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技术 ›› 2022, Vol. 42 ›› Issue (18): 86-90.DOI: 10.19754/j.nyyjs.20220930022
韩文友 周珉羽 罗蓉
摘要: 开展生态系统恢复力不仅可以为生态环境变化影响因素以及作用机理研究提供基础,还可以为区域生态修复工作提供依据。本文利用植被覆盖度、降水、地形起伏度、土壤有机碳含量、生态服务价值等自然因素以及人口分布、夜间灯光等社会因素,基于熵权法和专家打分相结合的权重赋值法,构建重庆市两江新区生态恢复力评价体系。结果显示:生态恢复力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整体呈现西南低东北高的趋势,生态恢复力低的区域主要分布于观音桥、天宫殿等街道,由于这些区域城市化程度较高,建设用地多挤占了生态空间,抵抗千扰能力相对较差,恢复力较低。生态恢复力高的区域主要在石船镇、古路镇,由于这些区域生态结构复杂,抵抗外界干扰能力较强,恢复力较高。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