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合作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农业与技术 ›› 2024, Vol. 44 ›› Issue (3): 8-13.DOI: 10.19754/j.nyyjs.202402150002

• 农业科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不同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对弱筋小麦群体茎蘖动态和穗数的影响

陈松 朱娟 吕超 王菲菲 郭宝健 许如根   

  1. 江苏省作物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植物功能基因组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杨州225009
  • 出版日期:2024-02-15 发布日期:2024-02-15
  • 作者简介:陈松(1999-),男,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农艺与种业;通讯作者许如根(1967-),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麦类作物遗传育种及栽培技术。
  • 基金资助:
    江苏省种业振兴揭榜挂帅项目“小麦优质绿色优异性状功能基因发掘与种质创制”(项目编号:JBGS202100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7YFD0100803)
  • Online:2024-02-15 Published:2024-02-15

摘要: 为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对弱筋小麦群体动态和穗数的影响,以8个扬麦系列和宁麦系列弱筋小 麦品种及2个中筋小麦品种为材料。测定分析参试小麦品种在不同年份、不同试点及不同栽培模式的茎蘖动态和德数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小麦品种的茎蘖动态变化既受品种的遺传特性控制,也受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的影响:A1栽培模式下,弱筋小麦品种“扬麦22”和“扬麦24”不同试,点、年份及栽培模式均易获得较大群体, 弱筋小麦“扬麦22”“扬麦24”和“宁麦13”均易获得较高稳数,是较好的弱筋小麦品种;A2栽培模式下,中 筋小麦品种“扬麦25”不同试点、年份及栽培模式均易获得较大群体和较理想的稳数,是较好的中筋小麦品种。 在选择优良品种的基础上,应保证种子质量,抓好整地质量和播种质量,确保苗齐、苗全、苗壮、苗均,以建立合理的茎菜动态群体,争取理想的穗数。

关键词: 弱筋小麦;栽培模式;群体动态;生态条件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