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技术 ›› 2022, Vol. 42 ›› Issue (3): 72-76.DOI: 10.19754/j.nyyjs.20220228021
胡建成
出版日期:
2022-02-22
发布日期:
2022-02-22
作者简介:
胡建成(1995-)、男、硕士,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和污染场地修复。
基金资助:
Online:
2022-02-22
Published:
2022-02-22
摘要: 具有金属性和准金属性,毒性高且无法自然降解,土壤中础含量超标会对人体产生健康风险。土壤化学淋洗是目前最常用的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技术手段之一,但淋洗参数的选择一直显著影响着修复效果。本文 基于土壤化学淋洗修复砷污染土壤技术,对化学淋洗参数进行了研究,实验中获得的淋洗时间、淋洗剂浓度、土水比等淋洗参数,能够较好地完成础污染土壤的修复工作,并在修复工程中成功地指导现场实践。该研究为础污染土壤的化学淋洗修复施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中图分类号:
. 砷污染土壤的化学淋洗研究和实践[J]. 农业与技术, 2022, 42(3): 72-76.
[1]AlkaS,Shahirs,Ibrahim N,et al. Arsenic Removal Technologies And Future Trends:A Mini Review [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20,278(2):123805. [2]XWan,M Lei,T Chen. Review on remediation technologies forarsenic-contaminated soil [J].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英文),2020,14(2):14. [3]蔡国鑫、吕明超、林龙勇、陆海建、李洪伟、农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项目环境监理探究--以广东某项目为例[J].农业与技术,202141(15):122-125. [4]李玉双,胡晓钧,孙铁珩,等.污染土壤淋洗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1130(03):596-602. [5]刘伟、程岩、李昊有机物-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治理[J].绿色科技。2021.23(16):26-29 [6]王星蒙辽宁省畜禽养殖场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J].农业与技术,2021 41(03):108-112. [7]黄益宗,郝晓伟,雷鸣,铁柏清.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其修复实践[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32(03):409-417. [8]陈博,王凌燕某有色金属冶炼厂场地土壤铅、砷污染修复技术及修复效果评估[J]绿色科技,202123(20):153-154,185. [9]樊霆,叶文玲,陈海燕,鲁洪娟,张颖慧,李定心,唐子阳,马友华、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修复技术研究[J7、生态环境学报201322(10):1727-1736. [10]薛鲁燕、张海峰,蔡葵、赵爱鸿,赵征宇,孙永红,王文娇.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修复技术[J].农业与技术,202040(13):41-42. [11]MaoX.Han FX,Shao X,et al. Remediation oflead-,arsenic-,and cesium-contaminated soil using consecutive washing en- hanced with electro-kinetie field [j]. Joumal of Soils & Sedi- ments,2016.16(10):1-10. [12]李淋萍,吕忠祥、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化工管理,2020(29):76-77. [13]张坤,钱建平、张璇、土壤砷污染研究及修复综述[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2040(02):46-51. [14]孙晶、李伟,吕学斌、土壤中汞和砷的环境效应、来源及影响因素[J]绿色科技。2020(14):148-151. [15]易龙生,王文燕、陶冶,刘阳,温建,肖娟.有机酸对污染土壤重金属的淋洗效果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32(04):701-707. |
[1] | . 山地城市群城市洪涝韧性时空格局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7): 78-85. |
[2] | . 汉江流域生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7): 86-92. |
[3] | . 科尔沁左翼中旗土地沙化时空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7): 93-97. |
[4] | . 人工湿地在乌梁素海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7): 101-105. |
[5] | . 东北地区积雪典型年的大气环流综合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54-61. |
[6] | . 龙溪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62-68. |
[7] | . Cd污染对艾纳香根际土壤因子及微生物种群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69-74. |
[8] | . 区域三生系统同发展水平评价及障碍因素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75-80. |
[9] | . 乡村振兴中水文地质调查与利用[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81-85. |
[10] | . 基于深度学习的宏观风资源评估与风电场选址[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86-90. |
[11] | . 基于GIS的藏东南泥石流灾害风险预警系统研发[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91-96. |
[12] | . 容县耕地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5): 92-97. |
[13] | . 辽宁省农作物秸秆基料化利用现状与对策[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5): 98-100. |
[14] | . 新发展阶段视角下的干旱地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思考[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5): 101-106. |
[15] | . 一株产电菌的产电性能及低温沼气发酵过程微生物群落特征[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5): 107-111.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