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合作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农业与技术 ›› 2025, Vol. 45 ›› Issue (12): 135-141.DOI: 10.19754/j.nyyjs.20250630027

• 园林园艺 • 上一篇    

三生空间视角下的马关县马洒村景观营建模式

王鑫森 张云   

  1. 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云南昆明650224
  • 出版日期:2025-06-30 发布日期:2025-06-30
  • 作者简介:王鑫森(1999-),女,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通信作者张云(1973-),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景观研究。
  • 基金资助: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荒野智慧’下的西双版纳州生物多样性保护策路研究”(项目编号:2023Y0754):云南省学位 委员会一云南省教育厅“2021云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库建设项目民族园林(传统村落保护规划)教学案例库”(项目编号:云学位 [2021]18号)
  • Online:2025-06-30 Published:2025-06-30

摘要: 本研究以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马洒壮族村寨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解析其“三生空间”营建过程中蕴 含的生态智慧,提出具有地域特色的马洒壮族村寨景观营建模式,旨在为西南同类型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景 观营建提供理论参考与实例借鉴。研究采用实地考察、图示分析、历史文献研究、GS空间分析等多元方法,对 村寨空间格局、建筑形制、土地利用及生态观念进行系统性调查与解析。研究表明:马洒壮族村寨形成了“生态 空间一生产空间一生活空间”的圈层嵌套式空间结构,构建了“自然一生态一人文”高度融合的生态系统。具体 表现:生态空间以“万物有灵”信仰为基础,形成对自然崇拜与生态保护意识;生活空间独特的批山面水、错 落有致的村寨格局,干栏式建筑民居和传统民俗,体现人居环境适应性智慧;生产空间采用“坝田-梯田”复合 耕作技术,展现农耕生态智慧。基于此,本研究构建“宏观生态基底一中观空间格局一微观景观设计”三级营建 体系,以塑造美丽乡村景观。马洒壮族村寨景观营建模式深刻反映了壮族“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实现了 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协同演进,为西南民族地区美丽乡村景观构建提供了重要启示。

关键词: “三生空间”;村落景观;生态智慧;营建模式;马洒村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