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技术 ›› 2023, Vol. 43 ›› Issue (10): 100-105.DOI: 10.19754/j.nyyjs.20230530022
乐志军 徐永良
出版日期:
2023-05-30
发布日期:
2023-05-30
作者简介:
乐志军(1983-),男,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矿产资源勘查、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农业生态地质及地质灾害防治等。
Online:
2023-05-30
Published:
2023-05-30
摘要: 以河南省濮阳县为例,以地类图斑为研究尺度,从立地条件等方面构建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模式,从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等7个方面探讨耕地质量,系统分析研究濮阳县耕地质量现状和空间分布特征,科学识别研究区耕地限制因素。采用“限制性指数”模式测算各限制因素的限制程度,以量化的方式表现出各限制因素对耕 地的影响大小,从而提取出主导限制因素,为耕地质量保护提供参考。
中图分类号:
. 多因素分析研究筛选耕地质量限制因素[J]. 农业与技术, 2023, 43(10): 100-105.
[1]高建岗,黄锐.基于耕地质量指数和空间自相关的苏南地区耕地保护分区[J].水土保持研究,2019,26(03):213-218. [2]徐明岗,卢昌艾,张文菊,等.我国耕地质量状况与提升对策[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07):8-13. [3]黄梦佳,李淑洁,杜婉婷,等.基于限制因素分析的耕地质量提升分区一以长春市九台区为例[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9,36(03):213-218. [4]邵雅静,员学锋.基于限制因素分析的耕地质量提升潜力分区[J].生态学杂志,2019,38(08):2442-2449. [5]余慧敏,郭熙.生态视角下南方典型丘陵区耕地健康论断一以江西省奉新县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19,33(05):78-85. [6]张杰,赵瑞东,田超,等.基于限制程度排序的卢龙县耕地质量提升重点区域划定研究[J].中国农业生态学报,2017,25(03):429-440. [7]余建新,魏巍,廖晓红,等.土地整治项目区农用地质量分等方法的修正[J].农业工程学报,2013,29(10):234-240. [8]魏洪斌.基于土地整治的耕地质量评价与提升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5. [9]钱凤魁,王秋兵,董婷婷,等.农用地等级折算成果在耕地占补平衡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08):100-103 [10]王子详,吴克宁,饶彩霞,等.农用地分等国家级成果在耕地占补平衡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S1):190-193. [11]郑刘平.潜在土地利用冲突判别及其在基本农田划定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2. [12]董莉莉,吴克宁,魏洪斌,赵华甫.我国东部典型县域耕地等别限制因素与提升对策[J].资源与产业,2016,18(04):24-29. [13]董莉莉,吴克宁,魏洪斌,赵华甫.我国中部粮食主产区耕地质量等别限制因素及提升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6(12):419-424. [14]姜欣怡.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沈阳市法库县耕地质量提升潜力测算研究[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9. [15]李丹,刘友兆,李治国.耕地质量动态变化实证研究一以江苏省金坛市为例[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11(06):24-27. [16]左岍,周勇,魏昭,等.基于限制因素分区的耕地质量保育和提升潜力研讨一以湖北鹤峰县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20,54(04):679-687. |
[1] | . 山地城市群城市洪涝韧性时空格局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7): 78-85. |
[2] | . 汉江流域生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7): 86-92. |
[3] | . 科尔沁左翼中旗土地沙化时空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7): 93-97. |
[4] | . 人工湿地在乌梁素海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7): 101-105. |
[5] | . 东北地区积雪典型年的大气环流综合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54-61. |
[6] | . 龙溪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62-68. |
[7] | . Cd污染对艾纳香根际土壤因子及微生物种群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69-74. |
[8] | . 区域三生系统同发展水平评价及障碍因素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75-80. |
[9] | . 乡村振兴中水文地质调查与利用[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81-85. |
[10] | . 基于深度学习的宏观风资源评估与风电场选址[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86-90. |
[11] | . 基于GIS的藏东南泥石流灾害风险预警系统研发[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91-96. |
[12] | . 容县耕地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5): 92-97. |
[13] | . 辽宁省农作物秸秆基料化利用现状与对策[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5): 98-100. |
[14] | . 新发展阶段视角下的干旱地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思考[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5): 101-106. |
[15] | . 一株产电菌的产电性能及低温沼气发酵过程微生物群落特征[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5): 107-111.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