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合作单位:吉林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农业与技术 ›› 2022, Vol. 42 ›› Issue (4): 73-79.DOI: 10.19754/j.nyyjs.20220228119

• 资源环境 • 上一篇    下一篇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广州市碳排放效应分析 --以近20a为例

刘锋 杨木壮 赵冠伟 林彤   

  1.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 出版日期:2022-03-02 发布日期:2022-02-28
  •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刘锋(1996-)男硕。研究方向。国十空间规划:通讯作者杨木壮(1965-)男博十、教授。研究方向。国十资源与自然地理。
  • 基金资助:
    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0JGXM085);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4YJA630083);广东省自然科学资金(项目编号:2017A030313240)
  • Online:2022-03-02 Published:2022-02-28

摘要: 土地利用变化作为全球碳排放主要来源之一,在区域低碳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开展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对我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其干Clobeland的3期30m分辨率的土地利 用/覆被数据,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碳效应测算模型。分析了广州市2000--2020年土地利用的结构变化和碳排放效应情况。研究结果表明:20a间广州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呈现出“一增五减”的特点,即建设用地总体面积增加耕地、林地、草地、水域、未利用地总体面积减少:广州市城市化进程加快,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林地情况突出,到2020年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244倍,耕地面积减少24.16%,林地面积减少了11.28%;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直接影响着区域碳效应,广州市20a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所带来的碳排放量比碳吸收量多约2817.47万。未来广州市应优化的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开发大阳能和风能等替代能源,逐步减 少石能源使用所带来的碳排放。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广州市

中图分类号: