行、保障农产品供应及推动乡村振兴意义显著,目前研究对设 施农业用地管理政策多有提及,但在不同层级政策协调性以及政策动态适应性方面的研究不充分,本研究目的是 弥补这些不足,借助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政策的发展阶段、当前状态及存在的问题,并给 出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我国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政策历经起步、发展、优化阶段,目前存在政策执行偏差、用地 标准不明确、用地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应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提升执行管理及监督机制水平,以带动设施农业 蓬勃发展,实现设施农业用地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力后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白山黑木耳多糖益生菌阻嚼片的制备工艺研究
    2025, 45(13): 175-180.  DOI: 10.19754/j.nyyjs.20250715035
    摘要 ( )   PDF(2056KB) ( )  
    本文以长白山黑木耳多糖与鼠李糖乳杆菌为主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出黑木耳多糖益 生菌咀嚼片的最佳配方。试验结果表明,黑木耳多糖提取物添加量为10%、蔗糖添加量为15%、奶粉添加量为 22.5%、柠檬酸含量为0.6%时,咀嚼片成品呈均匀浅棕色,具有黑木耳特有的风味,酸甜适宜。本研究的黑木 耳多糖益生菌咀嚼片配方及制备工艺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为长白山黑木耳精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