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合作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农业与技术 ›› 2022, Vol. 42 ›› Issue (19): 69-73.DOI: 10.19754/j.nyyjs.20221015017

• 林业科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腾格里沙漠东北缘飞播造林对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高苗苗 蒙仲举 高永 张睿姝 张丽 乌兰图雅 何英   

  1. 1.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2.阿拉善左旗林业工作站,内蒙古阿拉善750300
  • 出版日期:2022-10-17 发布日期:2022-10-15
  • 作者简介:高苗苗(1998-),女,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研究;通讯作者蒙仲举(1980-),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荒漠化防治研究。
  • 基金资助: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重点区域荒漠化过程与生态修复研究示范”(项目编号:dx2018058):阿拉善左旗科学技术和林业草原局项目“阿拉善飞播造林地群落演替过程、调控机理及防风固沙效益评估研究”(项目编号:2019-001)
  • Online:2022-10-17 Published:2022-10-15

摘要: 以腾格里沙漠东北缘飞播造林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样带、样方法,调查研究区内植物种类、数量、高度等生长指标,计算各物种重要值及其多样性指数,分析飞播造林区不同恢复年限植被生长及物种多样性变化特征,以期为该区沙地植被生态恢复与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飞播造林区共出现21种植物,隶属9科17属,均以旱生和耐盐类植物为主。随着植被不断恢复,群落组成由单一半灌木类型逐步发展为灌木和灌-草本组合类型。腾格里沙漠东北缘飞播造林区草本层平均高度、盖度和密度均呈现:20a>13a>17a>3a,灌木层平均高度、盖度随时间增长而升高,平均密度则在恢复17达到最高。飞播造林区物种多样性随植被恢复时间呈上升趋 势,与飞播初期3相比,飞播20a灌木层增加80.85%,草本层增加69.70%,草本层物种多样性高于灌木层;在人工恢复过程中,植被群落结构逐渐趋于稳定,物种多样性逐渐增加,综上所述,飞播有利于腾格里沙漠东北 缘飞播造林区沙地植被恢复与重建。

关键词: 飞播造林;物种组成;数量特征;物种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