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技术 ›› 2023, Vol. 43 ›› Issue (24): 69-71.DOI: 10.19754/j.nyyjs.20231230018
张俊丽 索龙 梁建宏 景鹏娟 刘华栋 支进锋
出版日期:
2023-12-30
发布日期:
2023-12-30
作者简介:
张俊丽(1985-),女,博士,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基金资助:
Online:
2023-12-30
Published:
2023-12-30
摘要: 运用1993一2020年28年的数据对我国农用地膜的使用量、覆盖面积、分布区域、使用强度等进行综合 分析,从区域分布、土层分布、覆膜年限、覆膜方式、覆膜作物等方面揭示了地膜残留特点。结合农用地膜应用实际提出,研发应用地膜替代技术,提升残膜机械化回收率,加强废弃地膜无害化处理等应在农用地膜研究和技术推广中予以重点关注。
中图分类号:
. 我国农用地膜应用趋势及残留特点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3, 43(24): 69-71.
[1]严昌荣,何文清,梅旭荣,等.农用地膜的应用与污染防治[].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严昌荣,刘恩科,舒帆,等.我国地膜覆盖和残留污染特点与防控技术[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4,31(02):95-102. [3]何文清,严昌荣,赵彩霞,等.我国地膜应用污染现状及其防治途径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28(03):533-538. [4]赵岩,陈学庚,温浩军,等.农田残膜污染治理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农业机械学报,2017,48(06):1-14. [5]丁凡,严昌荣,汪景宽.黑土地保护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地膜残留及其污染[J].土壤通报,2022,53(12):234-239. [6]Zhang D,Ng E L,Hu W L,et al.Plastic pollution in croplandsthreatens long-term food security [J].Global Change Biology,2020,26(6):356-3367. [7]邹小阳,牛文全,刘晶晶,等.残膜对土壤和作物的潜在风险研究进展[J].灌溉排水学报,2017,36(07):47-54. [8]王鹏,曹卫彬,张鹏,等.新疆兵团残膜机械化回收现状分析[J].农机化研究,2013,35(09):237-242. [9]尹少媛,赵宝平,米俊珍,等.内蒙古农田耕层土壤地膜残留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2,41(09):1985-1992. [10]马辉.典型农区地膜残留特点及对玉米生长发育影响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 [11]赵蕾,王晓红,程杰,等.黑龙江县地膜残留污染现状及解决对策[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6(01):154-157. [12]牟燕,王联国,王克鹏,等.甘肃省典型旱作区残留地膜时空分布特点研究[J].甘肃农业科技,2014(07):13-15. [13]刘含饴.山东省地膜残留及回收影响因素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22. [14]胡会军,张秀芝,李强,等.吉林省主要覆膜作物地膜残留情况调查[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3,30(06):50-52. [15]马辉,梅旭荣,严昌荣,等.华北典型农区棉田土壤中地膜残留特点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02):570-573. |
[1] | . 山地城市群城市洪涝韧性时空格局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7): 78-85. |
[2] | . 汉江流域生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7): 86-92. |
[3] | . 科尔沁左翼中旗土地沙化时空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7): 93-97. |
[4] | . 人工湿地在乌梁素海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7): 101-105. |
[5] | . 东北地区积雪典型年的大气环流综合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54-61. |
[6] | . 龙溪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62-68. |
[7] | . Cd污染对艾纳香根际土壤因子及微生物种群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69-74. |
[8] | . 区域三生系统同发展水平评价及障碍因素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75-80. |
[9] | . 乡村振兴中水文地质调查与利用[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81-85. |
[10] | . 基于深度学习的宏观风资源评估与风电场选址[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86-90. |
[11] | . 基于GIS的藏东南泥石流灾害风险预警系统研发[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6): 91-96. |
[12] | . 容县耕地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5): 92-97. |
[13] | . 辽宁省农作物秸秆基料化利用现状与对策[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5): 98-100. |
[14] | . 新发展阶段视角下的干旱地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思考[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5): 101-106. |
[15] | . 一株产电菌的产电性能及低温沼气发酵过程微生物群落特征[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5): 107-111.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