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技术 ›› 2023, Vol. 43 ›› Issue (2): 86-89.DOI: 10.19754/j.nyyjs.20230130021
陶建格 张明慧
出版日期:
2023-01-30
发布日期:
2023-01-30
作者简介:
陶建格(1973-),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自然资源核算、区域可持续发展;通讯作者张明慧(1996-),硕士在读。研
究方向:自然资源核算、区域可持续发展。
基金资助:
Online:
2023-01-30
Published:
2023-01-30
摘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指出了自然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态产品与服务,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其生态价值还可以转化为经济价值造福人类。积极探索社区型生态系统价值核算是认识生态价值、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的基础。本文在社区型生态系统价值核算框架基础上,以滨湖桃源生态社区为例 进行应用探索,说明社区型生态系统的价值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中图分类号:
. 社区型生态系统价值核算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3, 43(2): 86-89.
[1]陆小成.新发展阶段北京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研究[J].生态经济,2022,38(01):218-223. [2]张丽佳,周妍.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路径探索[J].生态学报,2021,41(19):7893-7899. [3]郭滢蔓,王玉宽,刘新民,傅斌,刘勤,王秋伟.都市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多元化途径[J].环境生态学,2020,2(09):38-44. [4]曾贤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20,45(06):89-93. [5]夏鹏,王德杰,胡卉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及政策建议[J].中国土地,2020(05):28-30. [6]丁宪浩.论生态生产的效益和组织及其生态产品的价值和交换[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06):692-696. [7]黄如良.生态产品价值评估问题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03):26-33. [8]靳诚,陆玉麒.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经济地理,2021,41(10):207-213. [9]高敏雪,李静萍,许健.国民经济核算原理与中国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10]张林波,虞慧怡,李岱青,贾振宇,吴丰昌,刘旭.生态产品内涵与其价值实现途径[J].农业机械学报,2019,50(06):173-183. [11]欧阳志云,朱春全,杨广斌,徐卫华,郑华,张琰,肖燚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概念、核算方法与莱例研究[J]·生态学报,2013,33(21):6747-6761. [12]欧阳志云,林亦晴,宋昌素.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研究一以浙江省丽水市为例[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20,45(06):80-85. [13]王美,张君,高大鹏,等.辽宁省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核算[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4,42(01):86-89. [14]陈岳,伍学龙,魏晓燕,寇卫利,张永林.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综述[J].环境生态学,2021,3(11):29-34. [15]李卓琳.山西稷山枣树林生态价值核算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4. [16]黄硕文,李健,张欣佳,邓联文,张金萍.河南省近十年来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分析[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1,38(02):232-240. [17]杨悦,李建龙,李辉,王钊齐,毛刚,浦惠民,李志刚,秦惠平,徐超.苏州市吴中区生态资源价值的定量评估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5,21(03):7-12,23. [18]王晓磊,王成.城市森林调控空气颗粒物功能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4,34(08):1910-1921. |
[1] | . 山地城市群城市洪涝韧性时空格局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7): 78-85. |
[2] | . 汉江流域生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7): 86-92. |
[3] | . 科尔沁左翼中旗土地沙化时空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7): 93-97. |
[4] | . 人工湿地在乌梁素海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7): 101-105. |
[5] | . 东北地区积雪典型年的大气环流综合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54-61. |
[6] | . 龙溪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62-68. |
[7] | . Cd污染对艾纳香根际土壤因子及微生物种群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69-74. |
[8] | . 区域三生系统同发展水平评价及障碍因素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75-80. |
[9] | . 乡村振兴中水文地质调查与利用[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81-85. |
[10] | . 基于深度学习的宏观风资源评估与风电场选址[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86-90. |
[11] | . 基于GIS的藏东南泥石流灾害风险预警系统研发[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91-96. |
[12] | . 容县耕地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5): 92-97. |
[13] | . 辽宁省农作物秸秆基料化利用现状与对策[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5): 98-100. |
[14] | . 新发展阶段视角下的干旱地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思考[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5): 101-106. |
[15] | . 一株产电菌的产电性能及低温沼气发酵过程微生物群落特征[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5): 107-111.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